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长安进了门,只见一面青绿山水的大屏风立在中央,转过屏风,就见屋子里坐着五位老者,高矮胖瘦,长相不一,但都穿着黑色长袍,头戴博山冠。
他只认得其中一位,就是坐在西侧的康夫子。
华英先生把他送到之后就转身出去了,没再停留。
“弟子宫长安,给各位夫子请安。”宫长安恭恭敬敬地向五位夫子行礼。
“不必拘束,”上首一位须发皆白的夫子道,“你先抽签吧!”
“又要抽签。”宫长安在心里嘀咕。
这次的签筒是玉做的,比之前那个小了许多。
他伸手掣了一支出来,上头标着三十三号。
“是三十三号试题。”先前那位夫子道。
宫长安心想,这题出得还真不简单,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的内容,可看着签筒里起码有四十支签,被选进来的有十八个人。
既不可能选中同样的试题,余下的题目那么多,想要透题也难。
随后他就看见五位夫子分别取出所带的钥匙,将一只大木箱上的五把锁子一一打开。
又从里面拿出编号为三十三的信封,那信封封得十分牢固,若想打开,必须将封皮毁了不可。
简言之,如果有人想提前打开,一定会留下痕迹。
几位夫子将信封检查过,确认完好无损,采用裁纸刀小心地打开,将里头的信纸取了出来。
宫长安看到上面写满了字,但不知是什么内容。
“宫长安,你且听好了。”一位颔下留着长髯的夫子接过信纸来念道,“设若你途经一地,本地有一桩悬案,多年未破。
一农户家的女儿失踪数年,未见踪迹,生死不明。
机缘巧合之下,一个乞丐告诉你,当年他曾亲眼看见一伙歹人害死了这姑娘,为了毁尸灭迹,便把这姑娘的尸身埋在当天下葬的一处墓穴棺椁中。
偏偏这墓穴的主人身份尊贵,竟是当地太守之母。如今请问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事?”
寥寥数语,的确是一道难题。
这可怜的姑娘含冤身死,恶人却逍遥法外。
如果埋在别的地方,只需将姑娘的尸骨挖出即可。以尸告官,自有官府出面彻查。
可那伙贼人偏偏将其埋进了太守母亲的棺木中。
换言之,想要这姑娘的尸骨重见天日,就要掘了太守的祖坟。
这岂是轻易能办到的?
何况除了乞丐的话别无凭证,既不能取信于人,也不排除乞丐说的是假话。
这样的难题别说是宫长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就是断过多少案子的官员,一时之间怕是也难想出办法来。
可是既然题已经出了,就必须要说出解决的方法才成。
“孩子,我们给你一刻钟的时间思考。”康夫子开口了,“若你实在答不出也没有什么。”
三径学宫的试题不是凡夫俗子出的,也不是出给凡夫俗子的。
答不上,再正常不过了。
第143章 第三轮
屋内静可听针。
宫长安低头思索了一盏茶的功夫,眼看那香已经燃去了大半。
“学生倒是想出个对策来,只是称不上高明,姑且试试。”宫长安抬起头来说道。
“你且说来听听。”长髯夫子道。
“学生打算先打听清楚太守的母亲生时的形容样貌,再找一些人散播消息,就说他们近来都梦见同一位老妇人向他们诉说自己的住处逼仄,不得转侧,苦不堪言。请他们转告自己的儿子,让他将自己的住处改换了。
人们问他的儿子是谁,她只说四个字——罔极镇抚。
渐渐地将这消息传遍全城,自然也就有人参透了谜底,罔极为太,镇守为抚。再加上这老太太的音容形貌,众人很快便得出结论:这是太守母亲的亡魂托梦给众人的。”
“等一下,你最初要找什么样的人来传播托梦之事呢?”圆脸夫子问。
“学生打算找两类人,一类是常在市井中走街串巷的商贩,他们平日里做生意,三教九流都打交道。
什么事情在他们口中传播是最快的,再者这样的人只需诱之以利就可达到目的。
还有一类人便是牢中关押的罪犯,告诉他们只需如此这般做了就可以得善因果报,这些人胆子大,又盼着早些出去。多半都会试一试的。
他们虽然被关在牢狱中,可其实是离太守很近的,那些管着他们的人自然就是传话的人。
再者说无论是那些小商贩还是这些有罪的人,也不用担心这么做了会有什么损失。毕竟咬住了说自己的确做了这样的梦,谁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好,那你把消息放出去之后呢?”康夫子问。
“自然就会传到太守的耳朵里。”宫长安说。
“那太守一定会疑惑,为什么他的母亲不直接托梦给自己呢?”康夫子问。
“学生也想好托词了,其实在太守发问之前,别人必然也有这样的疑问。”宫长安眨了眨眼睛说,“老太太在梦中说自己的儿子官身有印,她难以亲近,只能托梦给别人。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她的儿子就是太守。”
