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阙春深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汐蝶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36 KB   上传时间:2025-07-22 15:49:06

  圣上亲赐,若不用些也不像话,杨满愿只好小心翼翼地用象牙筷夹起块豆蓉酥小尝几口。

  有些甜腻,味道远不如西苑小厨房的出品……

  不过她现下确实已是饥肠辘辘,故而也不觉难以下咽,每样都尝了个遍。

  夕阳垂落,这场端午宴也来到尾声。

  皇帝领着杨满愿率先离席,姜太后则命萧琂留下,还特意让那几名曾经被记名的秀女上前,轮番问话。

  萧琂泰然自若,不论姜太后如何旁敲侧击都始终不为所动。

  驹光过隙,转眼便是数月后。

  自入秋后,帝妃从西苑行宫迁回皇宫,仍同住乾清宫。

  在西苑时杨满愿好歹还能游山玩水,打发消遣时光,回宫后她便彻底蔫了。

  整座皇宫就像是座巨大的囚笼,除了一道又一道的朱红宫墙,便是金阙殿宇,碧瓦朱甍,一重又一重,看不到尽头。

  杨满愿有时忍不住想,她若是能忙活起来兴许日子还好熬些。

  可她不过是个小小的妃嫔,宫闱事务有内府管着,圣上也从不许她靠近处理政务的南书房,外朝之事更是对她闭口不谈。

  若让她做针织女红,她也不感兴趣……

  “陛下,臣妾听闻文渊阁收纳天下藏书,心驰神往已久,能否让臣妾前去开开眼界?”

  殿内灯火通明,摇曳烛光倒映在她澄澈眼眸中,点点流光跃动。

  皇帝眉峰微蹙,“文渊阁位于文华殿后方,随时有外臣进出为太子授课,你想看什么书派人去取便是。”

  杨满愿早料到会被拒绝,也不气馁。

  她继续软磨硬泡:“可臣妾听说文渊阁是仿效浙江天一阁所建,臣妾没去过江南,就想去文渊阁看看嘛……”

  半年来夜夜承宠,她似乎又长开了些,眼角眉梢间娇柔妩媚得似要滴下水来。

  撒起娇来更是让人招架不住。

  见他久久不语,杨满愿又主动献吻,“陛下,您就答应臣妾罢……”

  男人喉结轻滚,意味深长地问:“答应你,朕有什么好处?”

第119章 if线:假如愿愿成妃嫔(10)?

  杨满愿微不可见地撇了撇嘴。

  “陛下是天下之主,富有四海,难道还缺臣妾这点好处不成?”她故意瓮声瓮气地问。

  夜色融融,壁灯朦胧的光线映在她圆润脸庞上,仿佛隔了层雾光,愈发显得明艳动人,顾盼生辉。

  皇帝眸光微动,“爱妃应该知道,朕从不做亏本的生意。”

  杨满愿不由败下阵来。

  “陛下想要什么好处?若是侍寝,臣妾今夜是真的吃不消了,能不能先赊账……”

  男人挑眉,漫不经心道:“妃嫔侍寝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算什么好处?”

  杨满愿颤了颤唇,故作委屈,“那臣妾实在想不到能给陛下什么好处了……”

  见她这副泫然欲泣的可怜模样,皇帝微蹙起眉,心口像被细针轻轻扎了下。

  “就这么想去文渊阁?”他紧绷着脸,抬手拨开她额前汗湿的碎发。

  杨满愿毫不迟疑地点头。

  翌日午后,秋高气爽。

  杨满愿特意换上一身素净的装扮,乘着轿辇前往毗邻东宫的文渊阁。

  昨夜皇帝还是应允了她,只正色告诫她行事低调些,不可恃宠而骄。

  杨满愿乖巧应下,心里却觉他纯粹是多想了。

  她本就不喜高调,去文渊阁又不是奔着张扬跋扈去的,就是单纯想去见识见识。

  轿辇出了乾清门便沿着幽深宫道一路向东行,拐进保善门再南下,最终停在文渊阁大门前。

  文渊阁仿效浙江天一阁所建,采取“明二暗三”的建造方式,外观看上去?重檐两层,实际全阁共有上、中、下三层。

  此时早朝尚未结束,前头文华殿内皇太子正进行早课,四周阒静无人。

  步入阁内,便见内里装潢典雅肃穆,近乎墙高的书架林立,珍稀古籍更是数不胜数,琳琅满目。

  杨满愿迅速巡看一圈,只觉满心欢喜,恨不得能时时刻刻待在文渊阁里,终日与这浩如烟海的藏书为伴。

  见她如此雀跃,素月与丹桂微露惊诧。

  她们近身伺候元妃近半年,还是第一次见她如此喜形于色。

  挑出几册感兴趣的古籍,杨满愿便在临窗光线好的位置盘腿坐了下来,专心致志地翻看起来。

  此后数日她都跟点卯似的,晨起换上宫女装扮前来文渊阁,几乎废寝忘食,若非素月等人提醒她压根就忘了时辰。

  皇帝看在眼里,或多或少有些不满。

  依他看,身为妃嫔就该待在寝宫乖乖等他临幸,如今每日早出晚归实在是不像话。

  可他终究也没出言阻止,只命人多派些侍从守在文渊阁附近,以免外朝官员冲撞到他的元妃。

  这日清晨,文华殿。

  萧琂正坐在书案后提笔书写关于黄、淮两河工程的上疏。

  看着手边的图纸,他忽然心念微动,“舒庆,派人去文渊阁将《太祖实录》寻来,孤有急用。”

