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豪商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少地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77 KB   上传时间:2025-10-18 20:22:34

  不是,我跟你比了吗?

  见对方并没有算账的意思,明月胆子大了许多,斟酌言辞说了自己的打算,“……实在是怕再遇到歹人,您放心,我一定不会打扰到夫人,就远远跟着,不会吵嚷的,万望行个方便,好歹救我一命。”

  她面上做烧,有些不好意思,可转念一想,若果然能一路同行,便可无忧了……出门在外,脸面算什么!豁出去试试,即便不成也不会掉块肉。

  见她灰头土脸,十分狼狈,又兼言辞恳切,那汉子起了恻隐之心,“此事我做不得主,要秉过夫人才好。”

  他只是护院,此行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护送夫人与老爷相聚,旁的一概不管,更不可擅自做主。

  见他肯问,明月一个劲儿道谢。

  常夫人本是宅心仁厚之辈,听了随从回话便十分唏嘘,竟叫明月过来相见。

  明月听闻,喜不自胜,忙换过干净衣裳,又洗过手脸,把蓬乱的头发抹平整,这才过去请安问好。

  听她口齿清楚,言语颇有条理,常夫人暗自点头,温声问道:“这不是甚么大事,不过你怎么独自上路呢?”

  多带个人倒不怕,只是背后不要有甚么麻烦牵扯才好。

  明月垂眸道:“我亲娘没得早,爹好赌,房子都输了,如今听了后娘撺掇,要把我卖了还赌债,我偷偷听见,就跑了,预备去南面投奔亲戚。”

  竟有这样狠心冷肺的爹!众人听了,都有些不忍。

  常夫人也叹了口气,语气越加柔和,“你读过书?”

  寻常人家的姑娘甚少这样从容,且几句说得清楚明白,没半个字废话。

  明月老实道:“早年家里曾给后娘生的弟弟请过先生……”

  明德福自然没有培养女儿的心思,只是觉得两个一起读更占便宜,便让明月也去听。结果先生几日便断定明耀宗不是读书的料,又连连惋惜明月是个女孩儿,把王秀云气个倒仰。

  正好后面买卖不好,她就顺势撵了先生,将儿子送去私塾。如此一来,明月便不能读书了。

  不过她刻苦,背过了三百千,虽不会书写,倒也颇认识几个字。

  常夫人极有眼力,三言两语间观察明月神态,猜测纵然稍有不尽不实,也无太大出入,便同意她跟着,还留她一起用饭。

  明月婉言谢绝。

  人家客气是人家的事,如今自己手头还有银子,怎好占这样的小便宜,平白叫人看轻。

  告别常夫人后,明月去要了间下房,顺便向伙计打听当铺。那两大包衣裳太显眼,又易损坏,还是尽早出手的好。

  伙计笑道:“当铺不少,可若论公道,当属城中西大街的王记,里头的人也和气。”

  明月道谢。她担心客栈与当铺勾结,出门后又问了几个路人,果然都推荐王记,这才放心。

  一路打听着过了几个路口,老远便瞧见高高的幌子,明月在门口定定神,闭了闭眼,抬脚进去。

  当铺幽深,光影难照,柜台极高,直没脖颈,一来防贼,二来当铺伙计居高临下,亦可使来客心生怯意,不便还价。

  明家布庄对面就是当铺,日积月累的,明月也隐约听过许多手脚,不敢掉以轻心,“都是没上身的新衣裳,料子娇贵,劳驾手脚轻些,莫要勾了丝,刮坏了。”

  “自然自然。”伙计口中说着,便要往柜台下拢,明月连忙喝住,“就在这台面上,咱们一块儿瞧,是好是歹都图个干净利落,省得攀扯不清。”

  口碑再好也是当铺,哪能指望遇见慈悲人?终究要多个心眼儿。

  见她大方果敢,伙计倒添三分尊重,果然当面摊开验收,“保管欠妥,许多地方都压皱了,且花色也是几年前的,又是定了尺寸的成衣,样式也不时新,不好出手呢。”

  他略一沉吟,拿过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通,“每件算作六钱,共一十二件,总共七两二钱。”

  光挑毛病,这是要压价呢。

  “我家就是做布料买卖的,您糊弄不了我。这些衣裳里头,哪个料子差了?况且料子不同,价格也不同,怎好通算?”明月指着其中一件,口齿清脆道,“正经大名府的提花缎,又是难得的紫红色,本就较寻常颜色贵,整匹料子市价五两,一匹也只好做两件,哪怕不算裁缝和后边的绣工也要二两半!还挂着青州绫的里子呢,也是好货!压皱了怕什么,一点劈丝和勾丝也无,过一遍熨斗就是了,只要避光防虫,十年八载依旧鲜亮,怎好只给个零头?”

