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公主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担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45 MB   上传时间:2025-05-31 11:33:40

  这一路荷甲疾行,步骑队伍绵延不绝,只闻纷沓脚步声夹杂着战马嘶鸣。成肃神情比往日更加严肃,数日间不曾展颜,初夏的日光变得刺眼,照得沉闷的队伍愈加焦躁。

  成之染心中烦闷,恨不能单骑南归,早日到金陵才能安心。可八千精兵步行随后,即便是昼夜兼行,也比不得战马的脚力。

  大军行进数日,穿越广袤的旷野和密林,斥候来报,前方便到山阳县了。山阳为淮北重镇,越过山阳便是淮水。成肃的神色舒缓了许多,众将士也打起了精神,一鼓作气赶到山阳城外。

  山阳县令收到消息,早已等候在城下,箪食壶浆以待王师。成肃见天色已晚,而山阳小城,便号令诸军驻扎在城外休整。那县令神色拘谨,紧张到话都说不利索。

  成肃只觉得奇怪,起初也并未在意。县令将他一行将佐迎到城中,备好了晚宴要款待一番。成肃在县衙落座,大手一挥道:“不必了,只需些粗茶淡饭充饥。听闻如今海寇正猖獗,阁下坐镇淮上,可曾听闻金陵的消息?”

  那县令闻言变色,目光飘忽地支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成肃狐疑地瞥他一眼,心中不由得机警。

  成之染上前喝道:“金陵有什么事情,难道能瞒着成大将军吗?”

  县令被她冷不丁一吼,四十多岁的人居然红了眼眶,扭头便不肯看她。

  成之染始料未及,一时间不知所措,与成肃大眼瞪小眼,旋即指着县丞道:“他既然不肯,你来说!”

  那县丞局促不安,正左右为难,忽然听县令长叹一声道:“第下,诸位将军,下官岂敢隐瞒!”

  成之染催促:“你倒是说啊!”

  县令一开口,两行清泪便掉下来。

  “南康郡公,殉国了!”

  “哐当”一声,不知谁案上杯盏落地,然而此时却无人在意。

  成之染愕然失语。

  徐崇朝身形一颤,上前道:“你说什么?”

  县令虽不识得他,但见这年轻人神情惊惋,心中又是一恸,掩面道:“镇南将军、江州刺史江公,旬日前战死于豫章,江州已沦陷……”

  成肃赫然起身,厉声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官亦不知究竟,”县令擦了擦眼泪,道,“近日来多有江北百姓渡淮而来,县里仔细盘问才知道,南康郡公的死讯传到金陵,已引得人心惶惶。京中甚至有传言,说金陵难守,乘舆将北上。”

  徐崇朝一把推开他,摇头道:“不可能,一派胡言!南康郡公是何等人物,岂会死在一群流寇手中!”

  成之染劝道:“江州路远,战事又吃紧,其间说不定有什么讹传。一切需得回到金陵才知道。”

  她求助地望向成肃,希望对方能替她说两句。然而成肃皱紧着眉头一言不发,那神情让她心中一沉。

  诸将佐议论纷纷,大都还半信半疑,聒噪了半天,都盯着成肃拿主意。

  李临风看了成之染一眼,道:“多思无益,确是要先回金陵。”

  成肃深吸一口气,走到徐崇朝近前,拍拍他的肩膀道:“明日一早,我们便快马回京。”

  徐崇朝面色苍白,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抿紧了嘴唇一言不发。

  微风阵阵,穿堂而过,吹得烛火明灭不定。成肃将县中官吏挥退,与诸将佐围坐商议军情,直到月上中天才各自散去。

  春意阑珊,夜风也轻柔和缓,摇曳着树影婆娑。徐崇朝步出堂屋,背着众人迟疑而悲悯的目光沉默向前。仆役引他去往官舍,途径院中一株玉兰树下,徐崇朝静立良久,蓦然听身后有人道:“阿兄,回去罢。”

  明月皎皎,照见成之染一脸愁容。

  徐崇朝问道:“是义父让你过来的?”

