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微冲和头套,副驾驶位上还放了一根录音笔和汽车钥匙。
独眼道:“感应钥匙,打不开车门。看清楚后我觉得也没有必要砸车。”这款帅虾牌汽车的钥匙非常人性化,下车后钥匙落在车内,你锁不上车门,它会发出警报声。如果你和车钥匙都在车内,落锁后,外人打不开你的车门。
梁袭接过手套,拉了下车门,没有打开,梁袭问:“拍照了吗?”
“必须的。”独眼不满,你看不起谁?以他的性格没怼过去已经非常给梁袭面子,原因是独眼发现梁袭果然是对的,这案子真的有货。
梁袭贴近车窗大声喊道:“帅虾,帅虾,打开车窗。”
在众人目瞪口呆中,驾驶位玻璃缓缓落下。梁袭装13成功心中暗爽,表面淡然道:“很多牌子的车都具备这个傻X功能。”
在车窗放下后,贝斯塔头歪出车外,梁袭道:“没有人打开过车窗和车门,基本肯定是自杀。”
虽然是夜晚,车灯照亮了这个区域。物证入场,拿钥匙,开车门,整理证据。梁袭他们在一边席地而坐一起讨论案情,警戒线外的人只能干瞪眼。他们不相信蓝河会开枪,但他们相信蓝河会打人,并且会动用警械。最重要是他们老大狠不过独眼,让他们原地等待命令。
十分钟后,物证人员将放在证物袋的录音笔送了过来。独眼本想伸手去接,但只伸了一半就停止,导致物证人员怔住,最后还是罗伯特接过录音笔,再把录音笔交给梁袭。朱丽叶打开手机录音备份,梁袭按下播放键,如他们讨论的一样,录音笔内是贝斯塔的遗言,但是其中内容让几人听了触目惊心。
第一部 分贝斯塔说了自己自杀的原因。能感觉到他的语气很伤心,乃至绝望。枪战中死亡的歹徒丹尼是贝斯坦爱人。即使是腐国,在集体生活为主的军事系统中还是会排斥这类情况。他们的朋友都知道这件事,朋友们选择为他们隐瞒。丹尼的死让贝斯塔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加上内心愧疚,他决定追随丹尼而去。
第二部 分是遗产分配。从两条狗到PS5都安排了继承者,甚至包含他收藏的英超球星卡。
第三部 分说明原因,他和丹尼最大的愿望是在太平洋岛国购买一栋自己的房子,在那里安稳的渡过下半辈子。他们收入虽然不低,但是他们的开销也不少,要想富必须发横财。这个愿望成为噩梦的开始。两年前,丹尼认识了一位法国将军戴思乐,为了金钱他成为了一名间谍。钱赚的容易,但却难以脱身,要求也越来越难。丹尼只是宪兵,属于执行命令者,在无奈之下只能向贝斯塔坦白。贝斯塔是国警主管,在军方系统中拥有调查权和执法权。
贝斯塔叛国发生在半年前。为了丹尼,贝斯塔修改了证据,放走了一名疑似法国间谍。此事在国警系统有不小影响,引发了国警另外一名主管对贝斯塔的调查,但未发现贝斯塔有任何篡改证据的意图。
戴思乐在十天前联系丹尼,让他们干最后一票,要求他们围绕伯爵夫人寻找和法医学报告有关的文件或者数据文件。同时还要求不得惊动伯爵夫人,他不想把事情闹大。为了这次任务,戴思乐还给他们安排了五名可以调动的武装人员,并且提供了没有记录的武器。
当年发现12名参与沉默者计划的英国特工尸体后,在法国要求之下,尸体运输到了法国。由德国、法国和英国派遣专业人员进行验尸,在学术界专家的帮助下,得出了他们死亡12个月左右的结论。
第四部 分是诗歌体遗言,再见了大不列颠,女王万岁巴拉巴拉。看完后,梁袭觉得贝斯塔挺有文采。
第五百四十三章 完美
录音播放结束,梁袭看着独眼:“你认识戴思乐。”用的是陈述口吻,非疑问口吻。
独眼一摊手,很无奈承认:“我的老想好!明面上寻找他的信息,会发现他只是情报机构一名处理文书杂务的普通雇员。实际上他现在是法国情报机构主要成员之一。说好听点他是传统保守派,说难听点他是特务头子,法国情报系统中专门干脏活的人。”性格和独眼类似,为了国家利益做事不择手段。
