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骗婚御史大人后跑路了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小银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27 KB   上传时间:2025-06-01 12:00:41

  “我绝食的事,传出去了吗?”

  云岫点头又摇头,“今早收了我的钱的那个厨房丫鬟,私下和人议论你绝食抗争父命,刚巧被公主府人听到。沈执柔和陆嬷嬷说没有这回事,等人走后,罚掉了那两个丫鬟下月的月银,宋蓁给求情,改成了半月。”

  “等她再来送饭,多给她点钱。”沈宜棠道。

  云岫应下后,沈宜棠又道:“沈家人不会对我绝食置之不理,估计阿嫂很快要来劝我了,快把房里的吃食都藏好,别露了行迹。”

  沈宜棠没有想到,来劝她的不是宋蓁,而是沈执柔。

  午后时分,沈侍郎端坐在她房中,面平如水。云岫为两人端上茶,退了出去。

  沈执柔淡淡看一眼茶,视线越过坐在下首的沈宜棠,停在紧阖的门上。

  “绝食的人,却还饮茶?”沈执柔开口,不无讥诮。

  沈宜棠不卑不亢,“女儿以绝食抗婚,意在表决心,而非求速死。所以食物不碰,水仍是要喝的。”

  “你觉得这样做,我就会同意把你嫁去公主府吗?”

  沈宜棠静了一瞬,“我不知道。但我能做的不多,总要试一试。”

  “死了这条心。”沈执柔喝道,“无论你怎么做,老夫的主意都不会改。因为你根本不配嫁给晏元昭!”

  低哑的声音重重砸下来,裹着朝廷重臣的威势,若有旁人在场,此刻恐怕要吓得一哆嗦。

  沈宜棠浑没受影响,一双点漆般的明眸无畏地对着这位铁石心肠的父亲。

  沈执柔感受到她炽烈的目光,垂眸看了她一眼,旋即像被灼伤了似的,飞速移开眼神。

  沈宜棠道:“父亲这么认为罢了,女儿自问配得上他。”

  “呵。”沈执柔冷笑,“你的生母出身卑贱却心比天高,不择手段勾引主子,死于生产就是她的报应。你竟然和她一样,看不清自己的身份,来府不过三月就招惹晏家小子,崇真观几年都没教会你守规矩,真是劣性难改,有其母必有其女!”

  沈执柔的怒意比她还甚,一番话说下来,瘦突的颊肉微微抽搐,胸膛上下起伏。

  沈宜棠这下明白了,沈执柔对庶女的厌恶显然始于那个“勾引主子”的丫鬟。

  她很想问问,那丫鬟到底怎么勾引的他,是搔首弄姿,还是灌酒下药?

  她在青楼什么没见过,即便是最强劲的欢药,也不会惑得男子全然失去理智,更不至于不交欢就死掉。

  这世上还没有任何一种引诱手段,是无需男子一点配合就能成事的。可笑多的是沈执柔这样的虚伪男人,自己没经得住诱惑,反怪对方坏了他清誉。

  沈宜棠思绪转了一圈儿回来,轻风细雨地答他,“父亲说的这些,我都听不太懂,我的身份是工部侍郎的女儿,受邀赴长公主寿宴,宴上我与晏御史互相倾心,因而他来求娶,如此而已。”

  她如此平静,倒显得沈执柔失态了。

  沈执柔意识到这点,怒火稍收,眉头紧锁,心里不知想些什么,半晌才道:“他对你不过一时新鲜,并不是非你不娶,不要再做嫁给他的美梦了,一个贱婢生下的女儿,就不该想着攀附高枝。”

  沈宜棠笑笑,“女儿顺从己心,绝无攀附之念。父亲信也好,不信也罢,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要我嫁到关南,那是万万不能。”

  沈执柔有一点说得不错,晏元昭就是对她一时新鲜。情爱如同初生的火,短暂炽热一阵,等时间耗尽,就只余下烧冷的灰。

  沈宜棠所谋求的,也只是他这一刻的情意,足够让他娶她进门的情意。

  沈执柔目光回落她身,语气终是缓和了一些。

  “我是你父亲,不会害你。林县令条件不差,配你绰绰有余,他看在老夫的面子上,也会善待你。你嫁过去,有的是好日子过,就别再想这想那了。”

  沈宜棠声音柔婉,但半点不松口,“女儿多谢父亲好意,只是嫁给晏御史,日子会过得更好,父亲难道不想我过得更好吗?”

