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应长安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龙楼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81 KB   上传时间:2025-05-27 11:34:02

  于是叹息道:“莲伯,您就真的忍心将莲家基业赠与他人么?您就不怕我毁了那些东西么?”

  “您该知道,世变时迁,人心难测。纵是我自己都无法预料今后的事,又该如何承这诺言呢?”

  莲渊笑了一下,神情舒展,仿佛执念早已散去,而他已与山林水涧融为一体。

  他俯身将手上折的一篮子纸莲花放在坟前。

  “兀兀不修善,滕滕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1]

  “阿缨,无惧他人疑惑之眸,往有光的地方走就是了。总是执着辨个谁善谁恶,那便着相了。”

  “日后,开怀些吧。”

  说完,他便一撩衣袍坐在坟前,双手合十念诵经文。

  寂静的山林中传来低低的诵经声,沈缨也闭目听了一会儿才下了山。

  姜宴清将她送回老宅,她看着依旧熙熙攘攘的街景,一时感慨万分。

  她在鬼门关里滚了几遭,如今踏回阳间才发现,一个人真的是太渺小了,滚滚车轮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停留。

  曾经她以为棘手的林玉泽,高高在上的林致以及身份莫测的林默,眨眼间,都在这一场争锋中陨落。

  而数月前还群狼环伺、四面楚歌的姜宴清,如今已坐稳县令的位置,各大家族不敢小觑,百姓也渐渐拥护其官声。

  他一步步达成所求。

  而她,也在一次次死里逃生中,逐渐被他的智慧折服,心甘情愿的追随。

  而她亦是心甘情愿地,为他动心。

  她从马车中下来,正要走时,无奇将一个纸包递给她,并未多言便转身驾车离去。

  沈缨掀开一个角看了一眼,竟然是一盒子点心,都是云姑亲手做的。

  她拎着点心,望着那架马车,直到看不见为止。

  她走进了巷子,她家的宅子在巷子最西头。

  巷子很长很深,也很静。

  她走得慢,故而在巷子尽头看到了漫天霞光。

  火烧了云,云染了天,天拢着光。

  红霞漫天,像是天界的一场盛会,因太过热闹而被人间窥见了一点光景。

  她驻足看了半晌,忽然又想起了林默。

  他曾说自己出生时永昌便是此景。

  所以他被赋予使命,一出生就肩负起了振兴家族的责任。

  而她五岁起没了母亲,父亲染疾,兄长软弱,弟妹年幼无知。

  她没想过愿不愿、能不能,便自动的学会了撑起这个家。

  而她只担了一家几人的责任,便累得半死,扔了脸面抛却尊严。

  反正,她们本就生活在泥沼里,只要能活着,便是好事了。

  所以,她想象不到林默被寄予厚望,被精心培养,那样一个成王成相的人物最后坠入深潭时是何等不甘。

  心有不甘,却只能妥协,何其悲哀……

  与之相比,她竟是幸运的。

  像她这种人,还未学会感激的时候便先学会了恨。

  第一个恨的是老天,恨他不公不慈。

  而今看过生生死死,却是唏嘘老天对她竟是更好一些。

  让她结交挚友,受教恩师,遇见心悦之人。

  她穿过巷子,听到两侧房屋内传来的声音,闻着晚膳香味,心中的虚无杂念缓缓褪去,最后剩下的只有心境平和四个字。

  能磊磊落落立于天地之间,原来,已是世间最幸运之事。

  她走到家门前,原本以为面对的定然是冷冷清清的院落,却在推门那一刻听到小兰的笑声。

  还有父亲和大哥的说话声。

  沈缨站在门口,迟疑了片刻,抬手轻轻的将门推开一道缝。

  沈缨呆呆地站在门口,然后看到了端坐在树下喝茶的父亲,在忙碌着收拾院落的大哥和小弟沈信。

  她踏进门内,院子里的人向她看来。

  小兰跑来抱着她的腰,说道:“阿姐,我学会了做枣子糕,快来,我带你去吃。”

  沈缨走到父亲身前,正要询问。

  父亲抬手按在她头顶上,说:“洛阳的大夫给为父开了药方,说为父好生调养能活到一百岁。你大哥也和秦家姑娘定下了亲事,我们去秦家亲族一一拜访了,他们入冬完婚。”

