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队伍走远了,人群也渐渐散去。
袁瑶衣转身,和姨母一起往家走着。
两人沿着街边走,伍氏抬手揉了下右眼:“瑶衣,我这右眼一直跳,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
第88章
小镇上的日子宁静,一日复一日。
袁瑶衣有空的时候会去药堂看看,彭元悟将那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墙上的抽屉里,药材已经装好,规规整整。
伙计麻利的擦拭着各处,整个药堂看起来明亮宽敞。
这日,彭先生也在,带着自己的小孙女妞儿。毕竟这间药堂是小儿子做掌柜,他也会跟着操心。
彭元悟在一层忙碌,袁瑶衣便带着妞儿在二层上玩耍。
彭先生是个做事谨慎的,拿着账本一一对比,生怕出一点儿纰漏。
“我姨丈的腿好了,姨母让我谢谢先生。”袁瑶衣隔着门,对在账房中的彭先生道了声。
彭先生合上账本,笑着道:“地牢阴冷,等人出来后,你就带他到这里看看,再配副药,驱驱体内的湿寒气。”
袁瑶衣道声好,手里的小铃铛给了妞儿。
“老二的医术现在已经不错,”彭先生又道,话语中带着欣慰,“世子器重,希望他别让世子失望。”
“二公子医术了得,定然会做得很好。”袁瑶衣笑着道。
说起来,彭元悟是个很认真的人,同时心地也善良。和这样的人合作,不用太多担心。
彭先生继续看账本,袁瑶衣带着妞儿去了窗边,抱着她往外看。
阳光好,照耀着这座小镇,远处是流淌的河流。
“瑶衣姑姑,你在看什么?”妞儿手里攥着小铃铛,乖乖的倚在袁瑶衣臂弯里。
袁瑶衣看着远方,那里起伏着山峦:“西南,京城的方向。”
京城,詹铎的案子进展如何了?他已经离开四日,偶尔也有消息传回来,都道是没什么动静。
她抿抿唇,想着若真是牵扯到北诏,这案子是否会继续走下去?毕竟摆在两国面前的是和谈,要是继续查,难免会受影响。
不管是当朝的官家,还是普通的百姓,都不想战乱发生。
压下案子,便能维持住表面上的和平,两国继续和谈。可是,那样的话,像姨丈他们这些人,最后怎么办?不会洗去污名,得不到真相,最后等着官府发落
“二叔今晚要出去。”妞儿摇着小铃铛,软绵绵的声音说道。
袁瑶衣回神,低头看着团呼呼的小姑娘:“带着你出去玩儿?”
妞儿摇头,小嘴巴不满的嘟起:“他不带我,娘也不带我,说二叔要去见将来的婶婶。”
“婶婶?”袁瑶衣被小姑娘可爱得样子逗乐,噗嗤笑出声,“妞儿要听你娘的话。”
妞儿眨巴着眼睛,仰着圆团团的脸儿:“那先前,她对我说你是婶婶。”
“我是姑姑。”袁瑶衣点了下娃儿小小的鼻头,恨不能去捏捏那软软的脸颊。
看来,彭元悟是要是相亲了。
他这个人真的不错,如今有了自己的营生,是该娶一个娘子了。前段日子那样忙,现在闲下来也有功夫。
。
已经是四月中旬,隔壁刘嫂家的那棵柿子树,郁郁葱葱的。
听着传过来的欢声笑语,便知道是楚娘回娘家来了。
没一会儿,连婶从外面进来,手里提着个小篮子,上头搭着方红色的帕子。
“娘子,快尝尝这喜饼,”连婶脚步轻快,走过院子到了正屋门外,“是楚娘带回来的。”
袁瑶衣正和伍氏坐在檐下缝制衣裳,闻言看向篮子。
连婶将帕子一掀,露出里面松软的喜饼:“楚娘有身孕了。”
“是吗?那倒是喜事。”袁瑶衣笑,一双眼睛弯弯的。
伍氏看着篮子,有一瞬间的失神:“你表嫂算算日子也快生了,也不知你姨丈到时候能否出来?”
三人沉默下来,似乎那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兵器偷运案,此时就像要悄没声息的过去,这几日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詹铎是会送信过来,袁瑶衣在上面没见他提起案子的事。
要真是为了两国和谈,而压下这个案子,那么他应该才是最不甘的那个人吧?
傍晚的时候,彭元悟来了,捎着给简纣配的药丸。
连婶泡了茶送到正屋,而后离开留下两个人说话。
“二公子不用专程跑过来,我明日去药堂拿就行,上次的还没吃完。”袁瑶衣客气道,提着茶壶倒水。
彭元悟礼节性的点头致谢,开口道:“其实是有件事要与你说。”
“什么?”袁瑶衣放下茶壶,水汽淡淡的升腾起一片。
彭元悟低头看着茶碗,放在膝上的上攥了攥:“兵器偷运案,开审了。”
袁瑶衣乍然一愣:“开审了?”
