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罗和光听到江淼愿意原价接盘,也不再说什么了,毕竟他刚才想做的事情,如果被人抓到把柄,很容易构成一个污点。

  看到江淼如此爽快,罗和光就趁热打铁,给江淼详细介绍起那一块地的具体情况。

  那块地面积不小,占地面积有213亩左右,即141858平方米,这意味着土地出让金要达到1亿7788万9932元。

  如果规划成为二类小区(即中高层住宅),建筑密度最大上限为35%,最高为9层,总建筑面积大概就是47万平方米左右。

  而本地乡镇地区的房地产,平均每平方米的综合成本大概是3000元左右,这是包含土地出让金在内的费用,47万平方米的总成本大概在14.1亿元。

  这笔投资对于目前的海陆丰公司而言,倒不是拿不出来,但是会影响到资金链的安全。

  公司六月份的总收入1.5736亿元,而目前公司的流动资金还有8.6371亿元,以及价值1.2亿元的黄金白银、价值1.3亿左右的翡翠原材料。

  接下来每个月平均可以增加的毛利润,几乎会呈现出与日俱增的情况。

  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海陆丰公司在2025年将实现22亿左右的毛利润。

  这得利于海陆丰公司此时还在高速扩张的鳗鱼苗产能,八月份的鳗鱼苗产能会提升到1.2亿尾左右,十月份会再增加到1.8亿尾的最大规模。

  同时还有烟墩山饲料厂的投产、南湖农场新增的人参果和番茄、马宫罐头厂新增的冷冻鱼丸、梅拢金银加工厂的金银首饰和翡翠制品。

  这些产业的毛利润虽然比不上鳗鱼苗,但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不少的收益。

  如果一切顺利,海陆丰公司会在今年成为汕美市前五大公司中的一员,仅次于信利国际、烟草汕美分公司。

  虽然投资14.1亿元去开发一个小区,对于公司的资金链会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是压力不算太大。

  至于借贷之类,现在各大银行对于房地产开发的贷款比较谨慎,特别是江淼的房地产公司还是个人独资企业,就更加难以获得融资了。

  不过江淼倒是不担心,毕竟饭是可以一口一口吃的,房地产项目也可以分为一期二期三期之类。

  因此他打算首期只开发50亩左右,剩下的土地作为储备用地,暂时不开发,反正这些房子建成之后,也是优先供应给公司员工。

  谈好了新乡村在长沙湾高速路口的闲置地块之后。

  江淼又向罗和光问道:“罗镇,我打算在马宫镇的新乡路和汕马大道交界处,建设新的办公楼,不知道镇政府可不可帮一下忙?”

  罗和光回忆了一会,才想起是哪一个位置:“那里?就在闲置地块的公路对面吗?”

  “就在闲置地块的公路对面。”江淼点了点头。

  “那地方的平地面积不大,要包括后面的山体吧?”

  “嗯,我打算要一片占地面积达到100亩的地块。”

  罗和光倒是没有马上答应:“我可以帮忙去询问一下国土方面,不过应该很容易,如果仅仅是作为商业写字楼,那一片区域,土地出让金一个平方应该在500块钱左右。”

  “可以,那就劳烦罗镇长了。”

  “不用客气,海陆丰公司作为马宫镇的龙头企业,我们镇政府肯定是全力支持的。”罗和光笑着说道。

  他倒是没有说套话。

  海陆丰公司在马宫镇的地位确实越来越重要了,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不太好,汕美市这种三线城市之中的垫底,经济就更加困难。

  作为镇政府的班子之一,罗和光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很多基层聘员减薪幅度很大,特别是乡镇一级,更是首当其冲。

  而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之中的占比非常高,往往可以达到50~60%。

  这几年汕美的房地产,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半死不活”。

  因此海陆丰公司愿意投资房地产,建设住宅和写字楼,当地官方没有人会拒绝。

  不过江淼知道,征地不仅仅涉及到官方,也涉及到土地所在的乡村居民。

  他之所以选择路口那一块地,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那一片地,属于新乡江氏三、六、七房的村民。

  而江淼家就是三房的。

  另外两个房头之中,六房那边也好解决,因为他小叔江大河当年过继给了六房的一个堂叔公作儿子,虽然小叔人在香江,但影响力还在那边,可以让小叔出面说服。

  七房就是现在新乡的村长江大龙在当家做主,但凡他想下一届继续干,肯定不会自找麻烦。

  当然,江淼也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他会在官方征地补偿和青苗补偿的基础上,额外给同等的补偿。

  这笔钱对于江淼而言,并不算什么。

  毕竟那一片土地的都是果园、竹林、松木林、相思树林,按照汕美市林地征用补偿标准,林地每平方米是28.6元;

  而那些种植期限超过10年的荔枝龙眼,每棵补偿标准为375块钱,本地的荔枝龙眼种植密度,一般在每亩30~40棵左右。

  也就是说,一亩十年以上的荔枝果园(以40棵计算),土地补偿是19047.6元,青苗补偿是15000元,加起来才34047.6元。

  100亩地,就是350万左右。

  这笔钱真没有多少。

  更何况都是自己人。

  当然,各家各户但凡配合一点,除了双倍补偿,江淼还会给他们每一户安排一个保安之类的位置,毕竟这种没有技术含量,又不算太累的工作,一个月可以拿三千多块,很多人都愿意干。

