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落座后,有婢女战战兢兢来沏茶,珍贵妃对苏容道:“当初我认识段萧时,他一介穷书生,家徒四壁,父母兄弟姐妹,一家子穷的开不了锅,是我不嫌弃他家穷,却没想到,他卖妻求荣,贪慕富贵,骗我十几年,自己却又娶妻纳妾,和和美美,子女绕膝,这段府不过十几年光景,便成了冀北的高门。”
她冷笑,“你放心,我就在他的家里等着他,要将他的肉一片片的片下来,千刀万剐,然后也请太子殿下放心,只要杀了他,我就自刎,不必你们动手。”
第512章 :师姐
苏容看着珍贵妃,她显然是存了死志。
她师傅临终前,其实还是惦念这个女儿的,也心怀愧疚,觉得没尽到父亲的责任。
她进宫十几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宠冠六宫,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替张平谋大业,做大事儿,可以说,张平能够养这么多兵马,一大半的功劳,都在她给皇帝吹枕边风,让皇帝信任张平。且直到她入京,才将她这个幕后人揪出来,这份本事,可见十分利害,就是年少时脑子进水,喜欢上了段萧,识人不清。
她琢磨着,慢慢开口:“师姐的意思,是想杀了段萧后,陪着他一起死?”
“你还喊我师姐?”珍贵妃看着她。
“你总归是我师姐师傅唯一的女儿。”苏容道。
珍贵妃沉默。
苏容挑眉“你怎么不听重点?我说的重点不是你打算陪着段萧一起死吗?”
“什么叫陪?是我杀他。”珍贵妃反驳。
“但是杀了他后你也去死,黄泉路上,不是还要一起走吗?你也不怕他脏了你的轮回路。”苏容提醒她。
珍贵妃面上现出嫌恶的神色,显然是不想段萧再脏了她的轮回路。
“死简单,但杀了那狗东西,你跟着他一起死,也太恶心人了。不若师姐跟我走吧!”苏容来之前,其实没动打算带走珍贵妃,但迈进这里,看到珍贵妃的模样,她倒是起了心思。
珍贵妃愣住,“跟你走?”
“对,去南楚。”苏容看着她,“你腹中的孩子,人家投胎一回,也不容易,好不容易选了你,难道让人无功而返再去阎王爷那白折腾重选一回?也留着吧,以后就是我外甥。”
珍贵妃有些怔。
苏容看着她,“对比死,对比一辈子被关在皇陵里,师姐想想吧,是不是不如跟我去南楚?”
珍贵妃回过神,“你有什么目的?”
苏容对她笑,“目的自然是有的,一,你总归是师傅的女儿,看在师傅的面上,我也不忍他的血脉断绝;二,师姐是个有本事的人,随我去南楚,凭你的本事,也能帮上我些忙,或者,不帮我,跟我做个伴也行,苏家六个姐姐,是不可能跟我去南楚的,我也没别的亲姐妹,你若跟我去南楚,我身边以后好歹有个姐姐。”
珍贵妃心情复杂,“你是认真的?”
