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最高楼_分节阅读_第153节
小说作者:只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63 KB   上传时间:2025-05-20 12:10:40

  温鸣谦又思存了片刻说道:“奴婢倒是想到一个人,不知道合不合适。”

  皇后问她是谁。

  温鸣谦道:“云嫔娘娘可使得?奴婢常见她和端敏公主在一处,想必是能谈得来的。”

  皇后沉吟:“云嫔……她倒是与端敏关系不错。”

  温鸣谦进一步道:“奴婢也瞧出来了端敏公主性情专任,若不是与她投缘的人她是不肯听的。您若是把云嫔娘娘请过来当面说一说,想来她必然不会驳您的。

  奴婢笨想着,若是娘娘再许些好处,想必她也会更乐意为娘娘办事的。”

  皇后心里清楚,云嫔很怕自己,这么多年她一直深居简出,就是怕惹得自己不快。

  而端敏一回宫就把她领了出来,但端敏总会有回草原的时候,到时候她又得活的像只避猫鼠了。

  于是就说:“这主意还算可行,回头我跟她说说。”

  又感叹道:“唉,本宫如今也是身不由己,心有余力不足。人人都有烦难,最后又把烦难都堆到我的面前,由我去处置。又有谁是真心心疼我的呢?”

  “娘娘是天生的凤命,承担得自然多。”温鸣谦一面给皇后按摩一面说,“奴婢从旁瞧着都觉得您实在辛苦,想要为您分忧,只可惜才能有限。”

  “你已经很好了,自从你入宫为我减了不少烦恼。”皇后说,“先前本宫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能帮着出谋划策。可近几年老的老死的死,剩在身边的竟都只是些只有忠心没有能为的。”

  “身为奴才顶顶要紧的就是忠心,否则有能为又怎样?”温鸣谦说到这里欲言又止。

  皇后察觉到了:“你有什么话只管说吧!”

  温鸣谦道:“奴婢是想到了一件事,可又怕造次。”

  皇后说:“你也太小心了些,只管说就是。你也知道我如今一想事就头痛,你是替我分忧,便是说的不对,本宫也不会怪你的。”

  温鸣谦听了方才说道:“奴婢是想着楚王世子宫里那几个病死的宫人,他们生病最初是太医院的苏太医给瞧的。那时他不知轻重,说是中毒。如今他被关了起来,又定不好如何发落。倒不如叫他改口,免得以后再有什么事。”

  “这个苏青云实在有些不知轻重,依着本宫的意思,应该把他革职流放才是。”皇后并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娘娘说的没错,但奴婢想着若是饶恕了他这一回,他必然会感恩戴德,亦可以戴罪立功呢。”温鸣谦把声音放得稍低。

第276章 风波静

  皇后听到这里,不禁睁开了眼:“立功?你想让他立什么功?”

  “就算眼前无功可立,日后想必也用得着他。”温鸣谦说得含糊,“听闻苏太医精研儿科,过些日子楚王府的二公子入宫,不妨让他照料着。”

  皇后听到这里哪还有不明白的?楚王幼子入宫,是不得已之下做出的妥协。

  可皇后和董家人又怎么可能让他做储君?自然早早晚晚都要除去的。

  后宫之中从来都不乏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要紧的是在做事之前就得想好退路,尤其是要找好背锅的人。

  “但不知这苏青云肯不肯呢?”皇后犹疑,“他若是懂事,最初就不该说出来。”

  苏青云在一干太医中年纪算是轻的,平日里给皇后诊脉都轮不到他,因此皇后对他也并不熟悉。

  “他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四处托人求情,可是谁敢替他求呢?”温鸣谦道,“若说流放他也实在容易,别说流放了,便是惩治的再重些他又能怎样?

