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秦诜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6 KB   上传时间:2018-10-21 12:37:00

  不过,关于董若莲这回的事情,苏明若想了想说道:“要不我给你出个主意?”

  董若莲当即翻了个白眼:“你得了吧,你的水平我还不知道?”

  苏明若要是能在这事上出主意,她的培养方向就不是前线将领而是后方军师了。

  苏明若撇撇嘴:“你别瞧不起人啊,我真的有办法,你不听我说怎么知道行不行?”

  董若莲看着她:“你想说什么?”

  苏明若问道:“这回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去问太子呢?”

  现在太子主管谈判的事情,而董若莲这里头牵扯到的不少不适合对人言的事情也都与太子有关,这种时候问太子怎么处置不就是个好办法吗?

  太子虽然不是董若莲的直接上司,但他是储君,目前又管着这事,此事去问他简直再理所当然不过了。

  而且,这事只要问了太子,甭管以后出不出漏子,那都不是董若莲的问题了。

  董若莲听到这个也是眼睛一亮,当即一拍苏明若的肩膀:“明若你行啊!果然是跟江先生的时间久了,连他的本事都学到了几分呢。”

  好话大家都爱听,尤其是对于一个傻逼来说,人家夸他变聪明了,这简直是最好听的话了。

  于是苏明若回去的之后十分得意的把这事给江岸青说了:“之前显然都还夸他聪明呢,这回也比不上我聪明。”

  江岸青点点头:“你是挺聪明的,不过,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对着眼巴巴的看着他的苏明若,江岸青抽着嘴角问道:“你和太子什么仇什么怨?”

  苏明若:“……???”

  哎?

  她一脸茫然的看着江岸青:“什么……仇,什么怨?”

  江岸青皱着眉头:“你真不明白?”

  苏明若摇头:“不明白。”

  这话说的江岸青真特么想给苏明若竖个拇指。

  讲真的,他觉得苏明若这不知不觉坑别人一把的能力真的已经相当厉害了。

  有这种技能在,苏明若不需要脑子,因为她不必动脑子也能坑别人一脸血。

  就像是现在的太子。

  江岸青最后说:“我觉得七皇子应该好好谢谢你的,真的。”

  谢容知道太子对他不满,当然,谢容本身对太子也没啥好印象,不说他上辈子就是被太子干掉的,就说这回,太子轻易被人挑动来针对他,这可不仅仅是说明太子被人忽悠了,更重要的是,太子心中恐怕对他本就没有多少信任。

  如果他傻傻的相信什么,如果他还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的跟着太子干,谢容毫不怀疑太子这回依旧会在事成之后干掉他。

  就像现在,谢容说他帮太子拿下了彭州,彭州富庶,日后太子就不需要为钱发愁了。

  可实际上太子多数时候并不会直接要钱,他把谢容放在中间,因此一再从彭州搜刮钱财的是谢容,日后若真的有人要恨,那也得恨谢容。

  可偏偏这也是个挺大的权力。

  上辈子谢容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往自己手里抓越多的东西越好,可这回……呵呵,他三哥还真是他三哥,一点没变。

  因此要说谢容想要坑太子一把那也是真的。

  可太子不仅在身份上是太子,便是说起出身来,他也是皇后的儿子,许家即便现在看着不怎样,可实际上之前也是个大家族,至少比谢容那个早死的,且没有任何家族背景的母亲好多了。

  如果谢容坑太子不能一次坑到太子再也爬不起来,那么他所要面对的报复就尤为可怕。

  这才是谢容一直按兵不动接着太子来发展自己势力的原因,他需要等待。

  江岸青看出谢容是有这样的耐性的,他知道要等,也会等下去。

  但这不代表谢容现在心情好完全不在乎,他只是没找到机会而已。

  然后……苏明若帮他坑了太子一把,还坑的理所当然。

  董若莲的事情看似简单,但他直接去找太子请示的话……江岸青知道,这事怎么办都不落好,太子只要接了,日后就是花了大力气办好了不是功劳,可只要有半点错处就得是他的锅,最可怕的是,只要董若莲去了,太子就算是想拒绝都不行。

  董若莲是中都尉,他手中掌控的武装力量虽然不多,但胜在靠的近,万一有需要,他甚至能够比把军队驻扎在中都之外的苏明若更快的做出反应。

  何况董若莲管着中都,若是通过他,许多事情都好办的很,此时董若莲上门来,太子若是拒绝,那也就意味着他放弃了这个与董若莲搭上线,将他收入手下的机会。

  这次有问题不说话,日后还想用人家,做啥美梦呢?

  更别提董若莲的家世也不同寻常,他不仅姓董,五皇子还是他妹夫。

  如果将董若莲拉过去,那得是多大的一股力量啊。

  所以这事太子一定会接,可江岸青也能看到,只要太子接了就必定不落好。

  偏偏这事看起来太正常太理所当然了,恐怕就算最后太子被坑了一脸血也只会觉得自己接手了一件麻烦的事情有点后悔,而不会想到有人故意挖坑给他。

  ……虽然苏明若确实不是故意挖坑给他。

  然而这一手杀敌于无形之间的本事,江岸青是佩服苏明若的,因此他拍拍苏明若肩膀,以一种异常沧桑的语气说道:“这事你不需要懂,你不懂就对了。”

  你不懂,日后你就会坑更多的人。

  倒是谢容在听说这事之后笑眯了眼睛,苏明若问他:“先生说你该谢谢我?”

