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折青欢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花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55 KB   上传时间:2025-04-27 16:16:59

  皇帝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沉声开口让她起身。

  晚青妤站起后,始终不敢抬眼望向龙颜,只是垂着头,静默不语,静待皇上示下。

  皇上走到她身前,细细打量着她,问道:“你可是前太保大人之女,晚青妤?”

  皇上嗓音深沉,带着威严。

  晚青妤福身回道:“回皇上,正是臣妾。”

  皇上又问:“你今年多大?生辰又是何时?”

  皇上这般寻问,晚青妤心中已是了然皇上叫她来的目的。她有些紧张地如实回道:“回皇上,臣妾今年十九岁,生辰乃八月二十五日。”

  “十九岁……”皇上低声喃喃了一句,见她一直垂首,微蹙眉头,道:“抬起头来。”

  晚青妤依言抬头,看清了皇上的面容,这是她第一次面见皇上,皇上看起来约莫四五十岁年纪,与萧亲王年岁相仿,身材高大,气势非凡,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不可侵犯的龙威。他的眉眼如同萧家众人一般,都有着独特的美,看人时眼神专注而深邃。

  晚青妤不禁想起萧秋折与小皇子的眼神,好像与皇上皆有几分相似。

  皇上仔细打量她一番,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朕听闻,有人称你并非晚家之女,更有人说,你是皇贵妃的女儿。”

  他说是皇贵妃的女儿,而并非说是他的女儿,且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神情亦有几分不可思议,显然对此事亦抱有疑虑。

  晚青妤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思忖了片刻才道:“回皇上,臣妾不知这些消息是从何处传出,至于其中真相,臣妾亦不甚了了。但臣妾自幼生于晚家,长于晚家,性情脾性,皆承自父母。晚家父母,于臣妾而言,乃是至亲。若真如外界所言,臣妾有幸为皇贵妃之女,那自是臣妾前世修来的福分。只是,若无确凿证据,臣妾也不敢妄自揣测,以免有污圣听。”

  她说着,再次福身行礼,态度恭谨而不失尊严,言辞之间,既有对皇上的敬畏,又有对自己身世的坦然与坚持。

  皇上自她的话语间隐约捕捉到一丝抗拒,似乎她对自己可能是皇室身份并不热衷,更无意认亲。

  而今皇贵妃早逝,宫中佳丽众多,皇上对皇贵妃的容貌记忆已是模糊,尽管晚青妤身上流露出的某种气质令他感到似曾相识,却又夹杂着陌生之感。

  他沉吟片刻道:“你所言极是,无凭无据,确不宜轻率定论。你在晚家多年,情谊深厚,不愿接受自是理所当然。但倘若某日真相大白,你寻得至亲,也当体恤他们多年寻女的苦楚与期盼。”

  皇上此言,疏离而客气,全然未将晚青妤视作骨肉至亲,一口一个“他们”,一口一个“皇贵妃”,立场分明,显然对此事持谨慎态度。毕竟,身为九五之尊,子嗣之事关乎社稷,突现不明身份之人,怎能不令他心生戒备。

  晚青妤闻言再次恭谨行礼,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回应。她实则无意承认这份突如其来的皇室血脉,更无意探寻证据,去揭开那层可能带来无尽纷扰的认亲之门。

  殿内一时静默。

  片刻后,皇上突然话锋一转,问道:“朕听闻你与付家大公子付钰书,似有些瓜葛。更有甚者,言你曾被其掳出城外,此事可真?你且与朕细细说说,你二人究竟是何关系?如今付钰书下落何在?”

  皇上对付家极为重视,一个影响着整个国家文学命脉的家族,其一举一动自在皇家监视之下,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而付钰书挟持之事,皇上早已耳闻。

  付家之事非同小可,晚青妤心中略一踌躇,面上却极力保持着镇定,回禀道:“回皇上,臣妾之父与付钰书之父,乃是多年挚交,且付家府邸与我外祖之家相邻而居,两家情谊深厚,往来频繁。想必皇上对于臣妾家族昔日所遭之变故,已有所闻。两年前,因一批书籍之事,臣妾之父与兄长不幸罹难于付家之手,直至近日,方真相方大白。臣妾恳请皇上,能为臣妾之父兄昭雪,还其公道。”

  “至于付钰书那日挟持臣妾之举,想来亦与此事脱不开干系。所幸天不绝人,臣妾终得脱困。至于他眼下身在何方,臣妾着实不知。”

  晚青妤不愿在天子面前,提及自己与付钰书往昔的情愫,深知那些过往于当下无益,反添波澜。

  她身为萧秋折之妻,自是不愿横生枝节,更不愿旁人对她的情事指指点点。

  皇上是否全然信她所言,她无从揣测,可随后,皇上却问及她与萧秋折的婚姻之事:“朕曾闻,你与萧秋折结缘,实乃当年晚大人遭逢变故,亲王府为表帮扶之意,方有此联姻之举。”

