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257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徐崇朝虽有疑虑,还是答应了。

  成之染长出了一口气,道:“太尉大军要等到水道打通才能来。据沈将军所言,石门水口似乎颇为艰难,但也不能就此罢休,待到此间安稳,就让沈将军继续带兵去开挖。至于钟将军一路,已许久没有消息,不过如今看来,还是他那边最有希望。”

  不过,这些如今都显得不那么重要。诸军跋涉数千里,鞍马劳顿,北风又紧,如今是时候休整一番了。

  夜里下了场冷雨,天明时满城迷蒙,湿冷的水汽在日出前消散无迹,唯独余下清冷的寒意,一层层将这座故城浸透。

  成之染率领军府佐吏视察城垣防务,打马二十里来到北邙。

  苍茫山岭屹立于天地之间,千百年沧桑都化作清光一片。幽静日光映照着枯冷山林,映入颇通灵性的白马眼中,战马轻轻嘶鸣,鼻孔中喷出阵阵白雾,四蹄稳健地登上高冈。

  邙山一带北临大河盟津渡,浩浩汤汤,奔流无极。慕容氏治下城池营垒隔河相对,如同楔入血脉的骨钉,望之令人生畏。

  成之染伫立良久,久到身形都要被冷风吹得僵硬。宗寄罗催促了几声,她方才回神。

  宗寄罗问她:“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若北岸慕容氏严防死守,我军如何才能登岸。”

  宗寄罗面露难色:“怕是不容易。”

  “也未必无计可施。”成之染收回目光,却见元破寒遥指着山间平旷之地,正在与众人说些什么。

  他所指之处,高大的封土巍峨耸立,于千秋风露中凄惶哀损。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1)

  滚滚邙山,不知埋葬了多少王公贵族,太平岁月里拔地而起的高高封土,终究在百年兵乱中化为狼藉,帝王将相的哀荣富贵,统统被摸金校尉盗掘一空,至于寄予长生厚望的累累尸骨,也一并沦为狐鼠狼獾的玩物。

  众人跋涉向前,成之染拨开枯败丛生的荆棘,断碑残碣上的文字业已模糊不清,然而那高大的础石和厚重的碑体,依稀让人窥见墓主往日的箫鼓繁华。

  眼前这座高大的土丘,俨然是某位显赫人物的坟墓,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向丘顶,众人爬上去,丘顶竟然修了座小庙。庙宇的牌匾陈旧不堪,“狐仙庙”三个大字却是新近描画的,殿中供奉的,也是个面容古怪,不知名的所谓狐仙。

  成之染顿觉荒谬。

  小庙旁栽了几个枣树,鲜红的枣子落了一地。她摘了几颗一尝,味道倒是酸甜可口。若不是近来兴兵,城中百姓定然时常到这小庙拜谒,这枣子,说不定早就被百姓摘光。

  然而正赶上这番世道,来到狐仙庙的竟成了他们。

  随行将佐还围在树下打枣,成之染已沿着封土背后的石阶往下走。她突然停下了脚步,问道:“你们可听到兵戈之声?”

  跟在她身旁的徐望朝纳闷:“怎会有兵戈之声?”

  他朝着成之染走了几步,眸中突然闪现出光亮:“当真有,你们听——”

  随着他战靴凿凿踏在石阶上,这一条坡道之间倏忽回荡起萧瑟争鸣的声响,如同金戈铁马,隐隐动地而来。

  众人纷纷在挤到坡道上,纷至沓来的脚步声中,无数道铮铮异响交错其间,恍然让人如同身处于古战场,在胡马北风聒碎的依稀光影中匆匆一瞥。

  “想来这陵寝中安葬的,定是位马革裹尸的功臣战将。”成之染一叹,又移步到那座倾颓的石碑前,以草茎为香烛,躬身拜了三拜。

  徐望朝亦步亦趋,随她一道拜祭。

  成之染不由得看他,道:“二郎何意?”

  徐望朝微微红了脸,道:“将来我也想要这么大的封土。”

  成之染一笑:“你这才几岁,说这些还早着呢。”

  然而她话虽如此,抬眸望着小丘上随风簌簌的枣树,心中已无尽惘然:“落尽陵上枣,哀哀催人老。”

  桓不识笑道:“节下可别说这话,让我们这些老家伙脸往哪搁?”

