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方泽看了他一眼,仰头喝了大半的酒。
酒是好酒。
良夜却不见得。
黑布隆冬的。
什么都瞧不见。
天边无星也无月。
第二天,秦琅起了个大早,准备回大齐境内。
使臣们昨日喝多了,一个个宿醉萎靡,走路都打晃,都说不急,“秦将军,咱们歇个半日再走。”
秦琅随手拎起来一个,“我急。”我已经足足半个月,没见到夫人了。
“冯良。”秦琅喊来一个帮手,让侍卫们把使臣一个个扔进马车,今儿是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使臣们晕头转向的,就被塞上了马车。
走的时候,祁明逸率众来相送,一路送到了城门口。
秦琅骑在马背上,大手一挥,“就到这吧,不用送了。”
祁明逸站在城门前,笑着说:“秦将军,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秦琅嘴上这么说着,其实心里巴不得再也不要见到祁明逸才好。
一行人离开北阳城,天黑前回到了大齐军营。
路上赶得急,宿醉的使臣们一个个面露菜色,秦琅扔下一句,“给大人们安排个住处”。
他就找夫人去了。
沈若锦听到士兵们喊“将军回来了”,立刻迎了出去。
秦琅见到沈若锦,立刻翻身下马,冲过去将她抱起来转了一圈,“夫人,我回来了。”
自从王妃来了北境之后,沈若锦就开始穿女装,雪青色的交领襦裙,宽大的袖袍用束袖束起,也很是英姿飒爽。
沈若锦见到他,心中欢喜至极,但还是忍不住说:“这里是军营,快放我下来。”
秦琅恋恋不舍地将夫人放下,“整整半个月没见,夫人有没有想我?”
沈若锦“嗯”了一声,笑着说:“想的。”
“真的?”秦琅没想到沈若锦会这么直接地说出来,凑到她耳朵,低声问:“有多想?”
沈若锦顿了顿,笑道:“这要怎么说?”
“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秦琅正想诱哄沈若锦多说一些。
乔夏和林修齐,还有秦祁等人就随后而至。
秦祁道:“二弟回来了,此行可还顺利?父王在帐中等你,你快些过去同他禀告。”
“你好歹让二郎歇口气。”林修齐不满道:“你看二郎在笑,肯定是事情已经办妥了……话说,二郎办事真够利落的,和谈这么大的事,半个月就搞定了。”
乔夏接话道:“可不是,我都没想到会这么快。”
一众将领也围上来问和谈情况如何,秦琅没法再跟夫人说悄悄话,笑着同众人说:“一切顺利,自然就快了。”
他拉着沈若锦的手,去了主帐。
秦祁等人跟在后头。
主帐内,王妃正在喂镇北王喝药。
帐外士兵通报说:“二爷回来了。”
“二郎回来了。”王妃心中大喜,“快,快让他进来。”
药刚好已经喂得差不多了,王妃就把药碗搁下了。
秦琅和沈若锦等人掀帘而入。
“父王,母亲。”秦琅上前行了一礼,“两国和约已成,秦琅幸不辱命。”
“好,和约成了就好。”
镇北王的记忆还没恢复,对着这么个二十几岁的儿子,还有些不好接受。
不过好在,大齐跟北漠谈和是大好事,即便他没有这些年的记忆,也会为之高兴。
“二郎过来,我看看。”王妃抬手拍了拍他衣袖上的灰尘,满面春风地说道:“好儿郎,真给你母亲长脸!”
第398章 夫人意下如何?
王妃这话是说给镇北王听的。
先前镇北王总是嫌秦琅这不好那不好,败坏镇北王府的名声,如今秦琅浪子回头,这样有出息,王妃少不得要在王爷面前说两句。
偏生秦骅把这二十多年的记忆都丢了,什么都想不起来,自然也不懂王妃说这话是何用意。
秦祁站在一旁,并不说话。
秦琅以前听训的时候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如今听夸也没觉得有什么。
他同在场众人道:“此间事了,也该回京复命了。”
王妃道:“王爷和世子身上有伤,都不好赶路,你跟锦儿和诸位大人可以先行一步,我们一行人乘马车慢悠悠地回京。”
秦琅侧目看向沈若锦,“夫人意下如何?”
沈若锦道:“也好。”
北境的形势已经稳定下来,镇北王和世子的伤都需要更好的救治,一直留在北境会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
他们不能太快赶路,就坐马车慢慢走着。
沈若锦和秦琅等人可以先行一步,就这样说定了。
用饭的时候,沈若锦问乔夏要不要一同去京城。
乔夏想了想,“我还没去过盛京,听说繁华得很,去看看也无妨。”
乔姑娘现在不受乔家牵制,母亲也有人妥善照顾着,正好可以跟小十多待一段时间。
林修齐道:“那我跟二郎一块回京城。”
王妃故意问他,“你去京城做什么?年初的时候不是刚去过吗?”
林修齐随口找了个由头,“年初是年初,现在是现在,马上就开春了,盛京风光无限,我还没在盛京郊外踏过青。”
王妃道:“盛京的春日能有江南好看?”
林修齐一本正经道:“那是不一样的风景。”
王妃没再为难他,“要去京城那便去吧。”
“那我这就让人去安排车马。”林修齐赶紧先溜了。
乔夏愿意去京城,沈若锦也是极高兴的。
先前在西疆和南州的时候,乔夏都是来去匆匆,沈若锦虽然天天同她见面,但是两人并没有什么相处的时间,这次去京城,她就可以带着乔姐姐好好逛逛,到处走走了。
她们回帐篷去收拾东西,秦琅则把一众将领都叫到主帐来,当着镇北王和秦祁的面,交代众人后续事宜。
秦骅和秦祁回京养伤,得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回北境,军中一应事宜都得安排妥当。
镇北王不记得的那些事,秦琅就代办了。
该秦祁做的那些事,秦琅就让他自己安排。
两日后,秦琅和沈若锦一行人启程回京。
一群文官受不了赶路太快,再三跟秦琅商量,“秦小王爷,咱们能不能走得慢一点。”
马车颠簸,好几个文官又晕又吐的,眼看着廋了一大圈。
他们说大齐和北漠修好,这是大好事,回京之后必然受到嘉奖,回程路不比来时路,不用赶得那么急,慢慢走就行,朝廷那边又没规定他们哪天之前一定要赶回去。
这些使臣来北境的路上都不曾这么赶过。
主要是秦琅想赶紧回去交差,也担心走得慢了,路上横生枝节。
只是这些文官实在是吃不消,秦琅就放慢速度,一路跟沈若锦他们停停走走,游山玩水似的回京去。
林修齐对此倒是没什么话说。
林公子先前也娇气得很,跟着秦琅东奔西走过几回,比那些文官是能吃苦多了。
至少这次去京城有马车坐,不用他自己骑马。
乔夏跟他们则截然相反,她不爱坐马车,嫌车厢里闷,就喜欢骑马。
回京路上,山水重重,她看了一路的好风光。
寒冬散去,春回大地,绿意一点点复苏。
春天来了。
在外头纵马飞驰,只剩一些凉气,不似先前那般冷。
秦琅一行人白天赶路,晚上住驿馆。
到达京城那天,是三月初二。
上巳节前一天。
秦琅带一众使臣进宫复旨。
皇帝的病情一直不见好,如今主事的还是六皇子元平。
元平可能是差不多已经习惯了,接见使臣们的时候,颇有威仪。
问过他们跟北漠和谈时发生了什么,如何商谈之后,元平点了点头,同他们说:“众卿辛苦了,早些出宫,回府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