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真沉声说道:“那个柳旺,就是尤大老爷安插在四皇子身边的人,想来......”
后面的话,萧真没有说出来,但是太上皇已经明白了。
小四干的!
他以为柳旺出卖了他,所以连带着尤家也一并恨上了,便派了影卫提前回京,杀了尤大老爷。
尤大老爷是四皇子的亲舅舅!
“果然是个无情无义的东西!”
不是皇家人,却把皇家人的无情学得十足十。
“据说你小时候曾经被养在宫里,宫里最近有没有新鲜事啊?”太上皇问道。
赵时晴也想听,魏家送了两名美人进宫,再加上魏老夫人,对了,临去童州之前,还出了魏无病和魏雅儿的事,不知道有没有后续。
赵廷珞有些为难:“宫里的新鲜事可不少,廷珞也听了几耳朵,只是廷珞年幼,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
太上皇冷哼一声,这崽子比猴子还精!
“童言无忌,恕你无罪!”
“好哩,皇伯祖,廷珞给您一一道来。话说......”
赵廷珞靠着贩卖八卦消息赚得杯满钵溢,他讲的这些事,有的已经被他换成了银子,有的还在待价而沽,还有的是不能拿出去换钱,只限于小范围传播。
于是赵时晴便知道了很多事。
比如魏家又送进宫里的两位美人,一个有了身孕却不幸小产,且,一尸两命。
下手的是范秋筠!
而范秋筠原本在乔贵妃身边,后来有了身孕,这孩子并非永嘉帝的,而是三皇子的。
她是宫中女官,却怀上皇子的骨肉,这是丑闻。
乔贵妃自是不希望自己的长孙还没出生就背负这种污名,于是她想给范秋筠落胎,而范秋筠不想,做为交换条件,由她动手除掉魏美人和她腹中的孩子,而乔贵妃要给她一个名份,让她能够生下孩子。
现在魏美人已死,而乔贵妃则将范秋筠许配给了自己的亲侄儿,亲事定在下个月,过几日范秋筠就要出宫备嫁了。
赵时晴插嘴:“乔贵妃让自己侄子给三皇子养儿子?”
赵廷珞:“可能是贵妃娘娘觉得,没有比娘家更安全的了。”
赵时晴不明白:“那个魏美人即使诞下皇子,也影响不到三皇子的地位,何须一定要了她的性命。”
赵廷珞:“魏美人是生是死,对于贵妃娘娘而言都不重要,这只是范秋筠给她的投名状。”
太上皇看向赵廷珞的目光又多了几许深意,不愧是在宫里长大的小孩。
若是把这个孩子放在赵渊身边......
赵渊毕竟人单势孤,皇城里只有萧真这一个助力,肯定是不够的,而赵廷珞代表的是福王府,且,如今的福王府是他说了算。
福王虽然是个废物,可他毕竟是亲王,是朕的兄弟!
他的身份在宗室里举足轻重。
若是再加上禄王府......
太上皇想起那个一见面就嚎丧的禄王世子,烦死了,赵渊一准儿看不上。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先把福王府拉过来。
赵时晴最关心的还是魏老夫人。
“魏老夫人呢,还住在宫里?皇上没有把她赶出府去,还有丽太妃,又作妖了吗?”