  皇上此言深有言外之意,晚青妤指尖轻轻摩挲着衣袖,生怕话题牵扯至那不可言说的家族

  与朝堂纠葛之中。毕竟,联姻之事,虽为权贵间常见的手段,用以巩固权势,稳固地位,但在天子面前提及,无异于触碰了龙鳞,关乎社稷安稳,绝非儿戏。

  她思忖着道:“回皇上,臣妾与萧秋折自成婚以来,情深意笃,相处甚谐。至于外界所传,以利益为媒的联姻之说,不过是无稽之谈,望皇上勿要轻信。臣妾以为,夫妻之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人之言,难以窥其全貌。”

  她话音落下,殿内安静了会。

  皇上沉默着不知在思索什么,目光审视着她,道:“萧秋折乃我皇家血脉,朕对他亦是颇为看重。只是,朕心中有一事颇为忧虑,倘若你确是皇贵妃之女,那么你也流淌着皇家之血,与萧秋折便是骨肉血亲,同族兄妹。自古以来,未有同族血亲,结为连理之例,此乃有违伦理纲常,定遭世人唾嫌。昔日你二人结缘,皆因真相未明,朕亦不会因此怪罪。可是,此事关乎皇家声誉,一旦传扬出去,难免招致非议。”

  “至于你是否为皇贵妃之女的身份,尚待查证。而滴血验亲,虽为确认血脉之法,却非同儿戏。朕不愿因一时之念,便轻易行此验亲之举。而今,皇贵妃已逝,小皇子尚且年幼,其身躯珍贵,不可轻易损伤。所以,此事究竟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朕定会查个清楚。”

  言及此处,皇上定睛瞧了眼她的神色,又道:“你也明白,若你与萧秋折确有血缘之亲,自是不可结为秦晋之好,日后定要分道扬镳。所以,在真相大白之前,你需知晓如何行事,方能保全皇家颜面,不致事态失控。”

  皇上的忧虑,亦是常理之中。她与萧秋折既已成婚,无论好坏,哪怕他们已行夫妻之实,亦无大碍,唯恐的是,他怀上萧秋折的孩子,那么事情可就麻烦大了。

  “朕的意思你可懂?”皇上问她。

  她自然懂,皇上是在警告她在真相未明前,她与萧秋折莫要再有亲密之举。

  她颔首回道:“臣妾明白,皇上所言极是,此事确需查明,臣妾亦知日后该如何行事。”

  其实晚青妤心中也明白,若皇上真想认女,纵有万般规矩,那份为人父的激动亦难以掩饰,即便是即刻割指滴血,也要尽快验亲。

  然听皇上的意思,他似乎并不愿承认有此一女,或许因她与萧秋折夫妻之份,心中有所芥蒂,宁愿不认,也不愿惹来麻烦,更不愿皇家名誉受损。毕竟,一旦滴血验亲之事稍有泄露,整个京城必将沸沸扬扬,到那时,即便皇上不愿认亲,亦无济于事。

  经此一番对话,皇上亦觉晚青妤是个明理之人,遂道:“朕信你自有分寸,你且回去,余下之事,交由朕来查,待查明真相,朕自会告知于你。”

  晚青妤跪地行礼,而后退出了大殿。

  她出了殿门,便见萧秋折焦急地迎了上来,他伸手想要牵她的手,她念及皇上刚警告于她,又是在皇宫里,便把手躲开了,没让他牵。

  萧秋折的手在半空僵了一瞬,皱起了眉,而后未言一语,只带着她离开了皇宫。

  到了宫外,二人上了回府的马车,萧秋折这才问道:“皇上今日与你谈了些什么?可是关乎你的身世之事?”

  他在外等候,手心皆是冷汗。

  晚青妤忧心忡忡,低声回道:“确是如此。只是皇上眼下尚不确定,需再查证,亦不愿贸然滴血认亲。”

  她顿了顿,眸色微黯:“天子之躯,自然不能轻动血脉,这一点,我能明白。”

  她抬眸望向萧秋折,又道:“另有一事,你方归京或许尚未知晓。陆临已查出杀害我父兄的真凶,正是付家之人。当年有批书籍出了问题,付家欲暗中售卖,却被我父亲拦下。他们便起了杀心,要灭口以绝后患。此事陆临已呈报皇上,朝中诸位大人亦为之震怒。如今付家已成众矢之的,皇上虽有意惩处,却仍在权衡。”

  晚青妤说到此处,话音渐止。

  萧秋折凝眸看她,沉声问道:“皇上,可曾提及我们的婚事?”

  萧秋折担心的事晚青妤并未明确说。

  晚青妤指尖微蜷,默了片刻道:“我的身份尚未查明,皇上的意思是,在查清我的身世之前,要我们夫妻行事慎重。只是有一事我不明,你从边关返京的消息,他定然知晓,却只字未提,不知是何意思。”

  她说完,萧秋折却只听得那句“夫妻行事慎重”,霎时拢了眉头,心中甚是不悦。

  皇上这话分明是要他们断了夫妻之实。

  他在心中冷笑,伸手想牵晚青妤的手,她的一双手却在袖子里缩着,见他伸出手来也未迎他。

  他蜷了蜷手指,收回手,没做声。

  马车里安静下来,到了亲王府萧秋折这才开口问她:“饿不饿?要不要吃东西?”

