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行则沉默片刻,“周顾很不错,你若退了他的婚事儿,的确着实可惜。”
苏容挑眉,“大哥是想劝我?”
苏行则摇头,“没想劝你,我本来就觉得你与周顾门楣相差太大,不太合适。但自从见了周顾,觉得你们倒也相得益彰。但如今已知你的身世,基于当朝局势,你若真嫁与周顾,对护国公府来说,虽然麻烦,但对你自己来说,却是有利的。毕竟护国公府,是一大助力,若是舍弃的话,等于失了一个依靠。而你的身份,如今恰恰需要这个依靠,毕竟南楚王后和南宫家势力太大,还有南楚宗室……”
“护国公府百年将门,对大梁忠心耿耿,不能行差就错。不是我多伟大,非要替护国公府考虑。还有周顾,你也说他很好,正因为他很好,我才不能拉他入泥潭,让他麻烦缠身。护国公府早已给他铺就了青云路,他只需要一路保着太子,将来势必会青云直上,康庄坦途。而我呢?未来难说。”
“还有,我娘当年耗费心血,毁了自己一生,保下的大梁。我身为她的女儿,是不是即便不承其志向,也不该毁大梁之长城?护国公府这杆护佑大梁的长城,不能倒。陛下重权重利多猜忌,说句大不敬的话,他已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只要护国公府稳住,太子仁善,待他接手大梁,总能让大梁改一番面貌。我与太子合作,足够了。”
第102章 :等候
苏行则看着苏容,裹成粽子的小姑娘眉眼温软,但心性干脆果断,连他都多有不及。
他叹了口气,“你从小到大就有主见,但事关你终身大事,还是要慎重。”
苏容嘟囔,“大哥,我很慎重的,你什么时候这般拖拉婆妈了?”
苏行则,“……”
他半晌没说话,伸手狠狠地揉了揉苏容的头,“我走了,你乖些养伤。”
苏容痛快地点头,没心没肺地催促他,“天色不早了,你赶紧启程吧!”
言外之意,走吧,快走吧!别啰嗦了!
苏行则气笑,转身走了。
不过他没立即离开,而是去见了谢远。
谢远见到苏行则,给了他一封举荐信和一个地址,“你进京后去吏部尚书府拜见,吏部尚书沈显与我是同科,当年我二人有些交情,你在京期间,若有麻烦,可以寻他帮助。”
苏行则讶异,“吏部尚书沈大人?”
“嗯,他脾气是有些古怪,但你有我的书信,你若找上他,他不会袖手旁观。”
苏行则将信仔细收好,“多谢先生。”
谢远摆摆手,“去吧,路上小心!”
苏行则点头,告辞出了谢府。
随着苏行则与谢临一起离开江宁郡,圣旨也正好下达到江宁太守府,擢令苏太守即日前往江州赴任,接替江盛的位置,官拜江州刺史。
谢临对苏太守笑着道贺,“恭喜啊苏伯父。”
苏太守心情十分复杂,他在江宁郡待了多年,没打算挪地方,哪怕是挪到江州,本以为会在江宁太守的位置上做到辞官,没想到突然就升官了,虽然他已提前从苏容的口中知晓,但接到圣旨的这一刻,还是说不好是什么心情。
面对谢临的恭喜,他只能笑呵呵地道:“多谢贤侄,下次再来玩,就去江州。”
“好说。”谢临笑着点头。
出了江宁郡,谢临回头瞅了一眼,“江宁郡真是一个好地方。”
苏行则问他,“舍不得走?”
“有点儿。”谢临一连玩了多日,从没如此悠闲过,差点儿真不想走,毕竟回京后,还要面对家里的管束,以及备考,金秋他也要下场。
苏行则倒是没有舍不得的情绪,他此回进京,一定要让自己留在京城为官,将来才能帮助七妹。
二人走了一日,到了江州,本以为周顾已经走了,毕竟耽搁了三日,没想到周顾还在江州。
谢临立即问:“你怎么没提前走?”
