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时节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姚颖怡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20:10:40

  难怪,难怪啊。

  难怪连银子也不要,不是这些当贼的胃口大,而是他们想要的根本就不是银子。

  靳御史呆坐良久,想到什么,他拿起那份奏折,这一看便又是一身冷汗。

  虽然大家上折子用的都是台阁体,但是笔迹上也会略有不同。

  比如这一份,分明就是他的笔迹。

  是的,如果靳御史不是可以确定自己从未写过,甚至会认为这就是出自他的手。

  太可怕了,对方太可怕了。

  不但知道他和嫂子的事,就连他的笔迹,也能模仿得一模一样。

  他不知道,如果他不照着这些人说的去做,接下来那些人会如何报复他。

  向皇帝、向锦衣卫举报梁王府,对,梁王已经死了,梁世子命不久矣,如今的梁王府就是一盘散沙,趁着这个时候,举报他们,举报什么呢,当然不能举报他们威胁朝廷命官,那就说他们意图谋反!

  对,梁王府意图谋反!

  他兴奋地扑向书案,他现在就要举报,马上举报。

  可是拿起笔,他却再次怔住。

  梁王府谋反?

  谁谋反?

  梁王诈尸?还是梁世子起死回生?

  对了,梁王府里还有一位二公子,对,就说是他谋反。

  那位二公子也不小了吧,十六还是十七,这个年纪能谋反了,可是......

  可是这种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相信!

  只要梁世子一死,那位二公子就是下一任梁王,他放着王位不继承,为什么要谋反?

  如果梁王还活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诬陷梁王谋反了,说梁王谋反,皇帝一定会相信。

  梁王死得也太早了吧。

  可是他转念一想,即使梁王没死又如何?

  梁王府的人胆敢明目张胆威胁他,一定已经做好万全准备。

  他们会想不到他会举报吗?

  恐怕明日早朝,自己若是没有按照他们说的去做,自己和嫂子的事,就要传遍京城了。

  普通小贼没有这个本事,但是梁王府......

  他们也不用真的传遍京城,就像他们自己说的,只要让延安伯知道就行了。

  靳御史像一只泄了气的皮鞠子,瘫软地趴在书案上。

  次日便是望朝,是文武百官齐聚朝堂的日子。

  以前每当朔望,靳御史就会精神抖擞,早早地来到宫门前。

  每当这个时候,文武百官们都会在心里敲响警钟,不知道今天被他参的是哪个倒霉蛋。

  他们看向靳御史的目光里,有惶恐、有畏惧,还有厌恶。

  如果眼神可以杀人,靳御史早已血溅朝堂。

  他喜欢这种感觉,想杀他,却又杀不了他。

  一群废物!

  可是他离不开这群废物,正是这群废物为他搭起一条青云梯,让他从无数寒门进士中脱颖而出,成为世人眼中铁血铮铮的忠臣,终有一日,他会成为一代名臣,青史流芳。

  但是今天,靳御史却不想去上朝了。

  不去不行,他只能去。

  望着巍峨的宫殿,靳御史望而却步,他的心里升起无限恐惧,他想逃跑,跑到梁王府的人找不到的地方藏起来。

  可是不能,不能!

  他的屁股隐隐作痛,他忽然想起来,从昨晚到现在,他竟然没有看过自己的屁股。

  昨夜他趴在书案上睡着了,天还没亮,阿忠便来叫他,他匆匆忙忙穿上官袍,便出门了,直到坐到轿子里,他的脑袋还是昏昏沉沉。

  今天屁股上的疼痛轻了许多,但还是疼,等到下朝之后,他一定要让大夫给他好好看看。

  靳御史心里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已经进了大殿。

  趁着皇帝还没来,他悄悄用眼睛的余光四下张望,这满朝文武当中,不知有多少是梁王府的眼线。

  梁王肯定在朝中有眼线,朝中也肯定有人被梁王府收买了,不仅梁王,八大王全都如此,所以他为梁世子说话,朝中会有人应和的吧,会的,一定会的,梁王府的人已经全都安排好了。

  如果他没有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他们就会对付他。

  皇帝终于上朝了,接着,便是各个衙门的人上奏,靳御史心不在焉,那些人说的都是废话,他不关心他们在说什么。

  直到他听到皇帝说道:“众爱卿,可还有本?”

  他的身体猛的一颤,他全身的关节,像是被无数根无形的绳子牵动驱使,他离开队伍,走上前去。

  “臣,靳隆,有本上奏——”

  四周一静,那只悬在头顶的靴子终于就要落下来了,也不知道今天会砸到谁?

  管他是谁,只要不是自己就好。

  满朝文武齐齐望向靳御史,如果他们的目光是箭,靳御史已经被万箭穿心。

  靳御史昂首挺胸,高声说道:“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第52章 我给京城加个盖(两章合一)

  对于文武百官而言,今天是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日子!