  细白瓷茶盏被沈执柔重重放到案上,发出一声闷响。

  “不识好歹。”

  沈执柔拂袖而去。

  守在外头的云岫瞄了眼他的背影,进屋来看到沈宜棠脸上犹挂着笑,奇道:“吵得这么凶,你这会儿又在笑什么?”

  “这老头儿刚才气到想摔茶盏,但他节俭不舍得摔,就只能狠狠往桌案上那么一放,可不招人笑么。”沈宜棠乐呵呵地道。

  .....

  。

  沈执柔大步走在回书房的路上,双脚一抬一落,零星的水花飞溅到他的鞋面上,打湿了衣袍下摆。

  他毫不在意,眼前倏忽闪过小女郎的明亮双眸,那里头浸着的执拗,刚烈,还有对他的失望,好似一面锃亮照镜,猝然地映出他埋藏心底的往事。

  回忆历历,却不堪追寻,百感上涌,悔字当头。

  沈执柔枯瘦的面庞如霜冷,他不觉止步于书房前的老桐树下,愀然叹息。

  一阵风掀来,老桐摇下一湃宿雨,洒落满肩。

  “父亲!”

  候在屋檐下的沈宣远远看见,急忙奔来,“您怎么不知躲啊!”

  “无妨。”沈执柔回过神来,掸去肩上雨,“你来找我?”

  “儿子还有些话想和您说。”沈宣低声道。

  “哼,”沈执柔瞟他,“还是为了她婚约的事?”

  “是……儿子听人说您刚去了阿棠院里,她真的在绝食?您可劝阻她了?”沈宣搀着父亲走到书房,为他推开门,殷殷问道。

  “什么绝食,小孩子拿来唬人的把戏,也就你真信了。她饿上几天,自然肯吃东西。”沈执柔不客气道。

  沈宣忧心道,“那也不能任她这样啊。父亲,她的婚事是真的没有回旋余地了吗?儿子想过,您不愿毁约,不如在族里挑个别支的沈家女认您为父,替阿棠嫁到关南,这也是个法子。”

  “你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沈执柔气道,“用不着,就她嫁!”

  沈宣一阵沮丧,待要再说些什么,沈执柔一双半老浊目露出精光,“我且问你,今日陆嬷嬷说公主府给沈娘子送过七八箱笼的礼,你媳妇竟做主欢欢喜喜地收下了,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么!”

  沈宣一愣,“七八箱笼的礼?儿子不知此事啊,都送的什么?”

  “吃喝穿用,什么都有,你自己回去问她!”

  沈宣才和宋蓁说完话过来,没听她提过此事半句。他心中惴惴,不禁想起日前宋蓁说过的娘家“贴补”,半惊半疑,只得道:“亲事未定,是不该贸然收这么多礼。儿妇做错了事,希望父亲怜她有孕在身,别多怪责她。”

  “我当然省得。”沈执柔道,“我没怎么责她,但你可要和她说说道理,以后别再犯糊涂,有辱我沈家家风。”

  沈宣连声答应,转念问道:“那些礼,还能退回去么?”

  沈执柔气不打一处来,“都被你们吃了用了,你说能不能退!”

  沈宣小心道:“不能退的话,我们收了礼却还回绝了公主府的求亲,实在是尴尬。长公主母子都不是好说话的,不然我们就坡下驴,顺水推舟,把阿棠嫁过去……”

  “沈宣!”沈执柔断然喝道。

  沈宣一个激灵,收了声。

  沈执柔问他,“你还记得你上一次如此三番五次与为父争执,是什么时候吗?”