  “哟,姑娘还是行家,”伙计笑道,“既这样好,姑娘怎么不自己留着?不过话说回来,这纹样着实也不像姑娘这个年纪的人穿的……”

  可别是赃物吧。

  “我爹是赌鬼,给人打死了,等银子下葬。”明月面不改色的扯谎。

  在当铺这种地方,哭穷扮可怜没用,强撑装富贵也没用,没人信的。

  当铺伙计见惯人间生离死别喜怒哀乐,丝毫不为所动,只是诈一诈罢了。见明月神色不改,倒也放下心来。

  “听口音,姑娘不是本地人,既来鄙号,想必外头打听过,知道这里最公道不过。既如此,也别扯什么整匹料子、市价的话,若果然是整料子,倒更好出手些。旧成衣本就难寻买主,又要衬得来,又要识货的,不知猴年马月方能出手,越放越贱,我们又要费心保管,总不能赔本t不是?姑娘既是行家,个中道理自然明白。”说话间,伙计挨件衣裳看过,分别估算,最后抖平算盘重新算了一回,“这件紫红提花的,算一两一钱,那件算一两,剩下的莫说料子,终究都太薄……若是死当呢,总给十两八钱。姑娘若愿意,这笔买卖就算成了,若不愿意,只好往别处去瞧瞧,保管不会有比这个更高的。”

  当铺规矩,价不过半。

  明月家里也卖过成衣,知道行情,想了下,“十二两。”

  伙计摇头,收算盘,“十一两。”

  收起算盘,就是不必再谈的意思。

  明月叹了口气,“也罢。”

  “得了!”伙计点点头,抓过旁边的铜铃用力一摇,扭头喊道,“旧衣十二件!”

  此乃行话,无论成色如何,皆唤“旧物”。

  里头马上有人跑来查看,确认无误后签字,额外开条子,大声重复,“旧衣十二件,入当!”

  柜台伙计先拿了张十两银票,又额外取出一截银块和小秤,当面给明月看过准星,用剪子铰下来一两,连同当票一并递来,“您拿好,银货两讫。”

  作者有话说:

  ----------------------

第5章

  一连数日,明月都与常夫人一行同进同出,得空就帮忙收集柴火、打水,平时更是谨言慎行,只要对方不发话,她绝不先开口,更不乱问乱看乱打听,常夫人越加满意。

  两边渐渐熟络起来。

  先是常夫人的奶嬷嬷心疼明月年纪小,偶尔分些吃食过来。盛情难却,明月只得收下,不过接下来几日便努力搜寻,回赠几只新鲜野鸭蛋和一大捧新鲜野菜。

  东西不在贵贱,难得这份自尊自重,常夫人十分感慨,更显亲近。

  丫头莲叶只比明月大两岁,也欢喜有了玩伴,时常拉着她玩耍。

  期间果然又遇到几拨心怀叵测者,一到三人不等,看打扮应是附近农户,可手里的农具怎么瞧都不像要下地的模样,眼神也凶悍。

  三位随行的护卫大哥熟练地从马腹下抽出白蜡杆,装好寒光闪闪的枪尖,对方立刻怂了,只敢贪婪地往车厢上狠看几遍。

  明月暗道侥幸。

  若自己还是孤身行走,只怕今日凶多吉少。

  中午路边休整时,常夫人还感慨,“那些人有手有脚,竟不思劳作,真叫人又气又恨,这里的父母官也不管么?”

  说完,竟念了几句诗。

  明月听不大懂,但不知为何,心里酸酸闷闷的,不自觉叹了口气。

  听到她叹气,常夫人倒有些欢喜,“你竟听懂了。”

  明月老实道:“虽不明白说了什么,只觉心中酸涩难忍。”

  “这便是真懂了。”常夫人点头。她念的乃是《诗经》中一首说官场民生的,若非深有感触,怎会心起波澜?

