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她们叫进来问问,可瞧见你们家的那两位哥儿了没有?”钟夫人笑道,“你们家大太太还真是沉得住气。”
去瞧的人进来回道:“宫家的两位少爷都在榜上,大少爷考中了第二十三名,二少爷考了个第一百零九名。我们看的真儿真儿的,绝不会错。”
“哎呦!真是恭喜恭喜!”钟夫人拍手道,“这是双喜临门呐!这两位哥儿还这么年轻,就已经榜上有名,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多承夫人的吉言,这确实是大喜事。”温鸣谦也很高兴,“虽然知道了,我到底还要去亲眼看看,想必大嫂他们也去了。”
“去吧去吧!我也不虚留你了,只等后日你到我这边来,咱们一同去见公主。”钟夫人说道。
温鸣谦从钟家出来就到了放榜的地方,人头攒动,堵得水泄不通。
看了好半天才见韦氏等人姗姗来迟,竟都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
只有宫长安小泥鳅一样,从车上下来直接钻到人群里去了。
“大嫂,我在钟家就听说了,靖安和予安都考中了。”温鸣谦走上前说道,“你可听说没有?”
“在路上倒也听说了,可自己没亲眼看见,总是不能信的。”韦氏道,“要是真的可就谢天谢地了。”
没一会儿宫长安钻了出来:“大哥考了二十三名,二哥是一百零九名,我看了又看,绝对不会错的。”
虽然他这么说,但宫靖安兄弟二人到底挤进人群里亲自看了才作罢。
“佛祖保佑!祖宗显灵!”韦氏得到确切消息不禁双手合十,“快!快!回去告诉老太太,让她也高兴高兴。”
于是众人便都回到宫家,而此时府里的人也都正说着这事儿呢。
宫老夫人大喜过望,连喊着叫两个孙子赶快去祠堂上香。
又安排人到前面去准备迎接报喜的到来。
整个宫家上下顿时忙乱起来,却不失喜庆热闹。
温鸣谦见了场这场面也颇觉欣慰,宫老太爷临去世之前最期望的便是孙辈们都能够考取功名,振兴门楣。若是他老人家在天有灵,想必也会大感欣慰。
宫诩的脚伤好的差不多了,预备着过了中秋再去衙门。
听见外面闹嚷嚷的,知道是两个侄子高中了,他也十分高兴,向云英说道:“甚好,甚好,你快去取两瓶好酒来。等大哥回来,我要和他痛饮一番。”
“老爷可不要喝多了,脚伤还没全好呢。”云英提醒道,“少喝点儿吧。”
“我自己心里有数,不用你提醒,这样的喜事若是不喝酒怎么成呢?”宫诩也不知道为什么,近来颇馋酒。
“爹爹,爹爹!”宫宝安跑了进来,高高兴兴的说,“大哥哥和二哥哥都考中了!老太太说午饭要厨房做十八道菜呢!”
“你四哥呢?他没和你在一处吗?”宫诩看到宫宝安就想起了宫长安,“我要好好叮嘱叮嘱他一定要用心学问,将来也一样能够蟾宫折桂。”
宫诩说这话的时候信心满满,他觉得宫长安比这两个哥哥都要更加聪明,将来的成就也一定会在他们之上。
到时候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该是何等的荣耀!
“爹爹,宝儿也一定刻苦攻读。”宫宝安连忙表态,“为爹争光,为宫家争光。”
“嗯,”宫诩听了有些敷衍地答应,“你便是能中个举人也是好的,将来总能谋一个出路。”
“宝儿不要考举人,宝儿要考进士!”宫宝安虽然小,却也知道举人和进士的区别,他娘早就跟他说过了。
举人只能做候补,是不值钱的,将来就算是真的做了官,到官场上也没有人能瞧得起。
进士可就不一样了,不管到什么时候,名头都是响当当的。
“你哭什么?”宫诩没想到宫宝安居然哭了起来,十分委屈的样子。
“好了,好了,五少爷,你一定能考上进士的,快别哭了。”云英连忙上前哄他。
“老爷,五少爷有这份心,你应该多勉励他才是。”云英柔声向宫诩说道,“孩子还小,将来的前途谁能说的准呢?”
“云姨娘,我知道爹爹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我了。”宫宝安抽抽噎噎的说,“他们都说我没有了亲娘,就是没人要的野孩子了。”
“这话是谁说的?真是胡说八道!谁不管你了?”宫诩听了很生气,“再这么不知好歹,非打死你不可!”
第127章 长公主
玉真观在博望山上,长公主常年在此清修,道号妙玄。
这座山连同山上的这个道观,都是皇上御赐给长公主的,寻常人到不得。
所以这里并不像京城别的地方的道观寺庙,常常人来人往。
除了这山上常住的道姑之外,便也只有长公主下令要见的人才能来了。
温鸣谦和昌荣侯夫人从城里坐了马车出来,到了山下分坐两乘竹轿上山。
此时已是秋天,山路两旁有许多丹桂枫槭,颜色艳丽,香气清幽,更有山涧溪流,铮琮有声,一路上甚堪玩赏。
温鸣谦不由得在心里感叹,这长公主还真是个会享乐的人。
到了玉真观门前,二人从竹轿上下来,后面随行的丫鬟才赶上来,扶着她们两个走了进去。
远远就听见一阵悠扬的琴声。
钟夫人低声向温鸣谦道:“这是公主在弹琴,她弹琴的时候不喜欢人打扰,咱们就在外头等等吧!”
