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瑶衣_分节阅读_第126节
小说作者:望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32 KB   上传时间:2025-06-22 16:24:01

  袁瑶衣耳垂一痒,抬手揩揩眼角:“好。”

  她往后退着,脸颊擦着他的掌心,因泪雾而朦胧的视线仍不清晰,男子那张好看的脸实难看清。

  “那我等你出来。”她冲着模糊的人影说了声,而后转身离开。

  她往前走着,脚步微乱,眼泪不争气的又滑了下来。

  她没往回看,所以便不知道詹铎一直站在牢门处,那只手擎在半空,久久不落,直到她身影消失,仍旧站在那里,如同一尊雕像。

  。

  袁瑶衣准备离开邺国公府,临行前去见了老夫人。

  詹老夫人身体不太好,她没有多说别的,只是帮人按了头穴,又帮人熬了药,这才离开。

  尤嬷嬷出来相送,两人走在出府的路上。

  “府中最近也是事多,一件接着一件。”尤嬷嬷叹了声,语气中掺着无奈。

  袁瑶衣缓缓迈步,安静听着:“会好起来的。”

  尤嬷嬷瞅了她一眼,摇摇头:“要是世子出了事,詹家以后恐怕就难了。”

  她跟在老夫人身边一辈子,这座国公府的事早已经看透。上一代的男丁就比较平庸,要不然詹韶康也不会娶闳州周家的女儿。

  好容易这一代出了詹铎,和家中却不亲近,只有老夫人将人拉着,那眼皮子浅的纪氏,竟还妄想着自己的废物儿子能当上世子?到头来有什么?

  有些事情不能不信,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再如何也是枉然。

  前面就是边门了,袁瑶衣把包袱将肩上一搭:“嬷嬷不用送了,我自己走就行。”

  尤嬷嬷勉强扯出一个笑:“二公子定然是会被判的,至于世子,受了这一遭,后面也不知会如何?”

  袁瑶衣安抚了对方两句,便告了别,从边门出去,离开了邺国公府。

  出来后,她租了一辆马车回厚山镇。

  在京城,她帮不到詹铎,倒不如先回去,家中姨母和连婶也会担忧她。

  等回到厚山镇的时候,已经是晌午,正赶上连婶做好饭。

  伍氏赶紧迎来院中,一把拉上袁瑶衣的手:“瑶衣,衙门那边有了消息,说是你姨丈被冤枉的,过两日就会回家。”

  “真好,”袁瑶衣扯唇笑着,“姨丈可以看到小孙儿降生了。”

  自己男人即将出来,伍氏是高兴,可是看见袁瑶衣苍白的脸,一颗心又往下一沉:“说到底,这件案子多亏了枢密使。要不是他,这案子怕就悄没生息的一直压下去了。你去了一趟京城,他怎么样了?会不会有事?”

  厚山镇虽然消息慢些,但到底案子很大,很多人都在传,自然也知道詹铎被带走。

  “他会没事的。”袁瑶衣淡淡道,然后借口饿,拉着伍氏一起进了正屋。

  同一天,京城里,官家将这件兵器偷运案交由三司会审,凡牵扯的官员,一律依法处置。

  短短几日,案件便审理清楚,真相大白。

  除了武器偷运案,还有另外两桩案子也惹人议论。一件是邺国公府次子詹钥的花楼杀人案,一件是枢密使詹铎越权强行提审案。

  两人的案件定夺,也就在这两日。

第94章

  厚山镇这两日都在议论一件事,便是兵器偷运案。

  一开始,只当这桩案子是件普通的偷盗案,谁知后面越挖越深,据说身为枢密使的詹大人曾隐藏身份深入调查,从授州到安通,再由安通回到授州,长长的一条运河上,他处处仔细调查。

  而那也仅仅只是开始,后面回来继续深挖调查,才知道这种事情已经存在许久,至于到底有多久,有人说能追溯到先帝的时候。

  那些兵器最终运去了关外,到了北诏人手里。造成如此的情况,自然是朝中某些官员牵扯其中。

  此事一出,震惊朝野内外,民间百姓更是群情激奋。谁家有兄弟、儿子在军中的,无不痛骂那些污吏,将士不是死在敌人手上,而是被自己人害死

  自然,这件案子不能轻易放下,官家下令三司会审,凡确定牵扯此案的官员,均会严办。

  至于北诏要议和的事情,在这个节骨眼上也是敏感。官家的意思是,案件归案件,议和归议和,两厢都会办。

  对此,百姓们是赞成的。他们希望有平稳的生活,可是更希望能挺直脊梁,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安稳,去忍气吞声。

  说到三司会审,根据枢密使詹铎先前呈交的案件卷宗及文书,下面的事情很好调查。

  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牵扯到案子的人抓的抓、判的判,明明是和煦的阳春四月,偏就有一种暗潮涌动的紧张感。

  也就五六日,这件兵器偷运案被审理了清楚,严办的严办,无罪的释放,并由官府赔偿些许补助。

  袁瑶衣的姨丈简纣,便是在案子彻底大白的情况下,终于从地牢里放了出来。

  时隔五个月,人已经瘦了许多,被衙差带出来的时候,神情还有些恍惚。

  伍氏,大儿子简尧夫妻,小儿子简正,一家人都到了厚山镇衙门外等着,包括袁瑶衣和连婶。

  总算将人盼了出来,一家人哭的哭笑的笑,悲喜交加。

  还是袁瑶衣上去劝了两句,说有话回家说。

  她将简家人带回自己家,让连婶安排了饭菜。

  因为顾及简纣的身体,袁瑶衣劝手伍氏先在厚山镇住两日,等人恢复些精神气力再回华彩镇,正好也让彭元悟过来给简纣看一下身体状况。

  “亏了瑶衣你,不然这个家可真散了。”伍氏百感交集,拉着袁瑶衣的手掉着眼泪儿。

  两人站在廊下,四月璀璨的阳光洒在院中。

  刘嫂家的那株柿子树越发茂盛,几乎有越墙而过的架势。

  袁瑶衣帮伍氏擦着眼泪,笑着安抚:“都过去了,后面都会好好的。”