  旅途乏味难熬,自这日起,常夫人便时不时拿些诗词、典故教导明月,倒显得精神许多。

  丫头莲叶就在一旁笑,“阿弥陀佛,夫人可算过了当夫子的瘾啦!”

  因整日在一处,明月渐渐从她们的日常谈话中整理出一些信息:

  常夫人的相公姓杨,祖籍扬州,去岁开始在外游学,今年要回原籍应乡试,常夫人便与他约定在扬州老宅相聚。

  “乡试?”明月不懂。以前在通镇,她只听过童子试、县试。

  “就是考举人呐,考中可就能做官啦。”莲叶笑着说,“不过我们老爷定然还要往上考的,越往上考,日后能做的官就越大。”

  明月便真心道:“世人常说珠联璧合,夫人您和气又博学,杨老爷必然也是能干的好人,老天自会保佑你们得偿所愿。”

  说得众人哈哈大笑,常夫人也不禁莞尔,“那便借你吉言。”

  坐马车难免慢些,况且车架宽,只能走宽敞大路,走不得取近取直的小路,更兼每日出入客栈,之前明月一天能走完的路程,如今倒要花一天半。不过她没甚急事,便也沉下心来,跟着这位博学又和气的夫人长见识。

  越往南走天气越暖,晚间倒罢了,只正午时分晒得脑门儿冒油,羊皮袄子已有些穿不住了,被明月铺在骡背上当坐垫。

  野菜、蘑菇渐多,运气好时还能捞到鱼虾,可谓收获满满。

  时下鲜嫩野菜极有滋味,焯水攥干,佐以油盐香醋凉拌,鲜美多汁不下鸡鸭,着实替明月省下几顿伙食钱。常夫人亦赞不绝口,谓之吃春菜、沾春彩。

  唯独住宿,是个大头。

  常夫人颇有家资,出行以安全舒适为准,从不露宿荒野,所选皆是当地头等好客栈,房价高昂。

  明月问时,纵使下房也要二三百文。时间一长,难免肉痛。

  初时彼此生疏,她不好意思开口,如今熟了,便去附近另寻便宜的旅店歇脚,次日一早再提前去城门口等着会合,倒也便宜。

  他们于应天府东南一带几座小镇的交汇处初遇,南下几日后便渐渐往东南方倾斜,明月这才知道江南在家乡的东南而非正南……

  好险好险,险些直奔两广去了!

  应天府也有码头,奈何水位稍浅,停不得可运载马车的大船。况且天气寒冷,部分河段还冻着,只能放弃,继续南下。

  出应天府,入淮南东路后,水系渐多,每日取水不再艰难。

  沿途风景肉眼可见的变化,甚至就连呼吸间的气息也不尽相同,从北地出发时,明月的脸被风吹皴、蜕皮,一沾水便细细密密的疼,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的脸上再也没有了那种紧绷刺痛,半夜睡觉也不会被/干醒了。

  真好!

  又数日,车队沿河来到一处码头。

  码头正中泊着好大一条两层的船,也无人下来招呼,只有船头船尾两杆旗子在风中猎猎作响。倒是几十丈外的浅水处也有几条小些的船,离那大船远远的,船夫蹲在岸边揽客,“客官,坐船么?便宜!”

  同行的护卫老远就冷着脸,正眼都不瞧一下。

  明月看看他,再看看大船上那两杆写着“淮南东路”“东平州”的旗子,隐约猜到一些。

  一行人上了码头正中的大船,车和牲口也上去,因占地方,倒比人还贵。

  岸上专门有人收钱,从头到尾没个笑脸,一副“爱坐不坐”的样子,跟远处蹲客的热情截然不同……

  明月很快就顾不上好奇了:脚下晃悠悠的,旱鸭子明月和大青骡都晕船,天旋地转!一人一骡一连两天皱巴着脸儿泛酸,直到第三日才好些,开始大着胆子向两岸眺望。

  大船顺流而下,将江面破开,柔软的水波在两侧船舷边荡漾,卷起阵阵水雾,衬着两岸青黛飘渺欲仙,明月看得呆了。

  “可好些了?”常夫人休息了,莲叶便来找她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豪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