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女没有意见。”杨蕙心信心满满,苏清宁跟惠妃再度对视,吩咐人取来了棋盘、棋子,找来了用来考验杨蕙心的人。
这是苏清宁请宸帝帮忙找到的,棋艺很好,若杨蕙心不能胜任,将由她,来教导大公主下棋。
两人互相见礼之后,各执一子,开始下棋。
对于下棋,苏清宁不懂,原主是有记忆的,所以她能够看懂一点。
惠妃是懂棋的,但算不上顶好,她认真看着两人下棋,时不时地,小声跟苏清宁说几句。
苏清宁跟她说过,看下棋的时候,主要由她来看,自己不是很懂,所以惠妃在给她讲解。
宸帝找来的人,跟杨蕙心也算是旗鼓相当,两人这局棋,下了许久,才分出胜负。
最终,还是杨蕙心略胜一筹。
棋局赢了,杨蕙心就刚才那局棋,为苏清宁跟惠妃讲解了一番,她讲课向来容易理解,这也是为何,大公主更中意她的原因。
“除了棋之外,大公主还想学琴,不知杨女师的琴艺如何?”
既然教得好,索性都交给她来,她对大公主,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能更好地根据大公主的性子来教导。
“琴艺的话,臣女算不上顶好,只能算是中等,臣女觉得,不如让宫中尚乐坊的乐师来,或许会更好些。”
原以为杨蕙心会就此揽下,却没想到,她将此事推了出去。
她的想法,倒是跟之前苏清宁想的一样,之前她便想着,琴交给尚乐坊的宫人来。
“至于说书画,大公主似乎不太感兴趣,臣女可以每月选上两三天的时间,为大公主大致讲解一些。”
有些东西,可以不精通,但一定要懂一些,毕竟是公主,难保以后不会遇到名家字画,总要学会辨别真伪,还得要了解名家的种种特点。
这方面,不需要特别精通的,水平差不多就行,杨蕙心可以胜任。
“杨女师的意见,本宫会作为参考,大公主的棋,便交给杨女师了,至于书画,就按照你说的,每个月有几天就成。”
等杨蕙心说完,苏清宁再度开口,杨蕙心连忙行礼谢恩。
“今天辛苦杨女师了,本宫派人送你离开。”该考的都考了,人也该送出宫去了,杨蕙心再一次行礼,随着宫人离开了凤阳宫。
“吕姐姐觉得怎样?”等杨蕙心走了,苏清宁询问惠妃的意思。
“原本,慧儿就中意她,如今瞧着确实不错,就让她继续教导慧儿吧,至于说琴,皇后以为呢?”
尚乐坊的宫人确实不错,可惠妃也不知道,哪一个更好一些。
“吕姐姐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吧,我会从尚乐坊中,挑选出一个最合适的,来教导慧儿。”
有她如此说,惠妃笑着应声,皇后办事,她绝对放心。
于是,教导大公主琴棋书画的人,彻底确定下来。
正月出,二月过,三月开花,四月天暖,五月衣衫减,这一转眼,便过去了小半年的时间。
万幸的是,这小半年里,苏清宁虽然偶尔睡得时间长些,却再没出现那种让人恐慌的情况。
小半年过去,孩子们又长高不少,兄弟俩跟着宸帝找来的师父,已经开始练习简单的招数了。
大公主同小公主还跟之前一样,每天在宸帝的指导下,练习基本功,扎马步。
过了小半年,大公主适应了许多,动作再没有什么不标准的,也不喊苦了。
小公主还跟之前一样,最多就是偶尔找苏清宁或者陈嬷嬷撒个娇,让陈嬷嬷给她做些好吃的。
西北边关送来了消息,顾生再次有孕,虽不知是是男还是女,可对于沈家人来说,健健康康就是好的。
上一次顾生怀孕的时候,沈李氏已经回京城了,如今听说二儿媳再次有孕,沈李氏有些为难。
京城里,大儿媳也怀了身孕,虽说是第三胎了,也还是很辛苦,但她也惦记着二儿媳,担心她在边关,没人能照顾好她。
沈李氏有些多虑了,生第一胎的时候都很顺利,何况是第二胎,就算沈李氏留在京城,顾生在西北边关也能应付。
没什么需要她操心的,边关自有沈啸,府中有知书,她安心养胎就好。
大概是怕沈李氏担心,没几天的功夫,边关再次来了信,是顾生写的。
正文 第595章 边关情况
大概是猜到了婆母沈李氏的心思,顾生在沈啸的书信送出去之后,亲自写了封信。
信上说明了自己所有的情况,包括西北边关内的一切,她让沈李氏安心留在京城,陪伴着月灵生产。
京城跟西北边关相距甚远,家人们想要见面,并不是容易的事儿,所以每个月,基本上都会有书信来往。
沈啸跟顾生都知道,月灵再度怀孕的事儿。
京城跟西北边关不同,西北边关中,就算顾生做甩手掌柜,也是可以的。
将军府内,有知书,还有管事,不管是谁,都可以把将军府管理的妥妥当当。
而京城之中,虽说府中也有管事,可很多事情,还是需要人来定夺。
月灵怀了身孕,势必会顾不上,住在府中的苏氏,身子又不好,更是没太多经历,去管理府中的事儿。
所以,沈李氏最好不要离开,不然这一来一回的,耽误时间不说,府内还可能乱作一团,谁都无法安生。
看过顾生的书信之后,沈李氏的心思,终于定了下来,她派人给西北边关送了不少的东西,自己则留在京城里,安心的管理府中一切,陪伴月灵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