“有些事情刚处理完,想着等着你们一起。”周顾看向苏行则,“苏大哥,你们怎么晚了三日?”
“母亲身体不适,多留了两日。”苏行则神色如常。
谢临闻言看了苏行则一眼,心想大夫人这几日都活蹦乱跳的,哪里身体不适了?身体不适的人,是苏容才对,他不知道苏行则为何要瞒着周顾,难道是怕他担心?
谢临没有未婚妻,着实不懂,但最基本的礼貌他是懂的,自然不会拆穿苏行则。
周顾立即问:“苏伯母可要紧?”
“无大碍,就是操持小七及笄礼,前后忙了太久,给累到了,大夫开了两副药,养了两日,已好多了。”苏行则面不改色。
周顾颔首,“那就好。”
他倒是没怀疑,主要是没想到苏行则会对他说这个谎,尤其是以他母亲身体不适来说。
谢临心想,他又重新认识了苏行则,本以为他是一本正经的人,没想到,竟然连他亲娘都能拿来做藉口。
于是,三人结伴,一起进京。
周顾没问起苏容,苏行则自然也不会主动提,一连走了几日,都十分平顺。
这一日,来到了玉泉县,正是端华郡主被周顾派了子夜带着人拦截的地方,端华郡主被周顾拦在这里,即便气的哭了,但拧着一股劲儿,死活不折返回京城,一定要等到周顾。子夜等人无奈,为了看住她,也只能陪她耗在了这里。
周顾等三人到玉泉县时,正值晌午。
子夜见到周顾,差点儿喜极而泣,“公子,您总算回来了。”
他有多日没见着周顾,没跟在他身边,没能陪着他一起玩,偏偏被端华郡主耗在这里,心里十分憋屈又无聊,想周顾想的紧。
周顾也不废话,更不想见端华,“带上她,一起走。”
子夜眨眨眼睛,“怎么带上?”
“你去问问她,走不走?若她乐意回京,与我一起。若是不乐意回京……”周顾顿了一下,“也得回去,押回去!”
子夜立即说:“端华郡主等的就是您,一定会乐意跟您一起回京的。”
他立即去问端华郡主。
端华郡主听闻周顾回来了,面上一喜,但听闻周顾要带她一起回京,她顿时不乐意了,收起欢喜,绷着脸说:“我不与他一起走,我不回去。”
子夜着实没料到她不同意,问道:“郡主为何不回?”
“要你管!”
子夜也板起脸,“我家公子说了,郡主跟着我家公子一起回京。若是郡主不回京,公子说押您回去。”
端华郡主大怒,“周顾他凭什么?”
子夜好心地提醒她,“凭您是追着我家公子来的,我家公子得把您平安送回京。”
“我不管,我不回去,我要去江宁郡。”端华郡主心下发狠,她倒要看看,周顾的那个小庶女未婚妻到底有多好,竟然让周顾如此护着,竟然连她去江宁郡都管着拦着不让她去,怕她去欺负那个小庶女吗?
她偏偏就要去欺负死她!
一个区区江宁太守府的小庶女,她就不信了,她还奈何不了她了。
子夜见端华郡主说不通,便直接道:“公子已下命令,郡主若是不听,那在下只好对郡主动手了。”
“大胆奴才,你敢!”端华郡主拔高音。
子夜认真道:“在下真敢!”
反正是自家公子的命令,他对端华郡主出手,自有自家公子担着。
第103章 :端华
端华没想到,周顾竟然如此强硬,他在江宁郡时,不让她去江宁郡,他都回京了,依然不让她去江宁郡。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对他那个小庶女未婚妻看重得紧,保护的紧。
她心下恨的要死,彻底被激怒,对子夜放狠话,“你敢动手本郡主就扒了你的皮。”
子夜还真不怕,绷着脸,一挥手,带着手下的护卫拦住护着端华郡主的护卫,然后亲自动手,将端华郡主毫不客气地绑了起来,塞进了马车里。
端华郡主一团火直往面上烧,大喊大嚷:“周顾,你疯了不成?竟敢让奴才对我动手?”