  成之染闷声道:“阿父让我劝你好好歇息,明早还要赶路。若路上不耽搁,没几日便能到广陵。”

  徐崇朝低低应了一声,又陷入沉默之中,半晌缓缓道:“我已许久未见表兄了。”

  成之染细细一想,她甚或比徐崇朝更久。

  花开有时,聚散无常,人世之事,又岂能尽如人愿。

  ————

  次日临行前,成之染特意留心那玉兰,花枝春满,在日下闪闪发光。成肃留李临风统领八千步骑南归,只带了数十名心腹干将轻装上阵,纵马南行,一路快马加鞭,纵使在道旁歇息,气氛也沉重万分。

  成之染何曾如此疾驰过,她的战马不见疲态,人已颠簸得七荤八素,胃里翻江倒海,若不是见众人神色肃然,简直要吐在当场。

  一行人疾行数日,连夜间渡过淮水,又风餐露宿,衣不解带,不日便行至广陵。广陵城外江水浩荡,宛如天堑一般横断南北。江上船来船往,岸边也车马不息。成肃勒马逡巡良久,命人到岸上寻只渡船来。

  手下奉命遍寻了一圈,回来报:“船都停到苇荡里去了。那些个船家说天要起风了,不出船。”

  此时才正午,天色却昏昏沉沉。众人仰头见层云变换,知道船家所言不虚。江阔四十里,其间若赶上风吹浪打,稍有不慎一行人便要葬身鱼腹。

  成雍迟疑道:“要不再等等?”

  成肃摇了摇头,策马往江边而去。众人连忙跟在后头,一行数十人高头大马,在人群中煞是显眼,引得百姓纷纷注目。

  船家心知是笔大生意,可顾忌着风雨欲来,面色都有些犹疑。

  水面初平,岸边苇荡苍茫。成之染望着滔滔江水,隔岸京门城外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去岁更早些时候,他们便是经由京门北上伐齐的。

  掐指一算,她已有三年不曾到过京门了。

  有船家见他们在江边踟蹰,便上前问道:“南边仗打得厉害,诸位怎这时节往南?”

  成肃不搭言,众人也闭口不语。众船家七嘴八舌道:“水上这些个行船,都是往江北逃难的!”

  成之染看了他们一眼,道:“想来诸位的生意兴隆了许多。”

  “生意不生意倒在其次,仗打到江上,还有什么生意可做!”

  成之染问道:“海寇不是还远着?”

  众船家连连摇头:“不远了不远了!过路的人都说,快要到金陵了。”

  成之染不以为然,江州虽沦陷,还有豫州刺史李劝星守在西府姑孰城,一时半会儿绝不会到金陵,这船家怕是夸大其词。

  诸将佐中有人道:“要想到金陵,还得过西府那一关。”

  有船家啧了一声,感慨道:“除非是成大将军回来,否则怎么能让人安心啊!”

  众人都相视而笑,成肃也笑了一声,道:“诸位且放心,出不了什么岔子。”

  钟长统和善问道:“我们这些人急着渡江,船家出船不出?”

  为首那船家摆手:“先生且看这天色,立马要起大风了。再急着赶路,也不能不要命啊!”

  成肃让近卫常宁清点了银子,拿去劝说那船家。船家虽很是心动,犹豫了一番,仍旧摇头道:“不成,这天实在不靠谱。”

  成雍便劝成肃道:“渡江也不急在这一时,若当真有个三长两短,简直要冤死!”

  成肃长出一口气,望着波涛汹涌的江面,又皱紧了眉头。

  众人皆不敢出声,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江风猎猎,吹得成肃衣袂翻飞。

  “倘若天佑大魏,此行必当无恙。若其不然,终究一死。”

  此言一出,连船家都愣住了。常宁又添了些银子给他,船家一时间面色复杂:“这哪里是钱的事……”

  杜延寿忍不住道:“诸位不是盼着成大将军来?如今他意欲渡江,诸位却不肯相助——”

  人群中有人讶然失声,为首那船家瞪大了双眼:“客官莫要开玩笑,是哪个成大将军?”

