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室子的为官路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戚华素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19-04-29 20:40:01

  “他是犯官之后,”高夫人按下了高尚书想要再揍儿子的动作,“后来被谢侯带在身边,从边关摸爬滚打出来,立了不小的战功,才被赦免了罪孽,却不能改奴籍。此后便一直在谢家做事。”

  高祺点了点头,还想再问李家,看了一眼高尚书的脸色,明智的闭上了嘴,缩小了自己的存在感。

  谢宅,老夫人和谢麒如临大敌一般等来了各家王爷王妃,没想到这些人只是吃茶说话,半点不提高家。约莫坐了一个时辰之后,就都散了,让人摸不着头脑。

  老嬷嬷出去问了一圈,才回来说了方才门口的事情,老夫人这才明白,这都是怕李家老爷子呢。

  谢麒不知缘故,老夫人心里却复杂得很,摆了摆手,不愿再提。

  谢笙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马车上,谢侯就在旁边,正襟危坐。

  “爹?”谢笙迷迷糊糊的爬起来,发现自己身上的衣裳不晓得什么时候已经换了,再掀开帘子一看,已经出了府门,“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大哥不去?”

  “去你外祖家,”谢侯看上去有些紧张。当初他迁怒于李氏,让李氏这个最无辜不过的人,过了好长一段苦日子。李家恼他得厉害,每次登门都恨不能将他赶出去,只留下李氏和大姐儿长长久久的在李家。

  “不是说要过两日才去?”谢笙说完就想起来了,昨天谢侯让送了信去李家,请李翰林出手相帮来着。先前是忙得很,没有去李家,如今都请人帮过忙了,还不去,就是没规矩了。

  “咱们早两日去,难道你不高兴?”谢侯摸了摸谢笙的脑袋,和谢笙说了两句李家的事情。

  李翰林只是别人对他的尊称,他原名李昌。年轻时是一甲进士出身,做了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因为人正派,不喜纷争,便一直不曾出翰林院。

  十年前他任的还是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皇帝和先帝两代帝王都对他印象极好,否则皇帝也不会在寻人做谢侯填房之时,第一个想到了李氏。

  那会儿谢侯瞧着还是个挺不错的的选择,身份高、长得好,身上又有圣宠。尤其谢侯对小杨氏那是没得挑剔,李翰林看了一圈,才点了头。

  可李氏在谢家过得不好,李家官职和谢家有差距,导致李氏娘家根本不被谢老夫人看在眼里,这很是刺激了李翰林一番。他此后不再安于现状,而是很快做到了正三品的左都御史。

  成为左都御史之后,李老爷子天天带着手底下的御史们抓勋贵的错处,作为亲女婿的谢侯更是首当其冲。就算高家权势如日中天,李老爷子也敢当朝怼人。

  皇帝对李老爷子又爱又恨,却也还是护着他。等到小满出生之前,李老爷子升迁了,成了从二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也就有了李翰林的称呼。

  李老爷子从都察院一走,勋贵们差点没放鞭炮庆祝。

  如果说国子监相当于古代的北大清华,那翰林院就是天下举子心中的圣地。

  值得一提的是,李翰林的嫡长子李泽,是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走着父亲曾走过的路。嫡次子李清放了外任,此时是从四品的知府。嫡幼子李洵是老来子,还在考科举,明年就要下场。

  谢笙听谢侯的话听得两眼放光,李翰林真是个人才。之前没什么压力,所以一直不发力,后头一发力,每次考评都升了官。尤其是从侍读学士越级成为左都御史不过才花了短短三年,经历传奇得比话本都精彩。

  谢笙一直觉得自家老师是牛人,没想到外祖父才是真正的大佬。

  以前总想着以老师为目标,现在只是听了外祖父的壮举,就想换个人崇拜了。

  “爹,外祖父这么厉害,以后我能常去吗?”

  常去?谢侯想了想,反正到时候自己也不在京城,儿子要是想去那就去吧。

  这两年谢侯和李氏感情好了起来,后院里也清净,他常常帮着李氏向李家送信,和李家人在信里也渐渐有了话说。想来这回上门,应当不会被赶出去吧?应该吧。

  谢笙不晓得亲爹心里惴惴不安,心里兴奋得不行。

  马车走到了大街上,人声也多了起来。谢笙悄悄掀开了车帘子,想看看外头景色,没成想正听见旁边有人议论自家。

  “你说定边侯这是怎么了,竟然说出和高家不相往来的话,那可是高家啊!”