  沈宣懵然,“儿子不记得了。”

  “你也知道!”沈执柔道,“你素来孝顺,甚少忤逆长辈,这次为了一个登不上台面的妹妹,竟敢顶撞为父了。”

  沈宣嗫嚅着说:“儿子不敢顶撞,只是实在怜惜阿棠……何况母亲去世前遗命要儿子接回阿棠,为她找个好归宿。她老人家一生信佛向善,儿子善待阿棠,也是想了却母亲未尽的执念。”

  “仅仅如此吗?”沈执柔眼神幽邃,“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这其中另有缘由。”

  沈宣脸色顿时一白。

  沈执柔不肯放过他,“当年那个胆大包天的丫鬟,叫什么,茜桃?”

  “……碧桃。”沈宣怔怔道。

  “你倒是记得清楚。”沈执柔声音暗沉,“她那时和你走得很近,你母亲担心和丫鬟厮混影响你读书,把你打发去了书院。她勾引小郎君不成,就只能去勾引男主子,这才有的那个丫头。这样一个水性杨花爱慕虚荣的女人,根本不值得你惦念,更不值得你爱屋及乌,非要替那丫头争取她配不上的东西!”

  沈执柔顿挫有力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沈宣深深地低下头,他明知有些话不对,却鼓不起勇气反驳。

  那时,父亲从钟京调到阆州为官,他们一家子住在衙门后头的官舍。

  碧桃是宜淑妹妹房里的丫鬟,生得一副好颜色,笑起来一双杏眼好似汪着一湖春水,勾来荡去,无情也多情。

  她和多数十五岁年纪的女孩一样天真活泼,单纯善良,最大的愿望就是伺候好主子,日后能蒙主子开恩放籍,嫁一户殷实人家。

  是他非要缠着她,教她习字读书,哄她绣荷包香囊,送她精心挑选的明月珰,然后半威半诱地,把她弄上了榻。他们度过了一段极美妙的少年时光,然而在她求他给一个承诺时,他却慌不迭地离开家,遁进书院。

  等一年后他再归家,一切俱已回不去了。

  沈宣没想到,一心扑在公务上,对后宅的事漠不关心的父亲,竟也知晓他与碧桃的那段往来。

  他盯着乌沉沉的地面,脸上浮出自嘲的笑容。他当年保护不了她,现在依旧护不了她的女儿。

  罢了——

  最重要的是,守护好他的秘密,让其继续待在暗无天日之处,永远不被人挖出。

  沈宣艰难抬起头,全然是心事被说中的窘迫样子,“父亲教训的是。”

  沈执柔恨铁不成钢,“那丫头的婚事就这么定了,你不要再插手了。”

  “是。”

  沈宣从书房里退出来,檐下风起,吹得衣袖飘涨。他站了一会儿,将层涌的惶恐与愧疚吞咽下去,径直走进潮湿的南风。

  

第35章 月团圆儿女若是随了她的性子,可就叫……

  “吁——”

  一匹健壮的青骢马遥遥奔来,刚刚好在离坊门口几尺之距时刹住蹄子。

  马倌闻声而来,孩气的脸上带笑,“郎君安好。”

  晏元昭淡笑颔首,利落地跃下马,提袍进坊。

  这座坊是东都官舍所在,专供官员赁住,几十进庭院如棋盘格一般整齐排布,彼此以围墙相隔,横纵皆有夹道让人往来通行。

  长公主在东都的别苑距御史台太远,晏元昭又不愿在别人府上下榻,权衡之下,住进了官舍。因着他身份不低,一人独享了最西头的一进院子,清幽宽敞,不受人打扰。

  然而今日却没那么安静。

  此起彼伏的人语声与笑声海浪一样涌来,灌进他耳朵里。炊烟越过粉墙,袅袅地飘入庭院,满载熟透的黍饭馨香。

  “隔壁赵主事的家眷来了,他们人多,又开了火做饭,才闹出这么大动静。小的去和赵主事说一声,让他莫吵到郎君。”来送冰盆消暑的官舍小吏解释道。

  “不用。”晏元昭谢绝小吏好意。

  大周官员异地为官,尤其是短期出使,家眷不一定能随行。住官舍的更是十人里有九人不带妻儿,身旁只有一两个小厮伺候,每日冷锅冷灶不开火,吃公厨的大锅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骗婚御史大人后跑路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