这时有道姑过来,拿了两个蒲团放在廊下,就请她们两个坐下。
足有两盏茶的工夫,里头的琴声才停下。
“二位夫人稍等,我这就进去向长公主禀报。”道姑说着走了进去。
没一会儿出来说道:“长公主请二位进去。”
温鸣谦便规规矩矩地跟在钟夫人身后,随着她走进长公主清修的静室。
世人都知长公主喜静,但也很难想象她身边常年只有一两个人伺候。
方才那个道姑便是自幼服侍她的宫女,公主来山上清修,她便也改做了道姑的打扮。
此外还有一个比她小上十几岁的丫鬟,虽然没做出家打扮,但穿戴也是极简极素。
长公主盘腿坐在蒲团上,身前放着一张古琴。
她身上是俗家打扮,姚黄宫装,月白披肩。头上的装饰不多,只一根碧玉簪,一只珊瑚梳篦,但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她早已过了四十岁,但面相上却丝毫也看不出。
有一双清凌凌的丹凤眼和翘挺的琼瑶鼻,透着皇家独有的尊贵与孤傲。
她所在的静室也和寻常清修的房舍不同,一器一物都极讲究,看去不觉奢华却又贵不可言。
温鸣谦随着钟夫人向长公主行礼请安。
“不必拘礼了,都坐吧。”长公主的声音也淡淡的,待看清温鸣谦的脸后,却也多了一丝探究的意味,“这位就是汝阳伯府的二夫人了?”
“是,臣妇温鸣谦,有幸得见长公主天颜。”温鸣谦恭顺地应道。
“抬起头来说话,在这个地方我不喜欢恪守规矩。”长公主道,“是钟夫人一再跟我说你不是个俗人,所以我才答应见你的。”
“多谢夫人美言,更多谢长公主赐见。”温鸣谦说着略略将脸抬了起来,但眼睛依旧不直视长公主。
“好一个美人儿啊!”长公主赞了一句,“你的丈夫是怎么舍得将你送回霜溪许多年呢?”
“男子爱后妇,这也是人之常情。”温鸣谦并没有刻意回避。
因为她当初回霜溪老家本就是件蹊跷事,长公主又不是傻子,就算不知道全部内情,可若只给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她是不可能信的。
而且也显得自己太过敷衍。
温鸣谦知道,越是地位高的人,越看重诚恳。
“是啊!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这男人们的确是喜新厌旧的常客,”长公主冷笑,“这么说你也算是个伤心人了。”
“不敢说伤心,大约是我命里的劫数吧!”温鸣谦轻叹一声,“在霜溪的那七年臣妇也是清修度日,可惜并不像您这样为求智慧与清净,我那不过是消磨时候,苦熬日月罢了。”
“你倒是个实诚人,”长公主一笑,“听钟夫人说你擅制香,今日可带来些没有?”
“带来了几样,”温鸣谦,“由臣妇的丫鬟拿着呢!”
随后让桑珥捧了匣子进来。
桑珥进来大大方方地行了礼,她的容貌过于出挑,想不被注意到也难。
“好个美貌的小丫头!”长公主只觉得眼前一亮,“你们主子奴才往那儿一站,简直就是画里的人物了。”
“长公主过奖,奴婢惶恐。”桑珥嘴上说着惶恐,却忍不住面露笑意,“公主娘娘好生尊贵高洁,犹如天上月,奴婢同您一比可就是泥地上的野花了。”
“你不但美貌,而且伶俐,实在不错。”长公主道,“你主子想必十分喜欢你,才会带着你来见我。”
“真没想到这丫头能投了您的缘,实则她调皮淘气得很。”温鸣谦道,“臣妇来的时候一再叮嘱她,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随即桑珥打开匣子,温鸣谦便将里头的面脂和香膏一一拿出来。
“果然不俗,”公主看了两样后便点头道,“就连如今的大内也做不出这样的东西来了。”
“这些都是臣妇做了许多次的了,只是这一瓶香膏是第一次做,不知长公主喜不喜欢?”温鸣谦说着拿过一只影青瓷瓶来,打开瓶塞,便有一股极清幽其绵远的香气飘逸出来。
“这味道……”长公主顿时愣了一下,“好出尘呐!”
“这个香膏的名字叫崖松著雪,取松针的清苦香气混合新雪的冷凝味道,俗世中的人多不爱闻。”温鸣谦道,“不过做起来却不容易,足足几十次才勉强成了。”
“我爱极了这香气,以后你便只做给我吧。”长公主将瓷瓶握在手里,“你还真是个妙人儿。”
“鸣谦啊,你这可是实打实的投了长公主的缘了。”钟夫人在一旁笑道,“再把你的玉渥膏给公主试一试,那东西用过的人没有能撂得下的。”
长公主虽然清修可并未全然斩断红尘,她依旧是个爱美的女人。
所以对温鸣谦所制的这些东西毫无抵抗力。
最后温鸣谦带的那些东西都留了下来,长公主还和她约定以后每半个月上山一次。
那崖松著雪香膏是必须要有的,其余的也有几样需要常进。
温鸣谦特意说这些东西制作不易,每次只能制出少许,为的就是能够常常来见长公主。
第128章 试提亲
从山上下来,温鸣谦和钟夫人同坐一辆马车。
“今天的事真是多亏了夫人,鸣谦永远记得您的恩惠。”温鸣谦大大方方地表示自己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