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困春莺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炩岚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8 KB   上传时间:2025-07-30 14:01:54

  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温雀脑子里都是阿姐是不是真的不在了。她抿了抿唇瓣,眼中含着几分愤怒,想质问对方人都死了还问什么,就被丈夫拉了一下袖子。

  她一个激灵回过神,想着自己差点冒犯了贵人,登时出了一身冷汗。

  温雀心里愤懑,可她也不敢激怒对方,只好翻出模糊的记忆,一五一十娓娓道来。

  “阿姐小时候很厉害,是村里的孩子王,能下河捉鱼摸虾,也能上树摘果子,那时候她经常给我摘酸果儿吃,还会用弹弓给我打鸟烤了吃……”

  温雀说着说着,红了眼眶,声线颤抖哽咽。她顿了顿,抬眼去看住位上的男人,就见对方闭着眼靠在椅背上,神情依旧冷淡。

  “继续说。”

  她吓了一跳,好忙继续往下说,皆是记忆里模糊而琐碎的小事。

  祝无执就这么听着,整整听了一个时辰。

  末了,他脸色有些难看,出言打断了温雀,阔步离去。

  温雀想追上去问阿姐到底怎么了,就被丈夫徐长业按在椅子上。

  “雀娘,不能去,大人心情不太好,你且等等,我再想办法帮你问,好不好?”

  温雀趴在他怀里,哭得一颤一颤,直说阿姐命苦。

  从这天以后,祝无执隔三差五来一趟,听温雀说温幸妤小时候的事。

  温雀嘴里的温幸妤,和他所见过、所认知的温幸妤,简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若不是温雀言之凿凿,他都要以为对方在糊弄他。

  那些零碎的小事,组成了个完全不同的温莺。

  温莺幼时活泼淘气,倘若有人欺负她和她的伙伴,或者辱骂家人,就会被她打回去,缠斗间免不了鼻青脸肿,流血受伤。

  回到家里,温莺就会被她母亲责骂一顿,然后一边抹眼泪,一边给她涂药。温莺疼得呲牙咧嘴,抱着母亲说错了,父亲就在旁边憨笑,说女儿真乖……

  一桩桩一件件,拼凑出一个鲜活勇敢,坚韧善良的乡野女子。

  祝无执从温雀嘴里了解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好似从未真正了解过她。

  有时候他会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竟然会对这么个乡野出身的农女动情。

  当真应了那句“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1]

  四月底,祝无执把温雀一家放出了府,把他们安顿在一处二进宅院里,还给徐长业安排了书楼的活计,方便他一面温书,一面赚钱养家糊口。

  出府的那天,温雀在垂花门外的廊檐下,碰到了祝无执。

  廊檐下挂着个金丝鸟笼,里头养着一只莺鸟,羽毛浅黄带绿,十分漂亮。男人站在廊檐下,手指伸入鸟笼,逗弄着里头的莺鸟,神情却十分冷漠。

  旁边的珙桐树枝探入檐下,乳白色的花瓣纷纷扬扬,像雪一样在他肩膀上落了一层,他却恍若未觉。

  温雀犹豫了一会,终究是忍不住了,拨开丈夫的手,上前行礼,大着胆子询问:“敢问大人,民女的阿姐,究竟去了何处…还是说她,她……”

  她不敢抬头,良久才听到一声极轻的冷笑:“她啊…许是死在外头了。”

  嗓音不疾不徐,缓慢而无情。

  温雀猛地抬头,却看到男人阴冷的、含着愤恨的眼神,转瞬即逝。

  一股凉气从脚底窜上脊背,明明是夏日,却令她遍体生寒。

  温雀幼年离开亲人,她心里一直存着念想,心心念念有朝一日能接阿姐回家过好日子,两人再也不分开。可眼前这个权倾天下的摄政王,这个自称是她姐夫的男人,亲口说阿姐死了。

  她唯一的亲人没了。

  温雀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声音凄惨悲恸,像是哀哭的鸟雀。徐长业害怕被怪罪,赶忙连拉带搂,一面告罪,一面把人带离了此处。

  女人的哭声丝丝缕缕飘来,带着断断续续的怒骂,以及唉声叹气的惋惜,和鸟笼里黄莺的鸣叫夹杂在一起,很是聒噪扰人。

  祝无执恍若未闻,他没有理会,定定看着笼子里的莺鸟。

  前年三月份的时候,温莺正怀着孕,情绪经常不大稳定,有天她站在檐下,手中捧着谷子,神情温柔的喂一只并不起眼的黄莺。

  他以为她喜欢逗鸟,专门寻了各式各样的珍鸟,命人筛查有没有病症,才送入府中,让她养着玩儿。

  可温莺却不领情,一声不吭把鸟儿放了,还跟他置气。

  他不明白为什么,觉得她无理取闹。

  本以为日子长了可以冲淡一切,可跟她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她的笑她的怒,她的喜她的悲,却像是烙印般,越来越清晰,每每想起都心口发闷。

  白色的花瓣像雪簌簌落下,他恍然回神,抬手慢慢拂去肩膀上的花瓣,突然意识到温莺已经离开两年了。

  整整两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不免想,她若活着,会不会有一瞬想起他。

  大抵是不会的,她走得那样决绝,什么都没有带,只留下了一封恩断义绝的和离书。

  温雀的哭声逐渐远去,祝无执觉得他真是入了迷障,为温莺这么个乡野出身的女人辗转反侧,摧心剖肝。

  往枕月院走的路上,祝无执不免想,是不是他恶事做多了,所以珍视的、想握紧的东西,偏生会变成沙土,以不可抗拒的姿态,从指缝里溜走,吝啬的留下星点粗粝硌手、令他痛苦的记忆。

