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第一太子妃_分节阅读_第146节
小说作者:安绵绵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947 KB   上传时间:2025-09-09 13:03:33

  流苏说到这里,想到什么,问道:

  “娘娘的意思是说……”

  宋弗:“刚刚宋雨薇在跪我的时候,比任何时候都小心翼翼。

  “起来的时候,也不是按照正常的向后起,而是先往前小迈了一步。”

  这样的小细节,别人一般可能不会发现,但她是有过身孕的人,若是往后起会压迫到小腹,但如果起的时候,腿先往前一步,便能舒展开肚子。

  这是头一回宋雨薇有如此动作,她不觉得是随意。

  “她有没有孕不好说,但是,在宋雨薇看来,她自己应该是有孕的,如此再来看今日她的所作所为,就完全说得通了。”

  宋雨薇来,是试探自己态度的。

  宋弗并不把宋雨薇看在眼里。

  宋雨薇对她最大的影响就是圆房的事情。

  所以刚才,她轻描淡写的警告了一句:

  若说初一换人圆房的事说出去,自己没有危险,但宋雨薇和肚子里的孩子会说不清。

  这就是打蛇打七寸。

  如此,宋雨薇为了她自己和孩子,绝对不会泄露这个消息。

  至于宋雨薇这个隐患,她也没有太过担心。

  如果宋雨薇真的有孕了,最坐不住的,应该是齐王和晋王。

  她要想的是:若到时候,宋雨薇真有孕,也真有人对宋雨薇动手,她可以做什么?

第117章 还是走了这一步

  次日一早,皇帝的桌案前,摆上了一份军报。

  皇帝看完,面色气愤,当即召集了大臣入宫,商量对策。

  最近几年,皇帝沉迷于求仙问道,但也并非对朝事完全不管,只是对一些小事不上心。

  但眼下,外敌侵犯,是大事。

  大臣们好几日没上朝了,此时一听到口谕,一个个火急火燎的换上官服进了宫。

  宫门口遇到,三三两两揣测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心情忐忑。

  勤政殿。

  各位大臣们站在大殿中,看完了从西北边境送来的军报。

  他们中有一些人,昨日就已经在齐王府或者晋王府知道了这件事。

  此时都略微低着头,不敢多话,生怕露馅。

  只是两方相互看的时候,眼神有些剑拔弩张。大家都预感到:今日怕是得大吵一架。

  皇帝来了,面色依旧气愤,看向底下的大臣:

  “都看完了,你们给朕说说,出现这种事,怎么处理解决?”

  众位大臣低着头不敢说话。

  边境送来的战报,一共有两封。

  一封是将军吴勇传回来的,一封是军师传回来的。

  按军师信上的意思是:大敌当前,将军吴勇却临阵退缩,不敢上前迎敌,最后是一支先锋队的副将带着大军上了战场。

  而吴勇却说:他有策略,先派了一队先锋……

  皇帝怒笑道:“真是好样儿的,大敌当前,不想着如何迎敌,居然先起了内讧。”

  这时,齐王的人先出来说话:

  “皇上,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特别是边境下军令,只能由一个人说了算,再多一个人,底下的士兵们怕是都不知道听谁的。

  “微臣提议,去掉军师下令的权利,边境一概都交给将军全权处理。”

  晋王的人当即站了出来反驳:

  “钱大人此言差矣,当初秦家在边境为主将,因为秦家的一意孤行,差点导致战败,但凡旁边有个人提醒,也不至于出现那种情况。

  “更何况,当初建立这个相互制约的制度,是朝中上下一致同意的,钱大人此言是在质疑:当初朝中上下的决定不对。”

  这位说话的大人,没有提皇帝,但是一句朝中上下,就已经包含了皇帝,对方想说什么一下都说不出来。

  边境之所以会形成将军和军师两方钳制的局面,除了有齐王和晋王在背后推波助澜,还有皇帝的默许。

  当初的秦家,掌管边境十万大军,战无不胜,在边境极有威望。

  边境城镇的巡抚,郡守,无不对秦家都是溢美之词。

  皇帝怕秦家功高盖主,便默认了朝中有人对秦家的指控,顺水推舟把秦家从边境调了回来。

  也怕走了一个秦家又来一个别的家,所以才设立了将军和军师相互监督相互牵制。

  还有一点,是大魏和蛮夷兵力悬殊,皇帝并不觉得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会影响战局。

