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反正离晚饭还有些时候。我出去和长安弟弟学学蹴鞠,这小家伙儿全挂子的本事,当真了不得。”宫予安说着又问温鸣谦,“婶娘,你是怎么把弟弟养得这样好的?聪明又机警,忠厚又仁爱,真叫人喜欢!”
“不止如此,还文武双全呢。”一直没说话的宫靖安笑着说,“我昨日碰见姜博士,他还说起四弟,当真是一等一的聪敏颍悟。”
“哎呦,姜夫子真是这么说的吗?他可一向是个严肃古板的人呐!”宫老夫人听了喜得不得了,“能得他一句夸赞,着实不容易。”
“我早说什么来着?”宫让笑了,“长安这孩子分明是吾家千里驹也!”
“大哥可别这么说,小孩子不知道轻重,夸他两句就当真了,容易骄纵。”宫诩急忙拦道。
“我看你也太小心了,小孩子该夸还是要夸的。”宫让说,“说实话,长安的聪明劲儿是随了他娘。若是像你,未必能这么聪明。”
宫诩被噎了一下,却并不生气,也顺着说道:“这倒也是有的,想他的两位舅舅都是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确实难得。”
温鸣谦听他提到自己的两个哥哥,也只是微微低着头笑了笑。
她两个哥哥自然是聪慧的,也早早考取了功名。只是脾气秉性都像极了她父亲,所以到如今都是在离京城甚远的穷乡僻壤做县令。
第101章 难如初
晚风宜人。
宫诩吃得半醉。
朱妈妈在前面打着灯笼,温鸣谦扶着桑珥的手,衣袂翩跹,恍若嫦娥与青女。
自己则由云英搀扶着走在最后。
“老爷慢着些,这石子路多少有些不好走。”云英温柔地说。
“不妨事,我没有醉。”宫诩是真的觉得自己没醉。
但他此刻的心情却颇有些飘飘然。
好似突然开了窍似的,觉察到温鸣谦的好。
与宋氏相比,温鸣谦不但容貌更美,品行端正,而且也更有才情。
回想自己和宋氏在一起这些年,她除了对自己小意温存之外,竟是处处的算计。
如今温鸣谦当家,不但给自己纳了美妾,在吃穿用度上更是让自己优渥舒适。
还有一点,之前不管自己觉得宋氏有多好,母亲那头是并不认可的。
对温鸣谦可就不一样了,老夫人不但看重温鸣谦,更看重温鸣谦所生的长安。
其他人家的内眷,虽然和宋氏也有交往,可只是面上和气,实则多多少少都带了几分轻视的意味。
连带着对自己也颇有微词,觉得自己宠妾灭妻。
如今温鸣谦回来,仿佛一切都名正言顺了。
宫诩不禁再一次意识到之前的自己错得离谱。
人总是这样,往往一念之差,便有了截然不同的心境。
之前他有多厌恶温鸣谦,如今就有多觉得她好。
况且男人这东西的本性便是首先考虑什么对自己有利,宫诩想通了这点,便觉得温鸣谦比宋氏好上千千倍万倍。
看着温鸣谦绰约的背影,他的心里越发热起来。
故意把脚步放慢了,说道:“今日晚饭吃得有些多,不可早歇。我记得泠月阁的水榭赏月是最好的,该到那里去看看,不能辜负了这样的好月色。”
桑珥听了,便小声向温鸣谦嘀咕道:“这蠢货是想占阿娘的便宜呢!真叫人恶心!”
温鸣谦便向云英说道:“那你就陪着老爷赏月吧!仔细着天黑,多叫上两个人服侍。”
宫诩心里其实想和温鸣谦一同赏月,可他到底是好面子的人,一时之间还拉不下脸来。
只得含混地说道:“人不要多,免得损了雅趣。”
“那也得老爷一切安顿好了再说,磕着碰着不是闹着玩儿的。”温鸣谦可不想平白无故再多出什么麻烦来。
但这话在宫诩听来却熨帖无比,只觉得温鸣谦是在关心自己。
温鸣谦回去之后便关了房门,洗漱休息。
叮嘱桑珥:“守好了门,别让宫诩进来。”
“阿娘放心吧!他敢进来我就打断他的狗腿。”桑珥呲了呲牙,像条护主的小狗。
而此时宫让夫妇还在宫老夫人房中。
“说起来我也是老糊涂了!”宫老夫人慨叹一声,“当初老太爷临终的时候一再叮嘱我,说二房的事只要交给老二媳妇就够了。
只是我那时竟不信,总觉得她的年纪轻,性子耿直,怕当不好家。
后来出了那件事,若是我当时能为她做主,也不至于闹到今天这地步。”
宫老夫人虽然上了年纪,可是并不糊涂。
她看得出宫诩明显对温鸣谦有了回暖之意,但温鸣谦柔顺中却带着疏离。
“老太太犯不上为这事儿发愁,他们毕竟是夫妻,今日不好,明日也会好的。只要二老爷拿出真心来,怎么就不能哄得弟妹回转呢?”韦氏柔声劝解。
“唉,事到如今也只好随缘吧!但愿不要再生出什么波折来了。我现在呀,只想让这个家平平安安,顺顺遂遂的,我死了也好有脸去见老太爷。”宫老夫人长叹一声。
“母亲多虑了,弟妹一向明事理,怎么会让家宅不安呢?”宫让也说。
“唉,也不知道他们前世里是什么缘分,到这一辈子竟会有这么多的曲折。算了,不去想了。我倒是想起来,靖安若是考中了也该说亲了,他今年刚好二十,过年就二十一了。
提前也该帮他物色物色,总不能到时候像抓鸭子一样,随便抓一个就算了。”
韦氏听了就笑:“老太太这么说,想必是有合意的人了。”
“我倒是瞧着昌荣侯府的四小姐不错,上一回随着他母亲和嫂嫂来,我就觉得那姑娘端庄知礼,模样也好。”宫老夫人说。
“这个……”韦氏是有些为难地看了丈夫一眼,“怕是人家看不中咱们吧。”
“怎么会呢?虽然他们是侯府,咱们是伯府,可咱们家靖安一表人才,孝顺又敦厚。在年纪相当的世家子弟中,怕是也挑不出几个比他更出挑的了。”
“老太太看自己的孙子自然是千好万好的。”宫让笑了,“可人家都说抬头嫁女儿,昌荣侯府的四小姐是他家唯一的嫡女。人家怎么不得精挑细选一番?”
