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惊悚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派盗墓笔记(1-4卷)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云峰   小说类别:惊悚悬疑   内容大小:2.32 MB   上传时间:2025-07-05 08:39:45

刘婆帮床上的老伴盖了盖被子,她转身看着我笑道:“混江湖的,有些品质是难能可贵的。”

那晚上,刘婆把我领到了东屋,东屋地上放着很多黑色的大坛子,看着像是腌咸菜的那种坛子。

刘婆让我转过身去别看。

我只听到身后一声坛子盖打开的声音,然后就听到阵阵捣药的声音。

后来刘阿婆找来纱布,她往我肿大的手指上抹了很多黑色药汁,那药汁有股很重的腥臭味。

说实话,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当时黑坛子里的是什么,我曾经猜想有可能是蝎子壁虎之类的东西。

抹了刘婆给捣的药,当晚手指就不疼了,回到李静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拆掉纱布,我手指已经消肿了,很神奇。

刘婆救了我一命,李静救了我一命,我想报答她们的救命之恩。

把李静偷偷叫出来,我对他说:“谢谢你李静,我项云峰会帮你的,我会帮你和你妈还清那五万块钱,用我自己的钱。”

李静顿时噗嗤一笑。

“项云峰你说胡话吧,五万块钱,你自己的钱?你挣十年也挣不够吧。”

她不信我我不怪她,我暗暗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后来我又问她爸的情况,问她爸是做的什么生意,怎么赔了那么多钱。

听我问到这个,李静脸色立马就不好看了,在我的再三追问下,李静才道出了实情。

李静老爸叫李明全,原先是顺德一家烧砖厂的厂长,顺德这两年有个政府工程,就是在全市护城河周围大量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这是为了防止人们随意往河里丢垃圾和小解。

李明全头脑不错,他发现了商机,于是通过贿赂的手段成了这个项目的原料供应商。

别小看一间公厕,这里面要是运作好了,不比那些空心管工程利润低,何况是好多间公厕和垃圾站。

李全明通过这次项目操作,发了财,粗算下来挣了有小十万。

对李家来说,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李全明有个爱好,他喜欢买古董,而且李全明属于那种不懂装懂,外行装专家的棒槌。

这时候国内的古董市场正处在全面上升期,很多东西都是一年一个价。

李全明包工程发了财,这事很多人都知道了,知道他爱买古董,于是有三个人合起伙来,就准备坑他。

怎么坑李全明一笔大的呢?

两个字。

做局。

这三人是附近古玩市场的小贩,他们先是请人在北边的勾山上挖了个大坑,然后这三人自己又在坑里挖了墓道,他们从古玩市场里买来一大堆假古董,这些古董里有金器,玉器,瓷器,石雕,木雕,等等。

当然,金器是铜的,玉器都是石粉用车床压的,瓷器石雕也都是新的,都是假货。

为了让这墓看起来更像,每当下雨的时候他们都会在山上挖土沟,把大量雨水引到假墓里。

水一泡,墓里到处都是泥了,那一大堆假古董都埋在了泥里。

精心策划了几个月,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们就找到了李全明。

李全明没什么眼力,但他知道一个事,好的古董能值大钱。

三人把李全明带到假墓里,看着墓葬泥里露出来金闪闪的金器,李全明眼都看直了。

这帮人敢要价,他们对李全明说,“李老板,你要是想要的话,这墓里所有的东西,一口价20万!”

最后李全明经过讨价还价,把价格定在了十六万。

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他动用了家里的存款还不够,还从外面借了几万块。

后来东西都整出来了,至于那三个人,早就消失了。

李全明想着先卖几件东西试试看,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要他的东西。

一个墓里,近百件的陪葬品都是假的,加起来满打满算不超过一千块钱。

东西卖不出去就没有钱,可他借的钱是要还的,这钱还有利息,不到半年,本金加利息就滚到了五万块。

债主天天上门讨债,他被逼的没办法,后来直接丢下李静母女跑路了,现在都不知道躲在哪。

他跑了,李静母女自然成了讨债人主要针对的对象,毕竟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所以我前天才能看到逼债的那一幕。

讲完了她爸的事,李静低着头说:“项云峰,我准备高中毕业就不念了,我要去电子厂打工,我认识一个姐姐,她说电子厂每月能挣六百块钱。”

心事重重的回到旅馆,我还在想李静的事,我在想怎么能尽快帮她还债。

王把头和孙老三在旅馆里,孙老二和一颗痣没看见,不知道去哪了。

我看到王把头脸色不好看,便问他怎么了,是找到主墓室了?

孙老三和王把头都在抽烟,脸阴沉的让人看了害怕。

孙老三扔掉烟,他握着拳头说。

“二哥不见了,昨晚在坑里…..失踪了。”

第16章 援兵

“失踪了?把头!大活人怎么会失踪!”我好半晌才反应过来。

王把头和孙老三脸色阴沉,看起来心事重重。

孙老三断断续续的说了事情经过。

对比东耳室,西耳室没出什么正经东西,孙老二对这事心里一直有膈应,所以晚上干活的时候,他两就分开行动了,孙老二说没准西耳室下面有什么隐藏的地宫暗格,那些青铜器玉器可能都埋在里面。

孙老三这人还是比较冷静的,他当即笑话他二哥,说我看二哥你是魔怔了。

眼把头对这件怪事做了推断,他坚定的认为主墓室和棺椁不会凭空消失,把头猜测,可能是因为地震和长年的积水浸泡,泡塌了主墓室,所以他觉得这个西周墓的主墓室应该还埋在地下,这么一来这种情况就变成了墓中墓,难度更大了。

何谓墓中墓?

