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进了宫,知晓彼此都在,我们心里是踏实的,也是高兴的,总觉得在这宫里,有一处温暖所在。”
“后来姐姐出了事儿,我心知自己做不了什么,只能等待机会,从未想过,有一天,真的能够实现那些心愿。”
“托主子的福,这些年,老奴过得很满足,能够时常看到皇上,能够做吃的给皇上,能够看到皇上穿着老奴亲手做的中衣跟鞋子,老奴知足。”
“等以后见到了姐姐,老奴就可以将这些事,讲给她听,她一定会高兴的,老奴看着小主子们长大,也能说给她听,姐姐肯定很羡慕。”
说到这儿,陈嬷嬷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意,她越是如此说的,苏清宁的心里,就越不好受。
“主子也别难过,老奴活到这把年纪,已然很好了。”这后宫之中,长寿之人,实在是太少太少。
陈嬷嬷觉得,自己活到了五十岁,在宫人中,已经算是长寿的了。
“等老奴去了,主子多劝劝皇上,别让他因为老奴的事儿,伤了自己的身子。”
宸帝知道,陈嬷嬷是自己的亲姨母,他如今也病着,陈嬷嬷担心他。
拉着苏清宁的手,陈嬷嬷细细叮嘱了许多,一直到困倦的不行,这才休息。
离开陈嬷嬷所住的屋子,苏清宁的心里,始终不太舒服,她没回正殿,索性离开凤阳宫,找了条宫人不多的小路,慢慢走着。
宸帝找到苏清宁的时候,她走得累了,正坐在凉亭里休息,走了一会儿,她心情好了许多。
“怎么出来也不多带点人?”只带了红绣一个,苏清宁就出来了,凤辇都没叫。
若不是宸帝了解苏清宁,这一时半会的,怕是还找不到。
“都在这后宫里住了十几年了,也不怕丢,闲着无事,就带着红绣出来走一走。”笑着开口,苏清宁站起身来,同宸帝慢慢向着凤阳宫归去。
“今儿个朕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忽然想到点事儿,想跟你商量下。”
两人十指相扣,宸帝想起了什么,同苏清宁说着。
“朕想要给陈嬷嬷一个封赏。”陈嬷嬷是宸帝的亲姨母,可这件事,知道的很少。
“封赏?皇上打算如何封赏?”苏清宁心中一动,看向宸帝,说起来,她也曾想过此事。
“朕知道,陈嬷嬷的身子,其实不大好了,朕想着,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封她为一品夫人。”
“那……林夫人呢?”林氏是宸帝的生母,当年知道真相后,为了避免种种麻烦,此事并没有揭露出来,毕竟,当时的局势,还不算稳定。
轩辕奇在逃,他才是名正言顺的嫡子,若被人知道,皇上并非嫡子,少不了会出现一些动荡。
所以,林夫人的尸骨,被找到之后,重新厚葬,每年宸帝都会去祭拜。
如今过去这么久,轩辕奇也死去多年,宸帝身子不好,储君之位已定,这个时候,追封林夫人,虽然仍旧可能有麻烦,可跟过去比起来,却好办得多。
“林夫人的事儿……朕还真没想过,只想着加封陈嬷嬷,如今你说起来了,朕会再琢磨琢磨。”
之前没想到,倒不是因为宸帝不记挂生母,只是在他心里,活着的人更重要些。
如今苏清宁提起,他想着,在自己将皇位传给长乐之前,或许该将过去的种种,就此揭开。
两人一路说着,回到了凤阳宫,林夫人之事,还要再行琢磨,陈嬷嬷的封赏,已经可以确定。
到了第二天,封赏的圣旨,便发下来了,陈嬷嬷被封为了一品夫人。
对于圣旨如此,后宫众人虽然疑惑,却也没说什么,只当是皇后感念她伺候多年,所以跟皇上请的封赏。
然而,还没等众人将此事消化,有一件事,被宸帝在朝堂之上说了出来……
正文 第717章 追尊
宸帝说的事儿,不是别的,正是林夫人的事儿。
事实上,朝中不少大臣都知道,皇上并非太后亲生。
只不过,此乃当年往事,况且过去这么多年,宸帝将大兴,治理的很好,所以没人提起此事。
却没想到,如今皇上自己提起来了。
“林氏乃朕之生母,前天夜里,朕曾梦到先皇,他责问朕,为何不为朕的生母正名。”
“当年,褚家在朝中的势力,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纵然朕知道生母并非褚太后,却因着她是父皇嫡妻,所以对她极为尊重。”
“却没想到,褚家人野心勃勃,连同轩辕奇谋逆,最终落得如今下场,褚太后已去世多年,朕想着,也该为自己的生母正名了。”
“更何况,也得到了父皇的允许,所以,朕打算将林氏的尸骨,迁入帝陵,追尊为太后。”
目光在众人身上掠过,宸帝缓缓开口,对此,朝臣们是没有意见的。
如今不必过去,况且,大兴本就注重孝道,皇上要追尊自己的生母,谁都说不出什么来。
“朕也是近来才得知,朕的生母,在宫中还有个亲妹妹,正是皇后宫中的陈嬷嬷,两人虽是亲姐妹,却不同姓氏。”
“一个是随了父姓,一个随了母姓,不管怎么说,朕找到了亲姨母,心里很是高兴,特封她为一品夫人。”
宸帝如此说,众人这才知晓,封陈嬷嬷为一品夫人的真实原因,之前都以为,是皇后给请封的。
“若诸卿没意见,朕会命钦天监,择吉日,为朕之生母,迁入帝陵。”
“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连忙跪倒,冲着宸帝行礼,由此,林氏追尊迁陵之事,便彻底定了下来。
消息传入后宫,得知此事的众人,都十分诧异,没想到,陈嬷嬷竟有如此身份。
诧异的同时,又都有些惴惴不安,不知当年是否有得罪过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