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真连忙迎出去,远远便恭身行礼,甄五多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或者,这小子被人换芯子了?
这还是那个又臭又硬气死人不偿命的萧真吗?
这小子给他当了十年儿子,加在一起也没有现在恭敬。
不过,甄五多的闷气消散了不少。
他走进如意舫,这还是他第一次来这里。
他四下看了看,一脸挑剔:“这是什么鬼地方?家徒四壁的,你是穷得揭不开锅了吗?这房子本就风水不好,让你住得更是满是穷气。”
他拍了拍衣袖,生怕被穷气沾到身上。
萧真忙道:“我会把这里重新装璜,按照晴晴的喜好,她喜欢热闹,我便把这里布置得花团锦簇,富丽堂皇。”
甄五多哼了一声,一双小眼睛,紧盯着萧真的脸:“我外孙女爱漂亮,养只狗都要挑那毛光水滑的,你这张脸,太假也太丑了。”
萧真沉声说道:“我一日不能摘下这张脸,一日就不会谈婚论嫁。”
甄五多啪的一拍桌子,气焰嚣嚣:“什么意思,你一辈子不能摘下这张假脸,我孙女就要被你吊一辈子?”
萧真咬咬嘴唇:“一年,一年之内,我不能恢复原本身份,今生便再不会出现在赵二小姐面前。”
甄五多冷笑:“一年太久了,半年,我给你半年时间,半年你还不能正大光明,堂堂正正回归萧真的身份,你就有多远滚多远,别让我看到你,否则,呵呵!”
萧真一怔,半年?好像有点紧迫,但是也还来得及。
“好,半年就半年。”
甄五多:“小子,不要以为半年之后,我就会把孙女许给你,我说的半年,是你在半年之内做回萧真,还我会不会答应这门亲事,还要看那时的萧真配不配得上我孙女,总不能你们萧家满门抄斩了,我孙女还要嫁给你吧,做梦!”
萧真再次行礼:“晚辈谨记,定当全力以赴!”
甄五多的嘴角抽了抽,这就自称晚辈了?
说好的父子情深呢?
他是一点儿都不留恋啊!
小老头伤心了,要儿子有何用,最争气的这个都是这样,另外那一百多个就更不用提了,好在这些玩意儿全都不是亲生的,否则真要气死他了,这些玩意儿不要就不要了,他老人家有孙女有银子那就足够了。
这一刻,小老头大彻大悟了。
今天去如意舫的事,小老头没有瞒着大孙女,瞒也瞒不住,所以他实话实说。
“外公替你提的条件,半年,只给他半年时间,行就行,不行就滚蛋,你有个当王爷的大哥,还有个有钱的外公,你又聪明又漂亮,咱不愁找不到更好的,大孙女,你说对吧?”
赵时晴点头如捣蒜,哎哟哟,要不怎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她今天才发现,原来她的条件这么好。
“对,太对了!”
第231章 小白菜,地里黄(两章合一)
几天后,又有好消息传来,赵廷瓒,也就是小宝,正式拜慕容琳琅为师了!
