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219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兰陵萧氏,毓质名门。曾经的丹阳尹萧玘长女,族中行九,正是世人口中惊才绝艳的人物。

  宗寄罗早有耳闻,吃惊地盯着那女子:“你——你是萧群玉?”

  萧群玉眉梢微动,似乎也意外于成之染道破她身份。

  成之染依旧笑吟吟的,又问道:“令叔父主政三吴,不知近来可好?”

  兰陵萧璞做了一年多吏部尚书,便外任三吴。三吴乃江南最为繁华富饶之地,世族鼎盛,豪强横行,封锢山泽,蓄养奴客,荫蔽私户,也最为密集。朝廷依界土断,三吴无疑是烫手山芋。

  外人不明就里,成肃也未明言,但成之染依稀能猜到,萧璞去三吴,正是出于力推新政的考量。被杀一儆百的会稽豪族,也是为成肃扬名立威的。

  如今看来,萧璞确实有一番手段。

  “有劳将军挂念,家叔一切安好。”

  萧群玉之父萧玘和叔父萧璞二人相继在成肃军府为长史,数年的旧谊尚在,成之染想起天不假年的萧玘,也未免惋惜,因此对于萧群玉,更平添几分复杂情绪。

  两人寒暄一番,萧群玉道明来意:“我欲从军为佐吏。”

  宗寄罗“啊”了一声,不由得看向成之染。

  “战场上刀枪无眼,九娘子这般瘦弱,在军中可经不起波折。”成之染幽幽开口,声音虽不大,在一片空寂中显得格外清晰。

  萧群玉抬眸,如水的双眸亦是泠然神色,如同柔和嗓音中暗藏的清冷:“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军中也并非只有杀伐一路。”

  成之染不由得一笑。

  萧群玉接着说道:“行军作战,岂是靠蛮力?我愿为府主决胜千里。”

  成之染哑然失笑:“九娘子,此话当真?”

  萧群玉长睫一颤:“绝无半句虚言。”

  成之染思索了一番,问道:“九娘子来我这里,家中可知晓?”

  萧群玉有些迟疑。

  那便是瞒着家里了。

  成之染正要开口,却听萧群玉道:“我如今失怙寡居,家母只是内宅妇人,还有什么事是自己不能决定的?”

  她生母早亡,口中的家母,便是嫡母谢氏了。

  这般处境,几多艰难,成之染自然能体悟一二。她倏忽想起数年前在北顾楼,萧群玉留下的那首诗。

  苦战寒沙净,倚剑破千重。

  当时她不解这豪迈的手笔,如今在檐下打量对方寂寥的神情,蓦然间心神一荡。

  “九娘子,借一步说话。”

第242章 终南

  三人从前堂穿过,在庭中寻了个僻静角落,成之染径自道:“九娘子是个爽快人,我也不必弯弯绕绕。将军之号繁多,你可知今上为何另取一个‘镇国’?”

  这问题颇有些古怪,宗寄罗想了想,突然好奇萧群玉的回答。

  萧群玉略一思忖,道:“天意虽不敢妄自揣测,然而帝心广袤,家国之界,自非江南。我想这‘镇国’之意,不是为的将军守太平,而是为了让天下安宁、华夷一统。”

  成之染闻言,不由得会心一笑,道:“衣冠南渡,情非得已,大河横断,有如天堑。慕容氏源出三晋,步步蚕食,窃据河北。宇文氏奸诈背主,割占关中,威逼河南。此二者,都是我大魏劲敌。依九娘子之见,又该如何?”

  “自然是各个击破。”

  成之染问道:“孰先孰后?”

  萧群玉沉吟良久,缓缓道:“以关中为先。”

  宗寄罗问道:“九娘子何出此言?”