  成之染摇了摇头,听闻诸将佐闲言笑语,只是静静地骑着马,山川风物自眼前悠悠晃过,她已登上城北的高冈。

  从此地向南俯瞰,洛阳城尽收眼底。旧都的萧条里坊宛若棋盘,齐整的街巷遍植槐树,只是如今这时节业已枯败,平林漠漠,点缀着红墙灰瓦的市井人家。

  众人纵马回城,从城北金墉城下呼啸而过,又经过城西承明门、阊阖门、西阳门,在西明门外止步。西明门外有高台平乐观,前朝末年的昏君喜欢在此间阅兵耀武取乐,巍巍高台历经百年风雨,早已不见了旧时台榭,唯有瓦砾残柱间荒草连天,与旷野绵延不尽。

  众人在台上远眺,望见城西一大片蜿蜒军垒。

  成之染眺望良久,问道:“那是何处?”

  裴子初道:“胡人唤作破虏垒。”

  成之染疑惑:“为何是胡人?”

  “那军垒有些年头了,小时候听我祖父说,当年南下的胡人逐鹿中原,曾经在那里打过一场倾国之战。两下里二十万大军混战,战线绵延十余里。经此一战,得胜的那一支胡虏也乘势一统北地。”

  成之染思忖,这大概是北周贺楼氏之前的霸主。

  裴子初颔首:“是颜士稚那时候的事。”

  桓不识道:“此间征战不休,若非雄才霸主英略,实难一统。”

  成之染侧首:“不试试,怎会知不能?”

  众人迤逦打马南行,沈星桥与她并驾,道:“节下虽有远虑,可胡虏势众,调兵遣将动辄数以万计。王师固然强干,到底落了下风。迁延之间,不能长久。”

  “将军所言甚是。单凭江南人马,纵使能打下关中,也难以安稳立足。我乃仁义之师,招降纳叛,怀柔远人,方可自立。”

  “节下光明磊落,可人心难测,终是祸端。”

  成之染不由得看了他一眼:“将军,此话怎讲?”

  “那位颍川荀氏的坞主,听闻我军将西上,似乎并不想离开洛阳。”沈星桥微微放轻了声音,目光望着眼前的平直官道,面容似有些冷峻。

  荀敬德?

  成之染眸光微动,未置可否。

  沈星桥亦不多言,一行人来到城南,从正南的宣阳门入城。宣阳门向北,与宫城南门遥遥相对。这条宏阔的城中主路名为铜驼街,两侧安放了各种铜铸兽像,朝廷官署林立于街旁,只因在战乱中废弃多年,大都已倾颓萧条。

  洛阳的遗老遗少许多年不见王师,一早簇拥到道旁张望。一行人披坚执锐,百姓初时还有些惶遽,好奇打量的目光又夹杂着酸涩欣悦。待看清为首年轻将领的容颜,那目光旋即被震惊充斥。

  众人一路上走走停停,每每被成群结队的百姓拦下,哀戚陈诉,群情浩荡。成之染打马欲行,近前忽而传来响亮的童声:“将军不要走!”

  成之染望去,只见稚童骑在祖父肩上,朝她高喊道:“将军不要再走了!若将军走了,胡人又要回来了!”

  成之染心中一窒,唇角牵起浅淡的涟漪:“大魏的将士既然来了,便不会离开。小郎君,你放心。”

  那稚童被她闪灼的目光攫住心神,祖父教他说的话忘了个干干净净。他只是呆呆地望着眼前闪闪发光的将军,不曾见祖父早已热泪盈眶。

  成之染许多年以后回想,她少时许下许多诺言,飘摇尘世中早已灰飞烟灭,好在这一次,她并未食言。

第288章 经略

  洛阳宫城正殿名为太极殿,巍峨殿阙是前朝所修,殿前铜钟是前朝所铸,阶下芸香是前朝所种。骄纵跋扈的河南王旧日里安然享用这一切,北伐诸军却不能造次。

  成之染到便殿解甲,等候多时的军吏陆续呈报军情。

  此番宇文纵献城投降,降将降卒连同被缉捕的胡人多达数千,统统关押在城中。洛阳城储粮本就不丰裕,虽然成之染传令四方郡县转输粮草,旬日之间也颇有些吃紧,养着这几千张吃饭的嘴,属实不是个长久的主意。

  桓不识劝道:“这些个胡虏,往日在城中作威作福,祸害百姓,我军岂有好生供养的道理?不如通通杀干净,在城西建座骷髅台,好让人见识我军的威风!”

  成之染微微蹙眉。

  桓不识看出她心有不忍,扼腕道:“节下心肠也太软!似胡虏这般凶恶劣种,凌虐我士民百姓之时,何尝有慈悲心肠?当年我随彭城忠武公在江陵抗敌,关中来的土难氏,军中以枪挑婴儿为戏,不知残害了多少婴孩,造下了多少杀孽!如今倘若彭城忠武公尚在,绝不会姑息留情!”

