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骗婚御史大人后跑路了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小银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27 KB   上传时间:2025-06-01 12:00:41

  看着他。

  书生打了个寒噤,重重点头,“我淋了半天总算找到这处可躲雨的地方,兄台你这是何意,我入不得这庙么?”

  “自然不是。”晏元昭顿了一顿,道,“在下与内子在此地避雨多时,足下稍等片刻,我进去知会一声内子,再请你进来。”

  书生听出他意思,知道估计是有些不方便,忙道:“好的好的,多有打扰,兄台莫怪。”

  他避在屋檐下,晏元昭将门打开又关上,走到菩萨座前叫醒阿棠,低声说有人来庙里躲雨,叫她快把头发包好。

  阿棠乍醒,绯红的脸颊犹带懵意,哦了一声,慢悠悠地去找头巾,草草包好凌乱青丝后,抬眼看到晏元昭盯着她胸前。

  她低头看去,隆起的里衣褶皱上清晰可见一块湿迹。

  ——真没面子,做个梦竟然流口水了。

  她忙把外袍襟带扯来系上,未发觉晏元昭耳后红了一截。

  待她整理完毕,晏元昭开门请书生进庙。阿棠拨弄来一些松枝枯叶,勉强又生起一篝火。

  来躲雨的书生衣饰普通,年貌似才弱冠,面容颓委,瞧着颇为疲惫。此人借着火光,看清庙里两人男俊女美,不似常人,小小吃了一惊,当下坐在火前脱衣烤火,提起精神与晏元昭寒暄。

  他道他在河东南部的书院求学,半个月前接到家中书信,道是父亲重病垂危,催他回家探亲。他上路后,翻山越岭几日,不巧遇上大雨,幸而找到这间庙宇可供栖身。

  他报完自家来路,兴致勃勃地问对方,“不知兄台是从哪来的?可也是要往北边去?”

  “是,也是从南往北。”晏元昭答得很简略。

  同为赶路之人,萍水相逢,书生有意攀谈,又兄台来兄台去了几句,但晏元昭都不咸不淡地回应,几下往来后书生见他连自家姓名都不肯告知,神情便有些讪讪。

  阿棠看他尴尬,慷慨地取来板栗和肉干予他,书生含笑收了,“谢谢嫂夫人。”

  这是误会啦?阿棠扭头看晏元昭,见他没什么反应,她便没解释,眉眼一弯,“不客气。”

  来而不往非礼,书生从随身的书箱里掏出酒囊,对晏元昭道:“兄台要不要来点?”

  “多谢,我不饮酒。”晏元昭婉拒。

  酒香随着书生掀开盖子,迎面飘来,阿棠眼珠骨碌一转,“那个——”

  手腕忽被晏元昭攥住,他猜到她意图,警告性地瞪她一眼。

  阿棠装作不见,搓搓手,“小兄弟,我家男人面皮薄,不好意思要你的酒。其实他可爱喝酒了,我代他应下,你分给我们一些吧。寒夜有酒,再好不过。”

  原来是面皮薄,男人冷峻的脸色和冷淡的态度突然便有了解释,书生心中一宽,冲阿棠友好笑笑,“好,嫂夫人可有什么盛酒的器具?”

  “有的有的。”阿棠忙不迭地递过去银葫芦。

  书生拿起一看,纯银打制,做工精致,又是一惊,心道两人定是非富且贵,只是不知何故穿着粗衣布衫。

  他不再多问,将酒壶灌得满满当当。

  晏元昭神色不豫,一直捏着阿棠腕心,但终归没再阻止。

  “我与内子要休息了,足下自便吧。”书生刚倒好酒,晏元昭就将酒壶截来,开口下逐客令。

  阿棠笑道:“我们赶了一天的路,很累了,就不陪你说话了。”

  书生点点头,这对夫妻真有些奇怪,一冷一热,一雅一俗,叫人摸不着头脑。他看男人拉着女子到佛座一侧休息,便识趣地避到老庙一角,将阿棠给他的草絮等垫在地上,凑合过夜。

  菩萨像前,晏元昭低声对阿棠道:“你冲个陌生人笑什么?”

