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87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成肃示意他说下去。

  “他年纪尚轻,若数算起来,如今不过二十有五,”徐崇朝声音渺远,似乎回到了过去,“他是前任齐主独孤嘉的侄子,生于关中大乱时,十数年流离失所,寄寓于宇文盛手下,装疯卖傻才保住性命。后来他回到三齐,以祖母所留金刀为证,与叔父独孤嘉相认。独孤嘉无子,便立他为储君。”

  成肃问道:“那独孤灼为人如何?”

  “他身世坎坷,若没有手腕,也不会活到今天,”徐崇朝思索道,“他在关中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也娶妻成家。但寻到机会投奔三齐时,竟置母妻生死于不顾,只身逃回了广固。其人狠厉绝情,不可小觑。”

  成肃没有说什么,成之染轻笑一声:“这独孤灼亦是个赌徒,赌的是他恢复身份后,宇文盛便束手束脚,不敢将坏事做绝。”

  徐崇朝略一沉吟,道:“或许如此罢。”

  他离开三齐时,独孤灼还没有继位,之后的事情便所知甚少了。

  成肃见元破寒沉思不语,便问道:“元郎此行到三齐,可对他朝局有所见闻?”

  元破寒笑道:“朝中那些事,在下也只是道听途说罢了。”

  “但说无妨。”

  元破寒摸摸脑袋,道:“在下到广固时,听说朝中有个一手遮天的权臣,名为达奚遁。此人深得独孤灼宠信,宗族兄弟都声势显赫,颇为人忌惮。”

  “达奚遁……”成之染念叨这名字,想来是胡人。

  徐崇朝解释道:“达奚氏是独孤嘉的母族。”

  成之染缓缓点头,独孤灼远道而来,倚重宗族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他毕竟是胡人。

  “独孤氏立足于三齐,才不过十年。三齐的百姓,可对他心服?”

  徐崇朝道:“非我族类,百姓心中自然有隔阂。不过独孤嘉向来善于怀柔,三齐望族,如羊毕封高四家,子弟遍布朝野,已然为他所用。”

  他话一说完,忽想起元破寒的祖父也是以汉人身份辅佐胡主,登时便有些讪讪。

  元破寒不甚介意,笑道:“这确是难办。”

  成之染略一沉吟,道:“元郎,伐齐非小事,朝廷已许多年未对外用兵,凡事都还需谨慎。大魏与齐晋相连,若我军出击,慕容氏岂会坐视不管?”

  元破寒看了看成肃,见对方并不插言,便答道:“女郎想得有道理,可齐晋之间结怨已久。独孤灼的姑母,也就是独孤嘉的阿姊,正是伪晋先主之母,如今国主慕容晦的祖母。即便是这样,慕容晦还是下手无情,欲置独孤氏于死地,逼迫独孤嘉南迁。若南军伐齐,独孤灼必不会向慕容晦求救,慕容晦更无道理出手相助。”

  他侃侃而谈,于荧荧灯火中指点江山。

  成肃虽不多言语,神情举止却是对元破寒极为赞赏的。

  入夜之后,他特地在堂中设宴,秉烛夜谈。五湖四海化作佳酿入喉,宾主酬答间夜已阑珊。

  成肃意犹未尽,然而毕竟年纪大了,后脑勺一抽一抽地隐痛。城中陡然响起鸡鸣声,夜里侍奉的小厮都面带倦容,下首的柳元宝甚至打起了瞌睡。

  成之染托着腮听他们攀谈,不过神情也有些乏了。

  成肃笑了笑,对元破寒道:“元郎少年英雄,胸怀大志,我这中军将军府简陋,只怕耽误了元郎。”

  元破寒以为他客气,连忙拜服道:“第下过奖,在下愧不敢当。若第下不弃,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名门贵子,敌国勋旧,他成肃可用得起?