  只是过重了难免惹人议论,别的不说,前朝的朱辉他们就一定会抓着此事不放。就算把他流放了,也保不齐有人议论纷纷。倒不是娘娘原本打算的大事化小了。

  莫若将他看在眼皮子底下,若他堪用,倒比撂到宫外强。若有什么不好的话,便要他出面解释去,岂不更方便?”

  皇后伸手扶住额头,她现在的脑袋就像是无时无刻有人拿着锤子在不停敲击一般:“你说的也是,这件事情尽可能别再闹大,回头我让于禄去问问他。他若是真心悔改,那也就放了吧!”

  午膳之后,皇后命人把云嫔叫了来。

  云嫔身材高挑,身子瘦弱,走起路来就好像是风中的细柳枝一般。只是脸色过于苍白,整个人都病恹恹的。

  皇后一见她就不免想起沈芙来,心中不由得一阵翻腾,让她很不舒服。

  当初她和沈芙两个几乎是形影不离,在嫔妃中关系最为要好。

  皇后一开始也并没有把沈芙视为眼中钉,因为她温柔识礼,对自己又十分的谦恭和顺。

  但渐渐的皇后察觉到了危机,人人都夸沈芙好,皇上的心也明显倾向于她。

  最让皇后起杀心的是,竟有术士预言沈芙当为国母。

  皇后性情专横,怎能听得这般言语?再加上当时沈芙已怀有身孕,传言也因此更盛。

  那年秋天,沈芙逃出宫去,不久之后死于西疆。

  云嫔也从此称病,在这宫中犹如活死人一般。

  “给皇后娘娘请安,不知娘娘叫臣妾来有何吩咐?”云嫔上前请安。

  “起来吧,快坐下。”皇后难得对她和颜悦色。

  云嫔小心翼翼地坐下,但她整个人都紧绷着,似乎连大气也不敢喘。

  宫女端上茶来,又悄悄退下去了。

  “你这阵子怎么样?我瞧着倒是比前些日子要好些。”皇后慢条斯理地抚弄着袖口的金托玉石扣子问。

  “有劳皇后娘娘动问,臣妾这些日子的确好了许多。”云嫔忙答道。

  “玲珑每日里做些什么?她过了年也就十二岁了,真是快呀!就快长成大姑娘了,再过几年及笄也该议亲了。”皇后又提起了九公主。

  云嫔听神色立刻变得仓惶起来,要知道九公主之前的那几位公主亲事都是皇后给定的。

  她喜欢的便安排得好,不喜欢的,要么和亲,要么远嫁,都不是什么好归宿。

  “这孩子的性子有些软,臣妾真怕她远嫁会受欺负。再说臣妾常常七病八痛的,唯希望她能嫁在京城,好能常见。”云嫔鼓足了勇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的心情我懂,我也觉得玲珑不该远嫁,留在身边才好呢。”皇后一笑。

  云嫔听了不禁大感意外,却也十分高兴,说道:“多谢皇后娘娘垂怜。”

  皇后看着她,慢悠悠说道:“你若是真心谢我,不如帮本宫一个忙。”

  皇后如此倒没出云嫔的意料,她也知道皇后若不是让自己办事,哪会平白把好处给自己。

  于是便问道:“不知娘娘有什么事要吩咐臣妾?”

  皇后说:“想必宫里的事你也知道几分,端敏公主常和你在一处,你必然也听说了分野王这次进京原本是要给他女儿卓拉罕议亲的。不幸的是,桐儿和柏儿两个却闹成了这般样子。应柏伤了眼睛,自然是不能够当选的。

  桐儿虽说是闯了祸,却是无心之失。他虽然要迁出宫去,可也一样是赵王世子。一时的不顺遂并不打紧,莫要因此失了一桩好姻缘。”

  云嫔听了就说:“娘娘的意思是叫我去探探端敏公主的口风?”

