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楚汛的死,每个玩家都获得了一份食物,但还缺少一份,需要通过完成高塔关卡获得。
谁都知道,通过高塔获得的食物要交给积分最高者分配,其他人但凡放弃积分奖励而选择食物,就是纯亏。
但剩下的几个队伍的积分排名咬得很紧,哪怕是积分第一的队伍,只要有一个环节选择食物、没有选择积分作为奖励,就会掉到第二名。
基于此,所有玩家要想不损害自身的利益,只能疯狂卷积分。
无人提供食物,势必会造成双输局面,毕竟食欲被激起后真的会死人。
除非……提前杀死一个人,使得所有人再获得一份食物。
总积分第一的格林和第二的秦沐达成联合,号召玩家们放下芥蒂,每人留出一枚游戏币用于换取食物,其他游戏币自由分配。
他们一再保证,无论最后谁负责分配,都会做到公平公正。
玩家们看着格林的满身腱子肉,终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乖乖地每人选了一次食物奖励。
格林也如约定的那样,将食物平均分配给所有人。
第四天平稳过去,观众们的情绪变得不满。
他们想看到血腥暴力的打斗和杀戮,而非死气沉沉的谈判和媾和。
山羊不得不做出许诺,表示次日会对游戏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第五天,山羊告诉玩家,必须出现死人,其他人才能获得食物。
作为补偿,只要有一个人死去,其他人得到的食物将不再是一份,而是两份。
琉璃高塔中的食物奖励被取消了,格林选择了行动点作为奖励,想要在棋盘上吃掉念茯。
好在,念茯同样得到了不少的行动点,堪堪避过了格林的追杀。
两人在棋盘上的距离已经很近了,格林从道具栏中抽出大刀,劈向念茯的脖颈。
念茯反应极快地后仰腰身躲过,手中现出长鞭向格林甩去,缠住他的刀刃。
僵持间,莱纳安悄悄逼近格林,作势就要偷袭。
黑光一闪,常胥执断刃挡在他面前,击飞了他的匕首。
混战一触即发,又稍纵即逝,玩家们到底吃不准彼此的底牌,偷袭失败后便各自归位。
当天的斗兽游戏结束之际,无人死亡,自然也无人获得食物。
刘雨涵用【怪谈笔记】推演这个副本的结局,浮现的结果让她脸色苍白。
笔记说,再这样下去,只有两个人能活到最后。
这两人自然不会是她和常胥中的一员。
毕竟,格林、董希文和莱纳安三人未曾经历过食物短缺,尚有机会。
而她和常胥、秦沐、念茯都是半石化状态,只等后半夜,或将因为饥饿造成的食欲完全石化。
玩家们在沉郁的气氛中回到各自的房间。
挂着狐狸面具的房间中,念茯握住胸前的吊坠,无声地说:“姐,等会儿我自杀吧,这样食物就够了。”
她从加入天平开始就有牺牲自己的觉悟,知道再多人的性命都不如“那人”的安危重要。
她是“那人”手中的棋,危机关头,她也心甘情愿为了“那人”去死……
念茯又一次想起和“那人”的相遇,“那人”要找的不是她,她只是作为一个意外,偶然出现,然后被那人顺手带了回去。
就像投喂一只小猫小狗,随意为之的善举未必会在施恩者心中留下痕迹,在受恩者眼中却是世界的全部。
念茯没来由地想:“如果我真为了她而死,在她心中的重量会有些许不同吗?她会记住我吗?”
也许不会,因为牺牲的人太多了;也许会,因为死亡到底太过沉重——谁知道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念茯抬眼望着天花板上的壁画,感受着光线一寸寸黯淡,直至模糊了具体的笔画,使她无法看清壁画的细节。
她散开瞳孔,轻声呢喃:“我忽然好害怕,死亡是什么感觉呢?姐,你说会不会很痛啊……”
“念茯,不要死。”吊坠里的声音如同初见时那样温和,“活下去,你我都不会有事的。”
……
黑狼面具之下,常胥在黑暗中睁开眼,早已忘了做了什么梦。
饥饿感潮水般将他淹没,胃袋抽搐着绞紧,发出剧烈的疼痛。
常胥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正一寸寸变得僵硬,石灰在他身上四处蔓延,随时会将他完全吞噬。
身侧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刘雨涵从床上坐起,点起一盏灯,脸色比白纸还要苍白。
石化的痕迹爬到了她的下颌,她僵着手将【怪谈笔记】放到地板上,语速极快地说:“后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各种计划我都写在上面了,你一定要活下去,只要你还活着,【黑暗审判者】就会持续生效,齐斯哪怕活过这个副本,也无济于事……”
这完全是交代遗言的语气,常胥眉头微皱:“你想要做什么?”
想要做什么?又该做什么?