  不光他,朝中也是如此以为:哪怕将军和军师各管五成将士,各自五万的兵力也能独自战胜蛮夷。

  所以,有此安排,纯粹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预防边境将军一家独大,对朝廷产生威胁。

  有大臣出来打圆场:“皇上,这都是小事,主要是大战最后的结果如何。

  “此事,可后头慢慢再商议。”

  皇帝看了底下众位大臣一眼。

  想要太子三兄弟进宫问话。

  但一想到,花满堂事件中,自己才让李元齐在府中面壁思过,这会就又让人进宫,实在是打脸太快,便作罢。

  现在,这件事确实要提上日程解决。

  从古至今,无论是哪朝哪代,边境都是由将军说了算。

  他再找一个人去做监督职责,确实可以起到分权监督的作用,但同时弊端也很明显。

  平时操练士兵还好,一旦出现问题,双方若意见不统一,谁也不服谁,那有可能就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自己的优势也不能最大化,这是兵家大忌。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皇帝心中知道,这件事,是决策失误了。

  若想要避免一家独大功高盖主,有很多的方法,而眼下这一种,是最不合理的一种。

  从信中来看,这位吴将军不太行,起码和当初的秦家比起来,差距太大。

  虽然边境离京城选,但是军中的消息也会传过来,他对这位吴勇的映象说不得好。

  他心中甚至在想,若这一次战败,是不是让秦家回去,自己想要一个将军府的命轻而易举,实在没必要拿边境的安危来做试探,成本太大,输不起。

  更何况,现在秦家是带罪之身。

  若秦家输了,那他可以随意处置,若秦家赢了,也只是带罪立功。

  甚至他可以让秦家立下军令状,不大退蛮夷不罢休,如此一劳永逸。

  而后,再杀了秦家,便能高枕无忧。

  皇帝打着自己的算盘,心中大约已经有了计较。

  先看看这次大战的结果如何再做决断。

  又过了两日,宫中收到捷报。

  边境大胜,捷报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比送到齐王府和晋王府的消息,都还要早,皇帝知道后,龙心大悦。

  特意封了这一次大战中的先行副将谢启,为右骑将军。

  随封的,还有照例的赏赐。

  晋王府。

  当李元晋听说谢启带着先锋军得胜归来,大败蛮夷的时候,当即给军师去了信,务必把这位新任右骑将军,彻底绑定在自己的小船上。

  上回来的信中,军师提了一下,说这位副将早就有意投奔他。

  如今,他再抛出橄榄枝,这位前途无量的谢将军,以后便是自己的人。

  军师在来信中,把谢将军说得神勇无敌。

  带了三千士兵,便大败蛮夷三万大军,其神勇威武,在信中被描述的虎虎生威。

  让李元晋深切感觉到自己得了个天降的人才。

  李元晋听着幕僚说,脸上得意,心中满意。

  这样的人才选择了跟随他,不禁让他对这个人的映象也好了不只一星半点。

  齐王府。

  李元齐也收到了消息。

  他这些日子在府中闭门思过,相当于禁足,见幕僚也没那么随便,都是偷偷摸摸的,穿着小厮的衣服从后门而入。

  这会,大家正坐在书房里商讨着这件事情。

  “王爷,边境大捷,皇上大喜,倒是一个好消息。”

  李元齐点点头:“不错,打了胜战是好事。

  “吴勇的消息到了吗?”

  幕僚:“还没有,估计最晚明日,就会收到了。”

  李元齐没有发表意见,这件事他总觉得信息有点不对。

  边境太远,他一时半会也不能得到各种信息来拼凑真相。

  幕僚见李元齐不说话,开口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6页  当前第1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6/4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第一太子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