“嗯,再真不过。”苏容点头,“难道你就真想这么死了?不想换一个活法?自由的,属于你自己的活法。毕竟前面那些年,你都是为别人活。如今有我在,你又不是无路可走了。”
珍贵妃握着茶盏的手攥紧,好一会儿才说:“为什么?为什么你……你不是讨厌我吗?我做那些事儿……差点儿杀了你。”
“你做那些事儿,杀不了我。差点儿杀了我的人是张运。但你应该已知道了,他已投靠我了。”苏容一把扯过坐在一旁喝茶的凤凌,“你来跟她说,说说张茂、张运,再说说宁泽、江逐,说说他们都是怎么投靠我的。”
凤凌连忙放下茶盏。
苏容却站起身,“你们慢慢说,给我找个屋,我先去睡一觉。”
珍贵妃看看她,又看看凤凌,招来一名婢女带苏容去休息。
苏容离开,珍贵妃看着她的背影,好一会儿,直到她人都走没了影,她还没收回视线。
凤凌咳嗽一声,“先说张茂。”
平西将军张平的嫡长公子,份量极重,珍贵妃也很好奇,他是怎么投靠了苏容。于是,她收回视线,看着凤凌,听他说。
凤凌便从张茂暗中摸进十八寨说起,直到冀北军大败,张运带着少数人撤走。
珍贵妃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再说张运。”凤凌又说苏容带着人挑冀北的暗桩时,被张运察觉,联合南楚南宫家的南宫羽,对她围杀,那可真真是九死一生,暗卫损失惨重,要知道,谢远帮苏容训练的暗卫,不说一个抵十个,那也是一个抵俩,珍贵极了,周顾杀了南宫羽后,苏容也想杀张运来着,但后来在救张茂时,生了惜才之心,动了收服张运的心思,然后亲笔书信一封,信写的诚恳又有情理,张茂便答应了。
然后又说江逐、宁泽、以及跟着江逐、张运投靠了苏容的那些十八寨兄弟以及军中将领。
说完后,凤凌看着珍贵妃,“我姐本来可以不管你,但是呢,除了对师傅的孝顺外,还因为你也是个有本事的人。我姐愿意收容你,跟她走,她连张运都能赤诚以待,更何况你当初也杀不了她。她自是能容得下的。”
“我不同于张运,我这腹中,可是陛下的皇嗣。”珍贵妃道。
“哎呀,不是都贬为庶民了吗?还皇嗣呢,陛下儿子多,又不在乎你肚子里这一个。”凤凌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你只告诉我姐,你跟不她走就是了,若是你同意,杀一个段萧而已,何必在他这破地儿等着他,在这里你当真住得舒服?不如跟我们走,然后杀了他,彻底了结此事,又何必让他们一家人非在他家里做鬼团聚?就让那狗东西死在边境,等成了孤魂野鬼,再慢慢往家找岂不是更报仇?”
珍贵妃点头,“说得有理。”
她手放在小腹上,摸了摸,对凤凌道:“我的本名叫沈怡。”
凤凌立马说:“沈师姐,我是偷学师傅的金针,我姐的师傅,也是我的师傅。”
沈怡笑了笑,“好,凤师弟,你告诉师妹,我跟她去南楚。”
“得勒。”凤凌站起身,“那咱们休息一日,明儿出发。我也困了,也去睡了。”
沈怡摆手,“去吧!”
她吩咐婢女,带凤凌去休息。
凤凌离开后,堂屋中只剩下了沈怡自己,她静静坐了一会儿,慢慢地笑了起来。她以为,她这一生,这般笑话,一死百了,不成想,还能够有理由让自己活下去。
她愿意活下去,不想跟那狗东西,走同一个时间同一条轮回路。
第513章 :边境
段府的下人,都被沈怡威胁,不准逃离,若谁敢逃离,被她发现,就让地下去陪他们的主子。
所以,段府的下人们虽然胆战心惊,对她恐惧害怕至极但依旧留在府中伺候她,没人敢逃跑。
苏容睡醒一觉后听凤凌说沈怡已答应跟她去南楚,她点点头,提笔给燕回声写了一封信。
沈怡跟她走,皇陵里的珍贵妃,自然是要暴毙的。
晚膳十分丰盛,厨房里的师傅们拿出了九牛二虎的手艺,伺候如今住在这段府中的主子。
凤凌吃的香,对沈怡翘大拇指,“沈师姐,你利害啊,很有御下之术嘛。你看看你把这段府里的下人短短时间给使唤的就跟自己的下人一样。”
沈怡轻呵,“我在宫里混了十几年,一个区区段府。”
“也对。”凤凌点头。
宫里可是吃人的地方,能在那地方呼风唤雨宠冠六宫让皇后娘娘都对她退避三舍,这本事不是谁都能有的。尤其是当今陛下那人,其实很狗,被他宠着,哄骗他,不容易。
“好吃就多吃些。”沈怡看向苏容,“你好像瘦了。”
苏容本就身量纤细,以前就瞧着弱不禁风,如今更是看起来风一刮就倒的模样。
凤凌接话,“我姐受了一次重伤嘛,差点儿命都没了,就是被南宫羽追杀时,如今伤刚养好,还没彻底痊愈呢。”
“若是累,不如就在这里,多歇两日再走?”沈怡闻言问。
“走吧,路上走慢些,与你一起坐马车,不骑马了。”苏容摇头“冀北城既没出乱子,没必要再多逗留耽搁时间。”
沈怡点头,“行吧!”