  “高家又怎么了,仗着家里出了个太尉,这些年横行霸道,肆无忌惮。京城里谁家不是听说高家子出行,恨不得能立时躲起来。高家小爷要是看上了什么东西,要是不主动奉上,都是要抓到牢里去的。”

  “快噤声,要是被人听见该如何是好?我可听说了,今天一早,就有好几家王府都去了谢家,如今怕是已经到了。”

  “希望谢侯爷可要顶住压力的好,高家擅权已久,高家子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言谈之间肆无忌惮……”

  “若是李翰林还做着左都御史就好了。”

  谢笙听了一耳朵,便忙回头看向谢侯:“爹,咱们快回去,家里有人去了,大哥和祖母在家,可应付得来?”

  “你放心,”谢侯笑道,“正是因着家中有客人,我才带了你躲出来的。你爹我不在家中,那些人顶多只是说嘴,若我在家,只怕什么招数都要使出来了。”

  谢侯没敢对儿子提自己嘱咐给林管家的那些话。

  “可不是说那是王府吗?”谢笙听着谢侯的意思,跟说泼皮无赖没什么两样。

  “谁说王爷就讲道理了,”谢侯的回答彻底打破了谢笙的认知。

  谢侯悄悄对谢笙道:“日后你出门交际,说不定还能看见堂堂亲王耍酒疯,就地打滚呢。”

  这可真是,世界观都颠覆了,哪家王爷酒品差成这样?

  李家和谢家住的比较远,马车一路走过了闹市,才进了一条街。

  这街上住的都是清贵人家,环境清幽,就连行道树都长得十分雅致,显然是被人特意修剪过的。

  马车继续向前,停在了一座府门前。

  谢笙下了马车,便见这府门上头挂了一个简单的牌匾,上书李宅二字。字迹苍劲有力,配上木质牌匾,显得厚重大气。

  谢侯下了马车之后,就整个人都绷紧了。他对谢笙道:“小满,敲门去。”

  我?谢笙有些不敢相信的看了看谢侯,又看了看旁边跟着的小六子一眼,还是决定听亲爹的。

  谢笙稍稍撩起衣摆,快步上了台阶,按着以前周老爷子教的方式,有礼的叩响了门环。

第37章 双更

  “是谁呀, ”一个带着几分朦胧睡意的声音喊了一声, 把门打开了一条缝儿。

  那是个半大的小子,约莫十六七岁的年纪, 生的白白净净的, 他头一个就先看到了站在台阶下的谢侯,而后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视线下移,看到了站在门前的谢笙。

  那小子想了想, 问道:“你们找谁啊。”

  “请问李大公子在家吗,”谢侯到底是没敢说自己来寻李翰林。

  那小子摇了摇头:“大公子今日当值, 不在家中, 你们若是有事,改日再来吧。”

  “那李洵可在家?”既然李家长子李泽不在,次子李清又在外任, 谢侯便只能寻李洵了。

  那小子疑惑的看了看谢侯,又见他们的马车和身上的穿戴俱是不凡, 这才点了点头:“三公子倒是在家,你们又是什么人?可有拜帖?”

  谢侯憋了半晌,到底是说:“你去告诉李洵,就说我带着小满来了, 他必定是知道的。”

  那小子半信半疑的又看了谢侯一眼, 到底还是有礼道:“请您稍待,我这就去寻三公子。”

  那小子又关上了门。

  谢笙看着眼前这一幕,感觉有些奇怪, 这根本就不像是正常走亲戚的模样啊。

  “爹,你为什不不直接告诉他你是谁,还这么婉转的说啊?要是今天三舅舅也不在家,我们是不是就进不去了?”

