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箱砰然落地,林慧娘缓缓后退,肉眼可见她周身在不住地战栗,可她仍紧抿着嘴,手里还握着她的砭刀。
……
天穹尽头跃起几缕残光,如血一般的颜色穿透夜幕,压在底下正狂奔着的女郎的身上。
苏蕴宜沉重地喘着气,再一次将腿从泥泞中拔出,曾经牵绊她的险阻,此刻回顾,也不过如此。
心跳如鼓,汗湿前襟,她因体力剧烈消耗而产生了幻听,分别前林慧娘说的话带着刺耳的嗡鸣声再度响起——“若真是朱化命人所为,那他们的目标就只是你,此番不得手,定会再派人前来。你需得尽快去找裴郎君,求他相护。”
“那你呢?”
“我留下来同他周旋,省得他狗急跳墙,迁怒于阿秦和江儿……你快去!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使劲儿晃了晃脑袋,苏蕴宜凝起心神,继续向内城方向跑去。
而离内城门越近,天幕上那一缕缕滚动的血光就愈发汹涌刺眼,直到耳边响起无数人的嘶吼与惨叫,苏蕴宜才恍然明白那血光是什么——是大火,是吞噬了无数性命后飞升的熊熊烈焰。
有在后方巡逻的流民眼尖发现了苏蕴宜,向她的方向一指,“那里有人!”
“谁在那儿?出来!”
苏蕴宜抹了把脸,主动上前,“是我。”
她在医庐数日,见过的人无数,在流民堆中已是熟面孔,登时有人认出来,“小大夫?我们这儿正打仗呢,你怎么来了?!”
“裴七郎呢?我有要事,需得当面同他说。”想到林慧娘转身离去时的决绝背影,苏蕴宜哽了哽,“快带我去见他!”
一步入营帐,先前只是隐约感受到的火光与喊杀有如实质般扑面而来,简陋的帐内腥风满室,充斥着血的味道。
地面、舆图,甚至裴七郎的衣袍上,全都是血。
满目血色中,裴七郎负手而立,遥观战局,依旧是当日曲水畔笑语宴宴的翩然公子模样。
他的一群亲卫围在周遭,你一言我一语的不知在争论什么。
“……那褚璲怎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消息传来?”
“郎君在此牵制楼登,令褚璲率人绕后突袭太守府,山路难行,一时蹉跎也是有的。”
“就怕他假作蹉跎,实则串通朱化卖了郎君!”
“慎言。”裴七郎淡淡开口:“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定下这兵分两路之计,自然相信褚珩章。”
被驳了的那人面露尴尬,目光游移,终于定在了突然出现的苏蕴宜身上,“苏女郎?你怎的会来此地?”
裴七郎霍然转身,看见苏蕴宜衣衫汗湿、满脸疲惫,有些呆呆地看着自己,当即大步上前,解下鹤氅罩在她身上,低声询问:“怎么了?”
“……裴七!”苏蕴宜回过神来,一把抓住裴七郎满是血污的衣袖,急道:“有人趁你们不在想要暗害我,我和林姨怀疑是朱化派的人!你快派几个人回去看护,否则我怕他们恼羞成怒,对老弱妇孺们下手!”
裴七郎微微皱眉,他还未张口,其中一个亲卫便道:“郎君,此乃天赐良机,请郎君暂缓派人!”
苏蕴宜怔了怔,同裴七郎一道循声望去,只见那人压抑着兴奋,低声道:“郎君请想,流民军的家小俱在棚屋处,若朱化大肆屠戮妇孺,两方则结下血海深仇,而郎君此番若能手刃朱化,替他们报了仇,此后流民军定然对郎君死心塌地、无有不从!”
不少亲卫都随之点头,说“此计甚妙”。
……妙在何处?对妇孺见死不救,反逼失了至亲的丈夫与父亲为己所用,如此可是君子所为?
医庐所见的那一张张或疲惫或苍老或纯真的脸自脑海中掠过,苏蕴宜心中升腾起前所未有的怒火,她张口欲叱,喉中却翻涌起血腥味,她弯下腰剧烈地咳嗽起来,两耳嗡鸣不止。
一只手在自己背上轻轻拍抚着,混沌中,苏蕴宜断断续续地听见裴七郎说:“流民失其家小,便如虎兕脱于囚笼,纵然勇武,却再无束缚……不必多言,我意已决……速去!”
咳嗽渐缓,苏蕴宜撑着双膝直起身子,看见那些亲卫皆是一脸悻悻,裴七郎则关切地低头看她,“好点了么?”
