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公公连忙道:“老奴这就去查。”
宫中遗失物品,也是要上报造册的,他是不记得丽嫔有造册,但宫中曾有一阵子总是丢东西,后来查出是被宫人偷盗出去卖了,又不少宫妃都丢过物品,他身为总管大太监,多数时候只记着与陛下有关的事儿,至于后妃们,那么多,哪里记得过来?皇帝给出的东西他能有印象,至于宫妃怎么用,丢没丢,他就不知道了,更何况是这么一把小小的梳子,他能记得来历就已不错了。
他转身跑了出去,没走几步,又跑回来,跟丽嫔确认,“丽嫔娘娘,您仔细想想,到底是四年前,还是五年前?具体年月,老奴也好查。”
丽嫔想了想,报出日子,“大约是四年半前,具体日子,记不清了,总之没找回来。”
余公公点头,又匆匆去了。
皇帝没让丽嫔起来,便让她那么跪着。
余公公效率很高,没多久,便抱着一层造册回来,指着其中一页说:“陛下,丽嫔娘娘说的对,就是四年半前,老奴查到了。”
皇帝低头一看,果真是,记录的御赐桃花梳,照着当时造册拓印的模样,分毫不差,正是这把梳子。
皇帝深吸一口气,看向丽嫔,“丽嫔,你可知道,你这把梳子,是从今日死士身上搜出来的?上百死士,截杀周顾,身上唯有你这把桃花梳。”
丽嫔总算是明白了,顿时白着脸喊冤,声调都带上了哭音,“陛下,臣妾冤枉,这事儿与臣妾无关,臣妾可以立誓,若是臣妾豢养死士,就让臣妾不得好死。”
豢养死士,这岂能是后宫妃嫔能做的?别说后宫妃嫔,就是朝臣,都得撑破了胆子才敢。更何况是上百死士,还截杀护国公府小公子?她知道若是皇帝武断地给她定罪,她会是什么下场。
皇帝沉着脸道:“你只有这个可说吗?可有别的可说?若有,告诉朕,你仔细想想!”
丽嫔似乎用力地想了想,半晌,摇头,“陛下,臣妾不知这梳子怎么会与死士有关,臣妾是当真丢了这梳子……臣妾请陛下明察。”
皇帝绷着脸,“朕自会查清,你,你宫里的人,还有你娘家,以及四皇子。”
说完,皇帝吩咐,“余安,把丽嫔单独看管起来,你亲自带着人去丽嫔宫里,挨个盘查丽人宫所有人。”
余公公应是,上前道:“丽嫔娘娘,请。”
丽嫔白着脸站起身,行了个告退礼,由余公公带着走了。
她离开后,皇帝看看周顾,又看看贺正,“你们两个,回去养伤。这件案子……”皇帝觉得十分棘手,怕是不好查,他说的亲自审理,也不过是亲自过问,得有个信得过的人替他查,但满朝文武,何人信得过?他转头看向瑞安王。
瑞安王一个激灵,连忙推辞,“陛下,臣手里有一件大案子,还没查清啊。”
这件案子,涉及妃嫔、皇子,是个烫手山芋,他可不想接。
第241章 :炉火纯青
瑞安王不想接,皇帝却觉得,非让他接不可。
皇帝绷着脸道:“此案干系重大,朕信得过你,此案必须你来接。”顿了顿,又补充,“与你如今的案子,也有牵联,你两案并一案查,朕会协助你,亲自过问此案。”
瑞安王差点儿给皇帝跪下,想说“陛下,您饶了臣吧!”,但还没等他开口求饶,便听皇帝又绷着脸道:“瑞安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瑞安王顿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他多年来,求的就是个安稳,可不想搅入朝局纷争。但没想到,如今陛下把他拉出来了。
其实他心里也明白,陛下这是无人可用了,满朝文武,都被诸皇子将势力瓜分净了,今年新科的成绩还没出来,即便科考公布成绩,留人在京述职,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成长起来,他连周顾这个没放榜的人都用上了,如今周顾受了重伤,而且也不适合再继续查此案,他成了那个让陛下最放心最信任的人。
皇帝见瑞安王一脸苦相,对他道:“让你儿子帮你,周顾与谢临年岁差不多,你也该将他拉出来历练一番了,此时正好,将来入朝,也能尽快得用。”
这是变相在兑现早先给出的承诺,告诉他做好了事情,他儿子会得以重用。
瑞安王心里感慨,陛下这帝王之术,运用的愈发炉火纯青了,想让马有力气有劲儿干活,得给马喂最爱吃的草料,他儿子谢临的前程,就是他最在意的草料。
他只能拱手,“陛下说的是,犬子的确可以历练了,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就这么应了下来。
皇帝满意,对周顾和贺正道:“你二人将案子交接一下,贺正的伤势不重,养几日后,便继续协助瑞安王。”
没提周顾养好伤后如何。
贺正连忙应是,“是,陛下。”
皇帝又问周顾,“你说那个叫凤凌的派人救了你,他如今人呢?”
