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派盗墓笔记(1-4卷)_分节阅读_第381节
小说作者:云峰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2.32 MB   上传时间:2025-07-05 08:39:45

小萱趴在水晶门上,阿春用手电帮她照明。

小萱突然喊了声:“唉,好像出来了。”

“出来了把头!”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先进的水晶玻璃加工工艺,去杭州博物馆看那个杯子,那是用一整块大水晶掏膛掏出来的杯子,把人手放在水晶杯之后,蹲下来看,依然能看清楚。

水晶玻璃门后头,靠墙那里,有个凸出来的小尾巴,又长又细,和这个小门是一体的。把头当时就是发现了这个小尾巴,才突发灵感做出来了软拐子针。

“出来了!出来了!”

“往下!在往下!”

小萱侧着身子,脸贴在了门上,大声提醒。

“哎呀没套住,差一点点!”

“在往上。”

“套住了,钢丝圈套上了!”

把头脑门上都是汗,因为发烧和紧张,汗水顺着他眉角落下,滴到了地上。

小萱说套上了以后,把头慢慢向外抽软拐子针,大概抽出来几十米,在抽不动了。

把头喘气说:“文斌,你手上力气大,你来。”

鱼哥接过来后拽了拽,没动。

把头在旁说:“因为里头拐了弯,我们寻常发力会被抵消,你拽紧后,用爆发力,瞬间向外拉,能理解我的意思不能。”

鱼哥点头,深呼吸两口。

往手上绕了两圈,鱼哥小臂上青筋暴起,闷哼一声,用力向外一拽!

由于用力过猛,鱼哥一连向后退了好几步。

瞬间只听啪的一声!就像玻璃碎了。

小萱赶忙跑开,把头招呼我们赶快向后退,离这里远一些。

我们退后几米,就看到那道椭圆形的水晶玻璃小门,内部不断发出砰砰的暗响,一道裂缝以一个点为中心,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周围扩散。

裂缝一寸寸,整个蔓延开来,此过程持续了一分多钟停下来了。

“好….好了?”

豆芽仔忍不住咽了口吐沫问。

把头眼前中闪过一丝激动,说现在在砸一下试试。

之前用炸药都没事的椭圆门,这次格外的脆,就像是普通玻璃,用尖头锤子轻轻碰了几下,门上便开了个大洞,许多碎碴子都掉进去了。

我们不断扩大洞口,最终能容一个人钻进去。

看着很神奇,其实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力学原理,门内墙角凸出来的小尾巴是破绽,鲁珀特之泪只是现在外国人的叫法,华夏古代工匠很早之前便有了这方面涉猎,谁搞研究的,或许能从天工开物或者战国的考工记古竹简中寻找到蛛丝马迹。

第七道金刚墙开了,豆芽仔一脸激动,抬脚就想钻进去。

把头立即拦住他说:“别着急,这里不知道多少年没开过,里头有可能氧气不足,先通风十分钟。”

豆芽仔收回来脚说:“对对,通通风,里头没氧气。”

在门外等了十多分钟,我们提起包带上头灯,先后爬了进去。

“嘶….”

进来后第一感觉很凉,黑,温度低。

我抓着头灯扭头来回看了看。

这间墓室挑高很高,空间面积可能有四五十平米,墙上依稀留有斧凿痕迹,地上空旷,并没有预想中满地摆放的青铜器。

墓室中间摆着的,看轮廓像是一具棺材,又不太像棺材。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是泥的,一大团泥,表面发干龟裂严重。

泥棺材!

就孤零零摆在那里。

豆芽仔挠头来回走着说:“有铭文的青铜去哪儿了,玉璧玉器也没有啊。”

我呆呆的看着眼前摆的东西,这种类型的古代棺椁,听所未听,见所未见。难道当初陈胡公从龙阳湖底的水下铁墓,被后人迁坟后,葬到了这具泥棺里?

“你们快看!”这时阿春突然叫道。

我们顺着阿春手电打的光束,抬头向上望去。

墙上掏了个洞,我看到离地面四五米高,还有一具棺材整个塞在墙洞里。

棺材露出来了一点儿,风化严重,看手电的反光可能是石头。

这又是谁?