反正既然不在这里等着段萧,她也不乐意待了。
于是,第二日,一早,苏容与凤凌三人,两辆马车,离开了冀北城。
他们离开后,段府的仆人也解放了,陆陆续续,离开了段府。
走出冀北城百里,一路十分顺畅,凤凌对苏容问:“姐,南楚那边是不是觉得派再多人也杀不了你,索性放弃杀你了?”
“不可能的,只是不打算派人来大梁杀了而已,知道在大梁杀不了我,不想折损了,保留实力等着我呢!”苏容道:“待咱们从大梁踏进南楚地界,你再看看,届时杀手怕是蜂拥而至。”
凤凌想想也对,“那他们的如意算盘可是打错了,依照老国公的意思,到时候他们只能干看着。”
苏容眯起眼睛,“若是借兵去南楚,兴许,我们不止让他们干看着,还可以做些什么。”
“做什么?”凤凌一下子来了兴趣。
“把南宫家的暗桩拔了。”苏容道。
凤凌嘿了一声,“好主意。”
他搓着手,想了想,“关于暗桩,最擅长的人是张运啊,到时候就让他动手。”
苏容点头,“嗯。”
沈怡听着二人闲聊,三言两语,就决定了一件事儿,她问:“什么借兵?”
凤凌立即跟她说,老国公建议,让他姐带二十万兵马去南楚,一是给她用,二是为大梁缓解压力。
“三十万。”苏容纠正。
凤凌改口:“对,我姐说不如干脆就三十万。”
沈怡笑,“老护国公深谋远虑,十分厉害,否则也不会被陛下忌惮了这么多年了。”
她问苏容,“太子会借吗?不怕你借兵不还吗?”
“不至于吧?”苏容对自己的人品,还是挺有信心的,燕回声会不相信她吗?
沈怡提醒她,“你收了这么多人去南楚,难保太子不会想想你将来有可能据为己有。”
苏容想了想,“唔”了一声,“那他若是不相信我,就没办法了,反正他目前自己养不起这么多兵马。”
“倒也是。”沈怡最是清楚大梁国库没什么银子的,“那你如何养三十万兵马?若是太子答应,借你兵马,你难道带着三十万兵马去吃南楚国库?你初到南楚,怕是容不得动南楚国库。”
“我有钱。”苏容道:“养一年半载,不是问题。”
一年半载后,她在南楚站稳了脚跟,就能动南楚国库的银两了。
“其实张家也还是有些银钱的,张平虽然养了四十五万兵马,但他多年来除了找朝廷要军饷,还另外在冀北敛财,据我所知是私采了一处盐矿,倒卖细盐,张家的两位公子张茂与张运,应该最是清楚银钱在哪。”沈怡道:“平西将军府的库房里,也只是些许而已,大量的银钱,应该是有妥善的藏银之地。”
“大佛寺后山的那处藏金窟,是不是张平的?”苏容问。
“是,但你都给东宫了。”沈怡看着她。
“东宫需要银钱,这些年陛下打压的很,太子也没法子生钱。”苏容给燕回声舍得,毕竟,她还需要他做靠山呢,他不立住怎么行?给了就不后悔。
“那就问问张家两兄弟吧?他们既投靠了你,应该舍得。”沈怡道:“若是不舍得,便不够真心。”
“都足够真诚了,不舍得也没关系。”苏容倒是不在乎,也不强求,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谁手里有钱心里都踏实,反正她自己又不是没钱。而且她手下那些人,也懂得生钱之道,只要不兴兵战,大批的耗费军饷,她就养得起。
沈怡多看了她两眼,不由笑了,没再说什么。
马车一路往边境走,遇店住店,就在三人慢慢悠悠赶路时,周顾已带着十万兵马到了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