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若两人之间真的有恩怨,秦嬷嬷不可能放任陈嬷嬷活在后宫之中,所以,她将这个想法打消了。
再之后的想法,就是陈嬷嬷跟皇上的生母之间,是有关系的,所以,她怨恨秦嬷嬷,对秦嬷嬷出手。
陈嬷嬷醒来之后,言语间也确实流露出了这样的意思,虽不知到底是什么关系,可由此能够推断出,两人关系不浅。
“那秦嬷嬷死不足惜,就是她对皇上的生母,下的毒手。”将之前跟陈嬷嬷谈话的内容,告知给了宸帝,苏清宁看向他,打量着他的反应。
“皇上,陈嬷嬷说,她跟您的生母是故交,您若是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问她,若是想要给您的生母重新安葬,她也可以带人将埋葬的地方找到。”
不管怎么说,都是生下皇上的人,就算过去,陈嬷嬷将尸首重新埋葬,所葬的地方,也不是好地方。
以前皇上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知晓了,肯定不会任由生母的尸骨,继续埋葬在那个地方。
“朕知道了,眼下那陈嬷嬷还没好,等他好了之后,朕再见一见她把。”
听苏清宁说完,宸帝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苏清宁点头,应了下来。
两人跟往常一样,走的差不多了,便一起返回毓秀宫,沐浴休息。
…………
朝堂之上,宸帝吩咐人,宣读了西北边关送回来的书信。
大臣们听完之后,不免议论起来。
宸帝看向下首议论纷纷的大臣们,吩咐周成仁,将其余随着书信送回来的东西,都呈了上来。
只凭着书信,自然不能完全平反,毕竟,这不是小事,而是关系着整个大兴的事情。
所以,这一次从西北边关回来的,不止有沈啸的书信,还有别的东西,那些东西,足可以证明沈啸真的是冤枉的,这一切,都是褚家的阴谋。
看过了种种证据之后,大臣们的议论声,渐渐的由大变小,他们已经相信,沈啸确实是冤枉的。
“之前的时候,朕说沈将军已死,这是为了麻痹褚家,那个时候,朕其实已经知道,褚家有了外心。”
“之所以没有立刻处置他们,是因为朕想知道,这朝中,到底有多少人,是听从褚家的,在他们的眼里,朕这个皇上,到底算什么?”
“如今,朕已经知道了,也做出了处置,该收拾的,朕都在收拾着,该赦免的,朕自然也要赦免,还给他公道,这一点,想必诸卿都没有意见吧?”
看向殿中的众大臣们,宸帝开口询问道,证据就在眼前,他们自然没有意见。
“事实上,沈将军没死,他的‘死’,是假的,那是朕跟他一起,演的一出戏,如今,褚家倾覆,虽说还有余孽没有抓到,可这并不耽误,朕还给沈将军公道。”
“即日起,封沈啸为忠勇大将军,驻守西北边关,为朕守护疆土。”
看向群臣,宸帝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旨意,群臣立刻跪倒,冲着宸帝行礼。
“除此之外,此次平息褚家叛乱,侍郎沈钰,也是功不可没,为了给朕办事,他差一点丢了性命,如今也该论功行赏。”
“传朕旨意,封侍郎沈钰,为吏部尚书,至于其他立功者,朕也有封赏。”
宸帝的话说完,群臣在地跪倒,口称万岁,有不少人的目光,落到了沈钰的身上。
早朝上,该说的都说了,群臣无本再奏,宸帝起身离开。
周成仁没跟着走,他手里有一道圣旨,正是对其余官员的封赏,群臣仍旧跪着,听他将圣旨宣读完毕。
一道圣旨读完,有人欢喜有人愁,可不管怎么说,总是欢喜大过了愁。
早朝散去,周成仁离开,众位大臣纷纷起身,冲着得到封赏的臣子道喜。
这其中,最惹眼的,莫过于沈钰,一时之间,沈家在朝中的势力,一跃成为第一。
沈钰倒是想过,自己会有封赏,却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为了尚书,还是吏部尚书。
六部之中,吏部的地位可是不低,掌管了吏部,可谓是握住了不少的权利,这让他有种晕晕乎乎的感觉。
不过,这样也好,如今,二弟成为了英勇大将军,自己又掌管了吏部,这对身处后宫的清宁表妹来说,是一件好事。
都说前朝跟后宫互相关联,母家在朝中的地位高,妃嫔子在后宫里的日子,就越好过。
皇上本就宠爱清宁,清宁也争气,为皇上生下了一对双生胎,还都是皇子。
若是他跟二弟的地位,能够一直保持下去,这太子之位,或许都不在话下……
想到这儿,沈钰深呼了一口气,他冲着道喜的官员拱手,然后向着殿外走去。
…………
前朝的好消息,也传到了后宫,得知两个哥哥都得到了封赏,苏清宁十分高兴。
她的高兴,并不是因为两个哥哥的官职高,对她有好处,而是因为这样一来,她最担心的事情,就可以不用再担心了。
一切都已经更改,她相信,所有的,都会越来越好,不会重蹈前世的悲剧。
正文 第264章 妥当
“启禀皇上,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承乾宫中,暗卫冲着宸帝行礼,语气恭敬的回禀道。
“朕知道了,辛苦你了。”点了点头,宸帝看着暗卫呈上来的东西,十分的满意。
屏退了暗卫之后,宸帝想了想,起身前往凤阳宫。
听说皇上来了,一直装病的皇后,起身迎了出来。
免了皇后的礼,宸帝将暗卫带回来的东西,交给了皇后。
“这些东西,是朕为你置办的,既然你去西北边关,这处宅子,就离西北近一些,这样的话,你平时想要休息,也有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