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第109章 巡城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悬赏封懿的命令发出去半月有余,泰山郡守便将三五人押解到广固。据说这几人途径泰山郡时形迹可疑,被守城的将士盘问,支支吾吾说不出缘由,强行查验了身份文书,才发现为首那人竟然是都官尚书封懿。

  郡守自不敢怠慢,连夜将人运送到广固。成之染入帐时一眼便看到下首跪了几个人,个个都垂首不语,连目光都不敢乱飘。

  成肃还未到,成之染仔细打量这几人,因他们刻意掩饰了服色,一时竟难以将那位都官尚书分辨出来。

  “哪个是封懿?”她径直问道。

  中间低着头的中年人一哆嗦,循声迅速看了她一眼。只见面前这戎装少年身姿英挺,面容秀美,一双凤目正炯炯有神地打量他。他悚然一惊,声音也有些瑟缩:“在下、在下便是。”

  成之染不由得大失所望。面前这人本生得眉目和顺,可此时一脸惊惧,紧张得话都结结巴巴,仿佛惊弓之鸟一般。

  这可不是她心目中想象的模样。

  “怎么就这几个人回来?”成之染在他面前止步,似笑非笑道,“看来宇文氏还不够义气,龟缩在关中不肯出头。封尚书,你回去可怎么跟独孤灼交代?”

  封懿下意识一退,脸色也有些发白:“周主、周主已许诺发兵,大军就在后边……”

  “你当我是三岁小孩?”成之染冷笑一声,“一兵一卒都没带回来,谁相信你的鬼话?可别说什么大军调动耗费时日,我听说宇文氏跟徒何氏正打得热火朝天,军中机警着呢,若是有意派军来,动动手指便派了。可惜啊,他还是胆小。”

  封懿哑口无言,也摸不清面前之人的身份,想分辩又觉得底气不足,正急得满头大汗,忽听身后一道深沉的声音:“莫要胡闹。”

  成肃大踏步进来,见封懿一行拜服在地,连忙上前将他扶起来,目光向身后一瞥:“还不快看座?”

  他亲手将封懿迎到上座,对方大概猜到了他的身份,一时间受宠若惊诚惶诚恐,无论如何也不肯落座。

  “在下戴罪之身,如何承受得起——”

  “封尚书,”成肃不由分说,硬让他坐了,安抚道,“成某久仰阁下大名,贸然拦下也并无为难之意,阁下可莫要客气。”

  眼前这人果然是攻城略地的南军统帅。封懿惊异之余,见他语气中并无恶意,心里便七上八下。

  “在下惭愧,在下惭愧……”他咽了咽口水,识趣地闭了嘴。

  成肃安抚他一番,道:“成某久闻阁下鬼斧神工,今日贸然叨扰,是因大军有几样东西,正想请阁下参谋参谋。”

  封懿一听自己这条命还有用,气血渐渐回到了脸上:“在下虽半生蹉跎,只懂得些奇技淫巧。若能为将军献犬马之劳,固然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成之染听他二人交谈,见封懿这么快改弦更张,顿时觉得没意思,索性退下堂。

  徐崇朝正与元破寒守在门口,见她出来了,语气颇有些无奈:“方才将军还没到,你怎么自己进去了?”

  成之染理直气壮:“我得替主帅把把关,相看相看这封尚书是何等人物。”

  徐崇朝问道:“那你看出什么了?”

  成之染轻哼一声:“早知道是个软骨头,也不需我费这番口舌。”

  方才堂中的交谈,徐崇朝隐约听了个大概,摇头道:“哪有你这么劝人的?”

  元破寒反而一笑,道:“这叫做一唱一和,软硬兼施。成大将军不便说的话,由女郎来说,岂不是正好?”

  几人在帐外说话,不一会儿封懿又出来,一眼见到成之染在门口,神色便有些不自在。

  桓不疑尾随其后,伸手道:“封尚书,请。”

  成之染好奇,又不便多问,紧跟着他们一路到护城河畔。众人登上高大的长围,沿着桥板走到最内侧一圈。脚下浊水漫溢于城周,入目皆一片泽国水乡。

  封懿的小腿瑟瑟发抖,逐渐挪不动脚步。

  桓不疑笑道:“封尚书,这长围结实得很,行车都不成问题。”

  封懿的目光移向不远处的战车,神色便有些犹疑。

  “封尚书,快请罢!”桓不疑催促道。

  成之染越发好奇,偏生又不是询问的时机。只见封懿磨磨蹭蹭地登上车,扶着车栏站定了,便听到桓不疑扯着嗓子朝着内城大喊:“里边的人都听着,都官尚书封懿在此!他可有好消息带回来!”