  就在今天,就在金銮殿上,就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就在百官众目睽睽之下,那位刚正不阿的靳御史,他竟然撞柱子了!

  文官撞柱子不是新鲜事,但是如靳御史这般撞的义无反顾、荡气回肠的,自大雍立朝还是第一人。

  以往文官们撞柱子都是做做样子。

  一个做出要撞的姿势:“别拦着我,谁也别拦着我!”

  一众群演阻拦:“不能啊,千万不能,您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圣上会心疼的。”

  梯子递给了皇帝,皇帝轻咳一声:“爱卿这是何苦,朕......”

  ......

  直到很久以后,朝臣们回想起那天的事,还会惊艳于靳御史那一刻的视死如归。

  带着飞蛾扑火的决绝和粉身碎骨的从容,随着那砰的一声,血花漫天飞舞,那是皑皑冰雪中少年寒窗苦读的梦想,那是三月桃花里少女用情丝绣成的花瓣,那是年轻官员们心中无数次吟诵的那首石灰吟。

  靳御史劲瘦的身躯轰然倒下,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随着靳御史的倒下,刚刚还在质疑他的朝臣们有些愧疚。

  在今天之前,只要靳御史一开口,所言所指无一不是有伤大雅的阴暗面。

  就比如前不久刚刚被罚了一年俸禄的延安伯,带着小妾去赴宴,却没带正室夫人。

  这件事从靳御史嘴里说出来时,便被无限放大,宠妾灭妻,伤风败俗,不敬先贤,祸乱纲常,于理不容。

  还有宝庆侯世子,赌钱输了一条街,宝庆侯知道后,骂了儿子一顿,这件事便翻篇了。

  可是靳御史却一道折子把父子二人全都参了,宝庆侯治家不严,纵子豪赌,不配为父,宝庆侯世子骄奢淫欲,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不配做世子。

  最终,宝庆侯含泪打断儿子的一条腿,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所以,今天靳御史说他有本要奏时,所有人都认为,他今天又要参人了。

  可谁也没有想到,靳御史没有参人,反而热泪盈眶,满含激情地请求皇帝,让梁王世子叶落归根,魂归故土,活着的时候不能为父奔丧,死也要让他死在父亲墓前。

  没有奔丧,是为不孝。

  死在父亲墓前,是为谢罪。

  靳御史引经据典,慷慨陈辞,以一个旁观人的身份,陈述梁世子落叶归根的重要性。

  有多重要呢?

  那就是若梁世子死在京城,便会有人有样学样,父亲病了,做儿子的却称病不去侍疾,父亲死了,做儿子的却进行瞒报逃避丁忧。

  靳御史引用了两年前发生在罗石县的一件事。

  当时正是大考之年,罗石知县上上下下好一番打点,眼看升迁有望,可其父却在老家病重,药石无灵。

  于是罗石知县便将其父封于山洞之中,对外却说其父被一游方仙道所救,病愈后便跟随仙道游历去了。

  彼时上有太上皇入长寿宫修仙,下有世家大族捐建道观,因此,罗石知县此说竟然骗过了所有人,甚至还被阿腴奉承之徒写入县志之中。

  不久之后,这位知县便升任知州,离开了罗石县。

  这位新任知州到任之后,有人送来两位美妾,知州大人沉迷美妾,冷落了原配夫人,夫人大怒,与之争吵的时候,口不择言,将他把父亲封进山洞,并且活活饿死的事情抖了出来。

  于是这件事便从丫鬟们的口口相传中传扬出去,传进有心人耳中,密报给了知府大人,偏偏这位知州顶了知府大人原本想要安排给自己人的位置,所以知府大人听说此事后,一番部署,找齐人证物证,将此案上报大理寺。

  此案轰动一时,永嘉帝亲自过问,那位知州最终被判凌迟。

  现在靳御史搬出了这件案子,以前尚且没有梁世子的事,便有人为了逃避丁忧,而害死亲生父亲,当时朝廷重判,以儆效尤。

  可现在堂堂梁王世子,却不回去为父亲奔丧,弃寡母、幼弟于不顾,哪怕他是真的病了,可是世人会做何想?

  是不是只要称病,就能不敬父母?

  所以梁王世子此举大错特错。

  靳御史认为,梁世子虽然事出有因,但也确有不孝之举。

  如何才能消除此事在朝野之中的影响,那就必须让他在父亲坟前赎罪,他必须要回梁地结庐守孝,就是死,也要死在梁王墓前。

  没办法,梁世子身份太高,影响太大,他只有弥补自己的不孝,才能消除这件事的影响,否则,难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罗石知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8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3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时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