说起来,这件事还是世子妃促成的。
泥鳅跟着赵时晴来京城时,把赵廷瓒留在白鹤山,小孩生得唇红齿白,玉雪可爱,又聪明伶俐,慕容琳琅很喜欢他,闲下来时便让他踢踢腿扎扎马步,心情好的时候还教了他一招半式。
赵廷瓒认祖归宗回到王府之后,没过几天,世子妃便发现小儿子竟然学过武功,问了赵廷珞,这才知道,原来那位看上去非常高冷的慕容师傅的父亲竟然是武林第一高手。
世子妃脑子转得飞快,小儿子有恩荫,可是放眼京城,有恩荫的一抓一大把,可是有恩荫的和有恩荫的也是有区别的,有的能借助祖上恩荫青云直上,还有的则把祖上的恩荫折腾没了,但是更多的,则是到死还抱着小时候便有的恩荫没有长进,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实职。
就比如南安郡王的弟弟,四岁便是从四品,一生游手好闲,没当过一天差,如今快七十了,还是从四品,儿孙没有一个成材的,四十多岁的人还要从老父亲手里要家用,而他这个从四品不是世袭的,他不敢死,他死了便什么都没有,一屋子儿孙就只能靠着郡王府的施舍过日子。
这样一想,世子妃便打个冷颤,她那好不容易才找回来的小儿子,可不能这样过一生。
大儿子聪慧机伶,家里也有王位给他继承,无论是老王爷还是大儿子,都会托举小儿子,可那也要小儿子自己争气,宝庆侯府的朱玉,还那是世子呢,难道家里的托举还不够吗?到头来还是把自己早早作死了。
所以说来说去,还要小儿子自己有本事,否则将来不但白白浪费资源,还要拖累大儿子。
儿子是她生的,她要管起来,而不是全都指望大儿子。
世子妃主动结交慕容琳琅,她们年纪相仿,一个不嫁,一个相当于丧偶,居然一拍即合,世子妃提出想让赵廷瓒拜师的要求,慕容琳琅一口答应。
在慕容琳琅看来,赵时晴长大了,会气她了,不如小时候好玩了,所以她要再收一个小徒弟。
赵时晴知道这个消息时,心痛得在滴血,从此以后,师父不是她一个人的师父了,她要和小豆丁分享师父。
赵廷瓒身份特殊,慕容琳琅收他为徒,她的住处少不得会有王府的人出出进进。
就像在梁地时一样,哪怕她带着徒弟住在白鹤山,梁王府还是要隔三差五派人过来,山上山下都有王府的人。
而赵时晴的身份在京城暂时是不能公开的,慕容琳琅不想为了小徒弟而连累大徒弟,于是她便搬出甜井胡同,住进了福王府为她准备的一座宅子。
慕容琳琅搬走了,赵时晴像一只被遗弃的小猫,坐在台阶上,唱了整整一个时辰“小白菜呀,地里黄呀,六七岁呀,有了师弟,比我强呀,师弟吃面,我喝汤呀,端起碗来,泪汪汪呀......”
众人......
万如意:“二小姐,我去给你煮面吃,面条都是你的,没有汤。”
赵时晴吸吸鼻子:“我有点渴,还是加点汤吧。”
众人:你就是闲的。
赵廷瓒拜师的事,世子妃并没有大肆宣扬,每天早上王府的马车便把赵廷瓒送过去,晚上再接回来。
可是没过多久,这件事还是被人发现了,慕容琳琅的宅子外面,时常有人打听消息,赵廷珞发现后,便悄悄摆平了。
虽然如此,但是福王府那位刚找回来的二公子拜了一位女师父的事,还是传了出来,慕容琳琅松了口气,好在自己从甜井胡同搬出来了。
而那边,慧心公主与林森的亲事也正式定下来了,大婚定在八月,与此同时,李掌柜派去调查林家的人也回来了。
林森的表妹是他姨母的女儿,名叫罗丽琼。
罗父幼年便父母双亡,他靠一己之力白手起家,三十岁才娶妻生女,可惜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三十八岁便撒手人寰。
林家虽然有些家底,但是家里接连供了几个读书人,花费越来越大,只出不进,坐吃山空。
恰在此时,罗父的死讯传到林家,罗母和林母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她们还有一个兄弟,前几年去世了,如今娘家只有寡嫂带着两个十几岁的侄儿支撑家业。
林母便和林父一起去了罗母所在的江安县,说服罗母,让罗母带着年仅七岁的罗丽琼跟随他们去了林家。
半年后,罗母因为“思念亡夫”,精神错乱,竟然疯了,跑到街上,被惊马踩踏而死。
罗父没有父母兄弟,而林家舅舅也去世了,因此,林家便收留了罗丽琼。
罗丽琼年幼,罗父留下的家业,便顺理成章交由林父林母代为打理。
林森比罗丽琼大三岁,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罗丽琼与林森成亲,生下一对龙凤胎,生产时凶险,罗丽琼虽然保住性命,却从此再未开怀。
也就是从罗家母女住进林家开始,林家的家境越来越殷实,有了足够的金钱后,林父便给林森遍寻名师,后来花费重金托关系,被人引荐到大儒门下。
林森虽然资质平平,但是名师出高徒,再加上运气不错,一路考上举人。
他考上举人之后,罗丽琼便因病被送去了一个偏远的庄子,那两个孩子则被养在林母膝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罗丽琼的身份便由正妻变成了姨娘。
是的,这件事早在尚主之前便已经实施了,也就是说,林森考上举人,林家便卸磨杀驴了。
慧心公主听完调查的结果,久久不能平静。
罗丽琼根本就不是家境贫寒,而是被林家吃了绝户!
