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入慕之宾_分节阅读_第220节
小说作者:海青拿天鹅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65 KB   上传时间:2024-03-21 15:40:32

  “这是个小人。”她说,“娘子切莫信了他才是。”

  我看着徐鼎的背影,片刻,道:“知道了。”

  ——

  大军虽然都有马匹,但在这冰天雪地中行军,毕竟艰难许多。数日之后,风雪已经变得很大,而我们也终于见到了石虎城的影子。

  天地皆是白茫茫的一片,须得在风雪小一些的时候,才能看清远处的山。

  城内已经得了信,派人前来迎接。

  看到来人之时,众人一片欢腾。

  一直闭目养神的景璘,此时也睁开了眼睛。来人跪在车前,报上了石虎城守将景毓的名字,景璘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温言几句,让他们带路。

  我诧异地问景璘:“景毓?若我不曾记错,这是定阳王家的?”

  “正是。”景璘道,“石虎城意味非凡,只有派个宗室去,才会让两边都满意。”

  我了然。

  东西两个朝廷,在任何事上都会有一番明争暗斗。石虎城也不例外。

  它既然回来,那么就要派人去驻守。按理说,边关戍卫的兵权都在子烨手上,他派人去,无可厚非。但这和谈,是景璘亲自主持的,石虎城名义上也是他要回来的,这理论起来,就有了说头。

  如今看来,子烨是做了让步,至少让京城也参与了决定人选之事。

  定阳王是穆皇帝的儿子,子烨的兄长,先帝的弟弟。不怎么受宠,颇为闲散。不过他的次子景毓却有点能耐,比定阳王世子还出名些。

  此人通兵书,能骑马使枪。当年子烨平叛的时候,他曾领兵效力。虽然没有景珑那样大的功劳,但也算得宗室之中的翘楚。

  后来,景毓就一直留在了京中,担任些戍卫之职。

  无论出身还是经历,此人都确实能被双方接受。

  我看着景璘,道:“这冰天雪地的,石虎城里的人怎知陛下要来?莫不是早就打了招呼?”

  景璘苍白的脸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

  “兵家出征,庙算时就要定下上中下三策。”景璘道,“朕身为皇帝,自当运筹帷幄,决策千里之外。石虎城乃中原之地,除了平朔城,数它最是抵近北戎,自当将此路考虑在内。”

  他那统御天下的瘾头上来时,总是格外精神。

  我见他心情好,将食物拿过来,道:“此言甚是,来吃些东西。”

  景璘看到那些饼和肉干就露出嫌恶之色:“日日吃这些,坐牢也不过如此,不吃。”

  这些日子,他除了每日强打精神在外头骑一会马给众人看,其余时候,都待在马车里,心安理得地受我伺候。他还恢复了那挑三拣四的性子,嫌弃杜婈做的饼难吃以及戎人的肉干太咸,好说歹说,才愿意吃几口。仿佛一个闺阁里的娇弱千金。

  我说:“莫忘了你稍后要进城,一众人等都要来面圣,你不吃东西没有气力,难道要在他们面前病恹恹的?”

  景璘目光一动,随即坐了起来。

  才吃几口,外头传来传报。

  “陛下!石虎城守将景毓并赵王出城迎接御驾!”

第三百二十五章 诏谕(上)

  听到赵王的名字,我和景璘都定住。

  我看向景璘,只见他的面色沉下,支撑地坐了起来。

  “赵王也在?”他向外头问道。

  内侍张济答道:“正是。”

  景璘沉吟,答应一声。

  赵王会出现在石虎城,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我看着景璘:“赵王怎会现身此处?莫不是他也领了戍守之职?”

  景璘摇头:“他是宗正寺卿,怎会领什么戍守之职。”

  片刻,他忽而看向我,“你知道赵王一些事,是么?”

  我愣了愣。

  关于赵王,我一直没有与景璘深谈过。

  赵王颇有威望,是景璘那边的重臣,也一向被景璘视为可倚仗的人。没有那确凿的人证物证,景璘不会信服。

  更要紧的事,赵王在京城的根基,比在洛阳深厚得多。景璘如果得知那些事,就算不信,也会着手去查证一番。一不小心被赵王察觉,打草惊蛇,后果难料。

  可惜董裕死了之后,此事没有了下文。

  所幸的是,秦叔往各地查找赵王造反的证据已经颇有眉目。扳倒赵王是他毕生夙愿,无论我是否离开,他都会将此事完成。到时机成熟之时,我会给景璘去信,将一切告知于他。赵王牵扯到了先帝北伐被俘之事,就算景璘对子烨深恶痛绝,或者有别的计较,也不会因此而放过赵王。

  不过这些心思,显然已经毫无用处。

  出乎我的意料,景璘并非一无所知。

  “陛下说的是哪些事?”我问。

  “赵王与北戎的牵扯。”景璘道,“他向来不安分,据朕所知,他在各地颇有笼络,在朕眼皮子底下做了不少事。”

  这教我当真诧异。与景璘这几年来瞒着我,暗中准备了一支五千之众的兵马震撼相当。

  “陛下如何得知了这些?”

