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赫有礼地道谢,李审言则理都没理,走到窗边,紧盯着人离去的方向。
…………
杨翊远远看见清蕴身影,高兴地撇下画笔,到书房前抱住清蕴,埋进她腰腹,“姨母。”
他说:“想你。”
这样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在面前亲昵地撒娇,谁都会忍不住心软。
清蕴俯身想把他抱起来,却被躲过,杨翊道:“长大了,很重。”
才长大一岁而已,被他说得好像成了大孩子,清蕴失笑,“这点力气姨母还是有的。”
她拉着人往里走,“翊儿在画什么?”
杨翊示意一旁用作模仿的画册。
清蕴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李秉真年少时的画作,那会儿笔触尚显青涩,风格初现。
杨翊默默观察她脸色,察觉出姨母的怀念,忽然道:“这是舅舅的。”
清蕴点头。
杨翊走上前一步,摸她眼睛,“姨母想他。”
清蕴没否认,“我和他曾为夫妻,有感情,想他也是正常。”
她知道这些话他都能理解,没有因他年纪小就糊弄。
杨翊忽然闷闷道:“我和舅舅,很像。”
清蕴轻轻地“嗯?”了声。
杨翊问:“姨母喜欢我,是因为他?”
清蕴明白了小孩的心事,摇头,“你们不一样。”
或许起初有爱屋及乌的原因,但相处下来,杨翊自己就有很多值得疼爱之处。
而且,某种意义上,清蕴觉得这孩子和自己很像。
杨翊认真地盯着她,分辨出话语的真假,终于开心起来。他拉起清蕴的手抚摸自己的脸,难得说了长句,“没事,等我长大了,会更像,姨母可以喜欢。”
清蕴忍俊不禁,“姨母本就足够喜欢你了,还要怎么喜欢?”
杨翊不答,脸色微红地埋在她膝间。
他当然是希望姨母能够一直喜欢自己了。
这些出于孩童对喜爱之人的占有欲,清蕴不清楚,她接触的孩子不多,杨翊和文昭帝都很懂事。让她几乎要觉得天底下的小孩都是如此,无需操心。
慢慢悠悠地说了会儿二人间特有的亲近话,清蕴才从其他事,不着痕迹地引导到来意。
杨翊一听,直接流露抗拒,“我不要。”
清蕴讶异,“为何?”
杨翊:“做证了,杨睿被逼退位,是帮他,没好处。”
清蕴不动声色,“翊儿想要什么好处?”
她想过杨翊和齐国公这个外祖父不熟,可能会担心齐国公杀自己,没想到竟是这个原因。
杨翊睁着清澈的大眼睛,语气自然无比,“杀杨睿,让我当皇帝。”
第90章 学一声狗叫
天真无邪的面容、稚嫩的语气, 二者组合在一起,显得那句话尤为可怕。
清蕴内心一惊,打量杨翊神色。
是他的真实想法,还是受其他人教导?
他完全不觉得自己说出了什么惊人之语, 继续道:“他会扶持我, 上位吗?”
不会。清蕴心中道, 齐国公筹谋这些年, 如果仅仅因为杨翊是自己的外孙,就要把唾手可得的皇位拱手相让, 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也不会同意。
清蕴先问原因,“翊儿为什么想当皇帝?”
“皇帝厉害。”杨翊道,“可以命令所有人,什么都不怕。”
清蕴:“你觉得现在的陛下很厉害吗?”
杨翊摇头,露出嫌弃神情, “他没用, 什么都做不到。”
被一个不是自己亲生母亲的人把控,连喜欢的姨母也维护不了,杨翊打心眼里瞧不起他。
曾经他就不喜欢杨睿, 到现在也没改变想法,不可能兄友弟恭。
想了想,继续道:“父皇就可以。”
“可以什么?”
杨翊:“做所有事,不喜欢就杀。”
清蕴:“可所有人都不喜欢他。”
杨翊歪头, 他不明白, 当皇帝要那么多人喜欢干什么?只要外祖母和两个姨母站在他这边就可以了, 其他人他根本不在乎。
清蕴不知道, 他是受几度宫变而产生的这些想法,还是继承了杨家血脉, 天性如此。但杨翊年纪还小,尚可以教导。
她道:“正是因为你父皇太任性,罔顾百姓和普通人的性命,才会有那么多人不服、想要推翻他,不会真心拥护他。如果柳太后把持朝政时,没有做太多天怒人怨的事,你外祖父也不会在这么多人的支持下进京勤王。不是得到那个位置,就可以为所欲为的,行有所止、欲有所制,才能真正得到敬重。”
说着,捏了捏杨翊尚带婴儿肥的脸颊:“你和小伙伴玩将军游戏,若总是抢走所有木剑,大家还愿意同你玩吗?”