其实这种情况说少见也不少见,尤其在历史上一些地震频繁的地区更容易出现,说白了就是天灾演变。

主墓室下沉塌陷,这段移动的深度和位置,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人要想找到,运气占六分,实力占四分。

前段时间三星堆突然爆火,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三星堆文明遗址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被国家考古队发现了,一连考古了那么多年,不还是错过了几个大坑吗?楞就是没发现….直到近期也才是被偶然发现。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因为地震天灾,导致陪葬祭祀坑严重偏离,变成了墓中墓,所以,这代00后90后才有幸能亲眼看到古蜀国黄金面具的出土。

孙老二在坑下失踪,在西耳室失踪,天知道是不是掉到什么隐蔽的黑窟窿里了,也有可能是某类翻板陷阱,孙老二生死未卜,作为亲兄弟,老大老三肯定是要找人的。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们几人都一夜未眠,有几次孙老三神情激动,他说想要自己一个人去下墓找人,不过都被王把头阻止了。

王把头说:“老三,我作为团队的领头羊,老二失踪了我比你还急,但这不代表我们要蛮干!老三你一向冷静,我问你,行里人碰到这种情况出事的还少吗?”

“所以啊老三,我们还是得求援啊。”

“啊?求援?”我好奇问道:“把头,难不成我们要报警?让警察去找二哥?”

王把头瞪了我一眼:“云峰你脑袋让驴踢了?报警?难道你想进去吃十年窝窝头?”

被骂了,我支支吾吾的无从反驳。

王把头说我们别管,他说他找人帮忙,把头还特意叮嘱我,让我看着点孙老三,别让他一个人偷偷溜走下墓,说他找的援兵很快就到。

一晚上没怎么睡,早上我正在院子刷牙,没见到骚娘们一颗痣,不知道这女人去哪了。

“云峰,你出去帮三哥买一屉小笼包,在整碗混沌回来,”我身后突然传来孙老三的说话声。

吐了漱口水,我扭头道:“不行啊三哥,把头让我盯着你,把头说他找的帮手来之前都不能让你离开。”

孙老三脸色一阵青红。

“他妈的!”他一脚踢翻了院里的垃圾桶。

上午的时候我就像个门神,他走哪我跟哪,严格执行把头给我的任务,不能让他偷偷下坑去找人。

我没想到汉子也会哭,我看到有一阵孙老三在屋里趴在桌上哭,还喃喃的说什么,不管二哥你在哪,你一定要坚持住,二哥你肯定不会有事的。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旅馆里来了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带着墨镜理的平头,精瘦精瘦的,女的看起来三十多岁,一脸寒霜。

见到把头后,他对我介绍说:“云峰,认识一下,这是姚家兄妹,道上有名,家学渊源,他们叔叔可是咱们行当里大名鼎鼎的牛人,姚师爷。”

当时我就是感觉这一男一女牛逼,因为他们的气势不一样,那时不知道把头跟我说的姚师爷是谁,我也是后来才有缘见过这姚师爷几次。

这人是个奇人,他也是眼把头出身,只是最后的结局不太好。

各位若是感兴趣,不妨百度一下姚师爷这个人,他的盗墓故事都能出书了,我比你们了解的多一些,要是单讲这位爷,那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王把头之所以找来这两人,主要是因为那女的。

那个女人在国外进修的国际考古专业,而且这女人对大墓里的机关陷阱,金刚石封门石,流沙天火翻板这些东西研究颇深,这种本事是能帮到我们的。

各位不要觉得我在天方夜谭,只是绝大部分人没见过而已,那些大墓里的机关陷阱,翻板石头,流沙陷地,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而且有很多直到现在都运转正常。

举现实中两个大墓防盗的例子。

始皇陵水银为河,封土堆世所罕见,足有一百五十米高,骊山下的土层中,两千年后的今天,水银的含量还是高出正常标准的三百多倍,这就是防盗墓的,以前古代人没有防毒面具,一旦盗墓的打盗洞下去,五分钟之内就会被毒死。

在说一个乾陵,就是武则天和高宗合葬的乾陵,直到今天,我都认为乾陵是历史上防盗做的最好的帝陵,甚至还在骊山始皇陵之上。

行里人谁不想进乾陵里看看?

别的不说,就王羲之那个兰亭序,百分之八十,就在李治的棺材里,谁要是能摸进去了,这么说吧,后辈三十代子孙不愁吃喝!

可问题是真进不去…..

乾陵横跨乳山和梁山,我二十四岁那年的一晚,曾偷偷去看过。

人站在乳山山顶看,要是那天刚好有星星,你可以仔细看,乳山和梁山的山势走势,完全正对着天上的北斗七星,这叫什么?

从风水星相学来说,这叫万年寿域!

画乾陵图纸的据传是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人是风水先生,同时也是武则天手下负责观天相,保国运,灭灾星的最高机构,钦天监礼官。

历史上,有名有姓盗乾陵的就有七十多次,其中十七次最为出名。

节度使温韬领着三个兵营的人去挖乾陵,结果那天刚好下雷阵雨,被雷劈死了十几个人。

黄巢起义的叛军,因为缺少军饷,特意出动了四十万大军扛着锄头来挖乾陵,结果把梁山挖成了两半,楞是连个毛都没看见,至今那边都还留着黄巢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4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派盗墓笔记(1-4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