  他音声振振,言辞间甚是愤慨。见成之染无动于衷,他目光在诸将佐之间一扫,一眼望见岑汝生,高声道:“岑主簿!当年海寇勾结关中袭扰荆州,你也在,你倒是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岑汝生家在襄阳,毗邻边郡,更不堪胡人之扰。他思及英年早逝的成誉,当年江陵抗敌的情形更历历在目,心中亦不平,于是拱手对成之染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桓将军所言极是,望节下杀伐果断,以免夜长梦多。”

  成之染打量着他们,轻轻一叹,道:“王师吊民伐罪,不可滥开杀戒,更何况宇文纵献城投降,两国交兵,岂有杀降的道理?城中关押的这许多人,不只有军中将士,还有他们的妻儿老小,虽是胡人,将心比心,如何能下此狠手?”

  众人都不语,荀敬德觑着她神色,小心道:“节下宅心仁厚,可如今征伐乱世,不可以常理揣度。有节下镇守此地,城中胡虏自然没胆量造次,可节下志在西进,一旦离开洛阳,免不得人心浮动,生出祸端来。此事还望节下三思后行。”

  成之染瞥了他一眼,冷不丁想起沈星桥的话,这位荀坞主所思所想,果然有几分意思。她看向沈星桥,对方此时却缄默不语,仿佛无心为这些胡虏争辩。

  反倒是一旁元破寒,看上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元郎君。”成之染喊了他一声,元破寒起初失神,冷不丁回过神来,禁不住生出一丝赧然。

  他微微低下眼眸,道:“一时失敬,节下莫怪罪。我只是想起了当年广固城的事。”

  当初随同成肃北伐独孤氏之人,诸将佐之中屈指可数。沈星桥也是其中之一,他侧首看着元破寒,却依旧闭口不言。

  广固城久攻不下,一夕城破,斩王公以下三千人,家口万余人抄没为奴,旧城夷灭,另筑新城。

  诸将佐纵然未能亲眼看到,彼时战事之惨烈,也多所耳闻。元破寒此时提起此事,令众人纷纷瞩目。

  然而他只是垂眸良久,忽而仰头望着成之染,道:“若他日攻破关中,也要如此吗?”

  成之染微微张大了眼睛。

  数年间风云如同朝夕流逝,广固城中的泥泞血水被铁蹄溅起,仿佛老鸦般惊叫着飞走,纷乱的落羽照亮了眼前之人的面容。她望着对方闪动的眸光,忽然觉得自己有时像极了成肃的模样。

  但她与她父亲,终究是不同的。

  好在桓不识诸人被元破寒这话问倒,正不知如何回答,也无暇窥见她眼底和心里的细微裂痕。

  堂中陷入了难言的沉默。

  半晌,徐崇朝开口:“元郎所言,不无道理。王师北伐,前路尚远,在洛阳做下杀降之举,只会激起更大的反抗和仇恨。将来到关中这一路,胡人定然会誓死抵抗,我军的处境,会越发艰难。如今不该为图一时之快,将胡人赶尽杀绝。”

  桓不识恨铁不成钢,问道:“不杀这些人,要如何养活?”

  “放了他们,遣送出城,”成之染淡淡道,“渡河北上也好,返回关中也罢,随他们去罢。”

  桓不识怔愣许久,确信对方不是在开玩笑,登时跳了脚:“这是何道理!放了他们?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哪怕是充作奴婢,也好过放了他们!”

  成之染缓缓起身,道:“洛阳并非北伐的终点,将军又岂能只图眼前一时之利?我军对胡人宽贷,自可瓦解胡人的抵抗。攻城略地谈何容易,攻心之计,方为上策。”

  桓不识心有不甘,仍要开口时,瞥见白直队主赵小五快步到成之染身旁,低声说了些什么。

  他不耐烦道:“赵督护!”

  赵小五吓了一跳,心知这将军正窝火,也不敢搭话。

  成之染吩咐了几句,朝桓不识摆了摆手:“桓将军!”

  桓将军只是瞪着她。

  “方才有探马来报,关中派数千骑兵支援洛阳,如今已到百里之外的新安城。”成之染缓缓将军报道出,众人都一惊。

  桓不识旋即反应过来,主动请缨道:“末将恳请率军驻扎城西破虏垒,以防敌兵突袭。”

  说罢,他想了一阵,忍不住又道:“如今胡虏都已经挑衅到面门,这口气如何能咽下!万望节下听末将一言,杀了那些收押的胡虏,就架在破虏垒下,给敌军一个颜色瞧瞧!”

  成之染听得他泄愤之言,摇头道:“若以时日算,胡骑出关时,尚不知我军已攻占洛阳,如今倘或知晓了,未必敢贸然进军。诸军不妨暂且以逸待劳,再观望一番,奈何自乱阵脚,反倒是显得外强中干。”

  桓不识劝她不动,也无可奈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2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7/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