杨翊仰首,“当皇帝就是要拿最多的木剑。”
“但好将军会把木剑分给士兵呀。”清蕴轻声,“你父皇把木剑全折断了,所以最后连帮他捡断剑的人都没有。”
杨翊盯着她想了会儿,忽然道:“明白了。”
“嗯?”
杨翊道:“要有理由,才能杀人。”
清蕴沉默了,望着眼前的孩子,忽然觉得,有时候确实不得不承认血脉的力量。
他骨子里有同样的冷血。
杨翊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说完那句话,姨母就用复杂的眼神盯着自己。他还没来得及问出口,书房门就被推开了,李审言出现在门口,脸色冷得吓人,“你想杀谁?”
他几乎听完了后半部分的对话,当杨翊的话语一句句出现时,李审言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曾经建帝杨煦的身影。
暴虐、嗜杀、多疑、喜怒无常,杨煦如此,作为他的儿子,杨翊小小年纪竟也展现出了这一面。相较起来,龙椅上的文昭帝反而显得温厚老实了。
面对清蕴的杨翊一怔,回过头去。
不曾知晓杨翊容貌的李审言浑身一震,下意识看向清蕴。
她正半搂着这孩子,可以想象刚才两人交谈时多亲昵。
杨翊:“你是谁?”
又道:“谁让你,进来?”
他话语里有丝被冒犯的不悦,也是这时候,清蕴才意识到,原来在长辈亲人面前的杨翊,和在外人面前的杨翊完全不同。
五岁的他,已经很懂得权力要如何运用了。
李审言冷哼,“我是你爹。”
杨翊没有发怒,反而平静道:“擅自闯进来,外祖母会罚你。”
他根本没把李审言放进眼里,也不会在乎这个人说什么。
李审言是背着大长公主溜过来的,因为他想知道,为什么那些人会觉得陆清蕴对一个孩子有那么大的影响力,能把这种事全权交给她。
听到杨翊漠视人命的话时,他冷笑连连。但看到这孩子的脸时,又闪过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想,这世上真有转世投胎不成?
直到杨翊又说出这句话。
李审言走过去,站立在二人面前,直直地看他,再审视清蕴的反应。
发现姨母没出声斥责,杨翊抬头,“姨母,这是谁?”
清蕴:“你可以称一声二舅舅。”
杨翊立刻想了起来,这就是小姨母提过的那个人,外祖父和别人生的孩子。
他道:“我没有第二个舅舅。”
李审言扯了下唇,勾住杨翊后颈,单手把人拎了起来。
一大一小贴得极近,两双眼对视,李审言是冷冷打量,杨翊则是终于带了敌意。
空中蹬了两下腿,他很快意识到这动作的无力,抿唇道:“放开我——”
那点力度和眼神的威慑力在李审言面前等同于无,李审言依旧自顾自地扫过他每一寸。
清蕴终于开口,“放开他。”
李审言啧了声,把人往地上一放,杨翊立刻走到清蕴身边,勾住她手。
看杨翊顶着这样一张脸和清蕴亲近,李审言十分不悦,出言讽刺,“你还没断奶么?遇事就往人身后躲。”
杨翊:“我还没长大,不会和你,硬碰硬。”
李审言:“……”这小子,还挺精。
清蕴不用问,就知道李审言不知使了什么方法甩开大长公主,质问没意义,只道:“国公让我来劝静王殿下,李统领要从中作梗吗?”
李审言:“劝了这么多句,你觉得有用吗?”
他眼中带着一种隐隐的杀意,“这小子天生反骨,你就是他亲娘,他也不一定听。”
意识到这张脸是恰巧和李秉真生得像之后,李审言又想了很多。老头子打仗是把好手,遇到家事向来糊涂,静王顶着这样的脸走到他面前说要皇位,指不定老头子昏了头,真能答应他。
本来也就是没什么感情的所谓外甥,如果可以,李审言真想杀了这小子。
杨翊对危险的嗅觉也极为敏锐,又往清蕴身后躲了点。
清蕴知道今天劝不出什么结果了,出声道:“他们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