  成肃只垂眸望着他,半晌道:“元郎岂是池中物。”

第100章 动议

  元破寒愕然抬头,正对上成肃平静的目光,登时便心下一惊,缓缓垂首道:“我河南元氏忠贞可鉴,既投明主,绝无二心。”

  他声辞振振,惊得柳元宝一激灵,瞌睡虫都赶跑了。他大气不敢出一口,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时摸不着头脑,只得低声问成之染道:“这是怎么了?”

  成之染啧了一声,起身对成肃道:“阿父,元郎君四海盛名,偏偏来了东府城,这不是缘分又是什么?您若是唬他,他可要走了。”

  成肃哈哈一笑,下堂将元破寒扶起,又拍拍他肩膀道:“元郎莫非真给唬住了?是我之过,是我之过!”

  元破寒暗自松了一口气,亦笑道:“在下是真心想到帐下听令,第下便是再吓我一吓也无妨。”

  成肃赞许地点点头,道:“既如此,明日便入府做一名参军,如何?”

  元破寒喜道:“任凭第下安排!”

  天刚蒙蒙亮,成肃吩咐小厮送他到客房休息,等人一离开,面上不由得流露出疲惫之色。

  成之染无奈:“阿父既已困倦了,为何还要陪他聊?”

  成肃揉了揉眉心,感慨道:“将门有将,此言不虚。”

  他转身往耳房去,打算在角落矮榻上歇一会儿。

  成之染劝他回住处休息,成肃却嫌麻烦。她无奈,同徐崇朝和柳元宝告退,望着泛白的天光,颇有些头昏脑胀。

  柳元宝打了个哈欠,招招手告辞。

  成之染正要回住处,经过垂花门时,竟看到元破寒倚着廊柱,似在等什么。

  见她走过来,他笑道:“女郎这是要回去?”

  成之染点点头,道:“昨夜郎君辛苦了,早些休息罢。”

  元破寒目光扫过她,又落在一旁徐崇朝身上,道:“徐郎君,久仰久仰!”

  成之染瞥了他身后小厮一眼,那小厮心虚地低着头,看来已把他们身份告诉了元破寒。

  徐崇朝与他客套一番,眉间已带了倦意。

  元破寒恍若未闻,又对成之染笑道:“我也见女郎面熟,方才刚想起——‘苦战寒沙净,倚剑破千重’。”

  这是萧群玉的诗句。

  成之染眸光一动,三年前江上竞渡的少年身影渐渐与面前重合。她皱了皱眉头,道:“裴七?”

  元破寒拱手:“正是在下。”

  成之染嗤笑一声:“你哪是河东河西,分明是河南河北。”

  元破寒颇有些难为情:“我既是‘四海盛名’,自然不能太招摇。若是以竞渡闻名于世,叔父非要把我的腿打断。”

  徐崇朝并不知二人一面之缘,闻言抿了抿唇道:“时辰不早了,元郎君好生歇息,说不定郡公这两日还要有请。”

  元破寒看了他一眼,从善如流地应下,望着熹微晨光中二人远去的背影,无声地摇了摇头。

  ————

  近些天府中人来人往,较往日忙碌了许多。成之染起初还顾忌着苏弘度纳采之事,生怕成肃再提起这一节。

  然而是她想多了。

  成肃整日与心腹佐吏商议时事,将此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们密谋时,成之染也想听一听,可成肃捂得很严实,竟是半点没让她摸到边。

  直到数日后成雍回府中收拾行李,成之染才知道他被派往江北淮阴城,按成肃的话说,是先探探伪齐的虚实。

  这话她心中半信半疑。成雍镇守石头戍,照理说不轻易出动,既然要前往江北,恐怕不单是探探虚实,而是要为伐齐做准备了。

  伐齐是何等大事,成之染总不会以为,她父亲听了元破寒一席话,就生出这样的心思。

  不过,这位元郎君来得正是时候。

  如今李劝星风头正盛,她父亲这般性子,定是要找机会扳回一城。倘若果真能平定三齐,必将是载入国朝史册的宏图伟业。

  她心中喧嚣一片,每个声音都叫嚷着建功立业,为此而辗转难眠,亢奋得睡不着觉。

  成肃反倒是沉得住气,与何知己参谋着拟好了伐齐的表章,挑选良辰吉日送到中朝。

  此议一出,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群臣皆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反对的奏章雪片般落了一箩筐,被天子亲批转送到东府。就连镇守西府的卫将军李劝星,都修书一封陈词不可。