  “你弟弟沈诚很得首领赏识,还做了个伍长。沈信的老师说他根基尚浅,需再等一年去参加科考。”

  沈信跟在大哥沈礼身后过来,他刚砍了柴火,还光着膀子。

  他面上淡淡的,但眼神却分外坚定。

  才短短数月,他也悄然长成了少年郎,声音变得低沉。

  他看着她说道:“老师带我去参加了一次雅集,待听到各位前辈交谈后,我才知道自己根基太过浅薄,我再学几年,阿姐不会嫌我拖累吧?”

  沈缨笑了一下,拍了拍他的肩,拿出绢帕替他擦汗,嘱咐道:“多吃多做多干活,我就不嫌你。”

  一家人哄声大笑。

  前几日的危机四伏,她不提,他们不说,大家心照不宣。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这就够了,不是么?

  父亲手掌微微发抖,将她揽在怀中拍了拍,说:“阿缨,家中人人安好,你也要平安。”

  “行吗?”

  沈缨咬唇咽下眼泪,点点头,说:“行。”

  晚膳丰富,大家围炉而坐,说话喝酒。

  树上落叶掉在石案上,众人齐齐望向天空。

  小兰拍了拍手说:“秋天了,我们能去买甜瓜了。秋天的甜瓜,最甜了。”

  与沈家的热闹不同,县衙的后衙依旧冷冷清清。

  沈缨不在,整个院子连个说话的声音都没。

  姜宴清看了一会儿书,这才拿起书案上封了国公府印漆的信封。

  老国公因陈年旧疾,如今已经不便于行,上书天子,奏请长子袭爵。

  这是族内大事,故而姜宴清亦是要回京的。

  而家中的意思,也是趁着这机会让满京师的人认识国公第九子。

  那位,传闻短短数月便将被大族掌控的永昌城实权收拢于掌中的青年才俊。

  姜宴清对于这种事一向兴致缺缺。

  去结识那些达官贵族,在众人之中游走奉承,他是最厌烦。

  但袭爵一事,意义非常,他必须得回。

  此次回京,云姑也跟着,她要回去替侄子张罗娶妻之事。

  他们拿了许多永昌的特产之物,有茶、糕点、药材还有布料,满满的拉了两车。

  国公府人丁兴旺,云姑早早便将这些东西打点妥当。

  这些东西带回京师,在亲眷手中转一圈,永昌的名声在京中也会有些名气的。

  这也是姜宴清的打算,或许这一趟,能为永昌引来一些商机。

  只是,这一行车队刚出城,便有各种谣言传了出来。

  ……

  两个月后。

  当沈缨出了一趟门,安顿了霍三身后事,从州府回来的时候,谣言已经四起。

  人们说姜县令很快就要高升了。

  沈缨并不相信这些,姜宴清说过会庇护永昌的。

  但整整两月过去,姜宴清和云姑都没有回来,也没有音讯传回。

  如今永昌天气已凉,人们添了厚衣袍,街面上也不如夏日时热闹。

  沈缨每日依旧早早来到县衙,照例先到姜宴清理事的院子看一眼。

  这日,屋内有人影,她心中一喜,快步跑了过去,却见杜鸾正坐在姜宴清的椅子上打着哈欠处理公务。

  他抬头看到沈缨,揉了揉眼,打趣道:“你那是什么脸色,比锅底还黑呢。”

  “我如今洗脱冤屈,清清白白,是咱们永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老爷,你可不能再对我不敬。 ”

  沈缨白了他一眼,正要往出走,杜鸾又说道:“怎么,以为是姜宴清回来了?”

  “嗬,国公府九公子如今可是长安红人,此时怕是正忙着结交权贵,还回这个小城做什么?”

  “而且,京中那些贵女一瞧见姜宴清那样貌、那气质,恨不得立刻嫁去国公府。保不准,这几日都定了亲。”

  “阿缨,何苦等一个不归人,我听说你家中替你说的亲事就不错……”

  注:[1]唐代慧能《临灭偈》

第九十章

  沈缨从看到杜鸾之后就没说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2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1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应长安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