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时节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姚颖怡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20:10:40

  之所以要把袁晓棠也一同带进府里,是因为赵时晴不知道该如何安顿她。

  沈观月和泥鳅兄弟,她不用操心,让他们自己先找个客栈住下,等她忙完了,便带他们一起回白鹤山。

  袁晓棠也想住客栈,赵时晴没答应,她有一个直觉,若是大哥知道她让袁晓棠住在客栈里,一定会心疼的。

  果然,今天在长春宫时,她把这件事悄悄告诉了赵廷晗,她在大哥眼里清清楚楚看到了欣喜。

  哪怕见不到,只要想到那人和自己住在同一屋檐下,心里也是甜甜的。

  当然,这番话不是赵廷晗说的,而是赵时晴在话本子里看到的,她觉得安在大哥身上很合适。

  回到端秀宫,赵时晴便把这些日子在京城里发生的事,以及袁晓棠的事,一并告诉了赵云暖,赵云暖既心疼又震惊,她猜到大哥能回来,一定与小妹有关,却没有想到,小妹竟然做了这么多。

  她想起聂氏对小妹的态度,更加心疼,把赵时晴搂进怀里,想要安慰,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伤害小妹的那个人,是她的亲娘。

  赵时晴察觉到姐姐情绪的变化,她笑嘻嘻地说道:“姐,袁姐姐就住在我隔壁,你要不要过去见见?”

  “当然要去,走,跟我去看看。”赵云暖站起身来。

  ......

  离开长春宫,赵廷暄便打发人去通知那家新开的铺子,让他们把拿手的点心和零嘴儿,全都做一些送到王府,给二小姐尝鲜。

  赵廷暄想了想,觉得只有这些还不够,小妹还是孩子,这次终归是受了委屈,还是要多哄哄。

  他又让人把他书房里珍藏的那套机括小鸟送到端秀宫,小妹以前就喜欢这套小鸟,把这个送给她,这下该高兴了吧。

  一家人,哪有隔夜仇,哄哄就好了。

  哄完小妹,赵廷暄又想到了赵云暖,他忍不住缩缩肩膀,小妹是小孩子,小孩子好哄,长姐却不好哄。

  他想了好一会儿,也想不出该怎样才能讨长姐欢心。

  想不出,索性就不想了,还是去遂宁宫看看母妃吧,母妃今天很伤心。

  赵廷暄做梦也想不到,此时此刻,他以为正在伤心哭泣的聂氏,看着手里的那几页薄薄的信笺,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直到现在她还不敢相信,乔珍珠竟然给她写信了!

  乔珍珠,那个曾经连见她一面都难的小官之女,如今摇身一变,已经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贵妃!

  聂氏已经想不起乔珍珠的模样了,只记得是个土里土气并不起眼的小姑娘。

  那时她还嘲笑过乔珍珠的名字,也只有乔家这种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家,才会给女儿取名珍珠。

  凭她,也配叫珍珠?

  不过是鱼目罢了。

  想起这些往事,聂氏心里酸溜溜的,有些不太舒服。

  后来那乔珍珠进了二皇子府做了小妾,她听到这消息时嗤之以鼻,想那乔家也真是下作,竟然把嫡女送去与人做妾。

  不过,乔珍珠也是有些手段的,她进二皇子府不到半年便传出有孕,她刚刚生下儿子,正妃便病故了,因为正妃的死与一名侧妃有关,所以那名侧妃被废,二皇子与正妃伉俪情深,迟迟不肯续弦,却将乔珍珠由妾室晋为侧妃。

  也是乔珍珠好命,没过几年,太子薨逝,二皇子被立为太子,第二年便登基为帝,乔珍珠只做了不到一年的良娣,便被封为贵妃。

  在继后尚未册立之前,乔珍珠在宫中的地位等同副后,即使在继后进宫之后,永嘉帝为了不让乔珍珠难过,还加封乔珍珠为皇贵妃。

  皇贵妃这个名头,并非历代都有。

  大雍立朝至今,也只有过两位皇贵妃。

  一位是太祖立朝之初,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才在四妃之上又加封了一位皇贵妃。

  而另一位便是乔珍珠,乔家既非开国元勋,又非世家大族,乔珍珠被封皇贵妃,完全出自永嘉帝对她的宠爱。

  可现在,永嘉帝的心肝宝贝,却给她写信。

  乔贵妃在信里,先是安慰聂氏,后来又回忆了年少时的往事,字里行间都是拉拢之意。

  聂氏沉吟片刻,便明白了乔贵妃的意思。

  梁王虽然死了,但是下一任梁王无论是谁,都是她的儿子。

  如今的太子是永嘉帝元后之子,可是据说乔贵妃所生的三皇子远比太子更加出色,乔贵妃想让自己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自是希望能够得到八大王的支持。

  而在梁地,她聂氏的地位,等同太后!

  聂氏长舒了一口气,忽然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无论赵云暖还是赵廷晗,做梦也不会想到,她还能有乔贵妃这条人脉。

  乔贵妃想要利用她,她当然也要利用乔贵妃。

  有乔贵妃给皇帝吹枕边风,这世子之位,难道还能让赵廷晗一直占着?

  可是聂氏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条人脉不能随便动用,否则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就比如世子这件事,就连太医都说了,赵廷晗活不过今年中秋,距现在也只有一个多月了。

  虽然皇帝下令,让赵廷晗一年内成亲,可即使赵廷晗明天就成亲,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恐怕连洞房都不能,更何谈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留下后代?