  “正是,我知道你不是笨人,除了探口风,自当尽力促成此事。”皇后点头,“若此事能成,之前种种自是一笔勾销,本宫一定会待你和九公主好的。”

  “臣妾只能尽力,其余的不敢担保。”云嫔答道。

  数日后,尘埃落定。

  应桐和应柏都离了皇宫,定于年后迎楚王幼子应杉入宫。

  赵王也要在年后带着家眷离京,去塞北驻守。

  与分野王同行,既护送分野王等人离京,顺带履职。

  楚王也要离京去陇西,他驻守的地方和长留王驻守的云门距离极近。

  楚王和赵王两家各有所获,也各有所失,但事端终于算是平息下来了。

  最倒霉的要数寿山郡王柳家,之前牵扯出来的事情这次一并查办了,寿山郡王被削职夺爵,阖家流放。

  知道事情的人都明白,董家没能奈何得了楚王,便拿他的同党寿山郡王做法。

  但楚王此时也不想再因小失大,所以柳家出事,他竟然丝毫不肯相帮。

  临近年关,皇上的寿辰也快到了,宫里又是一派忙碌喜庆的场景。

  皇后的头痛缓解了许多,把给皇上筹办寿宴的事都交给了惠妃和静妃二人。

  苏青云也放出来了,正常在太医院行走。

  皇后不但没有惩治他,甚至还提拔了他。

  这自然是别有图谋的,苏青云清楚,皇后心里也清楚。

第277章 千秋宴

  冬月二十,皇上的千秋节。

  尽管之前宫里头闹得人心惶惶,可事情一旦翻了篇,就谁也不许再提起了。

  因此阖宫上下都仿佛把之前的不快彻底忘记,一派欢庆热闹。

  到了正日,宫中有品级的妃子和前朝的官员命妇都要出席。早起,送寿礼的就几乎要将宫门挤破了。

  长公主今日未出席,派了翠斟送了寿礼进宫。

  “陛下,长公主吩咐奴婢进宫来给您送寿礼。说天下都尽为陛下所有,什么奇珍异宝到您的面前也都司空见惯。

  便做了几样新巧的点心,请您尝一尝。用汤盒沃着,一刻不停地送进宫来,还是热的。”

  “姑姑不要紧吧?这些日子天气未免太冷,山上风大,更是一不小心就会着了凉。朕命太医出宫去侍疾,和你一同上山去。”皇上今日早朝散了,就来到皇后宫里。听翠斟说长公主病了,忙安排人去瞧病。

  “那就多谢陛下了,”翠斟说,“长公主如今只是咳嗽得厉害,见不得冷风,别的也都还好。”

  “姑姑不能亲自来可真是遗憾,我还早叫他们排了姑姑爱听的曲子呢。”皇后笑着说,“不如回头叫御厨也跟着上山,姑姑这些日子病着,想必胃口不佳。若是饮食能调理得可口,想来病也好得快。”

  皇后在皇上面前还是想极力表现出自己贤惠能干来的,实则她早知道长公主病了,只是到此时才显出关切来。

  “皇后想的周到。”皇上听了点头,“宫里厨子多,不差这一两个。翠斟想必知道姑姑平日里爱吃什么,瞧着哪个厨子擅长。”

  “多谢陛下和皇后娘娘费心,只是依奴婢瞧着竟不用。”翠斟姑姑笑了,“伺候长公主饮食的婆子很会调弄饭菜,因此殿下的胃口一直都不错。这点心也是他做的,陛下和皇后娘娘不妨尝尝。”

  伺候的宫人打开了食盒的盖子,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好精巧的面食,”皇后忍不住赞了一句,“和宫里的御厨不相上下了。”

  皇上和皇后都尝了一块点心,滋味不用说自然是好的。

  “原来姑姑身边的人居然有这么一手好厨艺,哪天也该接进宫来教教宫里的厨子们。”皇后笑着说。

  皇上吃了之后却沉默不语,甚至多少有些出神,但皇后并未在意。

  时辰到了,皇上和皇后须得到宴席上去,不消说,又是一顿参拜恭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7页  当前第1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3/2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最高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