“折返回大佛寺了。”周顾不待皇帝细问,直接道:“苏七小姐与夜二公子在大佛寺礼佛。”
皇帝点头,不再多问,想着怪不得夜归雪一直不入宫,原来是跟苏容一起去大佛寺了,看来二人早已来往上,夜相府是南楚王亲系一派。
皇帝摆手,“都下去吧!”
一行人退出御书房。
随着众人离开,皇帝吩咐余公公,“余安,传朕旨意,从今日起,四皇子闭门思过。”顿了顿,又吩咐,“传太子来见朕。”
余安应是,立即去了。
出了皇宫后,瑞安王对周顾道:“你有伤在身,刚由太医包扎好,就别骑马了,免得伤口裂开,本王送你回府,也有些案子上的细情,路上也能说说。”
周顾点头,上了瑞安王的马车。
路上,瑞安王问周顾,“你与本王说实话,那苏七小姐,是否与当年的珍敏郡主有关?本王查清平公主被刺杀一案,清平公主已交代,当时那冷箭,是对着她来的,如今你查的这件案子,陛下也说与本王查的清平公主刺杀案有牵扯,才让本王两案并一案查。”
周顾看了一眼瑞安王,道:“苏容是珍敏郡主与南楚王的女儿。”
瑞安王最近也在查,也隐约有猜测苏容与珍敏郡主有关,但还真没想到南楚王身上,此时也是一惊,好半天没说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原来如此。”
他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难道当年珍敏郡主没死?”
周顾点头,三言两语,极其简略地将当年珍敏郡主假死脱身,落脚江宁郡,生下苏容,又故去之事说了。
瑞安王听的粗糙,想要细问,但看周顾脸色苍白,神色恹恹,不想细说的模样,只能作罢,便问起他这件案子的前因后果,以及查案中间的细情。
这个周顾愿意说,便从他如何接手这件案子说起,期间都没略过,详细地跟瑞安王交待了一番,然后又从怀中掏出一卷记录的卷宗递给他。
瑞安王接过卷宗,详细地了解了案子后,马车也来到了护国公府。
周顾要下车,瑞安王也道:“既然来了护国公府,本王便见见老国公,说几句话吧?”
周顾知道他是想问苏容和珍敏郡主,也没拦着,点点头,跟着他一起下了马车,进了护国公府。
护国公府已得到了周顾在京外被人截杀重伤的消息,老护国公尚且能稳得住,盛安大长公主和国公夫人以及府内的众夫人们却都坐不住了,齐齐聚集到了盛安大长公主的屋子里,盛安大长公主听闻周顾带伤进宫了,正准备冲进宫去,便听闻周顾回府了,她带着人匆匆出了屋子,齐齐往外走。
瑞安王跟着周顾走进府门,刚迈进门槛,便看到护国公府内冲出来乌泱泱一群人,他心想人人都说周顾被护国公府内所有人捧在手心里,这一看,还真是丝毫没错。
老护国公见了瑞安王,讶异,“王爷怎么上门了?”
“本王送周顾回府,顺便跟老国公您说几句话。”瑞安王道。
老护国公点头,问周顾,“伤势可重?”