  “师出不能无名。宇文盛背主负恩,却自称承继伪周贺楼氏正统,是个明晃晃的靶子。我朝旧都东西二京都沦落于宇文氏手中,为大魏宗庙计较,绝不能容他放肆。更何况淮汉诸城被宇文氏窃据,北境多年不能安定,正所谓腹心之疾。与之相较,慕容氏倒在其次。”萧群玉说道。

  成之染把玩着刀环,垂眸掩去眼底的诧异。没想到这绮罗玉户的娇娇儿,胸中原藏着百万兵。

  宗寄罗道:“九娘子所言极是,可是若先打宇文氏,战线绵延千里,我军一旦入关,收尾不能相顾,很容易腹背受敌。”

  萧群玉颔首:“事虽难,总归有破敌之法。”

  她以宇文氏为鹄的,与成之染心中所想若合符契,至于如何处置慕容氏,却不是当务之急。

  成之染问道:“宇文氏与徒何氏多年相争,仍气焰不减。老贼宇文盛,又怎好对付?”

  宗寄罗不语。

  萧群玉微微蹙眉:“宇文盛老奸巨猾,将旧主贺楼氏斩尽杀绝,坏事做绝,余威尚在,不好相与。他如今老迈,年月无多,等到他一旦身死,我军便立刻出击。”

  “当年庾昌若北伐,也是如此乘势,”成之染叹道,“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么?”

  萧群玉默然良久,道:“此为上策,自然还有其他路可走。然而上策最为稳妥。”

  成之染不语,负手在庭前踱步,半晌垂下了眼眸,对萧群玉道:“我府中欲得知兵谋国之士,措置职方,参预帷幄。九娘子可愿做我的军府长史?”

  萧群玉侧身一福:“定不辱命。”

  宗寄罗不无艳羡道:“九娘子可是跃龙门了!”

  成之染听她打趣,笑而不语。萧群玉临别之际,忍不住问她:“我与将军只一面之缘,将军如何知我姓氏?”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成之染道,“九娘子风神俊逸,令人见之忘俗,我差人寻访一番,自然打听到了。”

  萧群玉一愣,失笑道:“竟然是这样。”

  目送她登车远去,宗寄罗故作嗔怪,对成之染道:“萧家娘子一来,你就把岑郎君的长史之位许出去了。”

  长史、司马虽为军府上佐,毕竟有先后之分。成之染知她不平,解释道:“萧九娘胸中有运筹,做长史也算是女承父业。行军之事,还要多多仪仗你这司马。”

  宗寄罗啧了一声,道:“你要做的是讨伐宇文氏的大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成之染亦知宇文氏兵力雄厚,又加之关河险固,确实不是件容易事。她手中兵众三千人,杂七杂八,不一而足,有的是锤打熔炼的余地。

  她倏忽想起成肃军中的胡骑营。当年北伐三齐独孤氏,缴获了具装甲骑千余人,除了张灵佑作乱时解金陵之围,却少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如今对付北方的胡人,用这胡骑倒是有一番新意。

  于是成之染留了心,思量着如何将这支骑兵据为己有。然而四处打探时,竟意外听到了久违之人的音信。

  伪齐国主之妹独孤明月,早先诈死瞒名,被从前的兖州刺史李临风揭发,仓促之间关押廷尉狱中。后来李临风和谢让相继身死,西征荆州,督军伐蜀,诸事纷杂,成之染也顾不上细问下文,如今终于想起这一茬,派人到廷尉一打听,原来独孤明月已没入掖廷为奴了。

  天子终究是没有杀她。

  这样也好,成之染暗想。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无辜之人罢了。

  ————

  临近年关,金陵又飘飘摇摇地落起雪来。成之染为舅父柳诣服小功之丧,也到了除服的日子。

  熟麻布所制的丧服稍显得破旧,她轻触其上粗糙的纹路,又不禁神伤。

  生老病死固然是人之必然,可身处其间,又岂能淡然。

  侍女阿喜看出她心情低落,于是道:“园子里梅花开得正好,老夫人这几日时常过去看,老老小小可是热闹呢。女郎近来始终不得闲,今日不如去看看?”