  封懿不由得赧然,然而骑虎难下,只得硬着头皮喊道:“封某从长安回来,宇文盛大败于徒何乌维,人已经死了,不会派救兵来了!”

  守城将士闻言,一时间交头接耳,惊疑不定。

  封懿为难地看向桓不疑,见对方视若无睹,只好豁出去老脸,任由战车载着他巡城,边走边高声呼号,引得城头守兵细浪般窃窃私语。

  这正是此行想要的效果。

  成之染不由得为封懿捏了一把汗。这损招也不知谁出的,算是彻底把封氏的脸面折腾没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封懿也确实是个狠人,若换作旁人,大概是顾惜颜面抵死不肯的。

  城头的守将面色不善,当即对封懿破口大骂。毕竟是军中大汉,嗓门足,气势凶,在齐兵惶恐不安的静寂中,更显得尤为突兀。他势单力薄,渐渐便被封懿找回了场子,越喊越顺畅,越喊越底气十足,凭借我自巍然不动的气魄声震云天。

  对骂起来城中莫不失色。

  当封懿绕到第三圈时,南城楼出现了不小的骚动。成之染神色一振,放眼望去,只见数面青黑的旗帜渐次拉开,女墙边露出个紫衣金带的身影。

  那目光如鹰隼般直射过来,冷不丁与她视线相接,仿佛铮铮然有金石声。

  封懿正喊得口干舌燥,猛然瞥到那身影,险些从车上张下来。他脸色刷白,尚未喊完的半句硬生生塞回了肚里。

  旋即一道利箭破空而来,吓得他扑倒在车里。半晌,只听得一声嗤笑。

  “封尚书,离得那么远,他根本射不到你。”

  说话的正是方才在帐中逼问他的少年。

  成之染的目光并未在他身上停留,而是越过这一箭之地落在城头。

  “逆臣封懿,休得妖言惑众!”城头那大臣一脸正气,高喊道,“你心怀鬼胎,怯懦不前,几曾到长安!不过是为敌寇所指使,故意到阵前扰乱军心,当真是寡廉鲜耻!似你这般卖主求荣之辈,又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封懿先前被军汉辱骂时,尚能面不改色充耳不闻,可听到这人的指责,面上顿时有些挂不住。

  成之染紧盯着那人,问封懿:“这是谁?”

  封懿擦了擦额上的冷汗,艰难道:“此乃左将军羊茂,是尚书令羊粲之弟,素来受齐主信重,这时候上赶着出头。”

  羊茂还在城头詈骂不止,成之染等了半天,也不见其他人出来,心头稍有些失望,对桓不疑道:“桓参军,封尚书劳累半天,也该回去歇息了。”

  带封懿巡城,向城中宣告关中无救兵,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桓不疑也不想再听羊茂聒噪。他挥挥手让人带封懿下去,却看到成之染上前一步,朝着城中大喊道:“羊将军,趁早歇着罢!独孤灼等不来救兵,若识相便早日来投降!”

  羊茂闻言大怒,正酝酿着言语,却见那喊话的小兵扭头便走了,顿时一口气梗在胸口。

  成之染旁若无人地下去,眼见得封懿退下,这才问桓不疑道:“桓参军,谁出的主意,让封懿巡城?”

  桓不疑看了她一眼,道:“自然是成大将军。”

  成之染愣住,半晌道:“封懿虽是个软骨头,可这也太不留情面了罢。”

  桓不疑嗤笑一声:“女郎还是太年轻!”

  他抛下这句话便走了,引得成之染莫名其妙。

  “留他一条命,面子算什么?”徐崇朝默然跟着他们,此时终于开口道,“让城中看到投降便能苟全性命,封懿也不失为典范。”

  成之染无言以对,索性不再去想这件事,慢慢皱起了眉头:“郡公抓封懿本是为了造攻城器具,如今确乎是动了劝降城中的心思。”

  “果真能劝降,何尝不是幸事?”徐崇朝喟然,“也免得百姓无辜受难。”

  是了,广固内城不只有宇文氏的小朝廷,许多百姓也被掳掠而去。成之染心中一动,待到四下无人时,悄悄问徐崇朝道:“如今可有二娘的消息?”