  “见人三分笑嘛,又不吃亏。”阿棠伸手去拿他手里酒壶,“把酒给我呗。”

  晏元昭将酒壶往背后一藏,不悦道:“和陌生人讨的酒,有什么好喝的。”

  “什么陌生人,相逢就是缘,你来我往,再正常不过。”阿棠振振有词,知道力气不敌他抢不过,只得揪着他衣角,“求你啦,我想喝。”

  晏元昭看着她手,“今晚不是喝过了吗?”

  “那才小半壶,一丁点。而且你不知道,睡前喝点小酒,就会做美梦,我刚才就......”阿棠声音弱下去。

  “你刚才怎么了?”晏元昭声音发涩。

  “你凑过来,我小声和你说。”

  晏元昭靠到她耳侧。

  阿棠手臂灵活地往他身后一掏,夺回酒壶,“我才不告诉你呢。”

  女郎得意地往嘴里灌着酒,梦里的晏郎,与现实这个可差太大了。她得好好藏着。

  刻意压低的轻盈笑声,酒液流经喉咙的声音,辛辣的酒气,她鬓边发间的清香......

  晏元昭十指紧扣掌心,骨节凸出,青筋显露。

  心猿意马,亟需又一场大雨。

  

第75章 欲难抑被男人抱了一天的腰,就胡思乱……

  次日山雨停歇,庙里三个人都起得甚早。

  书生收拾行囊,急急地要走。他回家探亲,昨晚大雨误期,耽搁行路,想是归心似箭。

  “足下且慢。”书生道完告辞,被晏元昭叫住,“你可会骑马?”

  “会。”书生奇道,“兄台何有此问?”

  “我赠你一匹马,你骑着上路,早些回家探令尊。”

  此话一出,书生和站在一旁的阿棠双双惊讶。

  书生懵着脸,“这,这如何使得?你把马给我,你们怎么办?我囊中银子也远远不够买你一匹马......”

  “不用担心,我们还有一匹马,你也无需给我钱财。马拴在庙后头,你去取黑的那一匹。”

  书生仍是不敢置信,又相询数遍,晏元昭都道是愿助他尽快回家,并不多解释,哪怕是阿棠频频向他投来疑惑的眼神,他也安之若素,不动如山。

  书生犹犹豫豫地还想给一点钱,阿棠闷声插话,“那倒不用,他不缺钱,一点都不缺。”

  书生想起昨晚看到的银酒壶,光此物就值好几匹马,分文不取地施舍给他一匹,对这二位来说恐怕不算什么。他心知遇到了大善人,不再推拒,喜色上脸,连声感谢。

  等书生骑了黑马离去后,阿棠不解地看向晏元昭,“就为了帮他快点回家,你把我们的马给了他?”

  晏元昭语气平和,“父亲生病,为人子心急如焚。我做点好事,不可以么?”

  “没想到你这般古道热肠,是我狭隘了。”阿棠双眸清澈,由衷叹道,“可你难道忘了,我们也心急如焚地要去庆州,现在只剩一匹马,岂不是要我们两人共乘一骑?”

  “是啊。”晏元昭抚着枣红马的马背,“也只好委屈它了。”

  “委屈的是咱们啊!本就因为下雨耽搁了,还要让马驮着两个人跑,要浪费掉多少时间呐。”

  “不妨事。”晏元昭道,“这里离扶阳城郭已不远,即便速度慢些,日暮前也可抵达。我本就打算在扶阳正经休息一晚,明日再去庆州。少一匹马,于行程无碍。”

  扶阳距离庆州只有几十里,半天即到。非要在此地停留一夜再赴庆州,阿棠只能觉得是晏元昭身躯金贵,受不了这两日风吹雨淋、夜宿古庙的苦,要让自己舒服些了。

  晏元昭解了缰绳,阿棠第一个跨上马背。待他也稳稳坐在她身后,她回头,鼻尖险些蹭到他薄薄的两片唇。

  枣红马不比黑马高大,马背上坐两个人,实在拥挤,她几乎整个人陷在他怀里。

  这个距离,

  这么好看的一张脸,她真是要忍不住亲上去。

  阿棠默叹口气,偏了头道:“你让我握着缰绳好不好?”