  “就是就是。”伍氏笑笑,可眼泪就是止不住,几个月来担惊受怕,她可不比在牢中的男人好受一点儿。

  一旁的伙房中,连婶正在忙着烧菜,隔壁的刘嫂也过来一起帮忙,正在里面说笑着。

  袁瑶衣拉着伍氏去了墙下的长凳上坐下:“如今姨丈可以回家了,布铺买卖也好,表嫂也要生了,接下来都是喜事了。”

  “就你嘴甜,”伍氏破涕为笑,拿衣角拭着泪,“那你呢?要不跟姨母一起回去?”

  袁瑶衣摇头:“我现在挺好的。”

  伍氏稳了稳情绪,轻叹一声:“詹大人的案子,听说也快开审了。我就不明白,他根本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要关起他来?”

  提到詹铎,袁瑶衣笑容一淡:“他会没事的。”

  嘴上这样说,可心中明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强行提审,终究是詹铎自己为之。那么多人看着,朝中自然少不了对他的弹劾,后面必然也是和兵器偷运案一样,会开审。

  只是,相对于兵器偷运案,詹铎的这件案子不仅牵扯着朝堂,还牵扯着邺国公府。

  伍氏没再多说,只是拍拍袁瑶衣的手背,好似是给以鼓励和依靠。

  两日后,京城那边来了消息,花楼杀人案有了结果,邺国公府的二公子詹钥,被判杀人有罪,发配西陲苦寒地从军,此生不得回京。

  袁瑶衣是从彭元悟口中听到的,说是过两日詹钥就会离京,为此纪氏在府中大闹,寻死觅活的,将老夫人再起气晕过去。

  至于詹韶康,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御史弹劾教子无方,削去了可有可无的闲职。

  可想而知,现在的詹家会有多乱。一旦邺国公府倒下,连带着下面的宗族就会跟着衰败,一日一日等着而已。

  事情一件一件接着来,后面跟着的便是詹铎的案子,由大理寺审理,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那天,不少人围在大理寺外,有些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有些是兵器偷运案获得清白的百姓不用说,他们是用这种方式为詹铎求情。

  没有詹铎强行提审,便没有兵器偷运案的真相大白,也挖不出藏在朝廷中的蛀虫。要是这样的官吏都会被重罚,那当真是寒了百姓的心。

  所以,大理寺审案时也是十分头疼,要顾忌民意,又不能不管朝廷律例,当然还有宫里官家的意思。

  这位年纪轻轻的枢密使,可是官家一手栽培出来的,身上又有赫赫战功,可不是詹钥那个草包能比的。

  思来想去的,都是棘手。

  一天即将过去,大理寺终于出了结果:詹铎私自提审案子,触犯本朝律法,细查之后,发现是与提刑院之间的交接出了问题,但是后果已经造成,必须给与刑罪处罚。

  詹铎被削去枢密使一职,但念及之前的战功,流放之罪可免,官职将至八品,不日去地方上任。

  这一结果出来,等在外面的人一片哗然,有人觉得可惜这青年才俊,竟要去小地方做个不起眼的小县丞;有人觉得庆幸,性命保住了,有才华终究能登山再起。

  袁瑶衣也在人群中。

  “也好也好。”连婶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人没事就好。”

  袁瑶衣也是松了口气。对,人没事就好。

  就像当日在大理寺的地牢,詹铎曾跟她说会贬为庶民。无所谓,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不都是一天天的过活吗?

  邺国公府的人天恒贵胄,可他们过得开心吗?厚山镇的百姓平凡简单,你能说他们过得痛苦吗?

  其实好坏与否,全在于自己。

  审判的告示被贴在大理寺外的墙上,上头只有判决的结果,并没有写后面詹铎会降职去哪里。可能还需要走吏部那里,然后再定夺。

  袁瑶衣站在人群外,艳阳下身影单薄。

  “娘子,要不要去邺国公府看看?”连婶问道。

  袁瑶衣摇头:“不用,咱们回厚山镇等消息。”

  现在的邺国公府,恐怕才是最乱的。詹钥被发配充军,詹铎被降职,于詹家来说可是不小的灾难。

  不如先回厚山镇,相信詹铎很快会送消息给她。

  她猜的并没有错,就在回家后的第二天,重五找了来。

  彼时,袁瑶衣正在帮伍氏收拾东西,伍氏和简纣准备午后回华彩镇。

  许多日不见重五,人消瘦了不少。这几日,他因为詹铎的事儿到处奔走,眼底躺着一抹疲惫。

  两人进了正屋,袁瑶衣让对方坐下,这才开了口:“大理寺不准外人进去,不知道世子现在怎么样了?”

  重五端起茶碗灌了两口,而后抹抹嘴:“倒是没有人为难世子,瑶衣娘子别担心。”

  闻言,袁瑶衣心中稍松:“告示上说,他降为八品,不知道后面会去哪里?”

  “我来正是说这件事的,”重五坐正,正经了脸色,“公子会去安通,任职那边的县丞。”

  “安通?”袁瑶衣略感意外,着实没想到会是这个地方。

  重五点头:“是安通,那边的县丞修建江堤不利,被撤职查办,正好有空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1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6/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瑶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