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国皇帝的小公主_分节阅读_第132节
小说作者:笑佳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5 KB   上传时间:2025-08-05 11:55:32

  秦梁笑道:“安王是先帝的嫡长子,名正言顺的储君人选,若非当初形势所逼,他怎会甘心让位?”

  邓坤:“……”

  是了,安王就是个软蛋,只要姑父把安王推上龙椅,将来姑父就能逼迫安王将龙椅名正言顺地让出来!

第163章

  邓坤无疑是个莽夫, 但他自认还有些头脑。

  在先帝带着自家父亲等人起事造反时,四五岁的邓坤已经开始记事了, 他记得父亲与先帝还是平民时的布衣模样,也亲耳听到了周围百姓对先帝一帮人的议论,最初百姓们都不看好先帝等人,觉得那就是一帮反贼,迟早会被朝廷镇压,等先帝的势力渐渐壮大,老家的百姓们全都改口拍起了先帝的马屁,称先帝造反昏君是替天行道。

  巧的是,先帝起事打的幌子便是替天行道。

  龙椅上坐着一位昏君,臣子百姓都可以因为替天行道去造反, 成了就是新的皇帝,败了最多被人嘲笑自不量力,绝不会被人唾骂无德。反之, 如果是明君在位, 或是先帝钦定的储君继位, 臣民们无故造反,无论成败都要遗臭万年。

  所以,造反这事得讲究师出有名,安王再是个软蛋, 只要他不配合, 姑父与秦梁跑去强按着他的脑袋逼他夺位,文武百官仍会唾骂姑父父子是反贼,邓家敢帮忙,便是助纣为虐。

  安王会乖乖配合姑父父子的夺位大计?

  就算秦梁舌头上真长出一朵花,邓坤也不信安王会有反心。

  秦梁也没想把邓坤兄弟当傻子, 从怀里取出一卷明黄卷轴,递给邓坤。

  邓坤展开卷轴,邓泰把脑袋凑过来,然后就发现这竟然是一道先帝留下的密诏,密诏中先帝自言后悔不该立庆阳公主为皇太女,不该将秦氏江山留给张家子孙,只恨为时已晚,先帝已经被丽妃、皇太女、张肃等人毒害控制,无力改立储君,故而赐密诏于皇长女永康,命永康暗中联系朝廷忠臣,诛杀丽妃、庆阳等反贼,拥护皇长子秦弘继位。

  密诏上还盖有先帝的玺印。

  邓坤:“……”

  邓泰:“……这是你伪造的?”

  先帝对丽妃、小公主的宠爱有目共睹,别说母女俩不可能毒害先帝,就算她们真下毒了,先帝大概也舍不得杀了母女报仇。

  秦梁坦然承认:“自然,若是真的,这密诏该在永康手里。”

  邓坤比弟弟更聪明些:“你的意思是收买永康,届时由永康跳出来讨伐皇上,我们再奉先帝遗诏诛杀反贼?”

  秦梁:“正是。”

  造反当然要师出有名,由雍王府来起这个头,很难让文武百官信服,安王那软蛋犟种也不会乖乖配合,但由先帝的长女永康拿出遗诏就很合适了,一来先帝驾崩前永康经常进宫伴驾,确实有机会从先帝那里拿到密旨,二来永康是秦弘的亲姐姐,永康要帮秦弘夺位,秦弘不配合就是亲手将亲姐姐打为反贼,那么一边是一母同胞的亲姐,一边是同父异母的妹妹,秦弘会选谁?

  只要秦弘配合了,这场夺位就成了先帝子嗣的内斗,他与父亲只是辅佐秦弘这个皇长子而已,事成后就算官民中有质疑之言,疑的也是秦弘,与雍王府无关。

  造反要靠兵力,但师出有名却是最关键的,听完秦梁这番解释,邓坤终于认可了秦梁的造反大计,只剩两个问题需要秦梁解答。

  “你与永康已经结盟了?”

  秦梁:“这一年我们几家都在为先帝守孝,根本没有机会见面,不过这次母妃病重,永康一定会过来探望,只要她来了,我便能说服她与我们结盟。”

  新帝才刚刚十九岁,又是个女人,易地而处,如果秦梁是新帝,他一定会派人盯着手握兵权的王叔。

  因此,秦梁既没有冒然联系邓家的两位表哥,也没有突然去交好素来不和的永康,以免引起新帝的猜疑。

  邓坤咬牙:“姑母病重果然是你算计的!”

  秦梁垂眸,神色悲痛:“形势所逼,我倒是想由我以身涉险,可我的病换不来永康的探望。”

  婶母病重,永康几人不来探望便是不孝,堂兄弟病重,永康随便找个借口搪塞了也不会承受非议。

  邓坤虽然生气秦梁心狠手辣,可亲儿子都能狠心作践母亲,邓坤做侄子的还能比儿子更心疼亲娘不成?