“他们自然是要选的,一家有女百家求,难道我们家就不能去求了不成?”宫老夫人说,“老二媳妇和他们家走得颇近,我瞧着言语间他们家还似乎有些巴结她的意思,倒不知道是为何了。”宫老夫人说。
“那是因为弟妹擅长制脂粉面药,他家四小姐的脸就是弟妹给治好的。因此昌荣侯夫人很是感激,来往的自然也就多了些。”韦氏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那不是更好?有她能说得上话去,也算是近水楼台了。”宫老夫人一门心思要给自己的长孙寻个合适的亲事,“明日我就同她说,让她先探一探口风。”
“老太太也未免太着急了,咱们家这头儿还八字没一撇呢,总要有了功名才好说亲事。”韦氏道,“否则岂不是显得轻佻?”
“探探口风碍着什么事了?”宫老夫人不以为然,“不过是唠家常的时候略微提一提,不当事的。”
再说宫诩,对着冷月赏了半天,也觉得没情没趣的。
“老爷身子还没大好,不如回去休息吧。”云英在一旁说道。
宫诩抬头看了看温鸣谦的房间,竟然已经熄了灯。
只好说道:“那就回去吧!刚好还有月光照着路。”
又自作多情地想到,她必然是觉得我现在需要静养,才自己先睡了。
第102章 出岔子
入了伏,由于天气太热,学里也放了假。
宫长安每日在家里带着宫宝安一起淘气,惹得温鸣谦说他:“你不想着早些入太学,每日里光是淘气,这怎么行?”
宫长安笑嘻嘻道:“母亲放心,学业那头我不会耽误的。只是觉得宝安太可怜,我带着他玩儿一玩儿才能让他少伤心。”
“那也不能光是玩儿,况且如今天气热,他年纪还小,当心别让他中暑。”温鸣谦说。
“我知道,昨儿冯家不是来人,说今日要我到他家去么,”宫长安答道,“我估摸着义兄会留我在那儿多住些日子,我就不带着宝安去了。”
“不带他去也好,冯家小公爷脾气大,莫要惹出什么不愉快来。”温鸣谦觉得自己毕竟不是宫宝安的亲娘,随意让他去别人家,若惹出什么事来反倒不好。
别的不说,冯天柱的小娘是很记恨宋氏的,若真是因此迁怒宫宝安,还是不让他去的好。
“姑娘,你今日不出门去吗?”张妈走进来问,“昌荣侯夫人不是约了您一起游湖?”
“我记着呢,一会儿就出去。”温鸣谦说,“还得想法子让她把我引荐给长公主。”
“长公主性情怪癖,这些年能出入他府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张妈啧啧摇头,“想见一面还真是千难万难。”
“谁说不是呢!好在昌荣侯夫人长袖善舞,跟什么人都结交得来。”温鸣谦说,“但凡有一分指望,咱们也不能放弃。”
“如今的大齐总是以太师为尊,董家当真是显赫非凡呢!”张妈道,“这几天街上不都在说,皇上又赏赐给皇后的两位妹妹每人十万贯的脂粉钱。真是好大的恩赏!”
“董家的势力太大了,连皇上也不能不忌惮。毕竟董太师曾两立两废皇帝,比汉时的霍光有过之无不及。”温鸣谦取出一副红珊瑚的耳环来戴上。
镜子中的她眉眼清冷,哪怕有两边的红色衬着,也依旧如此。
“叫桑珥陪着姑娘去吧!”张妈说,“这妮子在家也不安分。”
“她随着我去也好,只是还得安排两个人跟着长安出去。”温鸣谦说。
“依着我带个小厮也就罢了。”宫长安连忙说,“冯家又不是没下人,带那么多做什么?”
“随你好了。”温鸣谦也没阻拦,“张妈年纪大了,天气又热,就不要再跟着折腾了。况且冯家他也是常来常往的,不比其他人家。”
都交代完了,温鸣谦方才出门去。
刚出了院门,就见马平安带着个婆子走了过来。
温鸣谦只好站住问他:“可是找我有事?”
马平安满脸堆着笑说:“是老爷打发了人给夫人送东西。”
跟着马平安的那婆子也讨好似地走上前来说:“是老爷在街上的时候,看到有卖菱粉糕的,就买了叫人送回来。说记得夫人爱吃这个,还是热的呢!”
温鸣谦看了一眼用新鲜荷叶包起来的菱粉糕,记得宫诩第一次给她买点心买的就是这个。
那时他们新婚燕尔,一同到春风桥上去赏花,桥头恰好有卖这个的。
原本温鸣谦的确很喜欢吃菱粉糕,她那早去了娘最拿手的点心就是这个。或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让温鸣谦对零菱粉糕格外钟情。
只是再喜欢的东西若是宫诩买的,她也没了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