“还好,不重。”周顾摇头。
老护国公见他自己能走,没用人搀扶,只脸色苍白,心下放心了些,“快回去养着。”
周顾点头。
盛安大长公主却不如老护国公心大,也顾不得跟瑞安王说话,立即拉住周顾的手,“真不重?你可别糊弄祖母,你脸色苍白成这个样子,一看就是失血太多。还走什么路?应该坐轿子。”
她说完,高声吩咐,“快来人,抬轿子来。”
周顾无奈,“祖母,我伤的是胳膊和后背,走路无碍。不用坐轿子。”
“那不用轿子了,慢些走。”盛安大长公主拉着他手,一边走一边问,“你这伤口,是太医院的太医给包扎的?”
“嗯,陛下宣了太医,是太医院的徐太医包扎的。”
盛安大长公主点头,“徐太医医术好,可开了药方子?”
“开了。我带回来了。”周顾将药方子递给盛安大长公主。
盛安大长公主接过来看了一眼,递给国公夫人,“快让人去煎药。”
国公夫人连忙安排人去了。
一行人围着周顾,送他回了霜林苑。
进了房间,盛安大长公主让周顾赶紧去床上躺着,周顾也确实有些撑不住了,失血过多,再加上这几日没能好好休息,两三日未睡,此时头晕的很,便乖乖上了床。
盛安大长公主坐在床头,跟他询问,“怎么伤的?子夜回府后,便派人盯着看管那两个和尚,然后请了大夫包扎后,便晕过去了。其他的护卫也都受了重伤。竟然还折进去五人。”
周顾简单跟盛安大长公主说了。
盛安大长公主听完,顿时怒了,“哪里来的上百死士?你都将那两个和尚扔出去了,竟然不去杀那两个和尚,围着杀你?”
国公夫人也极怒,“连太子殿下派人接应你,竟然都派人提前拦了?”
“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三夫人没忍住开口,心想着可真是太凶险了。
“不知背后主使人,从死士身上搜出来的桃花梳子,是丽嫔四年半前遗失之物,在宫中有造册。陛下已将此案交给瑞安王往下查了。”周顾简略道。
众人闻言都齐齐讶异,没想到与丽嫔有牵扯,四皇子今年十五岁了,按理说,上面三个兄长,都已成年,他年纪不上不下,虽不遭人忽视,但也不是早早露锋芒对兄长们动手的时候,只要不傻,他和丽嫔都不该动,否则三个兄长就能把他吃了。
既然牵扯了丽嫔,那这件案子,便是一件棘手的案子了,陛下交给瑞安王,不再让周顾插手,也合理。
盛安大长公主道:“多亏了苏容。”
若不是苏容觉得不妙,派了凤凌带着人追上周顾相救,她怕是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她最疼爱的小孙子今儿就折在城外五十里外了。那她也一死得了。
国公夫人也极其后怕,她只两个儿子,最疼的自然也是小儿子,小儿子不同于大儿子,大儿子因出生就封了世子,从小就被教养的稳重,小儿子则不需要,更讨喜些,养成了他如今的性子,就是她的命。
众夫人们也都喜欢疼爱周顾,心里也都齐齐觉得好险,对苏容十分感激,没想到苏容都跟周顾退婚了,却还能如此出手帮他。
周顾抿唇,没吭声。
盛安大长公主只说了这一句,便拍拍周顾的手,打住话,“你也累了,睡吧,药煎好了喊你,你只管安心踏实养伤,若有什么事情,让你祖父担着。”
她说完,又怒道:“竟然敢派死士杀你,陛下虽让瑞安王查此案,但咱们国公府也不能只干等着,也会协助瑞安王,把此案查个明白。”
周顾点点头,闭上了眼睛,几乎是瞬间就睡了过去。
盛安大长公主心疼的不行,站起身,对众人摆手,示意出去说话,别再打扰周顾休息。
第242章 :审问
老护国公将瑞安王请进书房,知道他接手周顾查的这件案子后,也不瞒他,将周顾没详细说的关于珍敏郡主与苏容之事,与瑞安王详细说了说。
瑞安王心下感慨,“没想到当年有这个内情,怪不得苏七小姐像当年的珍敏郡主。”
既是母女,自是相像。
老护国公叹气,“苏容那孩子,从小就不容易,老夫也不知她自珍敏故去后,一直遭遇南楚王后的刺杀,也是她登门退婚时,与老夫提及,老夫才知道。”
若是早知道,他最起码不会不闻不问多年,想给与她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