一具泥棺,一具石棺,这是谁?是男是女?

把头眉头紧锁,他抬头看着,不说话。

第108章 窃窃私语

“把头?把头?”

我扭过手电,一连喊了两声。

“我….我年轻时见过类似的泥棺材。”

把头突然开口说:“在邯郸,在永年聪明山,半山腰的一颗柿子树底下。”

说着话,把头举起手电走向泥棺材。

我快步跟了过去。

泥棺表面不是普通黄泥,可能加了别的混合物,整体颜色黄中泛白。

龟裂成这样了,还基本保持着完整,就静静的摆在那里,一摆两千年。

我突然心里有种感觉,道县的鬼崽岭之谜,上万座遗存至今的鬼崽石雕,是不是在守着这具泥棺?

泥棺体积很大,地上倒着两个陶俑,看衣服和神态是一男一女,个头很小。

男陶俑脸上残留了一层白,嘴唇以前应该描过红漆,应为年代久远,导致陶俑嘴唇上的红漆颜色淡了很多。

我把倒了的小泥人拿起来看了看,年代大概是战国晚期的。

我见过很多这种陶人,看这类陪葬俑我自己总结出来一个窍门。陶俑年代越是早,做的越矮小,衣服袖子开的越宽,脚下穿着鞋。

陶俑年代越晚的体型就越是瘦长。

(唐代除外,陶俑脸很胖的基本都是唐代)。

这种陪葬俑到了宋代,高度都过了成年人膝盖,而泥棺这两个,高度只有二十公分左右,说明年代远远早过宋代。

我没怎么用力,就拿起来动了动,这泥人俑头就掉了,啪塔一声,掉在了地上。

随手扔在旁边,我皱眉问:“把头,你刚才说,你以前见过这种泥棺?”

把头眉头紧锁。

他没说话,而是问小萱拿来了她的刀。

特意选了处龟裂严重的位置,把头拿小萱的刀开始用力刮这里。

一层层风干的黄泥往下掉。

龟裂的泥土下,很快露出来个小洞。

把头放下刀,举起手电往小洞里望了望。

“没错,是这样…..云峰你看看。”把头说完让开了位置。

我顺着小洞往里一看。

这里头…..好像是红颜色的木头。

战国的木头棺材?

我看到这抹红后心理一惊,溶洞下湿度这么大,木质棺材历经千年都没烂,这很反常。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七道防盗金刚门的密封,加上这层黄泥的包裹,最大程度上隔绝了空气,这才能留下来。

这时阿春抬头说:“王把头,那具棺材在墙洞里,咱们怎么上去?”

把头说先看这个,那个等下在看。

在把头的示意下,我和豆芽仔开始用铲子砸这些黄泥。

别看干裂成这样,有的地方依然很结实,用了大力气,才把这些黄泥完全砸下来。

土块儿一块块往下掉,里头藏的木棺露出来的面积越来越大。

停手后,用手电一看。

这是一具大红色,整体十分厚重的实木棺材,红棺表面有淡金色描绘,冷不丁一看,外观和马王堆墓出土的那具棺材有些相似,带有几分战国时期,楚国漆器的风格。

可在细细一看,又完全不一样。

马王堆那具红棺表面,描绘的是仙女飞天,因为墓主辛追是女的,含意是飞天接引女墓主的灵魂去往极乐。

可这具红棺…

描绘了些杀人打仗,处刑吊死人的场景。

尤其是吊死人那个,我看到两个奴隶模样的小人双手被绑,被高高吊起,底下还有个小人,手拿长矛,往人身上扎,风格神秘又带着诡异。

现在墓室里很黑,分外的安静,只有我们这几把手电晃来晃去。

因为黄泥隔绝空气密封性强,棺材盖儿依然完整没烂,豆芽仔围着转了两圈,拿起铲子准备撬开,试了试,他突然说:“唉,不对啊,这好像是死的啊,一体的。”

我说扯淡,棺材盖怎么可能和棺材是一体的?要那样死人怎么进去。

我不信的试了试,顿时惊讶道:“这….还真是,把头,这棺材盖儿和棺材是一体的,这怎么做出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3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1/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派盗墓笔记(1-4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