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236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那便是兵戎相见,大魏又一场劫难。”

  会稽王默然不语。

  成之染缓步上前,昂然与对方对视:“当年李劝星做荆州刺史时,也是如此胡乱猜忌。我后悔只在城破之后见过他最后一面,若是能早日劝服,他也不至于家破人亡的下场。”

  “小小孺子,竟敢威胁我,”会稽王冷笑,“你身在江陵,难道不怕我杀你?”

  成之染笑了:“若是怕,我就不会来。杀一人何其容易,五步之内,我亦能让殿下血溅厅堂。但是这有何意义,我是为了救殿下。”

  会稽王盯着她道:“我不信。”

  成之染勾了勾唇:“殿下不信我,还能信谁呢?刺史府已被围困,殿下可还要出去看看?”

  “你——”会稽王直直瞪着她,似乎在思量她话中真假。身旁随从正准备出门察看,宗寄罗赫然拔剑,寒光一闪,搭上了会稽王颈侧。

  会稽王目光一顿,落在剑身“太平”二字上。

  “这是天子钦赐的宝剑。”宗寄罗说道。

  周遭侍从生怕伤了会稽王,犹犹豫豫地近身不得。

  “殿下,无意冒犯,还请恕罪。”成之染微微一笑,示意宗寄罗将剑撤下。

  会稽王落回座上,一时竟有些怔愣。

  成之染从宗寄罗手中接过佩剑,高举过头顶,跪呈到会稽王面前。

  “殿下如若要杀我,自然是轻而易举。只是金陵尚在等候上游音讯,殿下擅杀国士,难道是要向金陵宣战,意图谋反不成?”

  会稽王目光沉沉,眸中怒意未散。

  成之染勾唇,脸上却并无笑意:“东府并非有意与殿下为难,太尉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安心。殿下为己身考量,为子孙考量,随我回京,才是正道。”

  听闻她提及子孙,会稽王眉头皱起。他唯有苏弘度一子,如今正在府中禁足,而尚不及周岁的幼孙,还远在金陵。

  他怒气冲冲的面容终于裂开了一道缝隙,也就这一刹那犹疑,成之染起身问道:“刺史印玺何在?”

  会稽王抬眸盯着她,许久,抬手吩咐侍从道:“将印玺取来。”

  他既然发话,侍从只得听命,不多时呈上一方木匣。

  岑汝生接过,打开验看无误后,朝成之染颔首。

  成之染整顿衣裳,施施然向会稽王拜谢,手执印玺,道:“会稽王染病,不能理事,荆州一应军民诸事,由镇国将军代管。——还不为会稽王取来纸笔?”

  徐崇朝闻言上前,将纸笔一一摆在会稽王案前。

  会稽王望着他,眸中晦暗不明。

  徐崇朝道:“殿下,请。”

  会稽王似是苦笑一声:“徐郎啊徐郎,当年你我患难之时,何曾想到会有今日?”

  徐崇朝垂眸,道:“今日之事,情非得已。惟愿殿下珍重。”

  会稽王没有说什么,只是闭上了眼睛,许久,才执笔在手,匆匆写了张手谕。

  成之染手执印玺,在堂中缓缓踱步,目光掠过堂中陈设,隐隐泛起光亮。

  “槐荫堂,”她似是喟然,对会稽王道,“那便请殿下暂居于此罢。”

第262章 夺权

  成之染转身出门,顾岱正在庭中等候,神情颇有些紧张。

  “顾司马,你可帮了我大忙。”成之染说着往前堂走去,吩咐岑汝生带人把会稽王看住。

  顾岱为她捏了一把汗,惶急道:“军府并不知会稽王情形,外头的将士都还被蒙在鼓里。万一有一点差池,下官担心——”

  “顾司马,”成之染不由得笑了笑,脚下却不停,道,“你只管让刺史府佐吏到前堂,这些人如何处置,交给我便是。”

  “是、是,”顾岱连连点头,道,“都到得大差不差了。”

