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色烧骨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琉西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69 KB   上传时间:2025-07-14 13:00:08

  赵英祯:“不行。”

  正是寿宴那日,谢庭钰随赵英祯一同去到兵部尚书府上贺寿。

  尚书大人见了谢庭钰,大笑三声,而后对赵英祯说:“认输认输。还是三皇子有本事,真能将谢大人这位稀客请来,我先饮三杯!”

  就是在这场宴会上,谢庭钰与定国公外孙女宋元仪,有了交集。

  *

  幽竹轩今日有人宴客。

  宋元仪望着眼前的酸枝木百蝶图薄纱屏,紧张地问身旁的侍女墨梅:“谢大人真是请到了?”

  墨梅:“是。请了好几回,还是我说不还这个情,小姐睡都不安稳,又恰好约的这日谢大人休沐,这才同意来。”

  宋元仪稍稍放松了一点,眉眼含笑:“那就好。”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前边的仆役传来声音:“大人这边请。”

  扶栏下的湖面倒影着一个身姿挺拔的郎君,正朝她所在的幽亭处走来。

  他今日穿着一件缃色窄袖襕衫,在满映碧竹的湖面中,那一抹移动的金黄色,恰是叠翠流金。

  “宋小姐。”

  宋元仪连忙站起来,朝着纱屏对后面的谢庭钰礼貌行礼:“谢大人。”

  二人隔屏坐下。

  墨梅吩咐下面的人送上早已准备好的美酒糕果。

  宋元仪之所以宴请谢庭钰,是因为上回在兵部尚书府上吃宴时,有一家公子喝多了耍酒疯,下人们不敢太拘着他,被他冲出来直直往她身上扑。

  幸好谢庭钰出现及时,将对方的手脚用勒帛捆了起来,免了她被扑倒摔进湖里的难堪窘迫。

  宋元仪坚持派人请他,也是因为担心他日后会以“还情”的缘由,叫她做一些令她不喜的事情,不如先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找机会还掉这个恩情。

  宋元仪今年十七,原是儋州巡盐御史家的女儿,十二岁那年父母双双病亡,带着一个嬷嬷和两个丫鬟前来玉京投奔祖父——定国公。

  她十五岁就以“春夏秋冬”各一首组成的《四季乐辞》,名满玉京。

  谢庭钰闻“才女”佳名已久,正好借着这次宴请,与她隔屏畅聊了一番。

  恍惚已是日暮时分。坛中美酒已然饮尽。

  凉爽的秋风将翠绿的竹叶片片吹落轩亭里。

  谢庭钰清楚宋元仪今日请自己来的主因是什么,捻起落在长桌上的一片竹叶,温声问道:“宋小姐可愿相见?”

  隔着屏风这朦朦胧胧的薄纱,宋元仪能隐约看见表情真挚的谢庭钰。

  宋元仪不懂官场风云,只知祖父家中各个当官的长辈或哥哥,对左少卿颇有微词又十分敬畏。

  而她的另一位好友——隔街英国公府的三公子——黎堂真,正好在左少卿手下当值,他对这位顶头上司却是交口称赞,钦佩不已。

  原先宋元仪还忧心谢大人左右逢源不好应付,没想到对方如此博闻强识,礼仪周全。

  方才听了他这一问话,她连忙拿起搁在一旁的团扇,遮住自己的半张脸,随后快速整理好身上的衣裙、妆容,才说:“可以。”

  身姿颀长的郎君从屏风后绕过来。

  她看着他,彼时想的是:原来他这身衣裳是姜黄色的。

  谢庭钰坐到她面前,将那片竹叶举到二人中间,指着竹叶宽部顶端,对她说:“还请宋小姐捏住顶端的叶片,将你那半边的叶片撕下。”

  宋元仪看了他两眼,然后照做。

  捏住叶片,顺着叶脉施力往下,半片竹叶被撕了下来。

  谢庭钰:“‘撕叶还情’。先前那桩举手之劳,两清。”

  时候不早,谢庭钰便起身告辞了。

  宋元仪的指尖还捏着那半片撕下来的竹叶,目光落到湖面,看着姜黄色的身影浮在碧波上离开。

  她察觉到自己脸颊发烫。

  *

  不久后,郊外的金桂苑中举办折桂宴。

  一是庆贺金桂佳节,二是请了不少还未婚配的公子小姐前来游玩,互相认识,若能凑成几对佳偶最好不过。

  谢庭钰当值以来,一直忙于公务,连休沐都少,参加此等宴会更是稀少。上一回是受三皇子极力邀约去了兵部尚书府,这一回是被现任殿前司步兵指挥使的姜子良强行拖去的。

  “哎呀,我说你一天到晚不是大理寺就是你自己的谢府,手里握着御赐的婚旨都多久了,到现在连个能说体己话的姑娘都没有。”

  说到这里,姜子良突然悄悄地压低声音,说:“你喜欢那个贾丞相家的三小姐是不是?她今日也在这儿呢,围在她身边的王孙公子多的是,你可得把握好机会啊。”

  谢庭钰听完好笑道:“你胡说什么呢。”

  “我还不知道?润文上回可是看得分明,你对那三小姐那叫一个殷勤,她让你提灯、解灯谜、看荷花,你都事事有回应。”

  凉州时候他们都叫惯了“润文”,三皇子便也随他们,就当是在四人之间多了一个“润文”的昵称。

  听了姜子良的话,谢庭钰沉默几息,才说:“顺道而已。”

  姜子良只当他是少年心事被戳破不好意思,将他推到贾文萱附近后,就跟一副深藏功与名的道士一样甩袖叹笑:“你去罢,我要去找我娘子了。”

  回京后,姜子良便与青梅成了亲,赵英祯也陆续有了一位侧妃与一位良娣,柳世宗更是跟从凉州带回来的妾室琴瑟和鸣。

  四人之中就谢庭钰目前看着孤寡,也是为了他的婚姻大事,操了一些心。

  谢庭钰还在踌躇深思,不远处的贾文萱先看到他,拨开围在自己身旁的王孙公子,小跑到他面前,笑逐颜开地说:“谢庭钰,你怎么也来啦?”