周顾听不见,也不想听见,冷着一张脸,骑马走在最前面。
谢临瞧着周顾这强硬的手段,不禁佩服,“周顾,你行啊,你竟然敢这么对端华,你就不怕回京后你挨清平公主找茬?跑去陛下那里对你告状?然后陛下治你得罪?”
周顾冷嗤,“怕了她的话,小爷随她姓。”
谢临咳嗽,提醒他,“人家公主姓的是国姓。”
周顾面若冰霜,“她不管教女儿,就别怪别人替她管教。”
谢临服气,突然觉得自己被周顾揍那一顿没什么大不了的了,毕竟连陛下胞妹清平公主的面子他都不给。
他转头看苏行则,只见苏行则面色平静,看不出心中所想,对周顾的行为不置一词,不予说什么。他心想苏行则城府可真深啊,他自见他以来,已不止一次感慨,这是个人物了。未来京城,必有他一席之地。
三个人里,他被这两个人衬的好像就他不沉稳似的,意识到这一点后,谢临也矜持地闭了嘴。
端华在马车里大喊大叫,叫的嗓子都哑了,发现没人理她后,又喊她带来的护卫。但公主府的护卫怎抵得上上过战场的护国公府的精卫?自周顾发话后,公主府的护卫都被拦在了外围,靠近不了马车,唯子夜带着人围在马车旁,看着端华。
公主府的护卫无论是面上还是心理,皆惶惶然,打吧,打不过,流血的一定是他们,但不打吧,如今这般情况,被护国公府的人钳制了郡主,回京后,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
“你们都是死人吗?”端华大骂,“你们就眼睁睁地看着本郡主被他欺负吗?”
公主府的护卫们都看向护卫长。
护卫长心里都快骂娘了,但还真不能不管,他若带着人跟子夜带的人动手,挂彩的一定是他们,即便如此,也救不了郡主,他们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否则郡主也不会被子夜带着人拦在这里多日了。尤其是如今周顾一来,子夜有人撑腰,他们就算动手,也是白搭,而且动手后,回去怕是还会照样受罚。
所以,他看着前方周顾的背影,咬牙开口,“郡主,好汉不吃眼前亏,您知道周小公子的脾气秉性,不如就顺着他些,别再喊叫了,等回了京城,请公主给您做主。”
端华被清平郡主宠坏了,哪里听得进这话,她只觉得快炸了,“你去把周顾给我喊来,让他放了我,他若是不放我,我让皇舅舅砍了他的头。”
护卫长心里叹气,“郡主,陛下是不可能砍周小公子的头的。”
不说护国公府什么地位?就说郡主您吧?舍得让陛下砍了他的头吗?若是舍得,早就不喜欢他了,又何必疯成这样?
端华又大喊,“周顾!周顾你放了我!”
她一连又尖声大喊了好几声,车外却只有马蹄踏踏声,车毂辘碾着地面声,无人回应。
端华恼恨地哭了起来,哭的又恨又伤心。
周顾一直面无表情,头也没回,全然当端华不存在,心肠冷硬,没有半丝怜惜之心。
谢临听着车内传出的哭声,头皮发麻,心想幸好端华喜欢的人不是他,否则他就做不到周顾这般,怕是早就被端华得逞了,他不禁一阵庆幸。
端华哭闹了一日,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也没能让周顾软了心肠。
谢临本以为周顾不软心肠也就罢了,但端华一个小姑娘,受不了什么苦,被绑着坐在马车里,多难受啊,大约哭闹一日也就消停了,最起码会给周顾服个软,谁知道端华偏偏不服软,一直倔着嘴,死活不吐口说不再去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