众亲卫见状,你看看我,我撞撞你,十分自觉地排成一排向营帐外走去。
“好点了。”苏蕴宜哑着嗓子道。
“我看你胆子倒是越来越大了,什么地方都敢乱闯。”裴七郎轻轻“哼”了一声,转身去给她倒水。
亲卫们见了,顿时走得更快。
苏蕴宜揪着衣袖小声嘀咕:“又不是我故意要乱跑的……”
裴七郎幽幽一眼望来,她顿时噤声,抱着竹筒小口喝水。
营帐内里简陋异常,只摆了一张座椅,裴七郎先行落座,又朝她伸手,“过来。”
苏蕴宜拧过身子,置若罔闻。
没奈何,他只好纡尊降贵,亲自去牵她的手,偏苏女郎又拗起了小性,僵在原地不肯动,裴七郎干脆一把将人悬空抱起,硬是按到了自己腿上。
“不是我责怪你,我只是觉得后怕。”看怀里小女郎的嘴撅得能挂油瓶了,裴七郎搂着她无奈哄道:“但凡今日有半分差错,或许我就再也见不到你了,我心里着急,一时失言,还请女郎原谅在下。”
苏蕴宜悄悄觑他,见他眼神诚恳,心里顿时舒坦不少,偏嘴上还故意说:“你会担心我?当初是谁说的来着,‘表妹突然造访,可有要事’——表哥何时变得这样博爱,竟也记挂起我来?”
裴七郎汗流浃背了,尴尬笑道:“之前都是我不好,咱们以后不提了。”
难得见他如此窘迫,苏蕴宜抑制不住心中得意,翘起了嘴角。她此刻发丝散乱,不免狼狈,可偏却两颊生晕、朱唇弯弯,又看得裴七郎心中痒痒,忍不住低头向她凑近。
苏蕴宜忙捂住自己的嘴,“脏!”
“哪里脏?”
扯开她的手,裴七郎俯身下压,他的嘴唇是柔软而微冷的,像一片沾了露水的花瓣落在她的唇上。
他们离得太近,近到两人的呼吸也如丝线般纠缠在一起。怀中的娇躯因心跳的加速而微微战栗,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便将她更为用力地按进身体里。
时间停滞,直到两人分开才复又流动。
裴七郎的额头轻轻抵住她的,急促的呼吸渐为平复,他抬起头,看着满脸生春、有些呆了的苏蕴宜,勾手刮了下她的鼻子,“醒醒,我带你去看个东西。”
“看什么?”苏蕴宜一个激灵。
“去看看这天下。”
裴七郎的声音低哑,仿佛蛊惑。
城墙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夯土上布满了箭矢留下的疮疤。京口守军们倚着雉堞,他们身上的玄甲还泛着冷冽的光,手中的长矛却早已被血污浸透,矛尖低垂,仿佛连举起的力气都已耗尽。
城下的流民军阵中,疲惫的士兵们席地而坐,有的用布条裹着渗血的伤口,有的则低头啃着干硬的黍饼,“咯吱咯吱”的咀嚼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经过一昼夜的厮杀,双方都已精疲力尽。
可战争尤未停止。
随着裴七郎一抬手,流民军的牛皮战鼓再度被沉闷敲响。咚,咚咚咚,一声一声,像是地狱深处发出的催促。
前排的士兵们如被牵引的鬼魂般勉强站起,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向城墙推进。
守军的弓箭手们费力拉开弓弦,箭矢歪歪斜斜地飞出,有的甚至还未触及流民军便已无力坠地。
苏蕴宜怔怔地站在裴七郎身旁,他们此刻高居山崖之上,可以清晰地俯瞰这副惨烈战局。
流民军的云梯已再度架上城墙,城头守军们则用长矛拼命戳刺。一个流民士兵堪堪爬上城头,手中的柴刀尚未举起,一根长矛便不知从何处掼来,“噗”的一声闷响,他的腹部被穿透,剧痛令他嘶吼,脚下踉跄着后退,手指却还死死地扣着夯土不肯放弃。直到另一名守军用刀背砸碎了他的指骨,他才无声地坠下城去,融入城墙脚下无尽的血色中。
守将楼登亲自上阵指挥,在他一声令下,三十架噘张弩应声齐发。箭雨如乌黑的鸟群般飞掠而出,簌簌扎进流民军阵前高高垒起的尸墙上。箭头穿透腐肉,发出奇异的闷响,苏蕴宜莫名觉得耳熟,她细细倾听了一会儿,想起了吴郡城外寒山寺的晨钟。
“要输了。”苏蕴宜轻轻叹道。
流民军作战虽勇武异常,奈何缺甲少械,又是攻城方。京口内外城之间的城墙并不高,对于流民军而言却犹如天堑,难以逾越。
“哦?蕴宜有何高见?”裴七郎的语气平淡,并没有丝毫恼怒与意外,仿佛只是询问苏蕴宜,等会儿回去想吃什么菜。
苏蕴宜看了眼他的侧脸,迟疑着说:“以我之见,京口守军的优势在于坐守城墙,且粮草军械供应充沛,而这几点恰恰是流民军所缺失的,若一味正面强攻,战局拖延,无异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长此以往,流民军必输无疑。想要赢下这一仗,只能速战速决。”
可是……如何才能速胜下这一场呢?
