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234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桓不为愈加担心了。

  不过这处分再重,也不至于丢官免职。毕竟赵兹方镇守冀州,成肃对他已生出防备之心,必不会让朝廷在此时重罚桓不惑。然而这话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说,她好生劝慰一番,冷不丁说道:“倒也并非是胡虏。”

  桓不为不解。

  宗寄罗知道成之染所指,替她解释道:“参军或许不记得,入境作乱的贼首唤作苏弘义,是乾宁初年伙同庾氏叛乱的宗室子弟。那时他兵败投奔独孤氏,独孤氏败亡,他又投靠了宇文氏。”

  杜黍道:“这群人阴魂不散,我父亲在北徐州,竟没能察觉。若是抓到了,定要将他们千刀万剐。”

  成之染道:“宇文氏在河南之地,与彭城最为切近。此事虽发生在青州,于北徐而言,亦不能不防。”

  江萦扇呈上文书,放在最上的是一封书信,落款为冠军将军丘豫。

  成之染不由得指尖一顿。

  丘豫前几年在外为官,率重兵驻扎淮西寿阳城,借着随成肃西征李劝星之机,今年才刚刚调回金陵镇守石头戍。为了运漕以西的练兵校场,他没少跟镇国军府打嘴仗。

  如今广陵城覆辙在前,成之染以为他又要重提此事,待拆信来看,不由得“咦”了一声。

  江萦扇见状问道:“将军,何事不妥?”

  成之染摇了摇头,眉头微蹙又舒展开来,道:“丘将军向我举荐一个人。”

  这可是个稀罕事。杜黍追问道:“什么人,居然劳驾冠军将军?”

  成之染扫了他一眼,道:“勃海高寂之。”

  众人都一头雾水,从未听说过这号人物。

  桓不为略一沉吟,道:“勃海高氏,莫不是从冀州来?”

  成之染翻看那信笺,丘豫是受人之托,所托之人正是当年平齐之时的降臣高琰。她思索一番,想起广固城被围,这高琰兄弟逾城归降,一度在成肃帐下听令,后来又出外为官,辗转又回到冀州。

  如今正是在冀州刺史赵兹方手下。

  成之染轻笑一声,将信笺放到一旁,对江萦扇道:“岑郎在何处?马厩正缺人,我看这高郎君合适的很,你去问问岑郎,可否?”

  江萦扇领命而去。

  宗寄罗面露迟疑:“勃海高氏名门望族,这样不好罢?”

  成之染笑道:“或许高郎君愿意呢?”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她为何突发奇想,甚至连高寂之见也没见,就随随便便打发了。勃海高氏的郎君,心气想必是极高的,若是被惹恼,平白闹出一场不愉快。

  成之染老神在在,任凭旁人怎么说,也不改主意。

  宗寄罗在廊下遇到萧群玉,把这事说了,萧群玉凝眉细思,摇头道:“女郎的心思,如今并不在这里。这位高郎君如何,她难以在意。”

  “那她心思在何处?”宗寄罗不由得问道。

  萧群玉仰首,葳蕤枝叶间蝉鸣不绝,碧蓝天幕下,鸟雀飞过这一方屋檐,叽叽喳喳地没了踪影。她轻轻朝东方一指,道:“在东府。”

  ————

  成之染没有等多久。这日下朝后,她才出了宣阳门,眼前便出现个熟悉的身影。

  是成肃的近卫常宁。

  他抱拳一礼,道:“女郎,太尉有请。”

  成之染微微勾唇。她这父亲在大殿之上目不斜视,仿佛没看见她一般,这会儿倒是客客气气派人来请了。

  她岂有不去之理。

  今日的东府格外热闹,前庭廊下许多人或坐或立,看模样都是军将打扮,有的还格外眼熟。成之染收回目光,随引路的军士来到后堂,从门口望了一眼,不由得微微挑眉。

  “今日人倒是齐全。”她迎着众人目光步入堂中,朝上首的成肃躬身一拜。

  辅国将军温印虎、龙骧将军彭鸦儿、宁朔将军沈星桥、建威将军叱卢密,成肃手下这四位得力将领,正众星捧月般围坐着,望向成之染,神色各异。

  成肃与她之间,本就没有多少寒暄可言。数日前父女二人不欢而散,他到如今还心中有气,脸上也不甚欢喜。

  他以目示意叱卢密,后者开口道:“女郎,长话短说,此番太尉有请,是为了荆州之事。”

  “我知道,”成之染颔首,道,“荆州不能打。”

  这话将叱卢密堵了回去。他问道:“此话怎讲?”