  景璘道:“骨力南要朕帮他夺位,总该拿出些东西以示诚意。至于赵王在各地做的那些事,朕既然能藏五千私兵,自不会做那闭目塞听的井底之蛙。”

  我看着他:“那么董裕之死,陛下知道些什么?”

  “董裕既然知晓赵王许多事,他会死,并无意外。”

  话已至此,再说什么已经是多余。

  “阿黛,”景璘道,“你到了洛阳之后,就再不曾提过要将董裕置于死地。你已经知晓赵王可疑,对么?”

  我说:“正是。”

  “是他与你说的。”

  我清楚这个“他”指的是谁。景璘的语气,也并非是在问话。

  “赵王乃重臣,无确凿证据,我不可空口指控。”我答道。

  景璘注视着我,唇角弯了弯,意味深长:“在朕做这个皇帝之前,你我说起什么人,或褒或贬,皆从来无须什么确凿证据。”

  我没有回避那目光。

  “陛下登基之后,一切便不会再像从前一样。”我说,“陛下知道的。”

  景璘不置可否。

  我不打算再纠缠这些,道:“赵王为何突然出现在此处,陛下可有定论?”

  景璘没答话,神色沉静。

  “你的意思,不可入城?”他说。

  我说:“赵王出现在此处,并非寻常。陛下既然知晓他并非好人,那么石虎城究竟是安稳之地还是龙潭虎穴便已是两说。”

  景璘淡淡道:“已经来不及了。”

  我讶然:“何谓来不及。”

  “阿黛,”他说,“你想保命,便不可离开朕半步。知道么?”

  我皱眉,正要再问,只听得外头传来洪亮的声音。

  “臣景毓,拜见陛下!”

  马车挺住,未几,外头的张济将车门开启。

  寒风灌入。

  我一眼就看到了身着甲胄的景毓,以及他身边的赵王。

  赵王身上竟是穿着朝服,与景毓一道在驾前伏拜叩首,引着众人山呼万岁。

  寒风之中,众人的声音在城墙下回荡,颇有些肃杀之气。而赵王看上去精神抖擞,与先前在洛阳所见,似乎康健了许多。

  “众卿平身。”景璘道。

  待得众人谢恩起身,他看着赵王,道:“朕竟不知皇叔也在石虎城中。”

  赵王神色从容,道:“自陛下离京,太后日思夜想,对陛下颇为牵挂,于是令臣到陛下身边照看。臣闻知陛下亲征王庭,于是在石虎城中恭候陛下大驾。”

  我的心愈发沉下,寒意蹿上脊背。

  景璘本是打算原路返回中原,因得些许随机之事,才往石虎城而来。可赵王却似早有预料一般,等候在了此处。

  唯一的解释是,这这并非凑巧。

  我的手暗暗摸向袖子底下,一遍寻找那柳叶刺,一遍琢磨着该想什么办法阻止景璘入城。他手上有五千兵马,只要在入城之前打住,无人能奈何他。

  但就在此时,赵王忽而从怀中拿出一张帛书,高声道:“徐鼎听诏。”

  一直跟在马车边上的徐鼎旋即下马,走到赵王跟前跪下。

  “太后令,徐鼎即日为兵马元帅,统御禁卫。一应之事,皆以太后谕令是从,锄奸缉恶,不得怠慢!”

  徐鼎应下,从赵王手中接过了帛书。

  而后,他将帛书收起,向身后的人挥了挥手。

  “你们做什么!”杜婈的怒喝声响起。

  只见有人将韩之孝从马上拉下,用绳子捆了起来。

  杜婈急急过去阻止,却也被人拿住。

  而后,一片拔刀之声传来。徐鼎手下的人,将缬罗等一众人等团团围住,兵刃相向。

  我怒起,对赵王道:“他们都是我的人!你安敢放肆!”

  赵王看着我,微微一笑。

  “太上皇后是太上皇的人,在石虎城,与太上皇牵扯者,皆视为反贼。”他说,“便是太上皇后,亦当同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5页  当前第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0/2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入慕之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