赵廷珞看一眼太上皇,见太上皇神色如常,便继续说道:“魏老夫人还在宫里,自从她老人家进宫,丽太妃和陛下的关系便越来越僵。陛下这阵子常把七皇子带在身边,七皇子自幼丧母,被养在淑妃宫中,五皇子出事后,淑妃便病了,七皇子交由德妃娘娘抚养。
去世的那位宝庆侯夫人,也就是魏老夫人的前儿媳,是德妃娘娘的表妹,魏老夫人不喜前儿媳,看德妃娘娘也不顺眼。
无奈德妃娘娘位列四妃,不是普通宫人,魏老夫人动不了她。
于是魏老夫人便暗中挑唆丽太妃和德妃娘娘的关系,加上七皇子得宠了,魏老夫人便说德妃娘娘母凭子贵,对丽太妃不敬。
丽太妃对魏老夫人一向言听计从,便在陛下面前,给德妃娘娘告了一状,害得德妃娘娘被禁足,直到现在还拘在宫里不能出来。
甚至就连七皇子生母严嫔娘娘的娘家也受到波及,严大舅外放期满,原本已经定好的位子,也被人给顶了,顶替他的不是别人,却是德妃娘娘的表弟,这样一来,七皇子对德妃娘娘也有了看法。
唉,反正自从魏老夫人进宫之后,各宫主子之间的关系比以前更复杂了。
还有慧心公主,原本已经定下了一门亲事,她不愿意,就去求了乔贵妃,这桩亲事不了了之,如今慧心公主隔三差五便进宫陪乔贵妃说话,比亲母女还要亲。”
那晚,赵廷珞在太上皇的院子里待到很晚才回去,赵廷珞走后,太上皇久久没有言语,许久之后,他忽然笑了。
“你们看,朕才离开十余年,这些恶人便将朕的皇宫搅得乌烟瘴气,魏家,好大的胆子啊,混淆皇家血脉还不够,还要将皇室的脸面也要踩在脚下,他们好狠,好狠啊!”
赵时晴翻个白眼,魏家混淆皇家血脉,可是在你眼皮底下干的,他们胆子是大,可你呢,你眼瞎、心瞎,活该!
“慧心?就是赵渊的姐姐吧,她为何要和乔氏走得这么近?不是应该远远避开吗?”
赵时晴没有说话,她也不知道慧心公主是怎么回事,她不喜欢这两位公主,也就懒得多管闲事。
太上皇摇摇头,难怪赵渊还活着的事,佳宜连那两个公主也要瞒着,看来赵渊的这两个姐姐,都是拎不清的。
赵时晴问道:“皇外公,京城和宫里的事,你也全都知道了,下一步,您打算怎么走,您是直接逼宫,把鹰钩鼻从龙椅上拽下来?还是下包老鼠药,把宫里大大小小的鹰钩鼻全都毒死?”
太上皇看她一眼,这丫头是惟恐天下不乱。
“再等两日,渊儿还没到呢。”
赵时晴:“您老别总是渊儿渊儿的,他现在是观月,您忘了您给他赐名了。”
“对,观月,以后就叫他观月。”
太上皇想到沈观月,眼底眉梢都是笑意,这是朕硕果仅存的大金孙!
太上皇不肯走,七皇子当然只能陪着,这一陪便是整整三日。
直到第三天,一名内侍飞奔着进来:“七殿下,有人来官驿了!”
七皇子莫名其妙:“这里是官驿,若是没人来,那还叫官驿吗?”
内侍扬手给了自己一巴掌:“奴婢嘴笨,奴婢是说,来的人为首的是一位公子,他自称观月公子,而且,而且,他还说他是太上皇他老人家的孙儿。”
七皇子还没开口,禄王世子插嘴道:“哎哟喂,原来太上皇还真有一位干孙子啊,京城里传的都是真的,我之前没有看到这人,还以为说的是萧真呢,还以为传言有误,把外孙传成孙子了,敢情没有传说,就是有一位孙子,不是亲的而已。”
赵廷珞:睁眼说瞎话,你出京时悄悄给观月公子和我晴姐全都准备了厚礼,当我不知道吗?
七皇子忙问:“人呢?”
内侍说道:“太上皇一早就让人在门外等着呢,那位观月公子一到,就被领去见太上皇了。”
七皇子忙道:“贤伯父、珞珞,咱们这就去见太上皇,也见见这位......我是不是应该叫他兄长?还是叫皇兄?”
