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324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天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情似有些黯然。

  袁放之暗中捏了一把汗,提醒道:“彭城那边还等着消息……”

  天子回神,半晌道:“琅邪公主出降,让祠部准备去罢。”

  袁放之大喜,顿首领旨。

  ————

  年关将近,济阳江府从京门派了个老仆到金陵,代家中主母给成之染传话,想让江萦扇早日回家。

  成之染难以拒绝,于是命录事温潜止护送江萦扇一道返回京门。

  江萦扇未免踌躇,过了这个年,她就要十九岁了。寻常人家的娘子,早已经成婚生子,她家中祖母和母亲,也频频送来家书叮咛,她身在金陵之时,大可以置之不理,可回到京门,免不得又被说道一番。

  成之染宽慰她一番,道:“只管回去便是,你是我镇国府记室参军,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拦你。”

  话虽如此,她目送江萦扇离府,心头仍不免离情别绪。

  萧群玉在侧,对成之染道:“朝廷每每选举人士,则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江娘虽是女子,不拘常理,也不必忌讳此道。”

  “终身大事,岂能不慎?”成之染笑道,“如今朝野上下,有哪个能与她般配?”

  萧群玉思忖一番,失笑道:“此言甚是。”她随成之染回到正堂,问道:“梁公今岁仍不回京么?”

  成之染摇头:“他连世子册典都未曾到场,正旦元会更消磨不起。”

  萧群玉沉吟:“梁公卧病,心绪不平。第下若是让孟仆射接替尚书令,只怕并不合他的心意。”

  成之染数日前已遣使询问成肃的意见,因彭城路远,如今还没有收到答话。她似是一笑:“梁公可以不答应,那便让尚书令暂缺,也无妨。”

  二人正议论之时,有通传来报,成雍派人过来了。

  来人是成雍身边的老仆,他向成之染深深一拜,道:“奉二郎君之命,老奴前来向女郎报喜。”

  他要说的是家事,萧群玉正要暂避,成之染摆了摆手,道:“公侯之家,岂有家事?”

  果然,那老仆清了清喉咙,道:“午前内使到东府传令,以世子选尚琅邪公主,拜驸马都尉,择日备礼册命。”

  成之染似是一笑:“知道了。”她命人厚赏了老仆,许诺来日到东府登门庆贺。

  送走了老仆,萧群玉沉思不语。自从先帝永嘉公主出降琅邪王恕,天家已有二十年没有公主下嫁了。琅邪公主乃天子嫡长女,于帝室而言,委实是一件大事。

  驸马都尉的人选,素来看重家世和美誉,国朝尚公主之人,莫不是世族子弟。单单以门第而言,成昭远自然不在其列,不过,谁让他父亲是声名煊赫的梁公呢?

  成之染看起来似乎并不意外。她父亲想做的事,到底做成了。今非昔比,水涨船高,她这个阿弟身为梁公世子,天底下除了公主,再没有第二人能配得上。

  到日暮时分,徐崇朝归来,她将此事告诉他,琢磨该如何为成昭远准备贺礼。

  徐崇朝闻言默然良久,道:“桃符还真是双喜临门。”

  是啊,才封为世子,又选尚公主,当真是风光无两。

  成之染见他似有些黯然,问道:“有何不妥?”

  徐崇朝微微摇头,没什么不妥,甚至称得上门当户对。只是……

  “倘若我二弟还在,今年早已经加冠,我定会为他说门好亲事。他也本该是双喜临门。”他立于窗前,一轮明月自别枝升起,清辉疏朗,惊起乌鹊。

  这月光照到长安,也是一般的清辉疏朗么?

  只可惜,他那尸骨无存的二弟,再也见不到了。

第361章 孤鸿

  成之染不由得苦笑,那一场丧乱之中,她的襄远也才只有十六岁啊。

  逝者已矣,任凭生者再多追思,也无法挽回。徐崇朝片刻失神,唇角扯出一丝苦涩的笑意,缓缓道:“桃符年少,富贵已极,当真是可喜可贺。”

  “我只怕……月满则缺。”回想起册典那一日成昭远的话,成之染不由得叹息。

  “王谢富盛百年,何曾有衰时?”徐崇朝轻轻搂着她肩头,道,“树大根深,根深叶茂,方能长久。”

  成之染眸光微动,她所希冀的,也并非一时之盛。

  徐崇朝不知想到了什么,问她道:“我的练儿跟小皇子一样大,以后若是他做了太子,让练儿做太子妃,你可会愿意?”

  他仿佛一句玩笑话,成之染认真思忖了一番,摇头道:“帝王之家,有许多身不由己。我曾听阿扇说过一句诗,道是‘宁做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1)。等练儿长大以后,定是要嫁给两情相悦之人,白头偕老,永世不渝。”

  徐崇朝一时间失笑:“是,我记住了。”

  ————

  因着成昭远选尚公主的缘故,东府城上上下下都喜气洋洋,年节的欢庆气息也愈加浓厚。

  成之染和徐崇朝同去祝贺,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她再次见到了容楚楚。

  身为成襄远生母,年初的丧讯传来,她悲痛欲绝,大病了一场,至今仍未恢复元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温太妃亦曾体会,越发怜悯她孤弱,安排人悉心侍奉,诸事都顺遂她心意。

  如今隔着众人喧嚣的嬉闹,容楚楚远远地投来一瞥,秋水美目中哀婉的神情,让成之染顿觉似曾相识。

  可是,她曾在何处见过呢?

