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应长安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龙楼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81 KB   上传时间:2025-05-27 11:34:02

  “这倒没有,邱主簿为那外室购置的宅院是独门独院,周围住户不多。那外室从不出门,县衙内这么多人,却无一人未见过其样貌。”

  “邱主簿对家事有所避讳,所以,我也不想窥视他的家人,对邱夫人和那外室并不熟悉。”

  姜宴清用指腹轻轻敲打信封的边沿,淡声问:“林家作何反应?”

  无奇思索片刻,说道:“林家此次未有丝毫阻拦。黄县尉带人到林府问询林玉泊,林家主亲自陪同,并将当日伺候的下人全部招来问话。”

  “方才来送信的也是林家主身边的大管事,他说明日便是鹿鸣宴,四海学子齐聚,林府无暇他顾,但如果官府需林府相助,定然不会推脱。林府与大人一样,惟愿永昌太平。”

  姜宴清闻言极浅的笑了一声:“林家的意思是,让官府注意分寸,不要因案子毁了鹿鸣宴。”

  他说完又看了眼木案上被白布盖着的头颅,眼神晦暗不明,沉声道:“沈缨,你随本官去。”

  沈缨怔了一瞬,旋即明白姜宴清说的是那外室处,连忙称是。

  说来也巧,邱少隐安置外室的宅院,就离先前查到的冯华那处旧宅院,只隔了两排屋舍。

  这一带本就人烟稀少。

  前几日还因荒宅死人一案惊动官府,这下又搬出去几户。

  此时分明是午后最热闹的时候,整个坊内却静的落针可闻。

  也不知是不是离凶肆太近,一进坊便有种古怪的阴凉。

  马车停在巷口,沈缨跟着姜宴清往那外室的住处走。

  巷口有几棵老松,因无人修剪打理,长的肆无忌惮,黑沉沉的盘踞在巷口。

  最深处的那户,门墙应该是年前刚翻修过的,有树木枝杈从院子里伸出来,枝头坠着一串串红果,大门上挂着铜锁。

  “去敲门。”

  大概是觉得男子不便贸然进入一个外室家中,姜宴清自下车后就同无奇走在后头。

  他面上淡淡的,看不出在想什么。

  沈缨指了指锁,疑惑地说:“上了锁。”

  姜宴清依旧看着那院子,说:“敲。”

  沈缨没有再问,依照吩咐上去敲门。

  她走近后听到院内有些动静,于是重重叩门。

  “哐哐哐”叩了几下。

  大门被震的咣当咣当响,可门内的人却迟迟不来开门。

  沈缨耐着性子又敲了大概十几下。

  “何事?”

  竟是旁侧的一户人家开了门,从里头走出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

  她手臂上挽着一个篮子,放着一些瓜果。

  但沈缨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一闪而过的寒光。

  那寒光就藏在一棵青菜之后,应是匕首一类的锐器。

  妇人相貌端正,衣着整洁,略瘦但并不羸弱,肤色偏黑,眼睛狭长,唇线很重,面相有些凶。

  她一直走到外室这宅子门口才停下,警惕地盯着他们问了一句。

  沈缨微微蹙眉,指了指身后的宅子:“邱主簿的妾室,是否住在此处?”

  那老妇闻言将沈缨上下打量了一遍。

  她神情戒备又冷漠,随后越过她的肩看向姜宴清,触及他的官服,眉头更紧。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是,找我家主子何事?”

  沈缨和那老妇身量相当,她走近了两步,警惕着篮子里的锐器。

  她和那老妇视线相对,沉声道:“这是姜县令,官差办案,开门。”

  那老妇动也没动,依旧严严实实地挡在门前,皱眉看着她:“姑娘若有事便去县衙寻邱大人,我家主子身子不适,近来从不出院,不便奉告。”

  沈缨不愿为难一个老妇人,但也不想和她在此起争执。

  于是便不作迂回,直入主题:“昨夜戌时,邱主簿接到你家主子的口信,连夜冒雨前来,却在途中遭人截杀,身首异处。这宅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疑凶。”

  “如今,县令大人亲自来查问,你却在此阻拦,是何用意?”