罗母在林家仅半年就疯了,十有八九是林家给害的。
林家早早地就让罗丽琼怀孕生子,就是为了让她对林家死心塌地,有孩子绑住罗丽琼,让林森从罗家表亲变成罗家女婿,吃绝户也吃得正大光明。
林家把罗家吃干抹净,现在又要来吸她的血。
她虽然无权无势,可也是公主,她的嫁妆虽然比不上其他公主,可是皇室为了脸面,给她的东西也不会太少。
更何况,林家有了公主儿媳,后代子孙便从此跨越阶级。
慧心公主甚至想到,以林家一惯的作风,十有八九,是不会让她寿终正寝的。
她虽然可以住在公主府,但是她身边没有忠心的奴仆,等她和林森生下孩子,林森只要收买一两个奴仆,有的是法子将她置于死地。
慧心公主不是天真无邪的大家闺秀,更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家碧玉,她在宫中长大,见多了那些不为人知的阴私手段。
这些手段防得一时,却防不了一世。
冷宫里那些不见天日的嫔妃,又有几个是傻子,哪个不是一肚子算计,她们大多不是输在技不如人,而是输在一时疏忽,一个疏忽就被算计,赔了自己还连累了娘家。
林家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人家,本就配不上她,若是她最终死在他们的算计中,她又岂能心甘?
“这门亲事要不得,林家更是留不得!”
慧心公主下定决心,哪怕她像佳柔长公主这样一生不嫁,她也不想嫁给林森那种人。
“去找罗丽琼,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李管家领命而去,他叹了口气,慧心公主这是要做什么?
孟大人离京时,只是让他像以前那样管着铺子,这些年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偶尔给两位公主跑跑腿,帮点小忙,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也不会计较。
即使慧心公主让他去查那个书生,以及去调查林家,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现在,慧心公主让他去找的人,竟然是林进士的那位前妻。
李管家隐隐觉得这件事不简单。
他在动身之前,写了一封信,让儿子送到官驿,收信人是孟大老爷。
孟大人前两年过世了,如今孟家当家主事的是孟大老爷,他也是孟皇后的亲弟弟。
几天后,李管家将一个女子带到了慧心公主面前,她就是罗丽琼。
这几年里,她一直住在那个小庄子里,可笑的是,这个小庄子还是罗家的产业。
庄子里的人并不知道她为何会来这里住,问她,她也不说。
她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她的一对儿女还在林家,林家说了,如果她闭上嘴巴,她的儿子还是林家的嫡长孙,林家的家业也是她儿子的,如果她乱说话,就把这两个孩子过继出去。
所以她不敢,她和庄子里的女人们一样,白天种地,晚上回到家里纺纱织布,她给她的孩子们每年做一身衣裳鞋袜,她希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孩子们穿上她的衣裳。
她等啊等,一等就是几年,直到前不久,她终于从一名管事口中听到了林家的消息。
林森考上进士了!
林森要做驸马了!
而她的那两个孩子不但被送到了林氏族中,而且还过继给了林森的一个没有成亲便夭折的从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