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铜也在他那一眼微愠的目光中,收回了玩心,正色道:“我与蓝小公子谈的是正事,且还是关于世子您的。”
宋允执没有错过她面上那抹躲避的神色,心口不觉落了落。
听她道:“平昌王妃今夜去朴家见了朴家大夫人,人走后,朴家大夫人便开始布局人手,她手底下有三名江湖杀手,蓝翊之先前见过,今夜都到齐了,大夫人不知道与几人说了什么,三人又匆匆离开了朴家,之后朴夫人便回到院子里,唤了管家来,备好了帖子,待明日王爷一到,便会宴请世子与王爷一道上朴家赴宴。”
钱铜神情专注,面色肃然,“蓝翊之猜测他们是想对世子不利,冒着风险前来报信,世子今夜就算不来,我也会去找您。”
宋允执对她所说无多大意外。
暗卫能禀报她与蓝小公子饮了一壶酒,自然也会禀报他们说了些什么。
“民女的猜测,朴家应该是被人点化后,回过神了,知道开通运河的弊端大于利,但世子这边定不会就此罢休,是以,他们生了杀心,要杀了世子。”钱铜道:“世子能办鸿门宴,朴家也能办,好在咱们这回有人通风报信,识破了他们的计谋。”
宋允执看向她。
“不仅世子,我也在受邀名单之中。”钱铜庆幸道:“既然咱们已经知道了朴家的意图,明日接到帖子后,随意找个理由推托了便是。”
言下之意,她不会去。
宋允执没去质疑,听完了她的正事,致谢道:“多谢七娘子相告。”
“不用谢我。”钱铜道:“这回多亏了蓝小公子,咱们才能免受无妄之灾,明日我便待在家里,哪里都不去,我不信他朴家还能上门将我绑走。”她抬头,眸色带着几分试探,看向对面的宋世子,问道:“世子也不会去吧?”
宋允执盯着她跟前留有酒香的空杯,回道:“不会。”
钱铜松了一口气,“如此我便放心了,民女这还剩下了半壶酒,世子要饮吗,我陪您啊?”
如此说,却没有替他拿出新的酒杯。
两人谈了这半天,面前余下的还是一桌残酒,和两只她陪旁人饮过的酒杯。
宋允执冷冷扫了一眼,拒绝了她虚情假意的邀请,起身告辞,“宋某不胜酒力,钱娘子留着招待旁人吧。”
说完转身走去门口。
见他这般大摇大摆,身后钱铜忙提醒道:“世子当心些,别让人瞧见了,否则我可说不清...”
宋允执脚步一顿,随后当着她的面,拉开了两扇门,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钱铜:“......”
脾气还不小。
——
翌日一早,平昌王便到了知州府。
一行十来名轻骑,一下马背,便问前来接见的王兆:“当真是本王那外甥来了?”
王兆点头,“回王爷,正是宋世子。”
平昌王与先帝乃亲弟兄,但与当今陛下之间却隔了三代宗亲。
反而是当初只是个郡主身份的长公主,随着龙椅上的人一变,成为了陛下唯一的胞妹。
当年长公主嫁入侯府时,平昌王也曾过去宋家府上,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前的事了,记忆中的宋世子,是五年前跟在陛下身旁,驾马一道闯入皇宫的青涩少年,“这么多年没见,来了也不事先招呼本王一声,若不是先见到沈澈那小子,本王还不知道咱们那位名声赫赫的宋世子来了扬州。”
王兆笑了笑不搭话,“王爷请。”
宋允执在大堂候着。
远远见人来了,起身走去门口相迎,身上所穿乃朝廷官服,负手立于门前,当年的青年褪去了青涩,身姿如崖畔修竹,挺拔孤峭,曾经那张朗朗皓月的面容,因披上了一身绯色长袍之后,透出了一股刚正不阿的清风。
平昌王见到人,愣了愣,惊愕道:“昀稹?本王险些没认出来,这番风骨,越来越有你母亲的模样了。”
宋允执拱手,“王爷。”
平昌王比长公主的岁数还大,个头不高,曾是个文臣,后因先朝战乱不断,被逼着上了几回战场,不得不练习拳脚功夫,到后来文不文武不武,身子骨倒因此而变得硬朗。
五年前,敌军杀入京都,皇室的其他人逃的逃,跑的跑,等到陛下的蜀州军到达京都,只剩下平昌王还在坚守城门。
陛下念其有功,划出封地,令其守住两淮。
五年来,江南一带能发展到如今的盛况,他功不可没。
“扬州如何?”平昌王一面往里走,一面问候宋允执,“江南的气候是不是与京都不一样?来了这里可还习惯?”
宋允执的回答客套有礼,“多谢王爷,甚好。”
平昌王便唤来了王兆,尽显地主之谊,“多备些酒来,银子算在我头上,咱们舅甥俩,今日好好畅饮一番...”
宋允执随他入座。
酒入盏,平昌王便先从长公主说起,“你母亲平日里对你兄妹俩的管教甚是严苛,陛下这回能说服她,让你走这一趟,想必不容易,初时本王从沈澈那听说世子也来了,不敢置信,陛下竟连我都瞒着...”
突然问道:“扬州的这些商户还算老实?”
宋允执不答。
扬州四大家发生了什么,平昌王自也听说了,长叹一声,既愧疚又恼怒,“扬州虽不在本王的封地之内,但本王与朴家家主之间的交情,世子应该也听说了,膝下小女,原本与朴家二公子许了婚事,谁知道这二公子竟然为了泄愤,灭卢家满门,太让本王失望!实不相瞒,本王这趟来扬州,一为见世子,二也是向朴家讨一个说法...”