  他这话说的不假。刺史府前堂乌压压一片,数十名佐吏正交头接耳,彼此间窃窃私语,纷纷猜测会稽王此时集会的意图。

  众人翘首以盼,来的却不是会稽王。军府司马顾岱领了个年轻人进来,态度很是恭敬。

  众人噤了声,齐刷刷打量着那人。

  “人都到齐了?”成之染问道。

  众人初看只觉得那人眉目俊秀,待人一开口,才发觉这竟是位女郎。

  顾岱细细数了数,军府上佐和诸曹参军都来得齐全。成之染迎着众人越发狐疑的目光,毫不客气地坐到主位上。

  众人都大吃一惊,军府长史萧玄龄眉头一皱,以目光询问顾岱。

  顾岱摇了摇头,悄悄退到了一旁。

  成之染将御赐佩剑放到案前,抬眸将众人打量一番,自报家门道:“我乃镇国将军成之染,今日召集诸位到此,有要事相商。”

  镇国将军的大名,萧玄龄自然听说过,然而知晓对方的身份,他愈加惊疑,上前道:“将军远道而来,乃是稀客。不知可曾见到刺史了?”

  “会稽王抱恙,诸位想必也知道,”成之染叹息,“我正是为此事而来。”

  萧玄龄不明就里,却见对方取出刺史印玺,往案上一放,那神情颇为自然,仿佛只是放下一件无关紧要的物事。

  成之染如愿以偿地从众人脸上看到了惊异之色,堂中登时炸开了锅,有人大惊道:“刺史印玺,怎会在将军手中?”

  成之染道:“会稽王自知力不能逮,上书朝廷请求辞官回京,我来到此地,就是要代管荆州军政。”

  萧玄龄半信半疑:“如此要事,会稽王为何不亲自告知?”

  成之染道:“萧长史此言差矣,人有旦夕祸福,会稽王金玉之躯,如今已不堪重负,正是需要安心静养的时候。阁下若是为会稽王考量,难道硬要去打搅不成?”

  萧玄龄打量她一番,道:“我身为长史,自当为主君分忧。兹事体大,若不能见到刺史,恕难从命。”

  成之染一笑,从袖中取出会稽王手谕,让顾岱念给众人听。众人细看那字迹,确实是会稽王手笔。

  萧玄龄还想再说话,被成之染挥手打断。

  “我远道而来,身负金陵重托,与会稽王共商国是。萧长史如此多疑非难,究竟是何道理?”

  她目光紧盯着萧玄龄,又徐徐从堂中扫过,众人纷纷垂首避开,却仍有佐吏一脸狐疑。

  “我从金陵带来了国医圣手,这几日为会稽王悉心诊治,还要在府中多待些时日。诸位倘若心中仍有疑虑,不妨待会稽王好转之时,再亲自问询。”

  见众人不语,成之染微微一笑:“怎么,诸位不肯?”

  刺史府众人面面相觑,瞥见她的笑容,心中都有些发毛。

  正迟疑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道略显沙哑的嗓音:“都这么热闹,莫非是我来迟了?”

  众人朝门外望去,一位身着绯袍的中年男子抖了抖广袖,施施然步入堂中,一见堂首案上硕大的刺史官印,眉头便一挑,斑白须发亦随之微动。

  他的目光落在成之染身上,似是喟然,又带着几分深思。

  萧玄龄开口问道:“太守何以来此?”

  “我不来,如何向刺史交代?”这人笑了笑,朝堂首一拜,道,“刺史不过是染疾,诸位便如此慌张,荆州军府往日可不是这样啊。”

  成之染与顾岱相视,心知此人便是南郡太守裴善渊。她将人上下打量了一番,道:“太守来得正是时候,我堂堂镇国将军,承蒙会稽王病中托付,却不能代行刺史之责么?”

  “镇国府协理四海军政,岂有不能之理?”裴善渊拱手,“难不成荆州军府,竟有冒犯将军之人?”