独眼自顾介绍道:“法国在非洲利益巨大,适逢某国动荡。我们的人当时要将一名藏身在野外的某国政客送出某国,法国人则千方百计要把他送到监狱或者弄死。这件事对于法国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位朋友的人情。上司吩咐过我们,实在不行就亮明身份,把人交给法国人,不要和法国人死磕。”
但接任务的人是独眼,独眼嚣张的性情让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妥协。在法国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正常人应该选择尽可能快与目标接头,将其送走。但独眼不这么干,他用钱收买了本地一个军阀,让他们攻击拦截一支前往首都的车队。车队就是从邻国赶赴某国首都,准备协助官方搜捕目标的戴思乐一行人。
趁戴思乐生死不明,其手下损失惨重,独眼这边动手。法国人这才知道有人搞事情。问英国,英国说不知道这事情。这种暗战就是哑巴战。受伤戴思乐拒绝做手术,亲自带队追击。由于法国人在非洲很强的军事实力,独眼被他们堵在了边境线上。
危急时刻,独眼一枪干掉了目标,和手下整理干净后,拿着英国护照从正门过边境。他们自然被扣押下来,但是法国人找不到他们犯罪证据,英国使馆要求当地释放英国人,在被扣押数天后,一行人获释离境。
这个结果双方都很抓狂,独眼没有完成任务,但是戴思乐也没有完成任务。因为任务重要性不同和动用资源不同,独眼受到了内部嘉奖,戴思乐受到了斥责。最糟糕的是,戴思乐因为错过手术时间,他的左臂伤势恶化,只能选择截肢。
据说在此事发生后不久,戴思乐放言一定要弄死独眼。谁能想到,两年后两人在中东合作办成了一件大事。恩恩怨怨,家国情仇实在说不清楚,讲不明白。
梁袭道:“接下去好像没我的事。”剩下是外交和政客的游戏,这个游戏谎言为主,吹牛为辅。能让看客们听的一惊一乍,满满的大棋和阴谋论。其实就那么回事。最后大家暗中商议一下,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毕竟不可能为了这种事真翻脸,但不拿出点态度出来又不行。就目前看,法国人肯定要吃亏,估计得给英国人一些补偿。同时还要配合德国和英国人对沉默者计划的全面调查。
从遗言上来说,基本认定了沉默者小组失联是由法国人主导的一个阴谋,加之海利亚城堡之战,马尔团伙所使用指挥系统,法国被确定为一系列事件的幕后黑手。
……
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法国坚不承认这件事。蕾娜父亲和地中海一起前往巴黎与法国情报人员交涉,得知戴思乐因为手臂旧伤发作的原因,在一个月前请了三个月的长假,前往新西兰疗养。三国联系新西兰的使馆,一天后使馆反馈来一个消息,在戴思乐租借的游艇中发现了戴思乐的尸体,初步判断为中毒。死亡时间与贝斯塔自杀时间非常接近。因此大家有理由怀疑戴思乐畏罪自杀。戴思乐死亡就代表责任人死亡,如果未发现法国情报系统参与沉默者干预计划,那代表干预沉默者行动的只是戴思乐本人。
一天之后,戴思乐直属三名主管全部否认存在所谓的干预行动,他们对干预行动完全不知情。接下来一周,三国情报人员询问和提审戴思乐直属部门人员,没有任何人承认自己知道干预行动,很多人表示根本没有听说所谓的干预行动。
调查报告有了,结论就由政客们商议。
这件事怎么对外交代呢?
要不你们法国人认了?
我们没干。
总得处理吧?
认了有什么好处?