宋允执并没有搭话,两家联姻,他不予置评。
平昌王便又搁下酒盏,正色问道:“朴家三夫人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敢刺杀世子?”
宋允执点头。
平昌王突然一掌拍在了身前的木几上,震得几上酒壶一阵颤动,怒道:“朴家如此行事,他们是不把本王放在眼里,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宋允执便道:“王爷息怒,据我所查,三夫人此举倒是与朴家无关。”
平昌王愣了愣,怒意慢慢消散了一些,却依旧耿耿于怀,“那也是他朴家人,世子放心,本王定上门替你讨个公道。”
不用他上门去讨,很快朴家的三公子手拿拜帖,找上了门,“自世子前来扬州,因我朴家招待不周,生出了诸多误会,今日得知王爷前来,我朴家设宴,一为向世子赔罪,二为替王爷接风,望王爷、世子赏脸。”
平昌王没去接帖子,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朴家三公子,冷哼一声,“你们朴家是该好好赔罪,回去告诉朴大夫人,今夜本王与世子便上你们朴家,瞧瞧朴家是如何赔罪的,莫让本王失望。”
王府与朴家这些年的交情颇深,三公子曾跟着朴大夫人不止一次拜访过王府。
如今朴家与世子的关系闹僵,有王爷从中调和,再好不过。
知道王爷是在替自己解围,三公子忙起身,把帖子递上,感激地道:“承蒙王爷,世子赏脸,我朴家定当扫榻相迎。”
——
钱家的帖子也是三公子送的,接帖子的是钱家二爷。
钱娘子不在府上。
钱二爷得知今夜王爷和世子都会前去,再三与三公子保证,钱家绝不会缺席,拿到帖子后,赶紧差人去寻钱铜。
三公子送完帖子回到朴家,正巧遇上大公子,看那样子是又要走了。
“兄长。”三公子忙叫住他,挽留道:“今夜王爷与世子,都会上我朴家做客,兄长若无其他要紧事,可否留在家中,帮忙分担一二?”
朴大公子不为所动。
朴三公子便低声哀求道:“我知兄长与母亲,因铜姐姐的事生了隔阂,不愿意插手朴家家事,可今夜王爷与世子上门,关乎着我朴家的未来,父亲尚未归,二兄又不见了踪迹,我自小脑子便不如大兄,二兄,此等场合,我,我怕应付不来...”
怕他不答应,又小声道:“铜姐姐今夜也会来。”
朴承禹脸色微变。
“兄长?”
不知道是被三公子哪一句话说动,朴承禹终于应了下来,“嗯。”
见他愿意留下,三公子长松一口气,霁颜道:“我去禀报母亲,兄长回屋收拾收拾,待会儿咱们一道迎接客人。”
正欲转身,被朴大公子叫住,“先去我屋里,有样东西要交给你。”
朴三公子愣了愣,道是兄长要送他礼物,不疑有他,跟在他身后,进了房间后,便立在书案处等,等了好一阵还没见大公子出来,忍不住走去屏风后,“兄长...”
刚迈出两步,一阵晕厥突然袭来。
三公子还未反应过来,便一头倒了过去。
朴大公子出来把人扶上榻,唤来了自己的亲信,吩咐其照看好三公子,自己则代替他去了朴大夫人屋内,“您的大儿子在这儿,今夜有什么吩咐,找我。”
朴大夫人没料到来的人是他,脸色僵了僵,“我能有什么事吩咐?正好你来了,今夜替我一道招待客人。”
——
黄昏后来的第一个客人,便是钱铜。
底下的人来报:“钱家七娘子到了。”时,朴大公子也在。
朴大夫人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主意,看了他一眼,警告道:“你的事我不插手,我的事也不用你插手,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抬头与小厮交代,“叫她进来。”
那小厮却没动,埋着头为难地挪了挪脚步,欲言而止。
大夫人便问:“怎么,还要我去请?”
还真是如此。
小厮偷偷窥了一眼大公子,鼓起勇气道:“钱娘子说,没见到大夫人,她,她不敢进来,除非大夫人或,或大公子,亲,亲自去接。”
朴大夫人脑门心顿时一跳。
说她是狐狸精,事儿精一点都没错,她可真会来事。
没等大夫人发怒,身旁的大公子已先一步起身,走了出去。
王爷和世子那边至今还没个信,不知道世子今夜会不会来,大夫人咬了咬牙,“腾——”一下从椅子上起来,随大公子一道去门口接人。
她倒要看看,她是不是没长腿,要人把她抬进来。
——
钱铜长了腿,正立在朴家门外,仰目看着朴家的牌匾。
记不得她上回来朴家是什么时候,但至少两年以上了,两年前她被拦在大门外,好话说尽也不让进。
今日却又给了她一张帖子,朴家的大门为她敞开。
不怪她不进,实在有些不敢相信,不确定她有没有看错,或是朴家有没有弄错,是以才为难那位小厮去请大夫人来,亲口与她说说,宴请的人到底是不是她。
她的原话是:“你们大夫人当真同意我进去?万一弄错了,待会儿又被轰出去,我可就没脸了。”
小厮点头,“千真万确,今日确实是大夫人宴请钱七娘子,钱娘子请吧。”
钱铜摇头:“我不相信。”
小厮头都大了,无奈道:“钱娘子要如何才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