  众人都不敢接话,裴善渊走到萧玄龄近前,问道:“萧长史可知,府中哪个敢以下犯上?”

  萧玄龄看了他一眼。荆州境内大小郡国数十个,因州治江陵在南郡,南郡太守亦位高权重。别的不说,单单江陵的守卫,就离不开裴善渊。

  他略一思忖,淡淡道:“我亦未曾见。”

  裴善渊一拍手:“这不就结了?”

  他负手在堂中转了一圈,对成之染道:“将军若有指示,尽管吩咐。荆州军府素来精干,定不负将军所托。”

  成之染吩咐诸位佐吏各安其职,细细交代了一番。待众人退下,裴善渊独独留下来,重新与成之染见礼,感慨道:“镇国将军,竟如此风流年少,真是让老夫意外。”

  他年纪不过四十出头,也算不得老,然而说话确是有几分老气横秋。成之染拨弄着刺史印玺璎珞,笑了笑,道:“方才诸君轻我年少,若不是府君及时赶到,还要我再多费些力气。”

  裴善渊摆手:“将军信托,实乃下官之幸。”

  成之染望着他道:“元郎举荐的人,我自然放心。”

  裴善渊亦是一笑:“下官感念彭城忠武公恩惠,今日见到将军,仿佛想见其为人。”

  窗外不知何时已阴云密布,秋风萧瑟,鸟声啁啾,聒碎心绪。

  山雨欲来,成之染送走了裴善渊,便回到中堂,派赵小五星夜兼程赶回金陵,将此间音讯告知东府。

  阶前寒雨萧索,打湿了刺史府一草一木。岑汝生来向她复命,会稽王父子的看守,都已换上了自己人。

  宗寄罗见她仍愁眉不展,忍不住问道:“不管怎么说,此行倒也算安稳。你为何还不高兴?”

  成之染轻叹一声,垂眸注视着案上印玺,道:“你觉得,东府会让谁来主政荆州?”

  宗寄罗将朝中上下想了一遍,迟疑道:“荆州重任,须得能臣。四方守将之中,左将军桓不疑驻守姑孰,虽没有刺史之名,却是最为贤能的。若让我来选,就选桓将军。”

  徐崇朝坐在一旁,闻言看了她一眼,道:“宗右卫亦是良选。”

  宗棠齐官位相当,又做过南郡太守,对荆州颇为熟稔,倒也是合适人选。宗寄罗只是沉吟不语。

  岑汝生轻轻笑了笑,他祖父官居雍州刺史,倘若能更进一步,到江陵主政荆州,自然是天大的好事。然而这种事,他不好揣测,于是安静地等待成之染发话。

  雨声此起彼伏,帘外水雾迷蒙。成之染目光落在虚空,一时竟有些怅然。

  桓不疑也好,宗棠齐也罢,他二人资历深厚,当得起荆州刺史之位。然而她远在东府的父亲,务要将荆州交给足够让他放心的人。

  而这样的人,恐怕非胞弟成雍莫属了。

  兖州刺史成雍镇守京门,她知道这位叔父才能平庸,平日只墨守成规而已,如若她父亲真的要用他……

  许多事,还要她做在前头才行。

  徐崇朝见她沉思不语,便知道她心中已有了答案,只是不方便说出来。宗寄罗追问不已,他将人劝住,又对成之染道:“大江上下,一去一回,少说也要有月余。会稽王若是动摇生变,荆州军府佐吏更不易安抚。那个裴善渊,信得过?”

  成之染道:“裴太守所求之事,唯有东府与我才能做到。且放宽心便是。”

  ————

  一行人在刺史府安顿下来,颇有几分鸠占鹊巢的意味。成之染毫无自觉,整日将刺史印玺带在身边,左手执印,右手按剑,在府中往来,如入无人之境。

  她盖印发出的第一道命令,便是以荆州刺史名义晓谕全境,将荆州吏民当年租税一并蠲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2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