“就算这个疑问能被打消,如果太守还是不为所动,又当如何呢?”长髯夫子问。
“到了此时就算太守不为所动,那些害人的贼人必然也早就心虚了。”宫长安道,“当然前提是那乞丐没有说谎,的确有这么一回事。
那些人当初以为事情做得机密,不可能有人知道。可随着托梦之事传得沸沸扬扬,他们必然担惊受怕。
然而此时他们却不可能再去挖坟,毕竟当年太守之母刚刚下葬,他们算是浑水摸鱼。如今数年过去,一旦坟茔被坏,难免引人怀疑。
这些人有可能会逃亡他乡,但不管到哪里,都要去衙门里领路引才成,否则去到哪里都会被抓起来遣送还乡。
那我就可以提前放出消息,还是做托梦之说,就说打扰太守之母神魂不安之人意图逃往他乡,要紧加防范。如此就把这些人的后路给堵死了。
这些人只会更加胆怯,也不由得越发相信鬼神之说。”
“这些人就算信了鬼神之说,难道会去衙门里自首吗?依我看多半不可能。”康夫子摇头,“他们最多心里害怕,也就是了。”
“只要他们信了鬼神之说,心里感到害怕就够了。他们既不能逃往他乡,又不能挖坟。但也一定会到坟前去烧香忏悔,请求老太太的魂灵饶恕他们。
提前安排了人藏在附近,一旦有人去了,就把他摁住,扭送去衙门。
太守自然会进行审问,只要他们稍微露出些马脚,太守就一定会查下去。”
“话是这么说,万一被抓住的人极其狡猾,找别的借口搪塞过去又该如何呢?”圆脸夫子问。
“那还有乞丐,至少证明乞丐说的不是假话,可以由他出首。”宫长安说。
“可如果太守就是不信呢?毕竟只是乞丐的一面之词,难道就能让他挖了自己母亲的坟吗?”长髯夫子说。
其实问到这里,夫子显然有些故意刁难了,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有这样极端的情形存在。
就比如说那太守是个极其固执的人。
“如果还是不成的话,少不得再破费一些,请一台戏。”宫长安说,“不过这台戏只能在夜里唱,最好唱包公审案。”
“这话怎讲?”一位一直沉默的矮胖夫子问。
“搭台唱戏,自然观者如堵,不用愁没有看客。戏台上包公审案,被审之人忽然被女鬼附身,请求包青天为她洗脱冤屈。
而后便说出自己的身世来历,以及自己的尸骨埋于何处。
加上前头所造之势,众人立刻就明白失踪多年的女子早已被人害死,并且就埋尸于太守母亲的墓中。
这一下自然全城轰动,太守想要置若罔闻也不能够了。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他还是袖手旁观,传扬出去必然会有人讥笑他为官无能,为子不孝。
他一日不启坟,这些传言便一日不可能休止。就算他认为所谓的托梦和包公审案皆是子虚乌有,可只要这坟不打开,众人的疑虑便永远都在。
换句话说,只要这坟不开,既不能证明这坟里还有他人尸首,也不能证明没有这回事。众人除了猜疑,只剩猜疑。
传来传去,谣言满天飞,在他治下出了这样的事,到底于他官声有损,所以到了此时他已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了。”宫长安语气笃定,“况且闹到这地步,就算他不想打开,上面也一定会派人查问清楚。
他若是聪明就自己开了,还能获得个好名声。否则必然是里子面子都挂不住,只要他不是特别蠢,就能想明白其中的利害。”
他说完最后一句话,几位夫子没有再提问,而是互相看了看。
最后众人把目光都集中坐在正位上那位仙风道骨却始终一言未发的夫子身上。
“来人啊!领他到后面去吧。”那夫子丹凤眼微睁,轻轻看了宫长安一眼。
立刻就有一名弟子过来,牵起宫长安的手,带他到后面去了。
第144章 第四轮
宫长安到了后面,又见三间小小正房,比前头的小巧许多。
走进来一看,陈设清雅,桌子上已摆好了点心和茶水。
“你在这里等着吧!”带他来的人笑着说,“渴了饿了就自便。”
宫长安谢过了他,摸了摸肚子,还真是瘪了。
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条斯理地吃点心。
吃饱喝足之后又过了许久,也没见再有人进来,他便忍不住打起了哈欠,就蜷缩在椅子上打了个盹儿。
宫长安进来半个多时辰之后才又有人来,宫长安一看是那个叫叶广汉的人。
“只有你吗?怎么没见其他人呢?”宫长安问。
“那些落选的都从前头出去了,只有进入下轮比试的才到后头来。”叶广汉朝他笑了笑,“你不知道吗?”
“我没问,也没有人跟我说过了,还是没过。”宫长安挠了挠头。
“到底是小孩子,”叶广汉笑了,“不过你还真聪明。”
他坐下来也给自己倒了杯茶,吃了几块点心。
看旁边桌子上放着棋盘,便邀宫长安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