  “会稽王不是李劝星,荆州也不是当年的荆州。如今外敌环伺,四境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倘若扬州与荆州兵戎相见,东境波及到青州、北徐、冀州,西境波及到雍州、梁州、益州,大魏如何能安宁?会稽王一旦有个三长两短,且不说四方守宰兔死狐悲人心浮动,东府又将以何等面目再见天子?太尉又如何立足于朝廷?”成之染慷慨陈词,引得成肃愈加皱紧了眉头。

  沈星桥说道:“女郎亦知太尉心忧天下,将来东府对胡虏用兵,势必离不开荆州助益。会稽王不与东府同心,于北伐之事亦畏葸不前,已然为东府掣肘。若不能谋取荆州,太尉大业又将何以为继?”

  成之染嗤笑一声:“这天下是大魏的天下,百姓皆是天子的子民。沈将军口口声声为了天下大业,却要让太尉戕害天子叔父,情理何在!”

  沈星桥默然。

  叱卢密被成肃目光催促,只得硬着头皮替沈星桥分辩:“女郎此言差矣,怎么就成了戕害天子叔父?东府只是想要会稽王让出荆州,可谁教他不肯答应呢。”

  成之染笑了笑,道:“叱卢将军,孟江州在寻阳都督二州兵马,总不会是为了清剿俚僚罢?东府意欲对荆州用兵,明眼人看得一清二楚,这不是戕害又是什么?”

  叱卢密还想再说话,成肃被成之染吵得脑壳疼,摆了摆手道:“好了,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他瞥了成之染一眼,道:“何仆射把话带到了,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我没工夫跟会稽王耗下去,迟则生变,夜长梦多。你不肯用兵,难不成有什么妙计?”

  “妙计称不上,可若是太尉松口,我愿意前往江陵,亲自劝说会稽王退位让贤。”

  堂中众人不约而同地望向她,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

  “无稽之谈!”成肃不满道,“此事岂是儿戏?”

  成之染并不恼火,只是道:“在太尉心中,从来都没有‘以理服人’四个字,不是么?”

  成肃道:“我从草莽跻身朝堂,难道是耍嘴皮子上来的?”

  成之染并不指望他立刻答应,缓缓道:“无论太尉信与不信,这是我认定的可选之路。倘若太尉无心于此,那我便向天子请命,奉旨去一趟江陵。”

  诸将佐闻言一惊,猜不透她到底是什么意思。成肃也皱起了眉头,鹰隼般的目光盯着她,道:“你在威胁我?”

  “我哪敢,”成之染不慌不忙,道,“东府绝不能对荆州用兵,让我去荆州,这是唯一的破局之法。假使会稽王冥顽不灵,自不配做这个荆州刺史,到时候,我会替太尉做个了断。”

  诸将佐不语,目光在他二人之间徘徊。

  见成肃久久不语,彭鸦儿开口道:“太尉,依末将之见,太平侯所言,未尝不可。”

  温印虎亦道:“太平侯素有谋略,倘若当真能化干戈为玉帛,也是件好事。”

  成肃扫了他二人一眼,目光沉沉看不出神色。

  成之染索性上前,道:“太尉难道不清楚,东府师出无名,贸然对荆州发难,平白授人以柄。纵然会稽王对东府不满,如今也并未彰显行迹,不到万不得已的境地,他又岂会轻易与东府撕破脸?我这一去成也好,败也罢,总不会让东府落了骂名。”

  孤身犯险之举,若换作旁人,成肃少不得称赞豪勇。可若是他的女儿……

  成肃只是盯着她,摇头叹息道:“不可,不可!”

  成之染如何不知他心中犹豫,脸上不觉露出失望的神情,顿了顿,道:“会稽王并非好事之徒,再加之投鼠忌器,必不会为难我等。我言出必行,无论太尉是否答应,自会在大军之前抵达江陵,如何决断,全凭太尉心意。”

  她说罢便要拂袖而去。成肃猛地从座中站起,喝道:“站住!”