  她喜欢驭马,喜欢将坐骑掌控在手里任意驱使的感觉。不过以晏元昭霸道又古板的性子,大概率不肯让她来控制缰绳,阿棠并没报太大希望。

  出乎她意料,晏元昭双手掌上她腰,低声道了声好。

  阿棠一喜,转过头手一提马缰,朗声道:“坐稳了——走!”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平缓的山路上,红马用劲儿奔跑,耳边一溜儿云雀啁啾。

  阿棠有意骑得飞快,一来彰显自己骑术高超,二来她发现骑得越快,晏元昭就拥得她越紧。

  天气晴好,骑着马在山野里撒欢,身后还有一个俊郎君搂着她腰,她不仅没受委屈,还赚了大大的好处。

  阿棠笑眯了眼。

  如晏元昭预估,两人赶在太阳下山前进了扶阳城。

  扶阳本是河东北部不起眼的小城,因一件事而留名大周煌煌史册。

  二十多年前,铁鹘挥骑南下,入侵河东,以破竹之势侵吞包括庆州在内的数座城池,却在攻打扶阳时遇挫。

  当时扶阳驻兵以及从前线溃逃过来的士卒合起来不到两千人,而铁鹘足有数万精锐骑兵。雪上加霜的是,指挥兵将的游骑将军在守城第一日就中箭身亡,无人可接替他号令兵众。扶阳县令吓破了胆,打算带着家眷弃城逃跑。

  铁鹘人粗蛮嗜血,所过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扶阳一旦落入他们手里,全城百姓都要遭殃。

  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之际,忽有一位侠士从天而降,将准备溜之大吉的扶阳县令扭送回来,勒令他尽忠职守,全力守城,等待援兵到来。

  侠士武功高强,大义凛然,守城将士皆愿听其号令。他组织士卒在城墙上立栅投石,焚火拒敌,夜半亲率勇士偷袭敌军,将士员额不足,就发动城里男丁组成义兵,补充兵力。

  在他的鼓舞下,全城军民精神为之一振,不仅男子少壮义勇守城,连妇孺也拿着斧头镰刀,上城墙参与战斗。

  兵民齐心,这个财匮民穷的地方硬是**了一个多月,打破了铁鹘人速攻河东的美梦,撑到裴雄将军带兵来救,解困重生。

  扶阳由朝廷将官接手后,侠士谢绝将军一应赏赐,深藏功名,拂衣而去。扶阳人为纪念他的恩德,多以其姓“陆”为新生孩童命名,譬如阿棠与晏元昭吃饭住宿的这家客栈,领他们上楼的伙计就唤作阿陆。

  阿陆掩门离开后,阿棠兴奋道:“扶阳人强悍擅守,名不虚传,进城后一路看过来,街上男子剽悍,女子也都个个透着英气。”

  “你还知道扶阳人守城的事?”晏元昭问。

  此事当年流传甚广,但快三十年过去,早深埋进故纸堆,她非河东人,竟也听闻过。

  “知道呀,我阿娘给我讲的呢。她说有个大侠,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带领全城百姓抗敌。我一直记在心里,这位英雄好汉,为国为民,不求名不求利,是我辈江湖儿女的典范。要不是他,那一城百姓可就惨遭铁鹘人的毒手了。”

  晏元昭脸上有隐约笑意掠过,若有所思,“原来你也懂家国大义。”

  “那当然。人可无小节,却不能无大义。”阿棠认真道,“我出生那年,裴将军力拒铁鹘,朝廷遣使宣抚,大赦天下以庆太平,我就是听着这些事迹长大的。史书上良臣将相的列传,我也都看过,怎会不懂什么是济国救民,什么是舍生取义呢?”

  晏元昭神色微动,没有答话。

  泰康十五年,裴雄平定铁鹘在大周北方的动乱,铁鹘投降,奉大周为宗主国,迎娶大周公主为可敦,先帝大赦。

  这是大周近五十年来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对晏元昭的长辈也有着诸多重要的意义。

  思绪被引到几件往事上,晏元昭心思颇沉,却听阿棠嘟囔道:“那位挺身而出的陆大侠还是少年英才,二十出头就有这般魄力,后来肯定也做过许多大事,可惜我无缘知晓了。”

  晏元昭眼一眯,“你怎知他当时刚过二十?”

  “我阿娘告诉我的呀。”阿棠道,“你不相信吗?其实我也不太信,可我阿娘说得特别肯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骗婚御史大人后跑路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