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时节_分节阅读_第233节
小说作者:姚颖怡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25-10-20 20:10:40

  杠头:“汪汪汪!”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好几个老太太:“细作,有细作!纪妹子,你等着,我回去拿锣!”

  纪大娘:“咦,你跑什么?说你呢,那个细作,你别跑!”

  ......

  甄五多正坐在院子里和三千两聊天,听到外面吵闹,小老头立刻拿上马扎和小茶壶跑出来看热闹,可是他晚了一步,热闹已经散了。

  小老头遗憾不已,感觉他那五十两银子一两的新茶都不香了。

  “纪妹子,你不讲义气啊,有热闹也不让杠头进来叫我,”

  纪大娘怪不好意思的,她也没想到那人跑得那么快啊。

  “也不知道从哪来的一个生瓜,打听书生,还是个出手大方,个子很高的书生,咱们这片儿的书生就五个,你家的小野,我家那个讨债鬼,还有金举人家的那两个,再有就是孙少爷了,可若是出手大方个子又高的,那就只有孙少爷了,你家小野才八岁,金举人家的那两个一个十一,一个九岁,我家那个倒是十五了,可是个子也不高啊,他要找的,不是孙少爷还能是谁。”

  甄五多心道,人家找的是书生,不是只有学堂里念书的才叫书生,金举人四十多了,那也是书生。

  不过,他猛的想到了一个人。

  就那天,萧真那个不孝子,不知道抽的哪门子的羊角风,打扮成书生的样子跑过来气他。

  没错,那小子平时不那样穿,就那天,穿了一身书生袍,还买了好多糖果,那些糖果直到现在还没吃完,这在别人看来,可不就是出手大方吗?

  莫非那人要打听的是他老人家的不孝子?

  “那人长什么样?”小老头问道,找那不孝子找到这里来,夭寿啊,那不孝子若是连累了他的宝贝大孙女,看不扒了他的皮!

  纪大娘:“年纪不轻了,那脸老得像榆树皮,说的是官话,不过,一听就是外地来的,咱京城就没有这么没脸没皮的人。”

  甄五多,得,又来了。

  “外地人在京城住了几十年的,那可多了去了,那你说,人家是京城人,还是外地人?”

  纪大娘:“当然是外地人,不论住多少年,他都是外地人。”

  甄五多:“那你说皇家是京城人还是外地人,太祖爷进京时都四十了,祖上也不是京城的,对了,祖坟也没在京城。”

  纪大娘:“哎哟,我说老爷子,你这不是抬杠吗?那太祖爷能和咱们小老百姓一样吗?天下都是他的,京城也是他的,都是他的。”

  小老头......

  “我不和你吵,杠头,来,我给你拿肉干吃。”

  纪大娘去厨房,小老头带着杠头去了后边的院子,一挥手,一名护卫从房顶跳下来。

  “去查查,谁在打听书生。”

  护卫刚走,赵时晴就跳了出来:“外公,什么书生啊?”

  小老头没有瞒她,这事他必须要告诉他的宝贝大孙女,让她知道,萧真那小子又惹事生非了,把人都招到家里来了。

  能挑拨离间的机会,小老头决不放过。

  赵时晴也觉得,那人口中的书生就是萧真。

  可惜今天来的那人,被纪大娘吓破胆,跑得太快,护卫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人。

  不过,这件事让大家提高了警惕,京城藏龙卧虎,必须小心谨慎。

  但是从这天开始,时不时就有人在胡同附近转悠,护卫暗中抓住一个,问是谁让他们来的,那人先是不说,被护卫捧了一顿,便说了实话。

  护卫很快便查到一人,那人姓李,是一家糖果铺子的掌柜,就是他让人盯着这里,如果看到年轻书生,务必查出是哪家的亲戚。

  是的,李掌柜花了银子,从里正那里查到甜井胡同里各家各户的情况了。

  那天纪大娘说的那位孙少爷,的确满足这些条件。

  书生、年纪、个子高、清秀、出手大方。

  可是李掌柜亲自看过,孙少爷并非那天买糖果的那位客人。

  而住在甜井胡同的其他人家,全都没有符合这些条件的。

  所以李掌柜怀疑,那位客人并非住在这里,而是这里某户人家的亲戚。

  可是他没有办法,只能用这种笨法子,让人在这里守株待兔。

  听说背后之后居然是一位糖果铺子的掌柜,赵时晴便想到那天萧真带来的那些糖果。

  赵二小姐吃过见过,一看就知道那些不是普通糖果,那天她只顾着和小老头吵架,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她问护卫:“查到那家铺子的底细了吗?东家是谁?”

  护卫沉声说道:“属下查清楚了,那家铺子是孟家的产业。”

  赵时晴想到了淑太妃,问道:“淑太妃的娘家?”