最终结论:本案和沉默者无关。贝斯塔、丹尼还有数名涉案法国人疑似被法国极端组织圣旅雇佣,准备在伦敦进行破坏行动。刀锋调查员发现他们阴谋时遭遇袭击,恰逢本地警署巡逻车路过。这就是西南小镇公路枪战的真相。不能说完全没有关联,只要封住朱丽叶,梁袭等人的口,这件事暂时盖过去。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监助理特别说明这些是初步掌握的情况,具体案件细节还在调查中。
当公众需要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交代,公众会很快对这个话题失去兴趣,转而寻找其他热点。与此同时,德英法三国情报机构重新组建联合调查组,他们要弄清楚马尔团伙的真相,沉默者小组失联的真相,还有马尔团伙拍卖品的真相。首先要对已经被捕的马尔上校进行审问,英国人同意联合调查组审问马尔,条件是不得使用超过界限的刑讯逼供方式。
这么界定呢?比如你可以使用疲劳审问,但你不能摧毁身体健康。你可以使用噪音干扰,但你必须保证他最低的睡眠。你可以使用测谎仪,但不能使用奇怪药物。
由于英法涉及案件较深,联合调查组组长由德国人担任。组长不是别人,正是蕾娜的父亲蕾父,梁袭亲生母亲的现任丈夫。由于相关案件多发生在英国,马尔被关押在英国,因此联合调查组的总部就设立在英国伦敦。
……
神仙办事,凡人休假。鉴于自行车是梁袭能接受的锻炼,卡琳在休息天以自己喜欢骑车为由制定节目。梁袭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步行更有利于环保,可惜美人在身边,意志不坚定,只能是踏上了骑车之旅。
出发前卡琳准备头盔,护膝,外伤药物,水等。见梁袭忙碌刷手机,伸头一看,只见这货正在看目的地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从公园出发,沿着河边一路朝南,花费了两个小时到达了梁袭的午饭目标:墨西哥烤羊店。梁袭已经预定了半只烤羊,草地上摆上桌椅和太阳伞,吹着河风,看着美景,对着美人,吃着美食,慢悠悠的度过一个下午,这才是梁袭想要的休假生活。
卡琳她认为休假生活应该是:高山滑雪、海边冲浪、登高望远,参加马拉松、铁人三项等。
目前来看,他们基本上是不可能达成一致。但梁袭有办法,比如高山滑雪对吧?我们去瑞士租一个别墅,我目送你滑雪到山脚,在山顶烤肉等你回来。你的所有休假项目我不参加,但我会积极参与。面对能想出这样办法的梁袭,卡琳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成年人只有选择权,没有改变权。你可以不选择他,但你没有权利要求他变成你想要的那个人。
除开这方面的分歧,梁袭在卡琳心中可以说是完美的,即使抛开爱情,理性去思考,卡琳仍旧愿意给梁袭打出满分。梁袭没有恶习,自律,交际简单,在生活方面默契和谐满意,偶尔会给自己惊喜,脑子一抽能突然做出浪漫的事。
卡琳很少见慢节奏的年轻人,她能理解梁袭生活环境使然。约翰和玛丽的生活都是缓慢无比。通常来说梁袭这类人没有精彩的生活,但梁袭因为工作原因,他的生活都是故事,有些故事更是刺激无比。
比如今天的话题还没更新到五天前的西南小镇枪战,还停留在七天前的血月突邀故事中。三天前,梁袭陪同贝克破了一桩密室杀人案也充满看点。不少女生对这些话题兴趣不大,卡琳相反,她是特工出生,她在MI6生活,训练和工作了很多年,所经历的事远不如梁袭半年时间内经历的故事精彩。听梁袭讲故事,和自己讨论事件与案情,卡琳认为是一种享受。
中午的话题从波比被禁足开始,波母上门哀求波比不要再和梁袭一起玩。在场的波父则交代,新车交付之前,尽可能的留在家里。从这个话题谈论到了波比留宿的伯爵夫人,梁袭剖析了伯爵夫人,说明了自己对她的侧写信息。慢慢的引出了整个事件。
在梁袭说明事件时,卡琳很配合搭话与提出问题,在说完整个事件后,卡琳才提出比较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贝斯塔是自杀吗?”
梁袭也需要卡琳这样一位聪明的听众,毕竟以梁袭现在影响力有些话不能说,有责任感的成年人会对自己所说的每句话负责。和波比当然也能谈,波比积极性也高,但波比是男性。说到精彩处,卡琳毫不掩饰自己崇拜眼神,而波比则在想找什么借口踹一脚这么嘚瑟的人呢?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卡琳是梁袭的知己。又因为都是事后谈论案件,梁袭多了很多时间整理案情,考虑的也能更充分。
面对卡琳这个问题,梁袭还是迟疑了一下:“理论上是一个完美的自杀现场。我们盘点一下,汽车是密室,外人打不开车门,只开窗户会破坏现场。枪有了,头套有了,衣服打扮有了,遗言有了,尸体有了。这是一个不能质疑,无法质疑,连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的自杀现场。”
卡琳听出点意思:“太完美。”
“对。”梁袭道:“一个即将逝去的人他的思想存在严重偏向。比如更关心子女,比如更关系遗产分配,比如更关心世界和平。现场之所以完美,是因为有条理。”
卡琳笑道:“你好像在找茬。”
呵呵!梁袭一笑,道,:“你的第二个问题可以解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卡琳嘟嘴思考:“你这句话让我很担心,我会担心没有配合你的思路。”
“只要你不找茬,你就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好吧。”卡琳问:“第二个问题,遗言是真的吗?”