先前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这怎么如此突然?
“是,”彭元悟点头,“我早上去了一趟京城,正好碰上这件事。在提刑院,由詹大人主审。”
袁瑶衣有些不解,便问道:“可他是枢密使,怎么能去提刑院?”
朝廷的每个衙门有自己的事务管理,枢密院主管军务,而提刑院则负责司法案件、审判犯罪之类。
彭元悟道:“这件案子,不是官家全权交给詹大人了吗?所以他只要和提刑院之间处理好,是可以如此的。问题是,他今日是直接去的提刑院,突然提审此案。”
“突然提审?”袁瑶衣心里咯噔一下。
这是说詹铎并未提前与提刑院通气儿,擅自为之吗?就连官家也不知道?
彭元悟皱起眉,叹了一声:“真真切切,我经过时还听见了里面的击鼓声。是案子开审了。”
“那,”袁瑶衣张了张唇,声音很轻,“那案子现在怎么样了?”
彭元悟摇头:“闲人不得入内,并不知道里面到底如何。只是看出事情突然,提刑院的大小官员先后慌张的进去。”
屋中一静,夕阳惨淡的光洒在门前。
袁瑶衣两只手捏在一起,眼睛从屋门看出去,望向京城的方向。
厚山镇离着京城有一段路程,彭元悟回来需要些时候,那么在此期间,是不是已经出了结果?
“我想去趟京城。”她的唇角微动。
她一刻也等不下,必须去京城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彭元悟一听,忙摆手劝阻:“天太晚了,就算过去的话,城门也关了。倒不如在家里等着,指不定詹大人会派人来送信儿的。”
袁瑶衣摇头,手摁着桌面,从凳上站起:“我要去,路上快些走能赶得及。”
她抿紧唇,眼中带着坚定。
彭元悟看她,随后嗯了声:“我和你一起吧,正好用家里的马车。”
“不用,”袁瑶衣对他扯出一个笑,“我自己租一辆马车就行,正好也回去探望一下老夫人。”
这事还是不要扯上彭元悟的好,对方已经相看过姑娘,自己和他走太近并不好,也得顾忌人家姑娘的面子。
见此,彭元悟想了想,便应下来。并给了袁瑶衣一个地址,是他在京城里的朋友,有什么事儿可以去寻求帮忙。
袁瑶衣谢过对方,便利落的收拾了下,拿着一个小包袱出了门。
至于对连婶和伍氏,她只说是邺国公府的老夫人想见她,让她去一趟。
正巧彭元悟站在一旁,便帮着说了句是这么回事儿。两人以为是彭元悟去国公府给老夫人诊脉,就没多想,只盯住袁瑶衣路上小心。
就这样,天才将擦黑的时候,一辆马车离开了厚山镇,沿着那条东西长街走了出去。
她找了匹好马拉车,为了在路上快些走。可终究是天黑了,着实急不得。
坐在车内,只听见车轮滚滚向前的声音。
车内没有灯,袁瑶衣抱着小包袱坐着,往前看便是一道门帘。透过帘布,能看见挂在车外那盏灯的灯光。
好在虽然天黑,但是路上倒也顺当,在城门关闭前,袁瑶衣进了城。
才进城门,她便下了车来,给了车夫车资,对方还要赶回厚山镇,两人简单话了两句,便就此告别。
袁瑶衣往前走了一段,便上了一条主街。
好在京城繁华,即便是夜晚也很热闹,随便雇上一辆车,没一会儿功夫就到了邺国公府。
时隔三个月,袁瑶衣重新站在那座宏大的府邸外,心境已大有不同。
以前,她只想着逃离,觉得那高墙内是禁锢。现在,她觉得还是个人的心境使然,不开心,在哪里也是不开心,反之亦然。
她没有去正大门,而是走进旁边的那条巷子,是她以前为数不多几次进出詹府的那条路。
高墙上,那扇边门紧闭。
她走过去推了下,门被从里面锁了,于是手去拍了拍上头的门环。
黑夜里,响声很明显,惹的墙内的狗开始叫唤。
袁瑶衣知道,很快就会有人过来开门。因为詹铎习惯从这里进出,所以总有家仆会留意着这边。
她想知道那件案子现在进展如何,也想知道詹铎怎么样了。上次他押着犯人回京的时候,是最后一次见到他,算算也有半个月了。
半个月,他的腿应当已经全好了吧?或者,他白日里忙完案子,现在已经回到德琉院。
正当她想事情的时候,墙内传来脚步声,接着便是开锁的声音。
吱呀一声,边门被人从里面拉开。
“袁娘子?”门房的张叔手里灯笼一提,照着门外的女子。
“阿叔,是我。”袁瑶衣应了声,对人浅浅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