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的烦恼跟想法说出来,惠妃看着苏清宁,“这件事情,皇后是如何想的?”
“说实话,我倒是不太在意,昨儿个皇上是去花园给我采花,才会遇到她的,说了什么,我不知道,皇上也没说,我就没问。”
“若是重要的,皇上肯定会告诉我,他没说,就说明这件事在他心里,是无关紧要的,怕是还没有那几支花来的重要。”
“依着皇上的性子,想必昨天,他同那杨氏说了什么,她如今生病,大概是心病,不管怎样,经过了昨天的事情,但凡杨氏是个识趣的,那种事就再不会发生。”
“所以吕姐姐莫要恼怒,且看一看,若是她从此以后,安心的教导大公主,这事儿也就罢了,若不是……她自己不要脸,那就干脆,连同杨家的脸,都扔在地上吧。”
苏清宁的心里,自有自己的想法,她看着惠妃,没有隐瞒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听她说完,惠妃仔细想了想,随即点了点头,“成,就按照你说的,且看一看,不过,等她病好之后,我总是要敲打敲打她的。”
“好,吕姐姐觉得怎样解气,便怎样做,敲打敲打,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让杨氏知道,这里是皇宫,而不是她的家。
话说出来了,惠妃心里舒服了许多,她应了一声,心里面有了计较。
…………
三月里,倒是没什么重要的节日,可后宫里仍旧有能够庆祝的事儿。
三月二十,是小公主满两周岁的生辰,因为过生辰,所以今天不用上课。
托了小公主的福,兄弟俩今儿个也能休息一天。
满了两岁的小公主,口齿越发清楚了,人也更加聪明。
旁人家的孩子,到了三四岁才开始启蒙,女孩更晚一些,小公主才一岁多的时候,就天天跟着皇子们去上书房。
若是有同龄的孩子放在小公主面前,肯定要被小公主比下去,毕竟,她已经正式的拜东方熠做了先生。
生辰这天,除了特意为她做了一大桌子她喜欢的菜肴之外,礼物也是少不了的。
从宸帝到苏清宁,从大公主到兄弟俩,甚至陈嬷嬷等人,都为小公主准备了生辰礼物。
虽说今天东方熠没进宫,可昨儿个,已经将礼物,给了小公主。
当初收徒的时候,东方熠为小公主专门准备了文房四宝,昨天送的礼物,还是文房四宝,只是跟之前的不大一样了。
小公主在长大,之前能用的,再过些日子,就未必能用了,在东方熠看来,这是最实用的。
当然,皇子们生辰的时候,东方熠也是有礼物的,这一点上,都是他的学生,他不会厚此薄彼。
小公主的生辰,过得十分热闹,一整天,凤阳宫里欢声笑语不断,在这一天,小公主体会到了人生之中,第一次收礼物收到手软的感觉。
…………
杨蕙心并没有休息多久,也就是三天的时间,就好的差不多了。
重新进宫授课,一切都跟之前一样,临近晌午,大公主邀请她去永春宫用膳。
病了这几天,杨蕙心就好像重新活了一遍,午夜梦回的时候,宸帝的话,在她耳边判断,像尖刀一般,一次次的扎着她的心,
如果说,之前她曾有过什么不该有的心思,那么如今,那些心思已经不复存在。
宸帝的话,将她的那些心思,都给捏死了。
之前的时候,杨蕙心也去过永春宫用膳,所以大公主邀请的时候,她没有想太多。
到了永春宫,一切都跟之前一样,等用过了午膳,大公主跟黎桐一起去睡午觉。
杨蕙心准备回一趟御书房,拿两本书,回家去看。
“杨女师别急着走,难得来永春宫做客,不如陪本宫聊一聊。”惠妃脸上的笑意,一如往常那般温和,杨蕙心犹豫一下,最终点了点头。
见她点头,惠妃脸上的笑意更深,她没有同杨蕙心一起留在正殿中,而是让她陪着自己一起走走。
去的地方,正是之前,杨蕙心见到皇上的园子。
经过了几天,园子里的花,开的更好了。
大概是因为之前宸帝的话,再来这个园子的时候,杨蕙心的心里,充满了不自在。
“杨女师怎么了?可是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注意到杨蕙心的神情,惠妃在心里暗笑一声,关切的询问道。
“多谢娘娘关怀,臣女的身子无事,都已经好了。”她还不知道,她跟宸帝说话的事儿,已经被皇后跟惠妃都知晓了。
“好了就好,之前皇后跟本宫一直很担心,毕竟杨女师是大公主的女师。”
正文 第570章 敲打
同杨蕙心一边走着,一边赏花,惠妃似有感触般,继续说着。
“这后宫里的花,是最美的,就跟后宫里的那些美人一样,只可惜,花有凋零之时,人亦是如此,这后宫里的美人,若是凋零了,只怕还不如这些花。”
“之前杨女师也住在宫中,不知对皇宫是何印象?”转过头,看着杨蕙心,惠妃笑着询问道。
“回娘娘的话,臣女觉得,皇宫十分的威严,让人心有畏惧之感。”惠妃的话,似乎没什么章法,这里说说,那里谈谈,让杨蕙心有些摸不着头脑。
“心有畏惧之感,可就算如此,总有许许多多的人,想要进到这皇宫之中,说起来,如今的后宫,确实安宁了许多。”
“这后宫里的事儿,外人是无从得知的,在旁人眼中,皇宫里的人们锦衣玉食,不愁吃穿,却不知道,这背后,总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多少人,是踩着别人的血跟肉,一步步走上去的,可那只是少数,大多数的,血肉都成了养料,你看那处,花开的如何?”
杨蕙心仍旧觉得,惠妃的话,让她摸不到头脑,但既然她问了,自己总是要回答的。
于是,她看向惠妃所指的方向,这才开口,“回娘娘的话,那边的花开的极好,似乎比这边要好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