赵廷珞也不知道,按理说是要叫皇兄,可是这位观月公子只是太上皇的干孙子,不是亲的。
“看看太上皇怎么说吧。”赵廷珞说道。
三人并没能立刻见到这位传说中的观月公子,在门外等了半个时辰,太监才带着他们进去。
见到观月公子时,不仅是赵廷珞,就连禄王世子也怔住了,七皇子察觉到二人的异常,下意识看了看他们,禄王世子的嘴巴张了张,又合上,然后又张开,再合上,最后挤出一抹难看的笑容。
与他相反,赵廷珞也只是怔了一下,便恢复如常。
可是心里却在大声嚎叫:“啊啊啊,这不是萧岳吗?萧岳,这是萧岳!”
同样,他和萧岳不认识,但是他见过萧岳,萧岳长得那么好看,只要见过他的,就不会轻易忘掉。
萧驸马的两个儿子,萧真死而复生,萧岳摇身一变,由一个被人嘲笑的外室子,变成了人人称颂的观月公子,不仅如此,他还成了太上皇的干孙子!
谁能告诉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和他们二人不同,七皇子是没有见过萧岳的,他只是诧异太上皇的这位干孙子,竟然生得如此俊秀。
“你们来了?这就是朕新认的孙儿,沈观月,咦,宗人府的人呢,来人,把宗人府的人叫过来。”
禄王世子和赵廷珞交换了目光,他们全都明白,太上皇是要将这位干孙子记入族谱!
宗人府的人还没到,太上皇看向沈观月,笑出一脸褶子:“等下宗人府的人来了,就把你的名字改了,从今以后,你姓赵,你叫赵观月,孝康皇帝幼子早夭,膝下无子,朕就把你记在他的名下,好不好?”
第293章 发现了秘密(两章合一)
禄王和福王一样,他们都是太上皇的兄弟。
太上皇眼中的废材,世人眼中的笑柄,却又是宫斗夺嫡中唯二活下来,并且富贵一生的人物,又何尝不是聪明人呢。
同样,作为他们的子孙,无论是表面上不学无术的禄王世子,还是尚未成年的赵廷珞,他们都是在各自的王府里杀出一条血路的人。
他们不但不傻,且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七皇子长在深宫,不知萧岳何许人也,可是他们知道。
那是个连庶子都不如的外室子!
太上皇想过继孩子给孝康皇帝承嗣,宗室里大把的适龄人选可供选择。
即使不想在宗室中选,那还有皇亲,还有勋贵,还有朝臣,太上皇想认个干孙子,有的是人选。
就像赵时晴,同样是太上皇认的干亲,可是住在官驿里的这两天,禄王世子也从内侍口中打听出来,这位真实身份也不一般,竟然是老梁王的养女,小梁王的妹妹,宗人府里记名的皇女。
如赵时晴这样的,才是太上皇干孙女的合适人选。
一个干孙女尚且如此,那么给已故孝康皇帝承嗣的干孙子,就更会慎重。
而萧岳是外室子。
若非开口的是太上皇,禄王世子甚至会怀疑,这是对孝康皇帝的羞辱。
但这番话自太上皇口中说出,且,禄王世子在京城时也听说过观月公子的名号,那位在这次水患中出的风头,不逊萧真!
还有传说他是观音菩萨座下金童的,总之,如今的观月公子,早已盛名在外。
之后得知太上皇已认观月公子为干孙子,禄王世子便心领神会,之前的那些美名,十有八九就是太上皇给干孙子脸上贴金呢。
太上皇老了,人老了就会喜欢孙子,他又长年住在长寿宫,亲孙子们没有机会承欢膝下,就让干孙子钻了空子。
不过,干孙子就是干孙子,与皇位无缘,后宫的娘娘们不会把他视作眼中钉,皇子们更不会把他当成绊脚石,相反,大家还会善待他,与他结交,通过他在太上皇面前刷刷好感。
因此,临来之前,禄王世子便让府里备了两份厚礼,一份给观月公子,一份给赵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