  成雍望着成肃道:“自然是庐陵郡公,还能有哪个!”

  众船家议论纷纷,但见成肃默然独立,不怒自威,心中都惊疑不定。

  成之染喊道:“成大将军迟一日渡江,金陵便危急万分。大不了我等出重金将渡船买下,钱货两清,得失不论!”

  为首那船家一愣,羞恼道:“这是什么话!我等难道是贪生畏死之徒?既然成大将军在此,自没有推辞的道理!”

  说罢他招呼众船家出船,将渡船从船坞中拖出来,在江边摆列开来。

  众人连人带马塞满了数艘大船,长竿一撑,便飘荡离岸,向江心驶去。

  天阴欲雨,风紧浪急。江上来往船只多已靠岸,越往江心越不见行人踪迹。成之染扶着船舷,望着风云浩荡,水天合一,入目尽是烟波浩渺。江涛拍打着船底,飘摇更甚于马上。她从小在江边长大,更知道此间凶险,一时间心弦紧绷,面无血色。

  “狸奴,”徐崇朝掰开她紧扒船舷的手,示意她抬头看,“风满帆张,船行得更快。”

  成之染脸色发白,抓住他手腕便不松开,艰难道:“阿兄,若我掉下去,你可要救我。”

  徐崇朝一口应下,不知她为何如此畏水,道:“在岸上那会儿,是谁言之凿凿,说什么得失不论?”

  成之染咬唇不语,认命地跟着渡船随波逐流,宛如飘在水中央的枯叶落木般。

  船行至江心,江岸上一切声音早已隔绝,依稀的远树人家都消灭了轮廓。

  风渐渐停了。

  徐崇朝仰头望了望天色,道:“日头要出了。”

  掌舵的船家松了一口气:“成大将军吉人自有天相,实乃社稷之幸!”

  众人悬着的心落回肚里,一时间谈笑风生。成之染神色舒缓了许多,望着深不见底的江水,再抬头看时,远处的江岸正若隐若现。

  京门城,就在眼前了。

第128章 团聚

  成肃一行人登岸时正是迟暮,渡口一片空荡荡,全无昔日车马喧嚣的盛况。放眼望去,京门城屹立于江畔,在夕阳余晖中显得遥远而孤寂。城外人家如星罗棋布,炊烟袅袅,透露出几分生气。

  一行数十人打马直奔城下,守军远远看到了,高喊道:“来者何人?速速下马!”

  成肃勒马止步道:“车骑将军成肃在此,请崔青州一叙!”

  守军大惊,慌忙唤人进去禀报。不多时,城中一队人马分列而出,正中一名紫袍官员拍马上前,看清了成肃的脸,且惊且喜,即刻滚鞍下马,拱手道:“成公,您总算是回来了!”

  “一去经年,崔公别来无恙?”成肃下马与他寒暄起来。

  那人摇头道:“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啊!”

  想来这便是青州刺史崔甘泉了。兖州刺史李临风随成肃北伐,京门重地,便交由崔甘泉镇守。

  成之染见这官员面熟,方正的国字脸上愁云惨淡,神态也颇为拘谨。成肃与他站在一起,竟有些反客为主的意味。

  崔甘泉亲自将众人迎接入城,一路来到刺史府。刺史府亦即从前的庐陵郡公府,成之染望着门上金光灿灿的匾额,一时间五味杂陈。

  自乾宁三年离开京门,她已整整三年不曾回来了。

  府内草木依旧,陈设亦无变动。崔甘泉设宴在正堂款待众人,华灯初上时,席间已人语喧嚣。

  得知成肃已平齐,崔甘泉当即命属下到金陵送信。成肃不动声色道:“我在齐地耽搁了许多时日,令将士久战不归,明日便入京请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7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公主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