  成之染止步回首,望着堂上之人鬓发斑驳,于明朗日色之间熠熠闪动。那一双眸子却依旧精明锐利,只是目光微微一颤,话说出口已平静了三分:“到头来,还是要逼我。”

  成之染听出他话中转机,于是回身一礼,道:“惟愿太尉修书一封,与会稽王剖陈利害。有此为证,会稽王才没有后顾之忧。”

  堂中静默了半晌。成肃叹息道:“好,那便如此。”

第260章 弹铗

  成之染次日便收到成肃写给会稽王的书信,是军府主簿桓不识亲自送来的。

  “桓郎君大驾光临,当真令寒舍蓬荜生辉。”成之染望着对方,笑了笑。

  桓不识一惊,拱手一拜:“太平侯是何玩笑话?在下愧不敢当。”

  “桓郎君乃是长辈,何必跟我客气,”成之染拿起那信函,端详了一阵,脸上笑容依旧淡淡的,“阁下随我叔父在荆州多年,个中情分,更不是旁人能比。”

  桓不识听她提起成誉,黯然一叹,道:“女郎说的是。近日太尉为荆州忧心,我亦时常想起彭城忠武公。倘若他还在,荆扬之间,又何至于此?”

  成之染叹道:“乾宁初年,彭城忠武公接手的荆州,久经战乱,士民流散,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然而他交还朝廷的,是一个强大富庶的西州。他定然希望这份强大富庶能永远如此。李氏之乱,江陵生变,幸而并未酿成大祸。如今又岂能因会稽王而再起波澜?”

  桓不识颔首:“女郎的心思,我自然懂得。”

  成之染敛眉垂首,正襟一拜,道:“我不在金陵,还望阁下好生规劝太尉,切莫意气用事。”

  桓不识上前将她扶起,慨然道:“定不负女郎所托。”

  天阴欲雨,桓不识不欲久留,急着回东府复命。成之染挽留不得,于是亲自将他送出府门。

  归家的行人匆匆从街上走过,路过镇国将军府门前,忍不住投来一瞥,便看见这府邸之主负手而立,远望着空天密布的云层,眸光熠熠,神色莫辨。

  黑漆小门闭合,那身影隐入深宅,再也见不着踪迹。

  徐崇朝回到府中时,倾盆大雨已收敛声势,如鼙鼓渐歇,只余下一派空蒙,从繁茂枝叶间断断续续地滴落。

  他一路穿行,在后堂阶前止步。

  成之染正端坐于堂首,手执绢帕,细细擦拭着一柄宝剑。

  他缓步上前,认出这是天子钦赐的佩剑,名为“太平”。

  利刃折射出迷蒙光影,成之染凝眸注视良久,终于抬头道:“我父亲写给会稽王的书信,情真意切,大义凛然,写得好极了。想来是顾岳的手笔。”

  那信函就放在几案一角,徐崇朝看了一眼,道:“丈人已准我告假,倒是你,此去月余,不能朝参,天子若问起,该如何解释?”

  成之染轻轻将宝剑放下,道:“我人都走了,还管朝中这些事?有我父在金陵善后,何必劳我等操心?”

  是了,成肃既然答应让她去,自然会替她在天子面前遮掩。

  徐崇朝仍有些不放心:“倘若丈人反悔了怎么办?”

  成之染一笑:“那更该早些离开。”

  夜里又电闪雷鸣,雨骤风狂,如同千军万马奔腾直下,天亮前却又戛然而止,云散雨收,碧霄如洗。金光四射的朝阳照在大江之上,灿若云锦,璀璨夺目。东府城头镶上了金边,亮堂堂地看得人心中欢喜。

  成肃翻看了尚书省呈报的奏议,于案牍之间抬头,突然让人将桓不识叫来,问道:“昨日你去镇国府,她可说几时动身去江陵?”

  桓不识答不上来,赶忙派人去镇国将军府打听。军士回来禀报:“今日一大早,太平侯便带了数十名亲从,在劳歌渡登船了。”

  “人已经走了?”桓不识大惊,再看向成肃,见对方蹙起眉头,不由得心中咯噔。

  不料成肃神色变幻,气急反笑,狠狠一敲几案道:“走得这样急,是怕我反悔不成?”

  桓不识替成之染解释了几句,成肃也没心思听,又问那军士:“她可留了什么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2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