  “老奴不敢。”

  沈缨一直观察那老妇的神色。

  她听到邱少隐被杀的消息时眼神中快速闪一道晦暗不明的光,随即瞳孔微放,露出些许震惊。

  那仆妇垂了头:“昨夜小公子生病,邱大人过来陪着他睡着了才走,那时已经近丑时。大人走时还好好的,怎会……”

  按照查验头颅得出的结论,邱少隐确实死于子时至丑时之间。

  而这老妇说,邱少隐离开时是丑时,倒也对得上。

  但如果真是这样,那邱少隐离开此处没多久便被杀了。

  外室的宅子处在永昌城西北角。

  而邱家是在城西南,骑马行程大概半个时辰。

  各坊宵禁后大门紧闭,走大路必定会碰到看守坊门的士卒。

  可问询士卒后,并未有人看到邱少隐经过。

  那么,就只有一条路了……

  沈缨回头看向姜宴清,两人视线相对。

  她还未曾言语,姜宴清就对无奇吩咐道:“派人去芙蓉道查看。”

  芙蓉道并不是城内的官路,而是芙蓉巷自己雇工匠修的一条南北纵向的独道。

  路宽两丈,路长十里有余,几乎是条直路,只有一处弯道,是为了避让一处千余年的石碑林。

  只因那巨石与石碑上刻着圣儒、哲人的浩瀚经典、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墓志以及近朝书法大家的遗迹。

  有不少学子会来此拓印或是就地临写,为方便他们,县衙还出银建了一座小亭。

  芙蓉道两侧是杨树、梧桐、桂树等,低矮处有灌木丛,层次排布仿若士卒守卫。

  路基铺得讲究,分铺两层,土下有碎石,夯实后平整又坚固,渗水也很好。

  修路时两侧特意做了倾斜,若有积水就会流向两侧沟渠,所以,即便是连夜暴雨,道路上也没什么水坑。

  此道本来是芙蓉巷专供来往客人走的,但后来经常会有急着赶路的行人偷偷走这条路,芙蓉巷索性也就不再阻拦。

  单就这一点来看,芙蓉巷还是慷慨的,愿意为那些交困至极的人提供一些便利。

  三年前,宵禁时这条路已经彻底不再拦人了。

  所以,即便已经丑时,邱少隐也可以抄近道,经由芙蓉道回邱府,骑马最多只需两刻。

  无奇迅速离开。

  姜宴清走到近前,对那老妇说:“本官念及邱主簿颜面,未曾带衙役前来,你拦在此处,是想和主家一同到衙门受审么。”

  那老妇抓着门的手指紧了紧,随后往里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会儿将门打开。

第三十八章

  沈缨侧身让开,跟着姜宴清进入门内。

  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虽小但设计得极为精巧。

  路过一个花坛时,沈缨还看了一眼。

  花坛里面有十几种名贵花种,都伺候的很好,正值盛放之际。

  靠近厢房的地方挂着一条绳索,上面挂着一些衣物,材质皆是上等绸缎,样式和花纹也是长安洛阳那边最新样子,依据尺寸判断,应该就是那位小公子的。

  此外,院内种着两棵粗壮的桂树。

  树下摆着石案石凳,石案被刻成棋盘,上面还放着黑白棋子。

  棋子光滑圆润,是上好的玉石所制。

  棋盘上还摆着一副残局,像是有人刚刚对弈到了一半,而匆匆离开。

  旁侧有一竹架,上面晾晒着一些书籍。

  沈缨和姜宴清上前翻看了几本,竟是罕见的古籍抄本,抄本上有两处不同笔迹的批注。

  一个沉稳老练、一个稍显稚嫩、笔迹秀丽。

  老练者笔迹是邱主簿的,而那秀丽工整的应该就属于这里的小公子了。

  沈缨环顾一圈,看到东厢有间屋子。

  屋前种了些花草,有一棵海棠树。

  从半开的窗户望过去,能看到一排排书架,书案上铺着纸张书本,还有一尊香炉。

  书房门向外锁着。

  沈缨路过那屋子时停了下来,往近走了几步,从窗户向内看去。

  她先闻到一股熏香,是专门用来提神醒脑的香。

  她仔细嗅了嗅,闻到了细微冰灯草的味道,冰灯草有类似于莲花的香气,又有冰霜之气,十分特别,上品价格高昂。

  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作,墨迹才干,应是昨日所画,青绿山水长卷足足有四尺来长,横贯了整个墙面。

  沈缨仔细看了看那幅画,作画者画技不俗。

  她回身看向姜宴清,他也在观画,眼神中有赞赏之意。

  他说:“邱公子如今画技,本官亦不如。”

  沈缨想了一下,她记得这位外室的小公子才九岁,竟有这般画技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2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应长安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