  听她提起二姊徐丽娘,徐崇朝沉重地摇摇头。当年徐丽娘留在三齐,他母亲钟夫人只当她死了。近来借着伐齐的时机,他暗中派人四处探寻,却始终杳无音讯。

  最差的结果,便是她已殒命于战火。要不然,很有可能是在内城中。

  无论哪一种情形,都令人沮丧。

  内城如今被河水侵逼,城内想必已一片泥泞。盛夏酷暑,蚊虫滋生,正是疫病泛滥的时节,能不能熬过去,可是个大劫。

第110章 远客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官吏和百姓冒险从城中翻墙而出,成之染随军绕城巡视,隔三岔五便能抓到几个。哪些是普通百姓,哪些有一官半职,哪些又位高权重,她见得多了,逐渐便长了经验,打眼一看便能分辨出七八分。

  就比如面前结伴同行的一群人,黑灯瞎火中,饶是个个作平民打扮,气色也不好,但遮不住脸上细皮嫩肉,大腹便便的模样也不是寻常人家滋养出来的。特别是被游骑拦住问话,众人的目光总是不约而同朝某个人看去,那人虽摸黑躲在人群中,却无疑是众人中地位最尊贵的那个了。

  成之染将他揪出来,仔细查验了包裹,将羊脂白玉的小方章拎起来,借着炬火看了看,不由得笑道:“东平毕冲……名门大家,何故藏头露尾?”

  毕冲眼神稍有些躲闪,慌忙低下头。

  “毕中丞,成将军等候多时了。”

  “你……”毕冲望着她,眼神中满是诧异。

  “毕中丞想问,我如何知你官职?”成之染摆弄着小方章,漫不经心道,“你的同僚早已经弃暗投明,恨不能把满朝文武的名册都背写下来。中丞执掌御史台,如此显赫的人物,在下岂会不留意?”

  毕冲面色稍缓和,道:“小将军,有话好好说。毕某出城又不是通风报信,只是想回乡颐养天年,可否通融一番——”

  成之染似笑非笑:“主帅的命令,中丞要违抗不成?”

  毕冲还想再争辩,抬眼见魏军游骑已围了一圈,火光中个个神色冷硬,如看猎物一般。相比之下,面前这年轻人算是和善了。

  他无奈之下,只得随这支人马折返广固大城。深更半夜,成肃自不会接见这逃虏,直把他晾到日上三竿,才将人叫到正堂。

  一路上日头毒得很,毕冲提心吊胆一晚上,眼下挂了一团黑。见到了堂首的魁梧将军,身子便有些发飘,木然地施礼应答,仿佛提线木偶一般。直到在营中安置下,他才恍惚意识到,成肃方才让他给独孤灼写劝降书。

  “毕中丞,记得明日给将军。”

  毕冲悚然回过神,眼前赫然是昨夜捉他过来的年轻人。此人面带笑意却未达眼底,神色竟有些敷衍。

  若换作往日,毕冲早就开口呵斥了。可如今被人拿捏,也只得忍气吞声,道:“请将军放心。”

  成之染吩咐门口的守兵好生盯着他,便折返中军大帐。成肃正在与何知己议事,见她进来了,便随口问道:“那毕冲可还安分?”

  “自然是安分,”成之染点头,迟疑道,“我军围城数十日,若独孤灼有投降之心,早就该派人来了。写这劝降书,又有什么用?”

  成肃笑而不语。何知己便道:“女郎,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劝降书送过去,劝的岂是独孤灼?他不肯松口,并不代表手下的臣子没这个心思。我军有劝降之心,他们也少些顾虑。”

  “不错,”成肃道,“更何况给独孤灼一个台阶下,便能摸清对方的底线。知已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毕冲次日果然写好了劝降书,成肃从营中选了个身强力壮的战俘,翻过三重战壕,浮水来到城下。劝降书送进去,军中众人都有些忐忑,一时间议论纷纷,不知齐主会作何反应。

  成之染依旧每日随游骑巡视城周,那城池仿佛江心孤岛,隔绝于一片蓊郁的沉寂中。直到有一天,她远远地从山坡上望见城门开启,顿时眼前一亮,打马如飞,一溜烟回到营中。

  中军大帐前聚了许多人,成之染挤不进去,正踮着脚尖往里瞧,那帐门忽地开了,众人顿时不作声,不约而同地分列两旁。

  为首的绯袍官员迎着一道道目光走出帐中,黝黑的面容看不清神色,但周身散发着低压。

  看样子,这便是伪齐的使者。

  成之染暗中诧异,这一会儿功夫就谈完了,恐怕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她径直入帐,军中有头有脸的将佐都在,或坐或立,三五成群地交谈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