  温莺离开那么久,他常常怀疑,她到底是否还活在世上。

  他时而对她恨之入骨,时而盼望她受不了弊衣疏食的日子,乖乖认错回到他身边。

  *

  四月,羁縻州首领侬智因“穷无所归”,在汉族落第举子黄宓等人鼓动下,焚毁自家村寨,宣称“生计尽毁,唯攻邕广可求生”,率五千部众沿郁江东下,正式起兵。

  侬智此人是个将才,成年后整合部落势力,建立“大历国”,多次击退交趾入侵。他曾多次向先帝献金请授官职,以求依附庇护,能合法统摄诸部抗交趾,却均被先帝拒绝,邕州官员甚至扣押其奏表。

  被逼无奈,便起兵造反。

  五月初攻陷邕州,杀知州陈珙,建大南国称帝,改元启历,兵力增至万人。

  广东南路的不少外地商户怕叛军打到广州潮州一带,故而着急变卖家产,匆匆往外地逃去了。

  覃娘子在邕州有朋友,得知消息更早些,犹豫了两天便决定遣散绣坊女工,变卖所有家产,雇几个镖师前往老家沧州。

  她早就想回家了,侬智叛军的事,不过是帮她下定决心。

  温幸妤怕祝无执的人还在追捕她,本不欲长期留在潮州。覃娘子询问她要不要一起去沧州的时候,她稍加思索就同意了。

  沧州在河北东路,距离潮州两千多里,水路混行,最少也得两个多月。

  温幸妤为了逃离祝无执的追查,辗转去过很多地方,故而知道出门在外要注意什么,要挑哪些路走。

  可即便如此,起了战乱,路上便比往常难行许多,除了那些凶神恶煞的匪徒,船票和雇马车的费用也都翻了好几倍,坐地起价。

  好在三人请了镖师,有惊无险离开广南路一带,总算安全了些许。

  五月出发,历尽千辛,三人终于在七月中旬抵达沧州。

  【作者有话说】

  [1]引用自仓央嘉措的《问佛》

  今天更了小一万,求灌溉~[墨镜]

  67

第67章

  ◎踪迹◎

  沧州属河北东路,乃边防重镇,夏季湿热多蚊虻,冬季寒冷河湖结冰。

  覃娘子的老家在沧州州治东边的盐山县,此地东临渤海,北界平州,海岸线长达百余里,滩涂湿地广布,是河北东路最主要的产盐地。

  三人到达盐山县海丰镇,寻了个脚店暂住,休息一天后,去寻覃娘子的亲人。

  覃娘子是家中老小,父母十几年前亡故,当时她跟家中大哥闹得有些不愉快,几年不曾通信,后来再寄信去,就发现哥哥搬了家,杳无音信。

  如今回到沧州,覃娘子觉得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自然是要见见亲人的,最好能冰释前嫌。

  北方的秋天到底和岭南不同,天清气朗,凉风习习,街上枯败的叶片簌簌,仿佛枯黄的蝴蝶打着旋落下,堆积在地上,马车碾过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三人在海丰镇托人打听,当日下午就有了覃娘子大哥一家的消息,说是几年前被人陷害输光了家业,现在阖家住在一个名叫东安的小渔村。

  覃娘子买了些礼行,雇了骡车,带着巧娘和温幸妤一同前往东安村。

  村子很偏僻,海隅屋舍以蜃垩壁,以苇覆顶,虽说和潮州都沿海,但房屋构造很不同。

  温幸妤在《寰宇记》上看过一点关于沧州的介绍,但书中写的,和亲眼所见到底不同。

  蔚蓝的海,金色的沙,大大小小的舢板船,打赤膊的盐工,以及赤足捡蛤蜊的孩童……

  覃娘子大哥家离海岸有段距离,她领着两个姑娘边走边感怀过去,三人走了一阵,停在一处简陋的院落外。

  她嫂子在家晒鱼干,大哥则在外面做盐工,还未回来。等到傍晚,才算是人都到齐。

  多年未见,兄妹两皆红了眼眶,覃娘子的大哥直说自己混账,没有守住父母的产业,这么多年也不敢给妹妹寄信,觉得无颜见人。

  温幸妤听着,却觉得恐怕不是不敢寄,只是不在乎罢了。

  不然这么多年,妹妹的住址又不曾换过,为什么不联络呢?

  覃娘子跟哥嫂叙话到很晚,巧娘和温幸妤早早歇了。

  翌日清晨,覃娘子早早把两人叫醒,留下了些钱财,没有打招呼,悄悄离开了。

  巧娘不解:“阿娘,为何不跟舅舅舅母打声招呼?”

  覃娘子神情有些伤感,也有些释怀,她看着不远处的大海:“昨夜叙话,你舅舅舅母话里话外询问我这些年赚了多少,一听我变卖家产,大部分钱花在路上,所剩无几,就开始说这些年过得有多苦。显然是害怕我们留下,给他们添麻烦。”

  巧娘皱了皱眉:“他们怎么能这样。”

  覃娘子摸了摸女儿的头发,笑道:“人之常情罢了。”

  温幸妤静静听着,心底感慨物是人非,哪怕再亲的血脉至亲,也抵不过几十载的日月。

  她不免想,倘若有朝一日找到妹妹,两人会不会也像覃娘子和她兄长那般生分。思及此处,她抿了抿唇,心里有些难过。

  三人回到海丰镇,覃娘子决定去州治所在的清远。

  温幸妤无父无母,唯一的妹妹尚且未寻到,勉强算无牵无挂,她跟着覃娘子二人去了清远。

  覃娘子把手头所剩无几的钱财都拿出来,温幸妤也出了一部分,赁了个前店后院的店肆,决定重操旧业,开个绣坊。

  等把绣坊开起来,已经九月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8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1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困春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