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她生下女儿,谢家人照样很高兴,之后几年,肚子没动静,婆婆也从未说过什么。
都说婆媳关系最不好相处,大嫂都夸婆婆好,大公主这才放下心来。
之前想着,回门之后,就搬到公主府去,如今瞧着,她打算短期内,先在谢府住着,过段时间再说。
才刚成亲,想必,驸马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在身边,不然的话,之前也不会请求说,在谢府办婚礼。
“你们小两口的事儿,我不掺和,等你们有了孩子,我再考虑出宫的事儿。”
眼下不搬到公主府去,早晚都是要搬得,大公主一直希望,将惠妃接到公主府去住。
本来想着,成亲之后,就将她接出宫去,可惠妃说,他们新婚,她不跟着凑热闹。
如今,她暂时要在谢府住,惠妃就更不会出宫了,大公主的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你也别想太多,在谢府住段时间也好,反正公主府就在那儿放着,什么时候搬过去都行。”
怕大公主想得多,惠妃笑着安慰她,母女俩说了不少,这才让人将谢钧彦请回来。
少不了的,又要叮嘱谢钧彦几句。
晌午,一行人去了凤阳宫,在凤阳宫用膳,谢钧彦又被大皇子多灌了几杯。
宸帝也喝了点,毕竟是女儿回门,但没敢喝太多,有苏清宁看着呢!
午膳过后,大公主跟谢钧彦出了宫,倒是没急着回谢府,夫妻俩一起,去了公主府。
成了亲,做了夫妻,总要让谢钧彦来公主府瞧一瞧,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想改建的地方。
以后,两人还是要住在公主府的,不可能在谢府住一辈子。
眼下住在谢府,是看在刚新婚的份上,体恤谢家长辈跟谢钧彦的心思。
公主府内的一切,都修缮的极好,谢钧彦没有一点意见,大公主将她的想法,同谢钧彦说了。
之前回宫,她跟惠妃说的,还只是她的想法,没告诉过谢钧彦,如今出了宫,在公主府中,就都告诉了他。
听她说完,谢钧彦自然很高兴,其实对他来说,住在哪里不重要,但大公主因为他,如此体恤,让他心里非常熨帖。
两人约定好,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再搬到公主府,在此之前,就住在谢府之中。
等一切商量妥当,夫妻俩回到了谢府,长辈们知道大公主的决定,也是十分高兴。
…………
大公主的婚礼之后,宸帝将传位之事,提上了日程。
早朝的时候,他将自己的想法,在朝堂上说了出来。
对此,朝中官员的意见不一,有的同意,觉得宸帝身体不大好,应当好好休养。
有的则觉得,小公主虽然很有才能,这些日子处理朝务,也处理的很好,可毕竟还小,不曾及笄,现在传位,似乎有点早了。
同意的比反对的多,于是少数服从多数,宸帝命钦天监,测算出合适的吉日。
传位归传位,登基大典的吉日,还要另做推演,毕竟需要时间准备,昭告天下。
钦天监给出的日子,在九月,也就是说,九月的时候,宸帝就可以将皇位,传给小公主。
在此之前,殿中省可以准备着,因为今年还有个大吉的日子,适合举行登基大典。
得到了钦天监的回禀,宸帝吩咐殿中省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昭告天下,小公主将在十一月的时候,举行登基大典。
此消息,还会被送到各国,等到小公主登基的时候,各国会有使者,前来大兴,祝贺小公主登基为皇。
现在还在六月,到十一月的时候,有小半年的时间,足够殿中省准备的。
到时候,定会给小公主一场盛大而又庄重的登基大典。
正文 第727章 登基
早在之前,小公主就知道了宸帝的想法,对于宸帝的身体状况,她也很清楚。
反正早晚,皇位都会传给自己,早一点跟晚一点,真没什么区别。
在张罗着将皇位传给小公主的同时,宸帝还忙着别的。
他已经计划好了,等九月将皇位传给小公主之后,就带着苏清宁暂时离宫。
或许住在京城内,也或者,住在京城外不远的宅子里。
等到登基大典过后,他才会考虑带着苏清宁,走得远一些。
病情控制的不错,大概是因为凡事都有小公主在,所以他轻松许多。
平常的时候,他尽量不去操心,也很配合治疗,所以这段日子,倒是没什么不舒服的。
最多就是偶尔头疼跟牙疼,这是脑逆的症状,只能缓解,没办法根治。
日子一天天过着,苏清宁偶尔,会梦到自己在现代的身体。
…………
闲来无事,小公主会带着常禧一起,去宫外找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