“理论上这是一个完美的遗言。”
卡琳恍然大悟,立刻明白了梁袭的意思。贝斯塔留下的遗言,和他留下的现场一样,都非常完美。遗言先解释自己自杀的原因,做了遗产分配,并且说明叛国的原因。贝斯塔采用录音方式录制遗言,技术上可以甄别是否被做过手脚。
想明白之前,卡琳认为贝斯塔死亡存在疑问是百分之一的概率。想明白之后,卡琳认为贝斯塔死亡不存在疑问是百分之一的概率。
梁袭道:“第三个完美,唯一留下DNA在枪战现场的人死了,这人恰巧是最有嫌疑贝斯塔的爱人,贝斯塔恰巧自杀了,这形成了证据上的完美闭环。贝斯塔自杀的最大意义,就是将需要调查数周,数月,乃至数年的案件,用一份遗嘱解释的清清楚楚。通过完美的现场和完美的遗言来证明自己遗言中所有一切都真实可信。”
卡琳问了第三个问题:“你认为事实是什么?”
这问题让梁袭思考很久,最终摇头道:“事情到了这一步,不是我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的推测是错误的,贝斯塔遗言完全正确,那我是瞎折腾。如果我的推测是正确的,我再追查的话,有可能会被人视为眼中钉。假设我是正确的,对方已经布置好一切,我也不可能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和线索。”
梁袭道:“只要解开法国戴思乐将军死亡之谜,就能知道我是对还是错。”
卡琳提议:“我们可以用匿名方式提醒联合调查组,提醒法国人对戴思乐之死进行重点调查。”
梁袭笑问:“宝贝,你是一名医生,你应该知道很多掩盖杀人手法的办法吧?”
卡琳不否认:“或许。”特工加医生,杀人于无形之中。
梁袭道:“我们可以单纯的从影视作品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比如CSI,比如柯南。你会发现凶手在非预谋的情况下,CSI也是通过各种方法,各种渠道,最终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是导演留下的。逻辑上是可以抹掉这个突破口。同样,柯南谋杀案中,总会让凶手留下一点破绽。现实和影视作品是不同的。”
梁袭道:“对戴思乐之死进行全面调查,很可能出现一个局面,无法确定戴思乐是自杀,还是他杀。”
卡琳道:“第四个问题,如果你的怀疑是对的,幕后黑手是谁?”梁袭没有真正怀疑什么,他只是认为现场和遗言过于完美。
第五百四十四章 最后圣光
梁袭想了很久,卡琳耐心等了很久,在梁袭吃了两块羊肉后,他才艰难道:“无法下定论,就目前这些信息无法判断幕后黑手身份。主观上我怀疑英国人多一些,但是我很清楚是因为我掌握的信息中很大一部分都来源英国。我对国际形势,对欧盟发展没有概念,甚至不能排除美国人的嫌疑。”
这是梁袭慎重考虑说明,卡琳没有追问,道:“最后一个问题,两张纸是怎么回事?”
梁袭道:“我推理事情是这样的:温特将军遇袭之后,怀疑其是黑暗会成员,贝斯塔对他进行调查,搜查了他的家包括电脑等。期间可能发现温特将军多年前质疑某数据,于是向自己老板反应。温特将军应该是看不懂名词无法向内阁汇报,事关机密,于是找了老朋友伯爵帮忙。伯爵也是半桶水,据说第二页纸的指标计算结果非常复杂,我想伯爵就把东西放下。”
卡琳点头表示同意。
梁袭道:“或许有个巧合,或许没有。伯爵那套照片全部过塑,我猜想当时过塑时拿到两张纸,顺手一起放如档案袋中。”
卡琳问:“数据没问题,还是伯爵没看懂?”
梁袭道:“数据应该没问题,我想伯爵或许没看懂,或者不至于拖到今天。在事发后罗伯特联系了两家机构,甚至联系了伦敦大学的专业教授进行解读。”
卡琳道:“死亡三个月。”
梁袭一顿,欲言又止,卡琳敏锐捕捉:“嗯?”
梁袭道:“十二个月。”
卡琳一怔:“不对,是三个月。我记得换算公式是乘以5。0.5-0.7,取中间0.6数值,乘5后得出3个月的结论。”
梁袭摸摸卡琳的脸:“那是我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