  谢侯面对着谢笙的疑惑,不敢说话。

  难道他还能说,若是直接说了我是定边侯谢宁,这李宅的门能关上一天不给进?他之前也不是没有试过直接闯进去,然后被打出来的经历。所以这回,不管怎么说,好歹得找到个人带自己进门,到时候李翰林的怒火也就有人分担了。

  “三公子,”那小子锁好院门之后,很快就来到了李洵的院子里。这会儿李洵正在复习备考,只要去他书房,准能找着人。

  李洵正好把一本《中庸》通览了一遍,就听见有人敲门,便喊了进来。

  “鉴书?今儿你不是在门房当值吗,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鉴书忙笑着走到了李洵的书桌前:“这不是外头有人找您吗。”

  “哦,是谁?”李洵漫不经心的问着,手里还慢慢翻着书页,显然是没把鉴书的话听进心里。

  “也不知道是谁,”就在李洵看过来的前一秒,鉴书忙道,“那人没有拜帖,也不说自己是谁。先说是想要找大公子,可大公子今儿在宫里当值呢,哪里在家,我就叫他改日再来,没想到他转头就叫出了您的名字,问您在不在家。”

  李洵放下了自己手里的书,总觉得这样的询问方法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来到底什么时候听到过了。

  见李洵似乎有些印象,鉴书连忙加了一句:“最后那人说,只叫我告诉您,他带着小满来了。三公子,小满是谁啊?”

  李洵手一顿,小满?这个名字他熟悉啊,爹娘每回收到姐姐的信,都会念上三五遍的名字,怎么可能会不熟悉呢。

  “来的那个男人,是不是比常人略高,身量在三十岁上下?”见鉴书点头,李洵又带着些期待问,“那你看没看见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孩儿?”

  鉴书立刻回答:“有啊,就是那个孩子敲的门。”

  “那还等什么,”李洵直接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走,告诉我娘去。”

  “不对,找人告诉我爹娘,咱们去接小满。”

  “三公子?”鉴书有些糊涂,“小满到底是谁啊。”

  “我姐的小儿子,”李洵直接跑了出去。

  三公子的姐姐?那不就是定边侯夫人吗!那刚才在门口的男人就是定边侯谢宁?

  鉴书连忙跟在后头去回禀了李翰林和李老夫人。

  李翰林听了这事儿,第一句话就是:“门只许开个缝儿,把小满接进来,大人都给我扔外头去!”

  李老夫人听了这话,瞪了他一眼:“胡闹,都多大年纪了,还和女婿置气。感情当年这婚事不是你自个儿答应的?别见着我闺女过得好些了就做糟心事。”

  李老夫人说得李翰林一张老脸都没地方放,自己才对鉴书道:“去开门把人迎进来,只把小满带进来就行,其他人就留在院子里。另外,再叫人去宫门外守着,等你们大公子出来了以后,叫他快些回来。”

  李翰林听着觉得不对,这话和自己方才的话,也没太大区别啊。

  李老夫人慢悠悠道:“女婿现在和女儿感情好了,自然要给他留点面子。门都不让进怎么能行,左右他呆在院子里也不会有外人知道。”

  “听夫人的,”李翰林满意的捻着自己的美须,人情世故上头,还是夫人厉害。

  李翰林说完这话,就赶忙催促还站在自己面前的李洵和鉴书:“还站在这里做什么,快去把小满接进来。”

  得,直接忽略了谢侯了。

  李翰林整了整自己衣裳,问老妻:“我这模样如何?瞧着可和善?”

  李老夫人轻轻扶了扶自己发间的乌木簪:“都橘子皮的老脸了,还能吓着小满不成?”

  李翰林他还真不能说自己老妻说的不对。

  谢笙在外头等着,只觉得时间似乎分外难捱。不是在自己家里,也没带什么玩具,也就只能和自家亲爹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好在李洵他们动作快,谢笙其实也并没等多久。

  谢笙身后的门开了,出来的是一身月白色衣裳的男子,瞧着和李氏有几分相似,先前开门的小子恭恭敬敬的跟在他后头。

  谢笙猜,这应该就是他的小舅舅了。

  李洵看见谢笙之后,眼睛一亮,恨不得能直接把谢笙搂进自己怀里,面上却还是扮做十分和善的模样,似模似样的对着谢侯拱手道:“姐夫好,方才家中下人不识姐夫,有所怠慢,还请姐夫海涵。”

  谢侯忙道:“是我这些年外任,新来的小子认不得我也是应当。”

  李洵矜持的让开了自己背后的空间:“姐夫,请。”

  谢侯心里有些激动,这可是难得一次,自己一点都没被为难,就进了李家的大门,值得纪念啊。

  几人进了门,大门在身后合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9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室子的为官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