  归根结底,邓坤被秦梁说服了,跟两府人的前程甚至性命相比,姑母病一场又如何?

  邓泰紧张问:“那白日永康来了吗?”

  秦梁:“她那性子,今日肯定不会来,但秦弘会去劝她,等她单独来了,我才有机会开口。”

  如此城府与心机,邓坤不得不服。

  他问出第二个问题:“你准备何时动手?”

  秦梁:“明年二月初二,先帝周年祭礼,起事主力我会从北营调拨,两位表哥只需听我口号,趁众人不备杀了张玠便可,我与傅魁会负责解决张肃、秦炳,只要他们一死,秦弘更没有不配合我们的道理,届时吕瓒、侯万中、薛业、樊怀忠等人也不会傻到继续效忠新帝。”

  邓坤皱了皱眉,张家父子与新帝绑在一条船上,要造反必须除了他们,秦炳,无论秦炳护不护新帝,将来姑父想从安王那里强取皇位,秦炳肯定是个绊脚石,不如趁机杀了省心。

  “皇上与秦仁如何处置?”

  秦梁轻蔑一笑:“皇上一介女流,秦仁手无缚鸡之力,杀完张肃等人顺手就能杀了他们兄妹,亦或者留着二人交给秦弘处置,免得脏了咱们的手。”

  邓泰听得热血沸腾,一拍胸脯道:“你们怕脏手,我不怕!”

  邓坤斜了蠢弟弟一眼,杀张玠父子可以,杀先帝血脉的事要么交给秦梁、傅魁去做,要么明着交给秦弘那软蛋暗着由秦梁派人下手,怎么都不该由他们兄弟去做,白白背负弑君的污名。

  秦梁也是这么想的,只要剪除了新帝身边的武将羽翼,新帝兄妹最好活着受俘,再暗地里弄死。

  说服永康就交给他了,秦梁嘱咐邓坤兄弟:“还剩不足两月,关系到我们两家人的性命,还望两位表哥守口如瓶。”

  若非守孝期间难以找到合适的理由联络邓坤邓泰,秦梁根本不想提前几十日就把计划告知二人,奈何此时让母妃生病是最合适的,真拖到正月,离先帝周年祭礼太近,还是容易引起新帝的疑心。

  邓坤、邓泰又不是傻子,什么秘密藏不住,谋反的大事都得藏严实了。

  .

  如秦梁所料,上午秦弘探望过邓氏就单独去了大公主府。

  永康知道弟弟过来是为了什么,装都懒得装,继续坐在暖阁的榻上逗着她的猫。

  守孝过于枯燥,听戏听曲动静都太大了,永康只好养几只猫猫狗狗解闷。

  秦弘打发了大姐屋里的丫鬟们,语重心长地劝说起大姐来,无非就是王叔在为父皇守陵他们做侄子侄女的在王婶那里更不能失了礼数等等。

  永康慢悠悠地撸着猫,只当没听见。

  秦弘不得不搬出皇帝妹妹来:“皇上特意在早朝上叮嘱我们去探望王婶,你不去,不敬王婶是轻,御史台会参你抗旨不遵!”

  曾经被御史台狠狠参过一次的永康:“……”

  她瞪了弟弟一眼:“知道了,明日我就去。”

  秦弘松了口气,想到王婶咳嗽得那么厉害,秦弘委婉地提醒大姐先服下防治风寒的汤药再出发。

  永康越发嫌弃了。

  次日上午,一觉睡到自然醒,拒绝了女儿同行的请求,永康喝了一大碗汤药,板着脸出发了。

  来归来,永康可没想凑到邓氏的病床前去作戏,走到邓氏的房间外听了几声咳嗽,永康便对跟在旁边的秦梁道:“婶母病得这么重,还是让她安心休养吧,我就不进去添乱了。”

  秦梁一副感激的神色,请永康去前厅喝茶。

  永康没心思跟他喝茶,但一进一出太快的话,外人岂不就猜到了她的敷衍?