  如果真正遇到想找事情的人,江淼也不强迫,会直接沟通国土和镇政府,进行土地调换,避开那些刺头的土地。

  因此他与罗和光沟通过程中,还增加了10亩的面积作为备用,就是为了以防万一,遇到刺头的时候,方便直接避开。

  反正核心地块在他家的三房那里,边缘的土地是可以调整的。

  …

  罗和光急匆匆离开,准备去市里面反映一下这件事。

  而江淼则让柯勇开车,来到上一次来过的马宫深港大排档。

  还是上一次的306房。

  柯勇和黎子轩自觉地过去隔壁的307房吃饭。

  敲门后。

  开门的人,正是黑胖黑胖的林老板,他笑呵呵地笑道:“江老弟,快快请进。”

  江淼没有客气,直接走进去:“林老板,李先生,好久不见了。”

  里面坐着的人,正是小李先生—李建明,他连忙站起来,脸上更是笑容满面:“江兄弟客气了,快请坐。”

  “李先生…”

  “江兄弟别这样,还是叫我建明吧!先生之类太客套了。”李建明一边倒茶,一边说道。

  江淼看了一眼李建明的身体状况,随即笑着说道:“那好吧!建明兄,我看你身体情况恢复得还可以,最近是不是感觉身体充满活力?”

  “确实,感觉好像回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李建明一改之前的阴柔郁抑。

  江淼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建明兄,现在还只是初步恢复,一个星期两三次就可以,不然还是有复发的风险。”

  “我一定多注意。”李建明紧接着问道:“江兄弟,现在需要改之前的食疗配方吗?”

  “需要,等一下。”江淼拿出记录本和圆珠笔,又重新把脉之类,观察李建明一会,低头在记录本上,写了二十多分钟。

  这一次,再次调整了维生素C片、硒酵母片的用量,同时在食谱也这了调整,羊奶每天饮用量下调为400毫升左右,又将番茄食用量增加到每天300克左右,其他肉蛋蔬菜水果和米饭都进行了微调。

  同样是一周的食谱。

  “这就是本月的食疗安排计划,你看一下。”

  李建明赶紧接过去,看了一会,发现调整得不多,不过他倒是相信江淼不会诓他,连忙道谢起来:“多谢江兄弟,以后但凡有用得到的地方,我李建明绝不推辞。”

  “客气了,吃饭先吧!”

  不一会,菜就上齐了。

  而林老板则笑眯眯地问道:“江老弟,老哥我身体也感觉大不如前了,有些压不住家里面的母老虎,能不能给我开个方子调理调理?”

  江淼只看了一眼对方的脸色,又把脉了几分钟,便笑着说道:“林老板,你的问题是补太多了,又缺乏锻炼,反而导致你精力不济。”

  “啥?”林老板刚想下筷子夹面前的一盘蚝烙饼,一下子就停了下来,然后额头上冷汗直冒:“我家母老虎确实整天给我炖补汤,什么甲鱼汤、龙虎斗、冬虫夏草之类,难道这些东西都不能吃?”

  “可以吃,但是不要太频繁了,一个月一次还是可以,如果三天两头就吃,就补过头了。”江淼也是看到对方体内堆积的各种特殊成分,才提醒这一点。

  人类作为生物链的顶端,很容易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累积,特别是频繁吃那些所谓的补品时。

  而且那些补品就算是真有一部分成分,可以让人充满活力,也不适合一次性吃太多。

  一句话,过犹不及。

  江淼给林老板又提议了一遍:“只要改掉吃大量补品的习惯,加上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两三个月就可以恢复。”

  “多谢江老弟,老哥先干为敬,你们随意!”

  一顿饭下来,双方关系再次拉近了一些。

  而李建明也没有提他老爹今天到烟墩山饲料厂的事情。

  几人吃饱喝足之后,李建明带着新的食疗方案,急匆匆开车回滨海大道的红海湾电力小区。

  林老板则说要去一趟羊城,大概要两个月左右,下个月就让李建明自己过来马宫镇找江淼。

  目送两人开车离开的江淼,也带着柯勇、黎子轩回公司总部。

第九十九章 致富之路(中杯)

  时光荏苒。

  转眼间,就来到了八月初。

  荔枝过了季节,龙眼粉墨登场。

  而海陆丰公司的各个部门、工厂农场,也在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整个七月份,公司的营收继续保持在1.58亿左右。

  近期一直处于试生产之中的烟墩山饲料厂,也在七月底完成了各项测试和调整,同时整改了之前江淼指出的问题。

  从8月1日开始,就有养殖户打电话到烟墩山饲料厂的收购办公室,咨询起埃及塘虱的收购情况。

  烟墩山饲料厂也趁机发布收购公告。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盐町村,第一时间收到了烟墩山饲料厂开收埃及塘虱的消息。

  盐町村北的一片小鱼塘中。

  一个面容沧桑,仿佛六七十岁的小老头,正手脚并用地比划着,他对面是一个和他面容有些像的年轻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