  成之染望着宫里送来的箩筐,又看看写给成肃的堆成小山一般的信函,一时间无言以对。

  不单是朝中,即使在军府之内,诸将佐亦是争论不休。

  成肃特意将众人齐聚一堂,与尚书左仆射孟元礼同坐于堂首,耐心听众人辩驳。

  成之染随徐崇朝步入堂中,正听到反对的将佐慷慨陈词。

  “独孤氏屡次袭扰边关,从不曾深入内地,想来是一时心血来潮之举,并不像当年贺楼氏一般意图倾覆,我朝又何必贸然招惹,挑起两国战火?”

  成之染被吵得脑门嗡嗡响,抬头见成肃点点头,似乎并不很在意。

  “此言差矣!我大魏何时成了苟且偏安之辈,硬要等到兵临城下才肯反戈一击?若纵容独孤氏犯边,岂不让人家以为我朝软弱可欺?”她朗声应道,“况且三齐之地本就是我朝故土,沦落于夷狄之手已是奇耻大辱,攻灭伪齐正是为光复故土,名正言顺有何不可?”

  座中有人反驳道:“女郎到底太年轻,用兵之事岂能凭一时意气?东府兵力毕竟很有限,卑职担心不足以支撑这一场灭国之战。”

  成之染笑道:“兵在精而不在多。东府兵力大都是宣武旧部,既打过海寇,又打过逆贼,称得上能征善战以一当十。更何况征伐之事岂能单只看兵力?当年贺楼氏发兵数十万,不照样兵败于七星山,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那将佐哑口无言。众人知晓她能言善辩,纷纷闭了嘴。

  偏有人不依不饶,起身道:“如今我朝上下也并不安宁,蜀中有乔赤围割据一方,岭南张灵佑也蠢蠢欲动,我军若出征,则颇有后顾之忧,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岂不是祸害!”

  窗明几净,春风拂面,暖意袭人。成之染目光在众人面上缓缓扫过,正色道:“朝廷隐忧确实不容小觑,然而若因此畏手畏脚,耽误了军国大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东府固然是朝廷藩篱,可离了东府,朝廷难道会了无屏障?荆州、江州、豫州,连同京门,都还有重兵把守,岂会对付不了区区敌寇?”

  见众人面露犹疑,成之染又道:“东府兵将这些年南征北战,一直都不曾懈怠,北上伐齐,旬月之间便可动身。若朝廷有变,旬月之间又可速归。进退由我,何劳多虑?”

  她音声朗朗,在堂中回荡不绝。众人噤了声,只面面相觑。

  成肃没想到她来这一手,乐得在堂上看戏,见众人鸦雀无声,便手捻须髯微微一笑,道:“这丫头伶牙俐齿,说的倒也还在理。”

  他望向孟元礼道:“孟公意下如何?”

  初时见到孟元礼出现在沧海堂,成之染稍有些诧异,旋即意识到,若没有猜错,对方应当也赞同伐齐。

  果然,孟元礼拊掌笑道:“此战必捷,孟某便在此敬候佳音。”

  成肃颔首,便定下了决议。

  成之染见众人神色各异,欣喜者有之,忧虑者亦有之。唯独端坐成肃下首的绿袍郎君神情淡然,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此人年纪不过四十出头,生得面皮白净,气度恬然。正是军府司马陈郡谢祯。

  谢祯察觉她窥视的目光,悠悠看过来,朝她微微点点头。

  成之染恍然有一种熟悉感,细细一琢磨,这仪态与豫宁县公谢让有七分相似。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成肃交代了伐齐之事,命众人都回去准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