无数道声音在刘雨涵的脑海中发出询问,来自过往遇到的、跟随她的那些同伴。
作为论坛中颇有声望的理论派、智力型玩家,她时常发布副本攻略,提出某些论断,被其他玩家当作救命稻草般追逐和信奉。
在现实里,在副本中,那些追随她的人愿意相信她的决断,并且满怀希冀地执行。
可她到底不是神,甚至只是一个比较努力的平庸的人,她会出错,会有疏忽,每一个决策失误都意味着血的代价,沉甸甸地压在她身上。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渐次远去,她到头来茕茕孑立、孤身一人。
这次,她不想再看到同伴死在自己面前了。
“只需要死一个人,所有人就都有食物了。”刘雨涵咧开唇角,露出一个微笑。
她在手中凝出一把匕首,狠狠插入自己的心口,就像审判异端时用木楔将肢体钉上十字架状的刑台。
刹那间,血液在胸前迸溅开来,绚烂至极的血花悄然盛放,花瓣飘零散落,红泪似的缓缓向下流淌。
齐斯询问她欲望的话语犹在耳畔,她直到此刻终于想明白了,她活着不是为了杀人的。
她要救人,要让那些值得活下去的人更好地活下去……
刘雨涵的笑容如释重负,很是明艳:“我早该死了,哪怕现在不死,等离开副本,他也会杀了我的。”
谁也不知道齐斯的计划是什么,便只能做他终将复活的最坏打算。
一旦他复活,所有前期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等待反叛者的结局不是死亡,便是更深的控制。
“我早就死在《无望海》副本了,做一个灵魂被操控的行尸走肉,同流合污、苟延残喘,我不该是这样的……”
刘雨涵想到童年时,父亲将钢笔塞到她手里,笨拙地对她说:“雨涵,你要读书,要懂得道理,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她想到她也曾在艰苦中生出堕落的念头,却总能用道德约束自己,在一次次诱惑中守住本心。
那时候她想,她是要站在阳光下的,合该灿烂如繁花,岂能卑贱如蚊蚋?
她的确不想轻易地死去,但并不是怕死,而是不甘于无声无息地湮灭沉寂。
生又如何?所有她爱的、爱她的都离她而去了,她对这个世界再无留恋。
只是好不容易爬到光明中,便是死,也得点燃一场生的篝火……
至少此时此刻,她还有选择自己为谁而死的自由。
血液缓缓流失,却离死亡还早,刘雨涵看到常胥的瞳孔扩大又缩小,似是做出了什么决定,有了什么明悟。
然后,她看到常胥在她身前蹲下,一字一顿地说:“刘雨涵,不要死,活下去,我知道通关的办法了。”
第六十六章 斗兽场(二十七)“永别了,常胥”
在不久前,常胥思考过一个问题,用自己的性命换他人的死亡,是否值得。
当时他的答案是不值得,因为他想要活下去,杀死齐斯也是为了更自由、不受威胁地活下去。
但如果将天平另一侧的筹码换作其他人的性命呢?
常胥自有记忆起就被鬼怪环簇,张牙舞爪、鲜血淋漓的狰狞形影如同远古的萨满般围绕着他手舞足蹈,在发现他能看到它们后变本加厉,想要接近他、撕咬他、取代他。
直露的、不加掩饰的恶意构成他对死亡的憎恶,并相应地激发对生存的渴望,他顽强地活了下去,并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拥有抗衡诡异的能力,成为被那些鬼怪畏怯的存在。
他终于听到了鬼怪们的话语,和记忆里那些充斥着威吓的尖啸不同,它们在意识到奈何不了他后,变得格外客气。
它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教导他各种生存的道理,试图说明他也是它们中的一员,而那些道理确实能帮助他在孤儿院中生存下来。
但鬼怪终究是冰冷的,不如人类那样温热。
常胥一走到阳光下,它们便一哄而散,直到他回到阴影中,才再度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它们想要留下他,就像粘稠的沼泽拖拽误入其中的生灵,直到淹没面颊,钻入口鼻。
常胥却知道,自己是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没有阳光的地方的。
幼小的他在廊道间奔跑,护着怀里的食物躲避大孩子们的追逐,原本没有路的走廊尽头多出一扇石门,他踏入其间,看到虬结的藤蔓间封锁的金色,迸射布满灰尘的光明。
长大以后他以成百上千的胜局被孩子们冠以“怪物”之名,那些恐惧的、排斥的目光比鬼怪的温度还要冰冷。他不喜欢,因而远离人群,常常坐在孤儿院紧闭的大门边一个人发呆。
每当晴天有人进入孤儿院的时候,大门被拉开,便有一束金色的阳光从门缝斜射进来,将他拦腰截断,又缓缓扩散开,照亮他的脸。
一对捐助过许多慈善基金会的夫妇来孤儿院中考察,端庄慈祥的女人将一个魔方塞进他手中,残存的余温激起他冰凉的手神经性的战栗。
他看着“吱呀”打开又“吱呀”闭合的门,知道外面是属于人类的世界,那是温暖的、明亮的,不同于诡异和怪物的族群。
他忽然特别想做一个人。
若是有人同在那家孤儿院长大,一定会有这么一幕模糊的印象:有一个打架从来没输过的傻大个,起初孤身一人,后面总被一群孩子围着。
常胥愿意伸出援手庇护那些主动向他寻求帮助的孩子,好像一种人性的证明,一场蜕变成人的仪式。
但对情绪的敏锐直觉又使他能够察觉到孩子们的恐惧和厌恶。他知道,自己在他们眼中依旧是怪物,而非同类。
直到……宁絮的出现。
宁絮是第一个用看人的目光看他的人,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唯一一个。
“人生来不是为了做野兽的。”女人悲悯地向他伸出手,将他带入人类的世界。
那天之后,常胥一度以为自己终于成为了一个正常的人类。
他可以自由地去往各个地方,随时随地触碰光明和温暖;他可以吃新鲜的、人类普遍接受的食物,而非腐烂的老鼠;他可以混杂在人群间,不会再被投注异样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