  成之染原本没多少赏花的意趣,只是一提起梅花,她冷不丁想到了萧群玉。那冰清玉洁仙子般的才女,竟愿意做她的军府长史,不得不令人欣喜。

  东府的梅花,去看看倒也无妨。

  她去得正是时候,花树下大大小小的孩童玩闹,隔着墙便听到欢声笑语。

  温老夫人与桓夫人并后宅一众仆妇,正坐在小轩中围炉煮茶。唯独三叔母宗纫秋寡居,为成誉服丧,素来不参与这些场合。

  温老夫人见到成之染,便招手让她坐到近前。众人都好奇御赐的宅邸是何模样,成之染描述了一番,侧首瞥见五郎追远正聚精会神地站在一旁,不知是何时过来的。

  他年方八岁,认真问成之染道:“阿姊何时带我去看看?我以后也会有好大宅子吗?”

  成之染笑道:“庐陵郡公的儿子,还担心将来没有宅子吗?”

  她这么一说,温老夫人倒笑了。成追远生母吴氏拉了他一把,嗔怪道:“小小年纪,竟想着这些有的没的。近日读了哪些书,给你阿姊说说?”

  成追远顿时苦了脸,眼神慌乱地瞟来瞟去,四下里寻找救星。

  桓夫人只生了二郎修远和四郎齐远两个儿子,成修远素来不学无术,她对他也没什么指望,于是对成齐远学业盯得格外紧。

  成齐远读书也争气用功,此时见五弟结结巴巴说不出什么,赶忙推推他肩膀,提醒道:“前几日先生教过一首诗,讲到了梅花,阿弟不是背出来了么?”

  “啊——我会的!”成追远恍然,看看他,又看了看成之染,终于在众人目光中开口,“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1)……”

  他一口气将这首《摽有梅》背完,满脸期待地望着成之染。

  这是《召南》中的一首诗,诗中女子眼见得梅子黄熟、韶华飞逝,仍无觅良人,不能不令人情急意迫。

  成之染怔然,一抹薄红浮上脸颊,失笑不语。

  成齐远无奈,对成追远道:“阿弟,我说的是《秦风》中那首《终南》(2)啊!”

  见成追远窘迫得小脸通红,成之染轻咳一声,为他开解道:“寒月花开,暮春黄熟,也大差不差。”

  温老夫人不通文字,原本并不清楚成追远背的什么诗,见众人情态各异,便追问起来。

  容楚楚略略懂得诗书,将这首诗解说一二,温老夫人明白过来,哈哈笑道:“我倒是觉得,五郎背得好啊!”

  她看了成之染一眼,道:“五郎知道他阿父挂念他阿姊的终身大事,这诗可应景!狸奴,你好好听了没有?”

  成之染不答,笑着为温老夫人奉上茶汤,试图蒙混过关。

  温老夫人不吃她这套,抓住这个话头便不肯放开,又絮絮叨叨地念叨起来,话里话外都催她找个好婆家。

  若换作往常,成之染早已不耐,可如今时过境迁,这些事她并不放在心上。她自己端了碗茶汤啜饮着,问温老夫人:“孙儿的婚事,祖母怎么比阿父还急?”

  温老夫人道:“我这是挂念你,老大不小了,还没个着落。看你祖母如今儿孙满堂,你不羡慕吗?”

  “孙儿自是羡慕的,”成之染笑道,“我并非不想成家,可先前跟阿父说的事,他没告诉祖母吗?”

  “什么事?”

  成之染将茶汤一饮而尽,道:“我如今家大业大,哪里有委身下嫁的道理?祖母留意些,找个人来入赘罢。将来若有个一儿半女的,也是我成氏的子孙。”

  温老夫人半晌才反应过来,啐道:“女儿家家的,怎么说这些!”

  “这有何不妥?”成之染微笑,“我身为太平侯,堂堂镇国将军,难道不配吗?”

  “这——”温老夫人说不出所以然。

  桓夫人替她开口道:“狸奴,你虽有官爵在身,可婚姻大事都求个门当户对,京中有哪家勋贵愿意委屈了自家门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2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9/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