苏蕴宜的目光在战场与脚下这座山崖上来回寻梭,只见此地山林茂密,又值初夏,枝叶繁盛,若是藏身山中,趁夜翻山绕行,对面城头的守军必定绝难发现。
这一点发现令她的心脏“砰砰”乱跳起来,眼中不由自主地染上激动的色彩,她扭头看向裴七郎,急道:“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佯攻吸引守军兵力,另一路则绕后至城墙另一处,两面夹击之下,朱化和楼登分身乏术,定然……”
声音一哑,苏蕴宜看见裴七郎微微而笑,他的神情温柔,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却独独没有惊讶。
她愣了愣,终于察觉到一处被自己忽略已久的问题。
“褚璲呢?”
褚璲是流民军的首领,裴七郎也是收服了他才能调动这数万流民,如今正值攻城这般关键时刻,为何始终却不见褚璲的人影?
“郎君在此牵制楼登,令褚璲率人绕后突袭太守府。”
此前在营帐中,那亲卫的话语悠悠在脑海响起,怔愣之后,紧随其来的却是羞臊。苏蕴宜在裴七郎注视下慢慢红了脸,小嘴儿嗫嚅两下,却鼓起了腮帮子,垂头不肯说话了。
“怎么了,我的小巾帼?”裴七郎含笑着,歪过头去看她。
“你还笑呢。”苏蕴宜悻悻道:“你早就想到绕路两面夹击的法子了是不是?偏还要看我的笑话,你这个坏人。”
裴七郎并不辩解,反道:“蕴宜方才所说之法,已得兵家之窍门,只是尚有些漏洞。”
苏蕴宜顿时霍然抬头,定定地看着他。
“你过来看。”他伸手将她拉到身边,抬手点了点脚下,又指向内城,“京口是朝廷用来安置南渡流民之所,为防止外城流民作乱,自然屯重兵于内外城交集之地,也就是此处。我既然在此强攻,其余城门自然守备空虚,这一点没有错。”
“只是蕴宜,流民军和京口守军在兵械与地利方面的差距太大,合兵一处都难以取胜,更不要说兵分两路。一旦另一扇城门遭袭,若不能即刻拿下,待其守兵将消息报与楼登,他必然能猜到这是我们打算行两面夹击之策,他只需留下部分人手在此地与我们周旋,率大军现行剿灭那绕行的小股流民,断我们一臂,此战立败。”
“所以……所以你……”苏蕴宜怔怔地听着。
“所以我的目标并非夺取城门,而是擒贼擒王。”裴七郎缓缓直起身子,傲然负手,“京口遭逢大水,城墙亦有损毁,若率百余精锐由此潜入内城太守府,将朱化捉拿在手,则我军将不战而胜。”
“算算时辰,褚珩章也该成事了。”
裴七郎话音才落,京口守军竟似若有所感一般,原本激烈的鼓声渐渐停歇,而两方的攻势都收起,战场陷入诡异的寂静,只有濒死之人的哀嚎还在半空徘徊。
“住手!都给我住手!!”
城头声嘶力竭的叫声刺破这死寂,来人身形瘦削、浓眉大眼,外罩蜀锦大氅,腰间系带以金丝绞就。
这么一个体面的中年人,却不合时宜地出现在肮脏血腥的战场上,甚至他的脖子上还架了一把刀,那刀尖滴落血珠,污了他领缘上缀着的南海明珠。
“朱太守……”守军惊愕地看着这一幕,呆若木鸡。而城墙下的流民们在片刻的诧异之后,纷纷激动高呼起来。
“是朱化老贼!”
“大兄拿住了太守朱化!”
性命只在旁人一念之间,朱化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刺激,被挟持着勉强走上城头,已是双脚酸软、两股战战,偏偏颈侧那森冷刀锋还吊着他一点神志,朱化僵硬地扭动头颅看向呆愣的楼登,大喝:“还不快命人放下武器,迎裴郎入城!”
说罢,他艰难地扯起笑脸,对挟持着自己的褚璲说:“褚爷爷,您看,我都照您说的做了……”
褚璲却无动于衷,只是看着楼登,“楼将军,我等流民及朱太守均有意推举裴郎君掌管这京口,你可有意见?”
楼登哪儿敢有什么意见。
早在看见朱化被人挟持的那一瞬间他就想通了前因后果,但此刻再反思失败显然于事无补,所以楼登的脑袋瓜子飞速运转,开始谋划起自己的将来。
朱化是魏太傅的亲信,他若无事,自己自然只需要听他命令行事。可如今朱化遭人胁迫,自己若一意杀敌,却害得朱化命丧九泉,即便最终剿灭乱民、平复京口,事情传到魏太傅耳中,恐怕也难逃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