  一旁的舒庆却是欲言又止。

  萧琂抬眸看他,目光沉静。

  舒庆这才忙不迭回道:“殿下许是忙忘了,这会子元妃娘娘就在文渊阁里呢,圣上还有口谕,娘娘在文渊阁期间不许任何人入内。”

  闻言,萧琂眉心轻蹙,不紧不慢将手中紫毫搁在青釉笔架上。

  思忖片刻,他起身道:“事急从权,孤亲自去一趟罢,想来元母妃也不会介怀这等小事。”

  舒庆迟疑了下,但还是亦步亦趋跟上他。

  文渊阁就在文华殿正后方,不过数十步距离。

  守在大门外的几个小太监见太子殿下亲临,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入内请示。

  这会子杨满愿正在誊抄以往没见过的史料,全神贯注。

  她也没顾上进来通传的小太监说了什么,极其敷衍地点了点头。

  片刻后,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身穿鸦青色云纹锦袍的年轻男子徐徐走来,身形颀长,丰神俊朗。

  “儿臣见过元母妃。”他慢条斯理拱手行礼,眼眸低垂。

  杨满愿被吓了跳,倏地站起身来,脸上掠过尴尬之色。

  “是太子殿下啊,不必多礼。”

  她的嗓音娇柔,回荡在空寂的藏书阁里,还有轻微的回声。

  不知怎的,萧琂莫名想起半年前在西苑涵元殿东侧误听见的少女娇吟,耳尖微微泛红。

  “儿臣前来是为了寻些急用的文书,无意叨扰元母妃,还请母妃见谅。”

  他语调温和,始终没有抬起眼眸直视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庶母,态度谦逊恭敬。

  日光透过窗牖斜斜照入,他那张俊美无俦的脸庞沐浴在晨曦里,周身透着股矜贵清冷的气度。

  杨满愿悄悄打量他一眼,莫名心如鹿跳,脸上微烫。

  “无妨,本宫也只是在翻看些史籍,既然你有急事,快先寻你要的文书罢。”

  萧琂颔首应是,旋即走向书阁西侧专贮本朝实录的楠木大书柜。

  然而,本该摆放《太祖实录》的位置竟空了下来,不仅如此,《太宗实录》《仁宗实录》也无影无踪。

  “太子殿下可是在找这几部实录?”少女软甜的声音再度响起,语气里带着试探的意味。

  萧琂心跳陡然快了半拍,手心隐隐出汗。

  “是,儿臣近来在写篇关于两河工程的文章,想起太祖朝曾有几次疏浚河道的经验,故而前来借阅。”

  “这就巧了,我刚誊抄完太祖朝数次治河的经过,你也不必重新翻找,就是这几篇,你先拿去用罢!”

  杨满愿边笑着说,边将那几张题满字的洒金宣纸递给他,神采奕奕。

  微怔须臾,萧琂才从她手中接过誊抄的文稿,温笑道:“确实很巧,谢过元母妃了。”

  微硬的宣纸上还残留着少女手心的温度,他竟觉有些烫手。

第120章 if线:假如愿愿成妃嫔(11)?

  杨满愿还颇为热心地说:“你先瞧瞧这几篇能否用上,若不能,我再帮你翻找翻找。”

  她至今仍不大习惯自称“本宫”,一旦不那么拘谨就又开始你啊我啊的。

  “是。”萧琂这才不疾不徐翻看手中的抄件。

  这几篇确实抄录了太祖年间疏浚河道的史料,字迹清新秀丽,介于行楷之间,挥洒自如。

  一看就是多年习字才有的功底,甚至还创造出独特的风格。

  “这些正是儿臣想用以参考的史料,若非有元母妃这几篇抄件,儿臣恐怕还要费工夫翻阅查找,多谢元母妃。”萧琂轻声道。

  见案上还有厚厚一大撂誊抄的文稿,他心中有些不解。

  “恕儿臣多言,元母妃为何要亲自抄录这些史籍?大可命司礼监派些识字的宫女太监前来抄写。”

  他的声音清朗醇厚,杨满愿不太敢抬眼看他,神色也略显别扭。

  “说出来太子别见笑,本宫自幼就喜好钻研史籍,也曾幻想能如班大家一般参与修史,故而在此摘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金阙春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