  护卫摇摇头:“是孝康孟皇后的娘家,那家铺子原本是孟皇后的嫁妆铺子,孟皇后薨逝后,铺子就交还给孟家了。”

  赵时晴想起来了,是啊,先太子妃就是姓孟。

  孟皇后姓孟,淑太妃也姓孟,外人都以为她们是同宗,其实并非如此。

  淑太妃的祖上是孤儿,被一个姓孟的乞丐收养,便也跟着姓孟了。

  其后代出了有出息的子孙,家族便渐渐兴盛起来,但至今也不过几十年而已。

  而孟皇后的娘家,却是根基深厚的名门世家,祖上出过大儒,其家族更是能追溯到几百年前。

  由此可见,当年太上皇对孝康皇帝寄与厚望,孟皇后是太上皇以皇后为标准,为儿子精挑细选的妻子。

  赵时晴怔怔一刻,忽然想起另一家铺子。

  那是一家古董铺子,她曾经在那家铺子外面,看到杨胜秋和慧明公主幽会。

  “你再去查一下,孟家是不是把这家糖果铺子给了慧心慧明两位公主。”

  古董铺子是孟家给两位公主的,说不定这家糖果铺子也是。

  如果糖果铺子现在属于两位公主,铺子里会有那些市面上买不到的糖果,便说得通了。

  消息很快便传了回来,孟家的确把这家铺子在内的几家铺子,留给两位公主做嫁妆。

  孟皇后没有留下子嗣,孟家想来也是想让两位公主能够感念孟皇后的恩情,逢年过节,逢年过节,为孟皇后上炷香。

  赵时晴自言自语:“原来这铺子真是那两位公主的,慧明公主去了慈恩寺,可能这辈子也不能出来了,这铺子的主人,如今就只有慧心公主一个人了。”

  护卫查到李掌柜是孟家的人,赵时晴并不认为调查萧真是孟家的主意。

  别看孟家是名门望族,可是树大分枝,越是这种大世家,内部便越是复杂,各房各院争斗不休那是常态。

  否则为何孟皇后要把萧岳托付给佳宜长公主,而不是自己的娘家?

  长公主府是佳宜长公主当家作主,别看她恨不能粘在萧驸马身上,可是她说一,萧驸马决不会说二,她把萧岳抱回来养着,萧驸马便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宁可被天下人耻笑,也要帮着佳宜长公主安顿侄子。

  这件事,佳宜长公主能做,孟家却不能,别说孟家那么多房头,就是孟皇后的几个哥哥,面对这种搞不好会抄家灭门的大事,也会意见各异,说不定还会兄弟阋墙,反目成仇,那样一来,最危险的就是萧岳。

  而这种大家族,最擅长趋吉避凶,这从孟皇后去世之后,孟家便离开京城就可以看出来。

  所以,李掌柜调查萧真这件事,一定不会是孟家所为。

  不是孟家,那么要么是李掌柜闲的慌,要么就是有人让李掌柜这样做。

  赵时晴更偏向后者。

  李掌柜是替人办事。

  这个人是谁?

  呼之欲出!

  赵时晴冷哼一声,慧心公主,她调查萧真做什么?

  话本子里都写了,表哥表妹,铺床盖被。

  好你个萧真,死了还要勾三搭四。

  不过,赵时晴很快想起萧真说过的另一件事,佳宜长公主之所以对这两位公主不闻不问,并非是她心狠,而是她压根就看不上这对姐妹和她们的娘。

  她们的娘,是孟皇后临死前下令勒死的。

  那个女人,没安好心。

  那个女人若是不死,萧岳就不能活着送出去。

  孟皇后留下这对姐妹,不是她心软,而是因为她们身上流着孝康皇帝的血。

  佳宜长公主若是不知道这件事也就罢了,可她临危受命,孟皇后把所有已经发生和没发生的危机全都告诉她,她既然知道了,最体面,也最不会让人怀疑的做法,便是对这两个侄女视若不见。

  慧心公主不知道佳宜长公主在这件中扮演的角色,可是萧真知道啊。

  萧真既然知道,那就不可能和慧心公主来表哥表妹那一套。

  赵二小姐坐着不动一言不发,就把自己说服了。

  萧真清清白白,没有勾三搭四。

  赵时晴心里甜滋滋的,下意识地四下看看,把心里的喜欢藏起来,她还没从豆芽菜的伤害中走出来。

  她让秀秀给她化了一个六亲不认的妆容,在小老头面前转了一个圈:“外公,我像谁?”

  小老头:“谁也不像,四不像!”

  赵时晴放心了,这下走在街上,就不会让魏无病认出来了。

  她虽不惧魏无病,可也不想惹麻烦,那个魏无病神神叨叨,一副脑浆子没摇匀的样子,白瞎了一副好相貌。

  赵时晴带上几个小伙伴,浩浩荡荡去了如意舫。

  萧真刚从外面回来,一进门便看到赵时晴,笑容便挂在了脸上。

  可惜他戴的是假脸,那笑容便显得很假,赵时晴不忍直视,连忙进入正题。

  她讲了李掌柜的事,又讲了自己的猜测,当她提起慧心公主时,萧真脸上的笑容彻底没了。

  “那天我确实感觉有人在看我,可我回头时,却什么也没有,现在想来,当时一定是被慧心看到了。”

  赵时晴问道:“你和她的关系怎样?”

  萧真:“我和她不熟。”

  赵时晴:“你们是表哥表妹,她没有送过你荷包帕子什么的?”

  萧真吓了一跳,他家小姑娘怎么连这事也知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8页  当前第2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3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时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