  眼前的容楚楚比往日越发瘦削了,憔悴的面容仿佛苍老了十岁,岁月终究在她眉间和心底深深凿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灰败痕迹。

  只是那一眼,成之染心头钝痛,潮涌般的笑颜和欢声,冷冷扑打在她身上,隆冬时节,如堕冰窖。

  一切都仿佛索然无味了。

  眼前是觥筹交错,耳畔是急管繁弦,成之染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面颊。她明明没有流泪,可脸上却是冰凉的。

  堂中的炭火烧得正旺,整个屋子里暖融融一片,和煦如同春日。

  她有些透不过气来,独自离席出外。风雪不知何时模糊了视野,廊下的寒梅鲜妍明烈,仿佛一滴滴殷红的血。

  侍女阿喜在外间等候多时了,上前禀报道:“女郎,约莫一个时辰前,宫使到府中,因女郎不在,府中派人送了口信来。”

  成之染问道:“何事?”

  阿喜道:“皇后请女郎明日到宫中一叙。”

  成之染抬眸,目光穿过一层又一层雪幕,青石板路上仆役来来往往,阒寂却纷乱。

  她已经数年不曾与袁皇后相见,既身为外臣,皇后召见她,不会是因为国事。

  身后的屋门紧闭,欢笑仍源源不断地回荡在耳畔。成之染叹息一声,那么这一次,大抵是为了家事了。

  次日入宫时,去往显阳殿的途中,成之染忽而想起十多年前她初次步入宫城,正是前去拜会皇后。

  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候才十几岁的她,当真是有些局促不安。

  显阳殿九间连廊,恢宏壮阔一如往昔。而此时再次面对袁皇后,她心中竟然出奇地平静,连自己都有些意外。

  袁皇后见到成之染,也似乎怔愣了一瞬。往日在上元春宴上相逢,于众人之间,葳蕤灯火让她的面容浅淡而模糊。

  可当下两两相望,袁皇后猛然惊觉,眼前人是从刀光剑影中喋血归来的大将。

  她能与对方说的,却只有家事而已。

  成之染垂眸敛首,礼数周全地对答如流。

  袁皇后似是迟疑,成之染忍不住打量她时,却见她若有所思。

  殿中一时间鸦雀无声,似是梁上飞起了鸟雀,扑棱棱振翅之声隐约传来,又消逝无踪。

  半晌,袁皇后终于开口,问道:“你那位阿弟,究竟是怎样的人?”

  成之染自忖有许多阿弟,皇后如今问起的,无疑是成昭远了。毕竟她要将长女嫁给对方,只是上元春宴上数面之缘,难免让她惴惴不安。

  成昭远……是怎样的人?

  扪心自问,成之染不得不黯然地承认,她多年以来频频征战,每每与家人暌违数年,即使对这个最为年长的阿弟,她也很难称得上了解。

  然而袁皇后目光殷切而面带隐忧,成之染不忍拂了她的意,仔细想了想,道:“副贰东府,聪明睿智,家父对他寄予厚望。”

  袁皇后似乎笑了笑,道:“我只是妇道人家,不关心他处事如何,只在意他的为人。”

  成之染略一沉吟,道:“敬而无失,恭而有礼。”

  袁皇后微微颔首,对这个回答,当是满意的。她又追问了几句,忽而有宫人传禀,小皇子到了。

  成之染起身侍立,绚烂天光中一个小小的身影走来。年幼的孩童穿着板正的衣袍,俨然有几分官家气象。

  袁皇后顿时笑容满面,招呼苏承祜上前,宠溺地抱在怀里。这是她视若珍宝的孩子,也是整个天家下一代的希望。

  旁人或许难以负担如此重任,可她的承祜早慧,定然能撑得起来。

  苏承祜坐在母亲怀里,认真地盯着成之染。那一双眼睛黑葡萄似的,倏忽让成之染想起了成襄远。

  她心头一动,眼眸已有了湿意。

  苏承祜问道:“阿母,她是谁?”

  “是你父亲的镇国大将军。”

  “镇国?”苏承祜似是喃喃。

  袁皇后笑道:“她打过许多胜仗,是从长安回来的。”

  苏承祜闻言,扭头问成之染道:“长安很远吗?”

  成之染勾唇:“与金陵万里之遥,自然是远的。可若是在殿下心中,那就不远了。”

  苏承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道:“它如今在我心里了。”

  成之染不由得莞尔。眼前这个惹人怜爱的孩子,她很是喜欢。有那么一刻,她甚至鬼使神差地想到,若是她的练儿嫁给他,也未尝不可。

  直到离宫时,苏承祜的模样仍在她心中挥之不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成之染喟然,襁褓之中的徐长安,如果也像他那般伶俐,她也知足了。

  引路的宫人忽而停下了脚步。

  成之染回神,问道:“怎么了?”

  宫人似乎犹豫了一瞬,道:“前面遇到了婉美人。”

  成之染听闻这封号陌生,冷不丁抬头,望见了一个素衣缥缈的女子。凛冽冬阳照不透对方幽深的眼眸,顾盼之间,竟如同鬼魅一般。

  那女子也恰好向她投来一瞥,仿佛怔住了。

  宫人的低语从耳旁退散,成之染伫立良久,封存已久的记忆霎时间破土而出。当年从广固宫城一跃而下的少女,恍惚之间长到了桃李年华。金陵城冬日的寒风,或许与千里之外的三齐故国无异,一遍又一遍周而复始,吹彻许多年萧索斑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3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4/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