  晚青妤回道:“饿了,我们先去用饭。”

  两个人默默无言到了厨房,安排厨子做了一些饭菜。

  期间二人在院中的树旁坐下。五月的晚风很舒服,月色也很漂亮,月光投在树上,地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影子。

  两个人并排而坐的影子也被拉的很长很长。

  他好像生气了,从回来的路上就生气了。

  晚青妤心里也很难受,见他一直不做声,轻声问他:“你打算何时向皇上复命?此番皇上遣你至边关,其心昭然,而你安然归来,想必令他大为震惊。只是,他今日却未向我提及此事。而今你独自先归,大军在后,我总有些放心不下。”

  萧秋折打胜仗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他提前返回,未与大军同行,确是让人心生忧虑,毕竟皇家把他遣到边关是为了让他送死。她生怕这中间再生变故,世事无常,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萧秋折手中轻捻着一片绿叶,垂着头,沉声道:“此事我已有周详计划,对于皇家的动向,我亦心中有数,你大可放心。料想明日,大军便能抵达京城,届时我会与他们会合,进宫复命。至于皇上那边,他之所以未曾向你过多询问,皆因这关乎朝局,他自不便多言。而他提及你我之情,也不过试探罢了。”

  “晚青妤,在皇上眼中,我本是该死之人,所以皇上对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别有用意。他让你我夫妻行事谨慎,你需仔细斟酌,是愿屈从于他的威胁,还是坚守本心。”

  她好像又开始退缩了。

  一个时辰之前,他刚刚将满腹衷肠尽诉于她,而

  她终是敞开心扉,接纳了他,可转眼间,连手都不让他牵了。

  他们的感情,好像并非他想象的那样牢固,皇上只需一语,就能在他们之间横亘起一条难以跨越的河流。只要他们稍有不慎,多迈进一步,便可能坠入深渊。

  多么可笑。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与外界的重重阻力抗争,无论是亲情的疏离、权势的压迫,还是尊严的挑战,他都未曾退缩。

  而今,他所面对的,是爱情的考验。

  那些企图将他们拆散、扼杀他们爱情的,让他倍感心力交瘁。

  爱情的艰难,甚至超越了他以往所面对的一切困境。

  他很烦躁。

  但他也深知,她惊恐交加,担忧不已。站在她的立场,她的心境或许比他更为复杂,更为纠结。

  他不怪她,但他很生气。

  晚青妤琢磨着他最后这句话,未有言语。

  安静下来,二人之间的气氛突然变得沉重起来,这份变化,显然是源于晚青妤对这份感情的动摇与退缩。

  她顾虑太多。

  不久后,饭已做好,二人到膳厅用饭。

  这次,萧秋折没有如往常那般为她细心地卷起衣袖,也未曾在她净手后贴心的帮她擦手,只是自个儿默默净了手走到饭桌前坐下。

  晚青妤在他身旁落座,看了看他的脸色,他好像还在生气。

  萧秋折拿起筷子开始用饭,也没有像以往那样为她夹菜添汤,更未吐露半句言语。

  晚青妤知道他心情不佳,可自己心里,也恐慌,也矛盾。

  这顿饭,两个人都吃得很快,匆匆用完饭,离开膳厅,直接回了卧房。

  到了卧房,晚青妤在桌前坐了一会,觉得有些疲乏,瞥了瞥屋中那两张床铺,又望向正坐在书桌前,心不在焉地翻阅着书卷的萧秋折。

  她心中一阵踌躇,开口道:“今晚,不如,你睡大床,我睡小床吧。”

  她知晓自己终究在权势与道德面前退缩了。

  烛光下,他坐在那里,眉头紧皱着,书中的字他是一个也没有看进去。

  他心中怒意难平,他不知自己究竟在气些什么,或许是对她感情的不坚定感到愤怒,又或许是因为她如此轻易地便被外界所威胁而感到失望。

  他知道他不该生她的气,可他就是生气,气的胸口堵的生疼。

  晚青妤见他不说话,垂下头来。

  过了好一会,萧秋折瞧着她消瘦的身影,又满是心疼地道:“关于你身份之事,我一直在暗中调查。我已查到一些线索,显示你确实是从京城中被秘密带出的,但至于你是否为皇上之女,尚未得到确凿的证据。”

  “不过,你放心,此事我定会追查到底,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皇上不愿与你滴血验亲,我自会设法让小皇子与你滴血验亲,既然此事在你心中难以释怀,那我便替你解决这个难题。”

  她忧虑的不就是这个。

  只要此事解决不了,他们二人的心便难以安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折青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