  永康不在乎外人怎么想,只是来都来了,多耽误一盏茶的功夫又何妨。

  就这样,永康跟着秦梁去了前厅。

  当秦梁暗示有话要与她单独商量,出于好奇,永康也叫随行的两个丫鬟退到了外面。

  秦梁没有关门,只是坐在永康一侧,先推了一个厚厚的信封过去。

  永康没动,冷眼看他:“有话就说。”

  秦梁笑道:“里面是五十万两银票。”

  永康:“……”

  秦梁:“这是我们王府十几年的银票积蓄,虽然库房里还有一批金银珠宝,送给姐姐却容易落人耳目,徒惹麻烦。”

  永康没出息地咽了咽口水,她连几万两都稀罕,更别提五十万两了,再想想王叔跟随父皇打天下的战功封赏,开国后二十年的爵禄、田产与父皇的赏赐等等,拿出来五十万两白银还真不是多难的事。

  “无功不受禄,你想求我什么?”永康努力不去看那个信封,故作不在意地问。

  秦梁笑笑,再从胸口取出那道伪造的先帝遗诏,推过去道:“我想送姐姐一份本就应属于姐姐的尊荣,也是为我们雍王府求一条生路。”

  这话云里雾里的,永康直接打开那道明黄卷轴,看着看着,她的脸白了,握着卷轴的双手也不受控制地抖动起来。

  秦梁低声讲了他的谋反大计,这安排极有胜算,他有信心说服邓坤兄弟,也有信心说服永康。

  永康的手还在抖,不光是手,她的全身都在抖。

  一个妇人,遇到这种事就该是这种反应,似新帝那种临危不乱的放眼天下能有几个?

  秦梁绕到永康的椅子后面,双手握住永康的肩膀,俯身在她耳边道:“我知道姐姐恼我曾经处处都把太子比了下去,我也后悔当初的年轻气盛,但跟老秦家的帝位比,我与太子少年时的那点攀比又算什么。姐姐应该清楚,父王一直都反对大伯册立皇太女,一直都拥护太子做储君,如今皇太女继位,我们父子若不提前动手,皇上能一直容忍我们?包括曾经的前太子,她又能容忍多久?”

  “只有抢占先机,我们两家才能活命。”

  那声音温和坚定又极具蛊惑,永康听着听着,不受控制而颤抖的身子渐渐恢复了平静。

  等永康神色不太自在地收了那张装了五十万两银票的厚厚信封,秦梁最后提醒道:“我知道姐姐胆小,随时可能会反悔,但姐姐千万别想着去皇上那里告密,因为我们雍王府可以伪造先帝遗诏,你与太子也可以,皇上或许会因你的告密相信你们一时,可只要她午夜梦回想起这封伪造的遗诏,她就随时可以猜疑你与太子,只有你们都死了,皇上才会真正地高枕无忧。”

  永康被这话吓得又打了一个哆嗦,随即咬牙,面露狠色:“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第164章

  秦梁不会无故去联系永康或邓坤邓泰, 但他安排了眼线盯着永康夫妻与邓泰兄弟的动向,从而判断两边是否有人去宫中告密。邓坤兄弟肯定与他一心, 秦梁主要防着的是可能胆小怕事的永康,尽管他认为贪财贪权的永康应该更愿意配合他。

  年底时,雍王妃邓氏的病基本痊愈了,只是看起来依然憔悴,而在这半个月里,永康始终深居大公主府,看傅魁上下朝时表现得跟往常一样,秦梁就知道永康遵守了与他的约定,要等二月初一的晚上再将诛杀新帝的大计告知傅魁,反正傅魁唯一要做的就是偷袭秦炳, 提前告诉他也没有用。

  除夕夜,京城百姓们家家团聚,因为缅怀先帝, 庆阳连皇室的家宴都没办, 只叫皇室众人大年初一的上午进宫给太后、贵太妃拜年。

  除夕一过, 便是天庆元年了。

  才吃过早饭,秦梁就带着妻子与四个孩子来东华门外等着了,皇室里他与新帝的关系最远,来得最早符合情理, 第二到的是最重礼数的秦弘一家三口, 秦炳、秦仁两家前后脚到的,永康一家四口虽然最后到,但也没有迟到太久。

  被傅魁扶下车后,永康扫眼秦梁那边,有些幸灾乐祸地道:“怎么, 王婶还没养好?”

  秦梁松了口气,算永康聪明,没有因为结盟便对他们热络起来,只有一切照旧,才不会引起新帝的猜疑。

  这事他已经跟秦弘三兄弟解释过了,此时神色如常地再多说了一遍:“承蒙公主关心,母妃的病已经没有大碍,只是精神不济,为免让太后与贵太妃担心,她便留在了府里。”

  永康随口问问罢了,并不在乎他的解释,既然要进宫拜年的人都到齐了,永康带头朝宫里走去。

  十二岁的傅羲笑着牵起六岁的盈儿的手,表姐妹俩一直都很亲近。

  九岁的铮哥儿比住在东宫时沉默多了,傅铭不想去他那里自讨没趣,三岁的锐哥儿有点怕大伯家的堂哥,两个姐姐又没有要带着他玩的意思,他就乖乖牵着母妃的手。

  秦梁一家走在最后面,将前面四兄妹家的关系看得清清楚楚,远近亲疏还是跟以前一样。

  秦弘回头问他:“昨日你有没有去皇陵探望王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2/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国皇帝的小公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