  谢庭钰垂眸,朝她展露一个微笑。“三小姐好。”

  “你来帮我折桂花?”

  “好。”

  先前围着贾文萱的几位王孙公子,见了是谢庭钰,即使心中有些愤愤不平,却都不大敢靠近。

  于是贾文萱身边只剩谢庭钰一人,郎才女貌,羡煞旁人。

  正百无聊赖的宋元仪见了,毫不避讳地起身走过去,同谢庭钰打招呼。

  贾文萱是一个平日里得到的爱都要漫溢出来的姑娘,所以她前日跟徐世子郊外骑马,昨日同小周大人游园,先前与邱公子投壶,现在又寻左少卿同行,也丝毫不会忧心有人敢传出半点闲言碎语,更不会对那些被她“抛弃”而失落的郎君们有半点愧疚。

  或许是因为众多郎君中,她更喜欢谢大人,且谢大人并不会与其他人一样随传随到,只有恰好碰到时,她才有机会与他说上几句话。

  因此,当宋元仪要加入同行队伍时,贾文萱有点不开心。

  但她又觉得自己堂堂丞相家的三小姐,要是因为这点小事就跟宋元仪闹不和,实在有损门楣,所以她忍下那一点不开心,默认宋元仪的同行。

  游玩一路,身形高大的谢庭钰为两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各折了两支桂花枝。

  正停在一处凉亭里歇息,贾文萱的目光忽然被谢庭钰腰间的墨玉玉牌所吸引,指着它问道:“你这玉牌总见你戴着,能不能给我瞧瞧?”

  谢庭钰便解下腰间的玉牌递给她。

  宋元仪闻声探看过去,说:“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山谷道人的诗。”

  贾文萱没有宋元仪的才气,起初只看玉牌上的两句诗,还以为是描绘江湖风光的,如今听宋元仪念出前两句,一思忖就觉得不对劲,抬头问他:“这么说,是故人给你的?”

  谢庭钰脸色平淡:“算是吧。”

  宋元仪试探道:“天涯海角地,雁归诉相思。可是凉州时候的故人?”

  谢答:“不是。”

  贾文萱追问到底。

  两位姑娘的试探实在明显,谢庭钰露出一个很浅的笑容,随后向二人解释:“这位故人是回京途中遇到的,彼时顺手帮了些忙,事后对方就送了这块玉牌。”

  听了他的话,贾宋二人都觉得这两句诗不大像情意女子相送的。

  因为在她们的印象中,若是含情女子相送,大多会送些“郎去何时归,妾心永相随”之类的绵绵诗句,他这两句却有一些江湖气。

  她们自然以为是男子相送,不再往下问。

  *

  很快就到了中秋佳节。

  谢庭钰和几位好友在三皇子处一齐吃了赏月团圆宴。

  回府后,他在院中独酌,躺在竹藤摇椅上听风赏月。

  十五的月亮并不圆。

  他想起席间友人的调侃,都笑他在金桂苑的时候既想貂蝉又念卓君,问他到底更倾心哪一位。

  要说玉京贵女中,他最喜欢大约是贾文萱。贾文萱的美貌与宋元仪的才情并列,扬名玉京。

  贾文萱的美带着浓郁的金玉之气,却丝毫不艳俗,而是霞映澄塘般的明媚俏丽,任谁见了,都想捧上一碗金求她垂眸一眼。

  家世显赫更不必说,先前被谢庭钰送进大理寺的梁冯杨三人,在她面前也得好声好气地说话。

  只是贾家早就放话,不会将女儿嫁出去,只招上门女婿。

  谢庭钰绝不会接受当上门女婿。

  如今朝廷以贾丞相、戚国公、皇族三大势力明争暗斗,如火如荼。

  今日构陷,明日栽赃。

  一会儿要你抄家,一会儿要他革职。

  大理寺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他与陆佑丰整日气得去后院劈柴泄火。

  他本就没有家族撑腰,若真是当了上门女婿,必将违逆初心,沉沦在党争中消磨意志心性。

  但他确实喜欢贾文萱,与她相处时,时常会有玉京金梦已然实现的美妙感。

  而宋元仪,他也喜欢。

  宋小姐不仅品貌婷婷,秀雅如兰,又且颖悟过人,写的文章是篇篇锦绣,做的诗句是字字珠玑。

  与她闲谈风月,便觉世事纷扰如风去,心境如响玉清灵般悠然阔明。

  只是娶她,不过娶了一个“名”,于他在仕途上的实际增益并不多。

  因为定国公虽宠她,却不可能像对亲嫡孙那般躬身教育,也不会对她的夫婿有多少提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春色烧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