  一个月后,赵廷晗死了,又没有留下后代,那么这世子,不,这梁王之位,还是,也只能落到赵廷暄头上。

  所以,根本不用乔贵妃吹枕边风,王位也是赵廷暄的。

  只是......

  聂氏叹了口气,她现在更担心的,不是赵廷晗到了时间没有死,而是赵云暖和赵时晴这两个不省心的丫头。

  她担心她们会搞出妖蛾子,在这王府里兴风作浪,更有可能,她们会教坏赵廷暄,离间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

  这才是她最担心的,而这,是远在京城的乔贵妃帮不上忙的。

  聂氏想到这里,更加坚定了信心,她一定要把赵廷暄拴在自己身边,不能给那两个丫头机会离间他们。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聂氏便大病小病不断,赵廷暄忙得焦头烂额,因为聂氏一心求死,不肯吃药,只有他亲自熬的汤药,并且亲自端到聂氏面前,聂氏才肯服下。

  赵廷暄几乎整日都留在遂宁宫,只能把招待尹副使和赵胜的事,全权委托给赵云暖和左长史。

  做为同宗,赵廷晗时日无多,赵胜便想交好赵廷暄,可是他在梁王府住了三日,也只与赵廷暄见了一面,而那一面,赵廷暄也是匆匆来去,这让赵胜很是费解,还在路上时,他便已经确定赵廷暄想要取代大哥继承王位了,否则也不会对兄长不敬,所以赵廷暄不是更应该拉拢他这位在宗室中有一定话语权的亲戚吗?

  京城的宗室表面风光,实则早已是外强中干,有些甚至已经靠着变卖祖宗留下的家产支撑门面了。

  赵胜虽不至此,但多的银子也是拿不出来的。

  因此,这次来梁地,赵胜是做好了小赚一笔的准备的。

  谁会给他银子?

  当然不可能是赵云暖这位尚未出阁的郡主了,梁王妃新寡,也不可能,赵廷晗快死的人了,更不可能,所以能给他银子的人,只能是赵廷暄。

  赵廷暄想要接替兄长继承王位,离不开宗人府的支持。

  可现在赵廷暄连个影子都不见,他找谁要钱去?

  赵胜在心里把赵廷暄骂得狗血喷头,装的哪门子清高?当女表子还想立牌坊,我呸!

  同样在心里骂娘的还有尹副使。

  此番来梁地,尹副使是带着秘密任务来的,他要了解梁地的军事情况。

  可他与左长使的谈话中却得知梁王死后,亲卫军便如一盘散沙,如今管着亲卫军的,竟然是赵云暖这个姑娘!

  开玩笑,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他试探过赵云暖,这位郡主竟然连亲卫军有多少人都说不清楚,一会说五千,一会儿又说三千,后来细问才知,原来大郡主觉得养兵太费银子,为了省钱,她把其中两千人打发到庄子里种田了,种田了!

  据说原本大郡主是想让所有人都去种田,因为庄子里住不下这么多人,需要另盖房子,大郡主舍不得盖房子的钱,这才只派了两千人过去。

  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尹副使觉得皇帝派他过来,简直就是大材小用,随便派个人来,对付这孤儿寡母一群废物便绰绰有余。

  梁王一脉,气数尽了!

第64章 你死了我也不给你戴孝(两章合一)

  不过,此番梁地之行,终是没有令赵胜失望。

  他还是如愿拿到一笔不菲的钱财,只是给钱的人,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给他钱的,并非赵廷暄,而是奄奄一息的赵廷晗。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梁地的前一天,梁王府举办宴席为他们饯行,上到赵胜和尹副使,下到随行的内侍和侍卫,每一个人都得到一个素封。

  梁王府尚未出孝,所以用的是素封,不是红封。

  这些素封不是私底下给的,而是装在一个个托盘里,大大方方端出来的。

  赵胜瞥了一眼,他和尹副使的素封方方正正,里面装的应是银票,五名太医亦是如此,只是厚度只是他们的一半,其他人的素封则有小小的凸起,不是银锞就是金豆子。

  梁王府出手算是大方的了。

  宴席中间,赵胜去了一趟茅厕,打开素封数了数,一百两一张的银票共有八张,足足八百两银子。

  想来给尹副使的素封也是这个数目。

  虽然比他预期的要少,可也算是没有白来。

  王府有孝,因此宴席就是真真正正的吃饭,没有丝竹歌舞,世子赵廷晗没有出席,二公子赵廷暄虽然来了,但也只是客套几句,宴席很快便散了。

  回到客房,赵胜正要宽衣,长随进来,告诉他世子赵廷晗派人来请他。

  赵胜一怔,赵廷晗请他?

  来的是一名俊俏少年,赵胜见过他,这是赵廷晗身边的小厮,名叫灯花。

  灯花引着赵胜去了长春宫。

  这一路上,赵胜见过赵廷晗几次,只觉得赵廷晗的状态一次比一次差,他一度担心赵廷晗会死在半路上,后来问过几句太医,太医再三保证,一定会让梁世子活着回到梁地,他这才放下心来。

  宫里的太医,可能治不了病,但是吊命的本事却是有的。

  不过,自从赵廷晗回到王府,赵胜还是第一次见到他。

  比起上一次见面,现在的赵廷晗依然苍白消瘦,但是眼睛里有了光,就连脸上也有了属于十九岁年轻人的光彩。

  赵胜怔了怔,这是回光返照?

  “胜从叔,您来了,快坐。”

  赵胜的祖上与太祖是堂兄弟,梁王一脉是太祖子孙,论辈份,赵胜与梁王是平辈,因此,赵廷晗称他为从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8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3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时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