  谢容点头,柔声道:“是该谢谢你,多谢你为我费心,不过我三哥的事情我自己处置就好,明若只管安心便是。”

  话虽如此,但谢容还是高兴的。

  “明若,你为我如此费心,我……我很开心。”

  其实是超感动的!

  苏明若:“???”

  啥?

  作者有话要说:  江岸青:你尽管脑补,猜对了真相算我输

  明若固有技能:自己一脸懵逼坑人**

第90章

  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的坑了一把太子之后, 苏明若之后的事情顺当多了。

  中都以内的事情多数是董若莲负责, 她只要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就好,中都以外的地方是她负责, 不过这方面到不需要太过担心了。

  至少目前来看各国好算是安分,小动作有不少可并没有彻底撕破脸的打算。

  不过苏明若倒是听谢容说杨煜最近把梁国使者方应气的不轻。

  应该说能够成为各国之间知名的使者,又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 基本这种使臣都是挺不要脸的人。

  比如晋国的蔡舒, 无论面上看起来有多么正经,可实际上他就是不要脸, 只要有好处, 那翻脸比翻书还快,哪怕是上一刻才刚说出口的承诺, 他也能笑的一副正经人的样子说:“哎呀, 我说过那话吗?不小心就忘记啦,算啦,既然不记得就当它不存在好了。”

  是的, 大致来说, 这年头能当使臣的至少都是这么个画风。

  方应当然也是。

  方应是个看起来很容易激动, 也很容易慷慨陈词说上一大堆的人, 可实际上在不要脸这方面,他也没比蔡舒好什么。

  再加上方应作为使者出使各国多年,可以说是什么样的奇葩人物都见过了,可就算是这样,他也被杨煜气了个半死。

  大概情况是, 关于城池的问题大家虽然互相寸步不让,但至少这些天也不是光扯皮了,还是有那么点进步的。

  可当方应提出要回高桐的时候杨煜拒绝了,这就很让人不高兴了。

  不过谈判这种事嘛,就是个慢慢讨论的买卖,方应这点认知还是有的,于是他就跟杨煜慢慢扯呗。

  要说杨煜为什么不愿意归还高桐,这就要牵扯到梁国那块最富裕的地区成广了。

  成广本身地处平原,周围没啥险要的地方可供防守,因此是个典型的易攻难守之地,可偏偏它又以特殊的地理优势成为梁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可以说这是一块谁都想要的肥肉。

  前几年晋国也不是没有打过成广的主意,否则当初干啥打凤睢呀。

  说起来,当年梁国还曾经说要把凤睢割让给晋国呢,结果最后被燕国横插了一手,于是这事也就吹了。

  但凤睢是成广抵御北方威胁的重要屏障,那么其他方向呢?

  显然,高桐就是。

  高桐位于成广西面,是成广抵御西面的威胁的重要依靠,而这回陈玄直接打下了高桐,可以说如果不是晋国插手及时的话,陈玄大概就一路直接打到成广去了。

  毕竟高桐之后成广以西也就没啥好的地理优势了,在不具备地理优势的情况下,梁国的兵力还不足,陈玄也不是啥小傻子,他拿下成广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可惜被晋国插了一手,这迫使燕国不得不暂时停下脚步。

  方应当然明白高桐的意义,他先是提出梁国在战后赔偿的事情上多给燕国金银,以此换取燕国将高桐归还,可杨煜没同意,在扯皮了好半天之后,方应又提出以其他城池来交换高桐。

  可杨煜还是没同意。

  关于这一点就让人疑惑不解了。

  高桐确实是一块相当重要的地方,但此时陈玄在高桐也不是稳如泰山的。

  毕竟士气这种东西,再而衰三而竭,他之前确实势头强劲,可这一停下,大家休息一段时间,之前的兴奋劲儿肯定就没了。

  再加上这毕竟是在梁国境内,梁国就算在兵力上不占优势,可梁国百姓自然还是心向自己的国家的,再加上燕军为了保证行军速度,一路上补充消耗的方式都是只求快的,从占领地的百姓那里强抢粮食的事情也不稀罕,这样的情况下,梁国百姓自然不喜欢燕军。

  因此在民心上梁国还是能够占点便宜的。

  何况,在方应看来梁国还有另一个筹码。

  成广是块好地方,此时梁国弱小,因此成广在梁国手中,不管是晋国还是燕国,虽然垂涎欲滴,可到底还是不担心什么的,但要是成广落入了别人手中这就不同了。

  至少他私下里问晋太子的时候,太子是明确的回答他,晋国支持梁国要回高桐的。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燕国还有其他办法吗?

  那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放弃高桐,换取其他好处,比如说方应一开始提出的金银上的补偿。

  不过对于燕帝来说,地盘比钱重要,因此方应最开始的判断是,燕国占据高桐主要是想要以此要挟,最终取得高价,从梁国割去其他土地城池。

  之前杨煜拒绝他,方应也没意外,反正这事慢慢谈,他慢慢还价,杨煜慢慢加价,最后谈成了就行。

  此时梁帝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让他整顿梁国内务,稳固自己的统治,因此这回他给了方应很大的权力,谈判的底线也相当宽松。

  可谁知道无论方应怎么说杨煜就是不同意,甚至最后方应都开价说把梁国的桃林割让给燕国了。

  梁国的桃林就是当年那个桃林会盟的桃林,不过这却不是一片树林,而是个地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7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这是本宫为你打下的江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